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601857)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9月5日获融资买入9793.43万元,融资余额22.6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3:05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5日公司股价下跌1.00% 成交额13.83亿元 融资买入9793.43万元 融资偿还1.28亿元 融资净流出2986.94万元[1] - 融资余额22.60亿元 占流通市值0.16% 处于近一年20%分位低位水平[1] - 融券卖出32.72万股 金额291.21万元 融券余量253.21万股 余额2253.57万元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涵盖原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销售 新能源业务 炼油化工产品生产销售 天然气输送销售及贸易业务[2] - 收入构成中炼油产品占比73.89% 原油45.28% 天然气39.06% 化工产品10.48% 其他业务合计约6.74%[2] - 上市日期2007年11月5日 总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及香港金钟道[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48.24万户 较上期减少8.82% 人均流通股339297股 较上期增加9.77%[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500.99亿元 同比减少6.68% 归母净利润839.93亿元 同比减少5.21%[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350.1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438.90亿元[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56亿股 较上期增持35.83万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3] - 华夏上证50ETF增持1487.12万股至2.22亿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693.84万股至2.02亿股[3] - 易方达上证50增强A持股1.68亿股不变 易方达沪深3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3]
中石油塔石化尿素装置造粒塔封顶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02:52
项目进展 -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的中石油塔石化绿色低碳项目尿素装置造粒塔封顶 项目建设进入全面安装高峰期与土建收尾阶段 [1] - 尿素造粒塔设计高度122.5米 塔体内径24米 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 浇筑混凝土总量超7000立方米 钢筋使用量达1600多吨 [1] 技术突破 - 项目采用基于乙烯富氢尾气为原料的氨合成工艺技术 由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和中国五环公司共同开发 [1] - 项目团队攻克国内首次在造粒塔施工中使用C45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配合比试验难题 [1] 环保效益 - 项目以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为目标 为新疆地区化肥产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1]
中国石油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与股东回报保持高位
经济网· 2025-09-08 02:4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0.1亿元 [1] - 董事会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22元,派息额402.6亿元,继续保持历史同期高位 [1] 油气生产 - 油气当量产量9.24亿桶,同比增长2.0%,其中原油产量4.76亿桶,同比增长0.3% [2] - 可销售天然气产量2.68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3.8%,天然气产量和油气当量产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油气新能源业务实现经营利润856.9亿元 [2] 新能源业务 - 风光发电量同比增长70.0% [2] - 全产业链协同推进CCUS业务,注入二氧化碳130.5万吨 [2] - 加快塔里木上库光伏、青海格尔木风电、吉林昂格风电等重点项目建设 [2] 炼化业务 - 加工原油6.9亿桶,生产成品油5,957.2万吨 [6] - 化工产品商品量1,997.1万吨,同比增长4.9% [6] - 生产新材料166.5万吨,同比增长54.9%,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 [6] - 炼化新材料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10.6亿元 [6] 销售业务 - 销售成品油7,783.1万吨,国内成品油销量增长0.3%,市场份额提升1.5个百分点 [7] - 车用LNG销量同比增长58.9%,充换电量同比增长213% [7] - 非油业务利润同比增长5.5% [7] - 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75.6亿元 [7] 天然气销售 - 销售天然气1,51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 [7] - 国内销售天然气1,19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2%,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市场份额提高2.1个百分点 [7] - 天然气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86.3亿元 [7] 战略发展 - 大力实施高效勘探,突出重点盆地、重点区带,取得多项重要突破和重要发现 [2] - 加快吉木萨尔、古龙页岩油示范区和鄂东大宁—吉县煤岩气示范项目建设 [2] - 积极拓展海外油气业务,优化资产布局结构,强化项目运行管理 [2] - 坚持高端、绿色、智能方向,持续推动炼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6] - 强化创新引领,把创新作为第一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8] - 大力实施"数智石油"战略举措,推进数智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8]
我国市域列车关键润滑材料 实现国产化替代
经济网· 2025-09-08 02:42
核心技术突破 -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成功研制牵引电机轴承润滑脂自主化方案 实现市域列车关键润滑材料国产化替代[1] - 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具备批量稳定供应能力 彻底打破高端轴承脂100%依赖进口的局面[2] - 完成从基础油分子结构设计、复合皂基改性到极限工况验证的全流程自主研发 产品具有完全知识产权[2] 技术挑战与产品特性 - 润滑脂需在零下40摄氏度至150摄氏度极端工况下保持连续运转120万公里以上[1] - 产品需满足高速运行、启停频繁、工况温差大等特殊要求 对剪切安定性、氧化安定性、极压抗磨性提出苛刻技术要求[1]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突破国外品牌长期垄断 消除轨道交通网络"断供"隐患 为国家轨道交通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奠定基础[1][2] - 为市域列车全寿命周期运维降本增效提供解决方案 推动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战略转型[2] - 由3家国内顶尖油脂科研机构组成联合攻关团队 历经18个月技术攻坚实现突破[2]
石化行业存在修复预期,石化ETF(159731)涨超2%
搜狐财经· 2025-09-08 02:25
市场表现 - 中证石化产业指数早盘震荡上行涨幅超过1% [1] - 成分股华峰化学 亚钾国际 新凤鸣等领涨 [1] - 石化ETF(159731)跟随指数上行 [1] 行业分析 - 聚酯行业景气存在修复预期且供需改善推动盈利中枢上行 [1] - 油价中枢回落使炼化企业成本存在改善预期 [1] - 海外炼厂退出及国内炼厂开工率维持较低水平利好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1] 重点公司 - 聚酯头部企业包括恒力石化 荣盛石化 中国石化 [1] - 油公司推荐股息率较高的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1]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63%包括万华化学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等 [1] 产品配置 - 石化ETF(159731)及其联接基金(017855/017856)跟踪中证石化产业指数 [1] - 基础化工行业占比60.7% 石油石化行业占比32.3% [1]
海口江东新区:项目加快推进 产业持续上新
海南日报· 2025-09-08 02:02
项目进展 - 中国石油海南区域总部基地项目正在进行楼体外立面装修 [2] 招商引资 - 海口江东新区自2020年以来累计招引重点企业483家 [2] - 其中包括48家世界500强企业 [2] 产业布局 - 江东新区聚焦临空经济、新金融、消费精品、数字智慧及出口型外向型产业 [2]
中国石油首个工业用户燃气掺氢项目 试运行成功
经济网· 2025-09-08 01:34
项目背景与意义 - 甘肃省玉门市老市区工业园区燃气掺氢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于8月20日试运行成功 开创中国石油燃气掺氢示范应用先例和甘肃省工业用户燃气掺氢实践先例 标志着公司在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应用的技术探索中迈出关键一步 [1] - 项目聚焦甘肃省新能源消纳难题与燃气掺氢技术应用方向 旨在以新质生产力打造绿色综合能源供应体系 为大西北区域富余风光资源开辟效能稳定、产能灵活且消纳可靠的供给新路径 [1] 技术路径与实施 - 项目将无法及时外送、暂难消纳的新能源电力通过水电解制氢技术转化为氢及相关延伸产品 并通过燃气管道掺氢方式输送至全国各地 实现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商业化应用 [1] - 公司开展掺氢工艺、终端设备用氢适应性、事故特征演化及风险识别控制研究 建立燃气管道掺氢评估体系与标准 构建"掺混—输配—终端利用—贸易计量"全流程应用方案 [2] - 项目自2024年12月启动 凝聚行业内顶尖科研力量 在地方政府和兄弟单位支持下针对燃气掺氢技术关键难题开展联合攻关 [2] 运营数据与效益 - 项目落地后可实现天然气掺氢比例在5%至20%范围内灵活调节 按玉门老市区年用气量1000万立方米、掺氢比例20%计算 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600吨 相当于种植树木约8万棵 [2] 战略规划与合作 - 项目是打造绿色综合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探索 公司计划深化与酒泉市在资源供应、绿电直连跨省消纳、零碳园区建设等领域的合作 打造企地合作示范样板 [2] - 公司将持续开展燃气掺氢利用技术研究 为城燃企业复制推广该技术提供支持 助力构建中国石油"油气热电氢"现代能源体系及推动甘肃省氢能产业链发展 [2]
中国石油首套百千瓦级大温差二氧化碳热泵机组投运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01:33
技术突破 - 中国石油首套自主研发百千瓦级大温差跨临界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机组完成试车并投入运行 [1] - 该机组由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 [1] - 标志公司在大温差热泵技术领域实现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化应用的跨越式突破 [1] 应用场景 - 机组在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午107井组正式投入运行 [1]
2025年1-7月中国石油焦产量为1828.2万吨 累计下降4.4%
产业信息网· 2025-09-07 00:39
石油焦产量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石油焦产量265万吨 同比下降2.1% [1] - 2025年1-7月累计产量1828.2万吨 累计同比下降4.4% [1] 相关上市企业 - 涉及石油焦产业链企业包括华锦股份 远兴能源 上海石化 华西能源 万华化学 恒力石化 荣盛石化 新奥股份 中油资本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整理 [1] - 行业报告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石油焦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1]
2025年中国3-丁烯-1-醇合成方法、发展背景、产业链图谱、产销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产销稳步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6 23:51
核心观点 - 3-丁烯-1-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在医药 食用香精 石油加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0.78亿元 销量3.41万吨 其中高纯度产品占比38.68% 普通纯度产品占比61.32% [1][11] - 行业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被列为鼓励类高端化学品 下游需求稳步增长 未来技术将向环保方向升级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6][7][14] 产品概述 - 3-丁烯-1-醇又称3-丁烯醇或烯丙基甲醇 英文简称BTO 是一种兼有双键和羟基的烯醇化合物 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 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活泼 可发生加成 酯化 氧化等反应 [2] - 按纯度分为高纯度(≥99%)和普通纯度(≥95%)两类 高纯度产品主要用于医药合成 香料合成等高端领域 普通纯度产品用于一般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 [4][5] 生产工艺 - 主要工艺路线包括氯丙烯与甲醛加成路线 乙酸乙酯 烯丙基溴 锌粉 甲醛和铜盐的多步反应路线 以及1,4-丁二醇脱水路线 [2] - 生物技术进步推动生物合成途径探索 未来朝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2][14] 政策与经济背景 - 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将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列为鼓励类项目 3-丁烯-1-醇作为高端化学品中间体被纳入支持范畴 [6] -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强调构建一体化创新体系 推动行业向精细化 功能化 专用化发展 [6] -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为化工产业提供良好基础 支撑下游医药 聚合物 香料等行业消费升级和需求扩张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丁二烯 1,4-丁二醇等原材料供应商及催化剂 助剂等辅助原料供应商 [9] - 中游为3-丁烯-1-醇生产企业 [9] - 下游应用市场涵盖医药 食用香精 石油加工等领域 尤其在医药领域作为重要中间体用于合成抗肿瘤 抗艾滋病等杂环衍生类药物 [9][11] 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3-丁烯-1-醇销量达3.41万吨 市场规模达10.78亿元 [1][11] - 高纯度产品占比38.68% 普通纯度产品占比61.32% [1][11] - 医药研发投入增加及特色原料药需求提升推动需求持续上升 食用香精 石油加工等下游产业稳步发展带动市场需求扩张 [1][11] 竞争格局 - 市场参与者包括巴斯夫 陶氏化学等国际化工巨头 万华化学 中石化 中石油等国内大型化工企业以及部分民营企业 [12] - 国际巨头凭借成熟生产技术 领先研发能力 国际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占据一定份额 [12] - 国内大型企业依托化工产业基础 资金实力 产业链布局和工艺技术优势处于领先位置 [12] - 部分民营企业如北京旭阳科技 常州金坛程恩化工 杭州法玛化学品等聚焦高纯度产品或特定下游行业定制化产品 [12] 发展趋势 - 生产技术更注重环保 生物合成途径成为研究热点 具备环保和生产成本优势 1,4-丁二醇气相脱水法因环境友好 反应条件温和 产物易分离等特点受到更多关注 [14] - 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在药物合成中作为手性合成前体推动医药行业向高附加值和定制化方向发展 [14] - 在材料领域深化于智能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和环境友好型涂料中的应用 通过化学改性和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新型材料满足高技术产业需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