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达半导(603290)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功率分立器件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技术升级与国产替代并进,中国功率分立器件行业迈向650亿新纪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8 01:20
功率分立器件行业概述 - 功率分立器件是分立器件市场的核心支柱,具有电能转换、电路控制及动态调节电压/频率/交直流形态的核心功能,在高电压、大电流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1] - 产品分类包括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类和宽禁带器件,按材料可分为硅基与第三代半导体(SiC/GaN),按控制方式分为电压驱动型(如MOSFET)与电流驱动型(如BJT) [2] - 与普通分立器件相比,功率器件专注于高电压、大电流的电能转换与控制,适用于工业电机、新能源及电动汽车等高功率场景 [4][5] 全球及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现状 - 2024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行业增速回升至3.5%,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65亿美元 [11] - 2024年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市场规模达480亿元,同比增长12%,2025年有望突破6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2%左右 [1][13]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5年1-5月产销量分别达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激增45.2%和44%,带动功率器件需求向高压化、高频化、集成化方向升级 [9] 中国功率分立器件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及设备国产化率不足30%,高端材料与设备仍依赖进口 [7] - 中游器件制造采用IDM、Fabless和Foundry三种模式,国内企业在二极管、晶闸管等中低端领域已实现较高国产化率 [7] - 下游应用以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为核心驱动力,光伏储能、5G基站等新兴领域加速SiC/GaN器件渗透 [7][9] 中国功率分立器件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由安世半导体和比亚迪半导体领衔,在车规级功率器件和SiC/GaN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17] - 第二梯队以士兰微、华润微和斯达半导为代表,通过IDM模式加速国产替代,在IGBT和MOSFET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7] - 第三梯队包括扬杰科技、新洁能等企业,专注功率二极管和消费电子等细分市场 [17] 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发展趋势 - 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加速渗透,2024年SiC MOSFET市场规模增速超30%,预计2025年SiC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将达25% [21] - 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深化,中低端市场替代率已超60%,高端市场进口占比约40%,2025年高端市场自给率有望提升至30% [22] - 应用场景多元化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和工业控制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消费电子和5G通信领域需求回暖 [23]
晚间公告丨7月17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7-17 13:57
公司控制权变更及重大事项 - 海伦钢琴实际控制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股票自2025年7月18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3] - 泰格医药出售参股公司礼新医药95.09%股权 对价约3411万美元转让给正大制药 [4] - 斯迪克全资子公司拟投资5.09亿元建设高端功能性膜材扩产项目 用于生产消费电子、车载显示等领域所需薄膜 [5] - 东方雨虹全资子公司拟1.23亿美元收购智利Construmart100%股权 该公司在智利拥有31家建材超市 [6] - 惠天热电被推荐为70万千瓦风电项目业主 符合公司投资战略规划 [7] - 贝因美控股股东小贝大美控股申请预重整 持有公司12.28%股份 其中98.85%被质押或冻结 [8] - 鸿铭股份终止收购深圳市驰速自动化设备83%股权 将要求退还1510万元意向金 [13] 业绩表现 - 杭州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16.62亿元 同比增长16.67% 营业收入200.93亿元 同比增长3.89% [14] - 拓荆科技第二季度净利润预计2.38亿元至2.47亿元 同比增长101%至108% 营业收入预计12.1亿元至12.6亿元 同比增长52%至58% [15] - 微芯生物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006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营业收入4.07亿元 同比增长35% [16][17] - 中微公司上半年净利润预计6.8亿元至7.3亿元 同比增长31.61%到41.28% 营业收入约49.61亿元 同比增长43.88% [18] - 黔源电力上半年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下降4.54% 发电量32.01亿千瓦时 同比上升1.55% [19] - 厦门钨业上半年净利润9.72亿元 同比下降4.41% 营业收入191.78亿元 同比增长11.75% [20] 重大合同及合作 - 国网信通中标9.66亿元国家电网招标采购 [21] - 北自科技签订1.64亿元设备采购合同 [22] - 模塑科技获得外饰件产品项目定点书 预计总销售额20.44亿元 生命周期5年 [23] - 富淼科技与新沪毛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推进纺织印染产业链技术研发合作 [24] 股东减持及回购 - 观想科技股东观想发展拟协议转让5%股份给致远资本 转让价1.77亿元 [12] - 华盛锂电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24%股份 [25] - 裕太微股东李海华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26] - 阿尔特控股股东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股份 [27] - 斯达半导股东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12%股份 [28] - 骏鼎达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29] - 双飞集团实控人之一拟减持不超过80万股 [30] - 红塔证券拟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不超过12.76元/股 [31]
斯达半导: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1.12%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7-17 11:37
股东减持计划 - 浙江兴得利纺织有限公司持股12 32% 计划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1] - 副总经理戴志展持股0 34% 计划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 08% [1] - 副总经理TANG YI(汤艺)持股0 21% 计划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 04% [1] 减持方式 - 股东拟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 [1]
斯达半导(603290) - 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7-17 11:32
股东持股情况 - 兴得利持股29,493,471股,占比12.32%[2] - 戴志展持股807,986股,占比0.34%[2] - 汤艺持股496,500股,占比0.21%[2] 减持计划 - 兴得利拟减持不超2,394,734股,不超总股本1%[3] - 戴志展拟减持不超200,000股,不超总股本0.08%[3] - 汤艺拟减持不超100,000股,不超总股本0.04%[3] 减持时间与价格承诺 - 减持期为2025年7月24日至10月23日[8] - 兴得利减持价不低于上一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值及发行价[10] - 戴志展和汤艺锁定期满两年内减持价不低于发行价[13] 减持不确定性 - 减持计划可能部分实施或放弃[14]
斯达半导(603290)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7-14 11:45
会议概况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7月14日在嘉兴斯达半导会议室召开[3]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405人,持有表决权股份141,791,997股,占比59.2098%[3] - 公司7名董事、3名监事、董秘出席,其他高管列席[5] 议案表决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相关议案同意比例超99.8%[4][6][7][8][13] - A股股东对多项议案同意比例超99.8%[14][15][16] - 5%以下股东对多项议案同意比例超97.9%[19] - 《本次募集资金用途》支持率98.0152%[20] - 《担保事项》支持率97.8264%[20] - 《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支持率98.0797%[21] - 《授权董事会办理可转债事宜》支持率97.9182%[21] 其他 - 所有议案均获审议通过,1 - 10为特别决议议案[22] - 见证律所北京海润天睿,律师王振、周德芳[23] - 律师见证会议召集、召开程序合法有效[23] - 公告7月15日发布[25] - 上网公告为律师法律意见书[25] - 报备文件为股东大会决议[26]
斯达半导(603290) - 斯达半导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2025-07-14 11:4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6月2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议案[3] - 7月14日上午10点在嘉兴斯达半导会议室召开现场会议[3] - 405人代表141,791,997股,占比59.2098%出席[5] 投票信息 - 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交易系统和互联网投票时间明确[4] 审议结果 - 审议通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10项议案[9][10][11] 股东回报规划 - 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为2025 - 2027年[11]
斯达半导: 斯达半导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14 10:12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6月27日审议通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议案 [2] - 现场会议于2025年7月14日10:00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科兴路988号公司会议室召开 [2]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 时间为当日9:15-9:25及9:30-11:30 [3] 出席会议人员及表决情况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及代理人共6人 代表有表决权股份141,791,997股 占公司有表决权总股份数的59.2098% [3]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董事会秘书出席或列席会议 [3] - 会议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 [3] 审议议案及表决结果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包括《关于公司符合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条件的议案》等10项议案 [4][5] - 议案1至议案10为特别决议议案 且对中小投资者实行单独计票 [5] - 无关联股东回避表决议案及优先股股东参与表决议案 [5] 法律意见结论 - 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2][5] - 出席会议人员资格及召集人资格合法有效 [3][5] - 表决程序及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4][5]
车载芯片白皮书:行业竞争加剧,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头豹研究院· 2025-07-03 13: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车载芯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是核心增长引擎,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和中国汽车芯片将加速增长,全球复合增长率达13.3%,中国达17.3% [10][24] - 中国车载芯片行业竞争格局正从国际巨头垄断向多元主体竞合转变,国产本土企业市场地位将持续提升 [11][30] - 车载芯片产业链上游是基础支撑,中游是核心,下游是价值实现端,下游需求变化拉动中上游发展 [12][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车载芯片行业综述 - 车载芯片是汽车智能化等核心零部件,技术门槛高,需满足车规级标准,按功能分为10类 [14] - 单车各类型车载芯片数量占比中,控制类占26%最高,其他类占1%最低 [16] - 不同类型汽车芯片用途不同,如控制类负责数据处理等,计算类处理AI计算任务等 [17]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412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6202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69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18][20] - 半导体主要由集成电路、光电器件、分立器件、传感器组成,集成电路又分微处理器等四类 [20] 全球与中国车载芯片市场规模 - 2024年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占比达13%,较2021年的7%迅速增长,中国市场增速更快 [10][24]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复合增长率13.3%,中国达17.3% [10][24] 中国市场发展现状 - 国产车载芯片技术与国产化率有待加强,本土超200家企业开发生产,约50%实现量产,但规模小、产品类型少 [27] - 不同类型芯片国产化率不同,如控制类8% - 10%,计算类20% - 25%等,且各类型芯片存在不同差距和“卡脖子”问题 [27] 产业链图谱 - 上游包括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其性能和供应稳定性影响中游芯片质量和产业链运转效率 [29] - 中游是核心,涉及各类车载芯片设计与制造,各芯片类型在汽车电子系统中各司其职 [29] - 下游包括车载系统集成和整车制造,下游需求变化拉动中上游发展 [12][29] 整体企业格局分析 - 国际巨头当前仍占主导,但优势领域分化,本土企业快速崛起,科技巨头跨界入局,整车企业向上游延伸趋势明显 [30] - 中国车载芯片行业竞争格局正从国际巨头垄断向多元主体竞合转变,未来竞争更复杂,将形成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 [11][30]
斯达半导拟发15亿可转债扩产 发力新能源业务营收占近六成
长江商报· 2025-07-01 00:06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15亿元资金,用于车规级SiC MOSFET模块制造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 - 募集资金将集中投向三大前沿领域:车规级SiC MOSFET模块制造、IPM模块制造、车规级GaN模块产业化项目[4] 行业地位与业务构成 - 公司是国内功率半导体行业龙头,IGBT模块市场份额全球第五、中国第一,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和家电等领域[2] - 2024年为超过300万辆电动车提供功率模块,是中国本土最大的EV功率模块供应商[1][4] - 新能源行业收入20.09亿元,占总营收59.25%,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收入同比增长26.72%[1][5] 产能扩张与技术布局 - 2021年定增募资35亿元用于高压特色工艺功率芯片(30万片/年)和SiC芯片(6万片/年)研发[3] - 2023年启动Si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达产后年产能72万片功率芯片(含6万片6英寸SiC芯片)[3] - 2024年子公司计划扩建车规级高性能快恢复二极管芯片中试线,达产后年产能18万片[3] 新能源业务表现 - 光伏逆变器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8%,1200V IGBT模块进入华为、阳光电源供应链[5] - 储能系统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液冷储能PCS,2025年一季度获欧洲市场1.2GWh订单[5] - 变频家电IPM模块在美的、格力空调中渗透率提升至25%,年出货量超800万颗[5]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33.91亿元(同比下降7.44%),归母净利润5.08亿元(同比下降44.24%)[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19亿元(同比增长14.22%),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下降36.22%),研发费用增加导致利润压缩[7]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17.07亿元、27.05亿元、36.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8亿元、8.18亿元、9.11亿元[5]
斯达半导: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30 16:10
发行方案概述 -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0,000万元,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每张面值100元按面值发行[10] - 本次可转债转股期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到期日止,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12][14] - 债券利率将由董事会根据市场状况与保荐机构协商确定,采用每年付息一次的方式,到期归还未转股本金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11] 特殊条款设计 - 设置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当公司股票在任意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5%时,董事会有权提出修正方案[15] - 包含有条件赎回条款:转股期内若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公司有权按面值加应计利息赎回[17] - 设有回售条款:最后两个计息年度内若公司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70%,持有人有权按面值加应计利息回售[18]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项目,投资总额203,433.29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50,000万元[22] -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22] - 公司已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募集资金将存放于董事会指定的专项账户[23] 发行程序安排 - 本次发行方案有效期为12个月,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计算[23] - 将采取现有股东优先配售与网上网下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现有股东优先配售比例由董事会根据市场情况确定[20] - 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全权办理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具体事宜,包括确定最终发行方案、签署相关文件等[30] 公司资质说明 - 公司自查认为符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各项发行条件,包括具有健全组织机构、最近三年盈利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等要求[6][7] - 公司不存在擅自改变前次募集资金用途、重大违法行为等发行障碍情形[8] - 本次发行已通过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