Workflow
联影医疗(688271)
icon
搜索文档
联影医疗获融资买入0.25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8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9 00:28
融资情况 - 8月8日公司获融资买入额0 25亿元 居两市第705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 50亿元 净卖出2521 77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6日-8日)分别获融资买入0 28亿元 0 36亿元 0 25亿元 [1] 融券情况 - 当日融券卖出0 15万股 净买入0 13万股 [2]
联影医疗收盘下跌1.10%,滚动市盈率84.91倍,总市值1077.1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51
公司股价与估值 - 8月8日收盘价130.7元,下跌1.10%,总市值1077.17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84.91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55.70倍和中值39.08倍 [1] - 市净率5.31倍,高于行业平均4.84倍和中值2.88倍 [2]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PE平均55.70倍,中值39.08倍 [1]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103位 [1] - 总市值1077.17亿元,远超行业平均117.31亿和中值57.46亿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21435户,较上次增加3165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2.76万股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及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 [1] - 主要产品包括MR、CT、XR、MI、RT等医疗设备及云平台服务 [1] - 累计申请知识产权11502项,获授权5882项 [1] - 报告期内新增申请1079项,获授权70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65项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78亿元,同比增长5.42% [2] - 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87% [2] - 销售毛利率49.94% [2] 同业估值对比 - 九安医疗PE最低为11.14倍,安图生物PE为20.52倍 [2] - 鱼跃医疗市值353.47亿元,安图生物市值234.00亿元 [2]
股票行情快报:联影医疗(688271)8月8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249.0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30.7元,下跌1.1%,换手率0.54%,成交量3.22万手,成交额4.24亿元 [1] - 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249.05万元,占总成交额2.95%,游资资金净流出755.4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93.62万元 [1] - 近5日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其中8月7日净流入2587.10万元,占比4.51%,为5日内最高 [1] 财务指标与行业对比 - 公司总市值1077.17亿元,远超行业均值117.31亿元,在123家同行中排名第2 [2] - 公司净资产202.83亿元,行业排名第3,净利润3.7亿元,行业排名第5 [2] - 公司毛利率49.94%略低于行业均值51.35%,但净利率14.75%高于行业均值10.85% [2] - 公司动态市盈率72.77,高于行业均值65.85,市净率5.33高于行业均值3.89 [2] 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主营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1.87% [2] - 扣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09%,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 [2] - 负债率29.69%,财务费用为负1693.73万元,显示财务状况稳健 [2] 机构评级 - 最近90天内共有18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买入评级11家,增持评级7家 [3] - 机构目标均价为149.48元,较当前130.7元有14.36%的潜在上涨空间 [3]
联影医疗光子计数能谱CT进入临床!
市值风云· 2025-08-08 10:13
光子计数能谱CT技术突破 - 光子计数能谱CT是医学影像领域的革命性技术,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和CT发展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此前全球仅两家外资企业实现商业化[5] - 技术原理上,光子计数CT采用半导体探测器直接光电转换,能精准识别每个X光子能量信息,实现多能谱成像(类似"彩色照片"),而传统CT因间接探测丢失能量信息(类似"黑白照片")[8] - 空间分辨率达0.2毫米,比传统CT精细2-3倍,辐射剂量降低60%-90%,一次肺部CT平扫辐射仅0.03mSv(相当于200根香蕉)[11] - 临床优势包括:更清晰显示头颈部血管分支、减少心脏支架金属伪影、早期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精准区分结石类型及组织成分(如肝脏脂肪/心肌纤维化)[9][10] 联影医疗商业化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光子计数能谱CT已入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瑞金医院开展临床测试,标志着国产企业突破海外垄断[4][5] - 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成果,已发表10多篇顶级期刊论文并提交110多项专利[18] - 国际同类产品国内中标价高达5000万元/台,联影产品商业化后将切入超高端市场[16] 公司高端化战略成果 - 2013年推出国产首款96环光导PET/CT,2018年发布国内首款一体化TOF PET/MR,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该设备自主能力的国家[19] - 2019年全球首款2米轴向视野PET/CT将全身动态成像灵敏度提升40倍,2024年推出全球首台"零噪声"DSA设备[19] - 2024年国内市场份额逆势增长超3个百分点,高端产品份额提升近5个百分点[21] - 2024年总营收103亿元(净利润12.62亿元),2025Q1营收24.78亿元(同比+5.4%),扣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26%)[21]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光子计数CT市场2022年收入7700万美元,预计2029年达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6.1%[22] - 该技术在心脑血管、肿瘤早期诊断等领域的临床价值显著,尤其在心脏成像方面表现突出[11][12]
瑞银:料内地医疗设备板块本季起复苏 首选威高股份(01066)
智通财经· 2025-08-07 08:32
行业复苏趋势 - 医疗设备企业国内收入预计从第三季度起显著增长 因上半年恢复招标逐步转化为收入 [1] - 体外诊断试剂价格或于第三季触底 但用量影响可能持续到今年末 [1] - 耗材品类分化态势将延续至下半年 带量采购"反内卷"政策可能成为中长期催化剂 [1] 海外业务展望 - 各板块海外业务预计维持稳定增长 除非中美关税争端再起 [1] 公司投资观点 - 联影医疗2025至27年收入具备强劲增长潜力 目标价192元人民币 [1] - 威高股份全年收入增长指引10%至15% 目标价8.2港元 股东回报持续改善 [1]
瑞银:料内地医疗设备板块本季起复苏 首选威高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8-07 08:29
行业展望 - 预期次季及上半年内地医药器械股份业绩将继续分化 [1] - 设备企业国内收入将自第三季起显著增长 因上半年恢复招标逐步转化为收入 [1] - 体外诊断(IVD)部分试剂价格或于第三季触底 但用量影响或要到今年末才会消退 [1] - 耗材各品类分化势态将延续至下半年 [1] - 国家医疗保障局近期强调带量采购"反内卷"后续政策 可能是中长期催化剂 [1] - 海外业务方面 除非中美关税争端再起 各板块应可维持稳定增长 [1] 公司分析 - 联影医疗(688271SH)2025至27年收入有强劲增长潜力 估值溢价合理 目标价192元人民币 [1] - 威高股份(01066)今年全年10%至15%收入增长指引面临下行风险 但收入及盈利有所增长 股东回报持续改善 估值合理 目标价82港元 [1]
药企加速推动创新出海浪潮,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最新规模创近1月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07 06:14
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下跌1.69% [1] - 成分股中华大智造领涨4.42%,联影医疗上涨2.67%,威高骨科上涨2.13% [1] - 悦康药业领跌,博瑞医药、康希诺跟跌 [1] - 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回调整固 [1] 流动性及规模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27.9%,成交6587.78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6187.14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最新规模达2.37亿元,创近1月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1周份额增长15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资金流向 - 科创医药ETF嘉实最新资金净流入295.86万元 [3] - 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1764.51万元 [3] 收益表现 - 科创医药ETF嘉实近1年净值上涨49.39% [3]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3.29%,最长连涨月数为6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1.7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17% [3] 指数权重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14% [3] - 联影医疗权重最高为9.73%,百济神州6.04%,惠泰医疗5.69% [5] 行业观点 - 医保政策支持与海外价值认可双主线支撑中国创新药行情持续 [5] - 中国已成为全球交易核心采购区,传统药企加速创新出海 [5] - MNC面临"专利悬崖"压力,中国研发性价比优势高,海外认可度提升 [5] 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通过科创医药ETF嘉实联接基金(021061)布局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 [6]
大行评级|瑞银:预计医疗设备板块第三季起复苏 予联影医疗及威高股份“买入”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8-07 03:11
行业业绩展望 - 次季及上半年内地医药器械股份业绩继续分化 [1] - 设备企业国内收入自第三季起显著增长 因上半年恢复招标逐步转化为收入 [1] - 体外诊断试剂价格或于第三季触底 但用量影响或要到今年末才会消退 [1] - 耗材各品类分化势态将延续至下半年 [1] 政策影响 - 国家医疗保障局近期强调带量采购反内卷后续政策 可能是中长期催化剂 [1] 海外业务 - 除非中美关税争端再起 各板块应可维持稳定增长 [1] 公司观点 - 联影医疗2025至27年收入有强劲增长潜力 估值溢价合理 目标价192元 评级买入 [1] - 威高股份全年10%至15%收入增长指引面临下行风险 但收入及盈利有所增长 股东回报持续改善 估值合理 目标价8.2港元 评级买入 [1]
医疗器械概念股走高,相关ETF涨约3%
搜狐财经· 2025-08-07 02:41
医疗器械板块市场表现 - 联影医疗、新产业、华大基因、九安医疗股价涨幅均超过3% [1] - 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的ETF上涨约3% [1] - 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现价0.830元,上涨0.026元,涨幅3.23% [2]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现价0.588元,上涨0.018元,涨幅3.16% [2] - 医疗器械ETF(562600)现价0.939元,上涨0.028元,涨幅3.07% [2] - 医疗器械ETF(159883)现价0.540元,上涨0.015元,涨幅2.86% [2] 行业投资机会 - 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主要来自国际化发展 [2] - 多家企业2025年国际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 [2]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2] - 国际业务长期空间大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2] - 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涨幅表现较好,可能对A股产生映射效应 [2] - A股和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预计持续凸显 [2]
AI医疗再迎政策催化!医疗服务ETF、医疗器械指数ETF、医疗设备ETF、医疗ETF上涨
格隆汇APP· 2025-08-07 02:24
医疗ETF表现 - 医疗服务ETF当日涨幅2.74% 年内涨幅9.60% 管理公司为大成基金 [2] - 医疗器械ETF基金当日涨幅2.86% 年内涨幅10.56% 管理公司为汇添富基金 [2] - 医疗器械指数ETF当日涨幅2.81% 年内涨幅12.48% 管理公司为招商星金 [2] - 医疗ETF南方当日涨幅2.61% 年内涨幅9.98% 管理公司为南方县金 [2] - 医疗ETF基金当日涨幅2.61% 年内涨幅9.77% 管理公司为建信基金 [2] - 医疗ETF华泰柏瑞当日涨幅2.44% 年内涨幅10.74% 管理公司为华泰柏瑞基金 [2] - 医疗器械ETF当日涨幅2.31% 年内涨幅10.04% 管理公司为花童草等 [2] - 医疗器械ETF当日涨幅2.10% 年内涨幅10.29% 管理公司为永赢县金 [2] - 医疗设备ETF当日涨幅2.11% 年内涨幅9.60% 管理公司为天弘基金 [2] - 医疗ETF易方达当日涨幅1.63% 年内涨幅14.14% 管理公司为易方达基金 [2] - 医疗ETF当日涨幅1.54% 年内涨幅14.39% 管理公司为国泰基金 [2] - 医疗ETF当日涨幅1.09% 年内涨幅13.76% 管理公司为华宝真金 [2] - 医疗ETF龙头当日涨幅1.08% 年内涨幅14.62% 管理公司为广发基金 [2]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发文推进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 确定55种药品拟纳入采购范围 [4]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AI+医疗细分应用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4] AI医疗发展 - 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产业革命 AI病理诊断、AI影像及AI制药应用相对成熟 或将加速兑现商业化价值 [4] - 脑机接口商业转化持续加速 非侵入式在医疗康复、情绪管理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 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年成功开展首例临床 [5] - 翔宇医疗2025年6月获批两款脑机接口产品 预计年内有20-30款搭载BCI的康复设备上市 [5] - 手术机器人实现与AI、5G远程等技术融合升级 预计2030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700亿元 [5] - 腔镜手术机器人国产化率提升至近50% 国产企业凭借性价比和本土供应链优势持续竞争核心市场 [5] - 骨科机器人赛道终端招标及临床手术量持续增长 天智航受益全骨科机型放量 巩固龙头地位 [5] - 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国产医疗设备龙头企业进军机器人赛道 协同其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实力、AI技术积累等优势 [5] 机构观点 - 方正证券认为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产业革命性发展 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创新设备加速落地和应用拓展 [5] - 西南证券表示AI医疗已进入临床深水区 延伸至多癌筛查、急危重症智能体以及慢性病管理等领域 [6] - 信达证券指出AI医疗或将迎来新一波产业革新机遇 关注AI+制药、AI+医疗大模型、AI+影像、AI+医检、AI+医药电商/精准营销、AI+基因测序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