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拓荆科技(688072)
icon
搜索文档
拓荆科技:股东拟询价转让699.32万股,占总股本2.50%
新浪财经· 2025-08-04 12:52
股东减持安排 - 芯鑫成、芯鑫盛、芯鑫全、芯鑫龙、芯鑫旺、芯鑫和、芯鑫阳、沈阳盛旺、沈阳盛腾、沈阳盛全、沈阳盛龙等11家股东参与首发前股东询价转让 [1] - 转让股份总数699.32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50% [1] - 转让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 交易机制设计 - 采用非公开询价转让方式 受让方限定为具备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1] - 价格下限设定为发送认购邀请书之日(2025年8月4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 [1] - 受让方通过该方式获得的股份设有6个月锁定期 期间不得转让 [1]
拓荆科技部分股东拟询价转让2.5%公司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8-04 12:51
股东减持计划 - 芯鑫成、芯鑫盛、芯鑫全、芯鑫龙、芯鑫旺、芯鑫和、芯鑫阳、沈阳盛旺、沈阳盛腾、沈阳盛全、沈阳盛龙共11名股东拟参与询价转让 [1] - 拟转让股份总数699.32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5% [1]
AI大模型重磅消息频出!东芯股份涨超18%,科创芯片50ETF(588750)一度涨近2%,近5日“吸金”超4200万元,国产算力加速崛起!
新浪财经· 2025-08-04 07:49
市场表现 - 8月4日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科创板走强,科创芯片50ETF(588750)上涨1.6%,反包上一交易日跌幅 [1] - 科创芯片50ETF(588750)近5日中有3日吸金,累计净流入达4280万元 [1]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000685)强势上涨1.61%,成分股多数冲高,东芯股份上涨18.29%,芯原股份涨超9%,富创精密、华虹公司上涨超8% [6] 成分股表现 - 寒武纪-U涨跌幅-0.03%,成交额30.347亿元,估算权重10.76% [2] - 中芯国际涨跌幅1.83%,成交额19.07亿元,估算权重9.93% [2] - 海光信息涨跌幅2.94%,成交额37.53亿元,估算权重9.47% [2] - 芯原股份涨跌幅9.95%,成交额12.99亿元,估算权重2.66% [2] AI行业动态 - 马斯克称Grok Imagine视频渲染时间从60秒缩短至15秒且质量未受影响 [3] - OpenAI已完成GPT-5基础开发,进入安全、功能测试阶段 [3] - 神秘模型Horizon Alpha上线OpenRouter,具备推理功能 [3] - 全球芯片龙头AI算力芯片存在漏洞后门安全风险 [3] 行业分析 - 全球科技博弈加速国产高性能AI芯片替代进程,寒武纪思元等国产算力平台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厂商差距 [4] - 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某国产芯片总算力达300PFlops [5]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速达17%,2025Q1芯片板块净利润同比+15.1% [8] - 科创芯片50ETF标的指数2025年Q1净利润增速高达70%,全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97.12% [8] 市场需求 - 互联网大厂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平均每年1100亿至1200亿元 [8] - 德勤预计2025年新一代AI芯片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元,2027年全球AI芯片市场将增长至4000亿美元 [8] 国产替代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比例从2021年21%提升至2023年35% [9] - 国产替代关键领域设备持续技术攻克,产业链各环节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9]
拓荆科技申请加热盘驱动装置及薄膜沉积设备专利,提高镀膜均匀性
金融界· 2025-08-01 05:43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加热盘驱动装置及薄膜沉积设备专利 公开号CN120400807A 申请日期2025年4月 该技术通过旋驱升降结构实现加热盘旋转升降 提升薄膜受热均匀性和镀膜均匀性 同时具备结构简单和稳定性高的特点 [1] - 专利技术应用于薄膜沉积设备 包含腔体 加热盘及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采用双驱动轴同轴设计 第一驱动轴连接加热盘柄 第二驱动轴连接驱动件输出端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注册地位于上海市 主营业务为零售业 [2] - 企业注册资本达14.33亿元人民币 折合143253.79万人民币 [2] - 公司累计参与招投标项目21次 拥有商标信息1条 专利信息283条 行政许可29个 [2]
拓荆科技股价下跌1.31% 半导体设备领域获资本青睐
金融界· 2025-07-30 18:38
股价表现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174.6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32元 跌幅1.31% [1] - 当日成交量25388手 成交金额4.46亿元 [1] 融资情况 - 7月29日融资余额环比增加1.24亿元 增幅18.83% [1] - 在科创板个股中融资净买入额排名第三 [1] 公司业务 - 国内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领域领先企业 [1] - 主要从事高端半导体设备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 先进封装等领域 [1] 公司发展 - 科创板上市公司 受益于资本市场支持 [1] - 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推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 [1] - 董事长表示科创板上市为企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持 助力突破发展瓶颈 [1]
势银研究 | 本土成熟制程庞大体量驱动中国半导体设备快速进步
势银芯链· 2025-07-30 03:32
半导体产业趋势 - 半导体硬科技产业已从全球化合作转变为区域性战略产业,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显著 [2] - 2024年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占全球25%,预计2029年提升至31%,成熟制程产能增速突出 [2] - 2024年中国大陆晶圆厂设备市场规模达412亿美元,全球领先,但2025年预计回落5%至390亿美元 [2] 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 - 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技术竞争力和市场开发能力持续提升,受益于国家及客户对国产供应链的支持 [3]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覆盖工艺节点包括290nm、>28nm、214nm、27nm、25nm等 [4] - 关键设备厂商包括拓荆科技、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半导体、上海微电等,涉及薄膜沉积、刻蚀、光刻、量检测等环节 [4] 产业服务与数据 - 势银(TrendBank)提供产业研究、数据产品及咨询服务,聚焦半导体等领域 [9] - 研究覆盖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如《2025半导体设备产业研究》报告详细列出各工艺节点设备厂商布局 [4][9]
12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1:52
科创板两融余额数据 - 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1717.33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6.75亿元 [1] - 融资余额合计1710.85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6.53亿元 [1] - 融券余额合计6.48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0.22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318只科创板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净买入金额5000万元以上有12股 [1] - 寒武纪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7.8亿元 [1] - 芯碁微装融资净买入1.33亿元 拓荆科技1.24亿元 中芯国际1.02亿元 [1] - 仕佳光子净买入9256.4万元 海光信息9105.94万元 成都先导8306.61万元 [1]
2.14亿主力资金净流入,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涨0.33%
证券时报网· 2025-07-23 08:46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3日收盘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上涨0.33%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位 板块内24只个股上涨 [1] - 拓荆科技 中微公司 中科飞测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6.49% 5.87% 5.38% [1] - 深南电路 灿勤科技 有研新材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3.50% 2.23% 2.02% [1] 板块资金流向 -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14亿元 其中18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7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 北方华创净流入3.17亿元居首 [2] - 中微公司 华天科技 拓荆科技分别净流入2.43亿元 1.19亿元 9713.37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兴福电子主力资金净流入率15.04% 华天科技9.19% 精测电子8.90% 位列前三 [3] - 北方华创主力资金净流入率8.08% 中微公司7.74% 拓荆科技8.52% [3] - 资金流入比率超过5%的还包括江波龙5.37% 广立微5.11% [4] 资金流出个股 - 有研新材主力资金净流出1.61亿元 净流出率13.43% [5] - 深南电路净流出8311.92万元 净流出率4.57% [5] - 长电科技净流出8789.82万元 净流出率7.01% [5]
【大涨解读】半导体:半导体设备公司走强,半年报业绩预喜率超八成,三季度还有望迎来行业旺季期
选股宝· 2025-07-23 03:00
半导体板块表现 - 7月23日半导体板块局部走强 京仪装备、德明利、中微公司、成都华微、中科飞测、拓荆科技等集体走强 [1] 台积电财务表现 - 台积电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3983亿新台币 同比增长61% 单季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净利润增速创近3年同期新高 [7] 半导体公司业绩预告 - 截至7月18日 30余家半导体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业绩预喜公司占比超八成 预增公司占比超半数 扭亏公司有3家 [7] - 这些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中值合计64亿元 同比增长超80% 增速创2021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较上一年增加70个百分点以上 [7] 国产替代进展 - 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支持设备和零部件加速国产替代 多地政府成立专项基金 配套税收优惠、人才便利政策 重点支持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 [8] - 2024年中国晶圆厂国产设备平均验证周期从24个月缩短至14个月 中国本土设备商份额从2020年7%提升至2024年19% 国产半导体设备加速替代应用材料、东京电子同类产品 [8] 下游需求驱动 - 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市场供应专为其设计的H20算力芯片 推出全新NVIDIA RTX PRO GPU系列产品 应用于智能工厂和物流领域的数字孪生AI场景 有望解决高端算力卡脖子瓶颈环节 [8] - 大模型调用成本大幅下降 伴随DeepSeek等低成本、高性能、开源模式 带来推理芯片、训练芯片的不断进步 推动AI的端侧应用和硬件发展 [8] 行业展望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 AI驱动下游增长 政策对供应链中断与重构风险持续升级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8] - 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 展望三季度半导体旺季期 可关注设计板块存储/代工SoC/ASIC/CIS业绩弹性 设备材料算力芯片国产化 [8]
科创板六周年!上市公司“掌门人”寄语!
搜狐财经· 2025-07-22 02:55
科创板六年发展成就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汇聚589家上市公司 总市值达7.3万亿元 [2] - 板块定位硬科技淬炼场 支持创新驱动国家战略实施 [2] - 成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 承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重任 [13] 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 - "科八条"和"1+6"改革举措强化监管正向激励 [5] - 设置科创板成长层 重启并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 [13][17] - 注册制改革提升对未盈利科技企业包容性 支持高质量发展 [11] 企业融资与发展成效 - 海光信息上市近三年 公司治理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5] - 中控技术获得充足资金支持 加速AI和机器人技术研发 [7] - 拓荆科技上市首年即实现盈利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7] - 泽璟制药作为首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 五年取得全方位发展 [13] 行业影响与生态建设 - 推动半导体设备领域突破发展瓶颈 加速技术商业化 [17] - 促进创新药企聚焦肿瘤治疗研发 拓展国际化合作 [11] - 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7][17] 未来发展方向 - 需优化未盈利企业持续监管机制 丰富再融资工具 [11] - 应完善估值定价机制 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 [17] - 期待更精准支持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 提升资本耐心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