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影医疗(688271)
icon
搜索文档
联影医疗(688271) - 联影医疗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9-25 09:30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于10月13日15:00 - 16:00举行[2][4][5] - 召开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2][4] - 召开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2][3][4] 投资者提问 - 投资者可在9月26日至10月10日16:00前提问[2][5] 其他信息 - 公司8月30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26日[9]
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行业观点更新
2025-09-24 09:35
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行业观点更新 20250923 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行业** * 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行业 [1] * 细分领域包括高值耗材、医疗设备、IVD(体外诊断)、消费类医疗服务、严肃类医疗服务 [2][9][10][16] **公司** * 高值耗材公司:惠泰医疗、迈普医疗、春立医疗、心脉医疗、乐普医疗、微创医疗 [1][9][12][14] * 医疗设备及上游公司:美好医疗、英科医疗、海泰新光、联影医疗、万东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 [1][3][4][11] * IVD公司:新产业 [10][12] * 消费医疗服务公司:爱尔眼科、通策医疗 [16] * 综合医院: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美中嘉和 [19][21] * 创新及18A公司:硅尚通强、微创医疗、昆博医疗、百心安、健世医疗、先瑞达医疗、心玮医疗、沛嘉医疗、微创机器人 [12][14][15] * 其他细分龙头:翔宇医疗、安杰思、澳华内镜、艾博医疗、鱼跃医疗 [11][21][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整体趋势与业绩表现** * 医疗器械板块在经历四年下跌后于2025年出现明显拐点 二季度环比一季度 器械板块尤其是耗材和设备有显著增速改善 [2] * 预计三季度和下半年业绩改善较为明显 将有一批高增长或利润端增长快速的公司 [2] * 上半年整个板块业绩承压 但高值耗材和设备表现相对较好 下半年多数公司预计呈现前低后高趋势 [2] * 港股医疗器械板块创新产品催化显著 18A公司商业化表现良好 [2] * 消费类医疗服务二季度表现优于严肃类 爱尔眼科增速最高 [2][16] * 医疗服务板块整体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较低分位 当前市盈率大约处在过去五年估值水平的20%分位 过去十年仅为10%分位 [18] **细分领域表现与展望** * 高耗材板块二季度比一季度有所改善 预计三季度会进一步提升 受益于集采影响减弱及新品放量 [1][9] * 医疗设备板块在2024年四季度开始看到招标拐点 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承压 但二季度部分公司表现不错 预计三季度包括联影、迈瑞、开立等公司的业绩拐点逐步出现 [4] * IVD板块在第二季度因政策因素承压 第三季度仍面临压力 化学发光行业需要等待量价企稳的拐点 预计四季度或明年整个行业趋势会更为明朗 [10] * 综合医院收入普遍下滑超过10% 因人工、房租、装修摊销等成本刚性部分占比较高 收入下降导致利润下滑幅度更大 [19] **出海战略与国际化** * 出海是中国医疗器械公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战略 国内政策压力及国产化竞争促使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1][5] * 中国制造业优势使得创新器械具备改进产品能力 工程师红利及产业链优势 并购活动也相对活跃 [2][5] * 高值耗材及IVD等领域已经具备一定海外市场比例 [5] * 中国龙头企业通过推出差异化竞争优势产品或全球首款产品 实现海外业务高增长 未来国际业务占比将超过国内 [13] * 鱼跃医疗海外业务增长迅速 2025年上半年出海业务占比达到10%-15% 预计未来几年海外收入占比将逐渐提高 [21][22] **投资机会与重点关注公司** * 长期投资机会主要来自出海及中国制造业优势 [1] * 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环比和同比改善较多 以及2026年相比2025年加速增长的公司 [2] * 医疗设备上游公司如美好医疗、英科医疗、海泰新光等在三季度迎来拐点 同比和环比均呈现高增长趋势 [1][3][4] * 前沿技术领域如脑机接口、AI医疗、手术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潜力巨大 例如翔宇医疗的脑机接口产品和安杰思及澳华内镜在手术机器人方面的布局 [11] * 明年有望加速增长且低估值的公司包括:美好医疗(选单管理及新业务驱动)、微创医疗和乐普医疗(医美和减肥药领域)、新产业(国内四季度行业可能迎来拐点)、亿纬科技(多个成长性业务驱动)、英科医疗(东南亚手套产能释放)、迈瑞医疗(三季度迎来业绩拐点)、鱼跃医疗(消费复苏及海外高增长) [12] * 港股18A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和降本增效 从2025年至2027年陆续实现扭亏 并进入利润快速释放阶段 低估值状态体现更大的投资弹性空间 [15] **其他重要信息** * 硅尚通强预计全年利润从1.5亿人民币上调至1.7亿人民币 [14] * 微创医疗2025年亏损从2024年2.7亿美金缩窄至不超过5500万美金 [14] * 爱尔眼科通过推出新的屈光手术术式 2025年上半年屈光手术客单价同比提升 通策医疗种植牙客单价也有所回升 [16] * 爱尔眼科2025年PE为29倍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6][17] * 医保支付改革处于深化阶段 对医院端影响明显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影响行业整体表现 [20] * 鱼跃医疗现金流非常好 资产负债率低且无负累 是家用医疗器械国产品牌中的领军企业 [22]
联影医疗涨2.00%,成交额5.8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881.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3:51
股价表现 - 9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至146.77元/股 总市值达1209.62亿元 成交额5.88亿元 换手率0.49%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6.19% 近5日下跌3.19% 近20日上涨8.24% 近60日上涨16.42%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4881.4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68%和4.9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48%和31.48%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 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9.98亿元 同比增长5.0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医学影像诊断及放射治疗设备销售占比81.29% 维修服务收入占比13.56% 其他收入占比4.68% 软件收入占比0.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5.34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65万户 较上期减少23.01% 人均流通股35,953股 较上期增加29.89%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持仓显著增加: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321.69万股至2654.46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781.97万股至2201.65万股 易方达科创板50ETF增持387.76万股至2046.99万股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293.81万股至1638.99万股 [3] 公司概况 - 公司位于上海市嘉定区 成立于2011年3月21日 于2022年8月22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2] - 行业分类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精准医疗、百元股、大盘股、基金重仓和融资融券 [2]
科创50ETF指数(588040)涨超1.7%,半导体设备领涨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9-24 02:59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强势上涨1.74%至2025年9月24日10:21 [1] - 科创50ETF指数上涨1.74% 最新价报1.46元 [1] 成分股表现 - 盛美上海上涨9.99% 股价创新高 [1] - 华海清科上涨7.10% [1] - 和辉光电上涨7.04% [1] - 中控技术及拓荆科技等个股跟涨 [1] 半导体设备动态 - 盛美上海推出首款KrF工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Ultra Lith KrF [1] - 首台设备系统于2025年9月交付中国头部逻辑晶圆厂客户 [1] 投资机会分析 - 东吴证券建议关注国内AI芯片带来的封测设备端投资机会 [1] - 测试设备领域因国产AI芯片采用更大引脚和电流导致测试难度提升 关注国产测试机突破 [1] - 封装设备领域因国产AI芯片采用CoWoS先进封装 国内先进封装有望进入起量元年 关注国产封装设备新机遇 [1] 指数构成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由科创板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金山办公联影医疗芯原股份石头科技九号公司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25% 截至2025年8月29日 [2] 相关ETF产品 - 科创50ETF指数(588040) [2] - 科创50增强ETF(588460) [2] - 场外联接A(021908) 联接C(021909) 联接I(022969) [2]
疗器械行业2025年中报总结及展望:高值耗材走出集采影响,设备和IVD板块复苏在望
华安证券· 2025-09-24 02: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 高值耗材已走出集采影响 设备和IVD板块复苏在望[2][3][4] 核心观点 - 高值耗材领域经过多轮集采后 头部公司通过抢占外资份额实现市场份额提升 新进医院数量显著增加 产品获高等级医院认可 同时发力海外市场 部分公司盈利能力已恢复至集采前水平[4] - 设备板块预计2025Q3财务报表修复可见明显改善 IVD板块预计2025Q4部分公司改善 行业整体可能在2026H1见底回升[4] - 投资主线聚焦四大方向:高成长板块(血管介入) 走出集采影响+出海顺利领域 业绩改善+泛科技主题+自主可控方向 以及其他价值股[4] 医疗设备板块总结 - 2025H1设备板块收入同比下滑5.18% 延续下降趋势 但毛利率保持稳定约49.68% 净利率17.35%高于疫情前水平 研发费用率从疫情前7%提升至10%左右[9][10][12] - 影像设备企业持续去库存 2025Q2多数公司环比改善 开立 奕瑞 理邦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联影医疗2025Q2收入同比增长18.60%[13][15] - 新冠疫情加速企业出海进程 海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联影医疗海外收入从2018年0.43亿元增长至2024年22.20亿元 CAGR达92.7% 海外市场占比从2.13%提升至21.55%[18][19] - 康复设备公司通过脑机接口技术 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进行产品升级 并向医美领域拓展院外市场 2025Q2伟思医疗收入同比增长10.23%[20][22] - 家用医疗器械显示增长韧性 2025Q2瑞迈特收入同比增长46.54% 鱼跃医疗增长7.06% 三诺生物增长9.17%[25][26] - 供应链类设备逐渐走出疫情影响 东富龙2024Q4收入转正 基因测序仪领域因Illumina被禁售 国产替代机遇显现 建议关注华大智造[29] 高值耗材板块总结 - 2025H1高值耗材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35% 利润端呈现正增长 毛利率稳定在68.65% 净利润率回升至24.01% 基本回到2021年集采初期水平[32][33][34] - 血管介入领域增长韧性显著:惠泰医疗2024年冠脉通路产品同比增长33.30% 2025H1同比增长30% 微电生理2024年海外增长62.94% 2025H1海外同比增长超40%[37][38] - 2025Q4将开展第六批国家集采 涉及药物球囊和泌尿类耗材 冠脉支架和脊柱续采预计2025Q4/2026Q1启动[40] - 骨科植入器械板块全面向上 2025Q2春立医疗收入同比增长62.85% 归母净利润增长136.70% 大博医疗收入增长22.96% 归母净利润增长84.48% 三友医疗2025H1海外收入0.52亿元 同比增长53%[42][43] - 眼科器械短期承压 爱博医疗通过多焦人工晶状体等高阶产品实现增长 2025H1人工晶状体收入同比增长8.23%[45][46] - 外科器械领域内镜诊疗企业积极出海 南微医学2025H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5% 占比提升至58% 安杰思新增14家海外客户 总数达130家[48][49] 低值耗材板块总结 - 2025H1低值耗材板块收入增速下降至1.2% 利润端出现负增长 主要受中美关税政策冲击 出口型企业寻求海外建厂[51][53] - 血液透析领域刚需稳健增长:三鑫医疗2025H1海外收入1.87亿元 同比增长67.3% 占比提升至24.6% 山外山血液净化耗材2025H1收入0.85亿元 同比增长46.17%[56][57] - 一次性手套行业2024Q1开始复苏 英科医疗2025Q1净利润增长48.08% 但关税政策扰动复苏进程 东南亚产能预计2025Q4投产[61][62] - 药用玻璃受集采和关税双重影响 山东药玻2025Q2收入同比下降14.2% 归母净利润下降42.0%[64] - 其他出口型低值耗材企业受影响程度不一 维力医疗2025H1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墨西哥生产基地预计2026Q1投产[67][68] 体外诊断(IVD)板块总结 - 2025H1 IVD板块受DRG支付改革和集采影响收入明显下滑 行业触底回升预计需至2025Q4[70][71] - 分子诊断领域受增值税率从3%调整至13%影响 叠加医院合规收紧和流感小年需求下降 2025Q2多数企业收入负增长[74][75] - 化学发光短期承压:安图生物2025Q2收入同比下降4.79% 新产业收入同比下降10.88% 亚辉龙收入同比下降26.1%[77][78]
联影医疗(688271):国内外收入稳健增长 研发构建长期竞争力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2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1] - 2025Q2营业总收入35.38亿元,同比增长18.60%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6.99% [1] - 毛利率同比下滑1.28个百分点,Q2同比下滑2.41个百分点 [1] 收入结构 - 国内收入48.73亿元,同比增长10.74% [1] - 海外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8%,占比提升至18.99% [1] - MR设备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16.81% [2] - 分子影像产品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13.15% [2] - CT业务收入15.15亿元,保持稳健发展 [2] 费用管理 - 销售费用率15.60% [2] - 研发费用率12.74% [2] - 管理费用率4.28%,呈现稳中有降趋势 [2] 研发投入 - 2025H1研发投入11.40亿元 [2] - 研发人员总数增至3,391人,占比超40% [2] - 研发队伍建设与体系化项目管理同步推进 [2] 市场竞争力 - 凭借产品技术性能优势和供应链优势拓展全球市场 [1] - 磁共振业务市场份额持续稳健提升 [2] - 行业政策落地节奏加快推动业务发展 [1] 增长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17.82亿元、140.59亿元、168.45亿元 [2] - 对应增长率分别为14.4%、19.3%、19.8% [2]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8亿元、23.25亿元、28.43亿元 [2] - 对应增长率分别为50.4%、22.5%、22.3% [2]
联影医疗(688271):国内外收入稳健增长,研发构建长期竞争力
西部证券· 2025-09-23 08:5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1][5]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5.38亿元,同比增长18.60%,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6.99% [1][5]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117.82亿元、140.59亿元、168.45亿元,同比增长14.4%、19.3%、19.8%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8.98亿元、23.25亿元、28.43亿元,同比增长50.4%、22.5%、22.3% [2]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同比下滑1.28个百分点,2025Q2毛利率同比下滑2.41个百分点 [1][5] - 销售费用率15.60%,研发费用率12.74%,管理费用率4.28% [2] - MR设备收入19.68亿元,同比增长16.81% [2] - 分子影像产品收入8.41亿元,同比增长13.15% [2] - CT业务收入15.15亿元 [2] 业务发展 - 国内收入48.73亿元,同比增长10.74% [1] - 海外收入11.42亿元,同比增长22.48%,占比提升至18.99% [1] - 研发投入11.40亿元,研发人员总数3,391人,占比超40% [2] 市场地位 - 磁共振业务市场份额持续稳健提升 [2] - 通过产品技术性能优势和供应链优势拓展全球市场布局 [1]
联影医疗股价连续5天下跌累计跌幅5.94%,泰康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2.67万股,浮亏损失24.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7:28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下跌1.4%至143.89元/股 成交额9.96亿元 换手率0.84% 总市值1185.88亿元 [1] - 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 区间累计跌幅达5.94%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医学影像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销售 占比81.29% [1] - 维修服务收入占比13.56%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4.68% 软件收入占比0.47% [1] 机构持仓情况 - 泰康基金旗下医疗健康(159760)基金二季度增持2500股 持有2.6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4.26% 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8006.06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19.16% 近一年收益38.96% 成立以来亏损31.16% [2] 持仓损益测算 - 当日持仓浮亏约5.45万元 [2] - 5日连续下跌期间累计浮亏达24.27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医疗健康(159760)基金经理魏军累计任职13年344天 [2] - 现任管理基金总规模156.74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86.34% 最差回报-31.19% [2]
华安证券给予联影医疗买入评级,2025Q2收入提速,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9-23 03:5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改善 国内外业务均实现正增长 [1] - 海外市场占比稳步提升 [1] - 服务收入保持高增长 [1] 投资评级 - 华安证券给予联影医疗买入评级 [1]
联影医疗跌2.01%,成交额5.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47.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3: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143.00元/股 成交额5.16亿元 换手率0.43% 总市值1178.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47.67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90%和5.77%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30%和29.6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3.2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6.52%/4.76%/11.74% [2]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16亿元 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9.98亿元 同比增长5.0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医学影像诊断及放射治疗设备销售占比81.29% 维修服务收入占比13.56% 其他业务占比4.68% 软件收入占比0.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5.34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23.01%至1.65万户 人均流通股增加29.89%至35,953股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321.69万股至2654.46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781.97万股至2201.65万股 [3] - 易方达科创板50ETF增持387.76万股至2046.99万股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293.81万股至1638.99万股 [3] 行业属性与业务范畴 - 公司属于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精准医疗、百元股、基金重仓等 [2] - 主营业务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