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601668)

搜索文档
小摩:中国建筑国际为北都主要受惠者 目标价1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8 08:16
北部都会区政策支持 - 北部都会区在2025年香港《施政报告》中被提升为战略焦点 [1] - 政府首次计划推出专属法例和成立委员会以加速该地区发展 [1] - 政策支持和项目动能增强凸显政府对地区转型的承诺 [1] 中国建筑国际市场地位 - 公司成为北部都会区发展主要受惠者 [1] - 已取得北部都会区新项目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1] - 公司定位于强劲增长 [1]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摩根大通给予中国建筑国际目标价15港元 [1] - 评级为"增持" [1]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这些福建企业入选……
搜狐财经· 2025-09-18 08:16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2] - 入围门槛为479.60亿元 实现连续23年提升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2]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53.4%[2]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2] 福建及福州企业排名情况 - 兴业银行排名第61位 营业收入413.706亿元[5] - 福建大东海实业集团排名第218位 营业收入122.05274亿元[11] - 福建广源再生资源回收排名第309位 营业收入80.0735亿元[13] - 福建省金纶高纤排名第346位 营业收入69.67008亿元[14] - 永辉超市排名第360位 营业收入67.57382亿元[14] - 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排名第473位 营业收入51.63178亿元[1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排名第77位 营业收入362.01255亿元[6] - 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排名第334位 营业收入73.73195亿元[13] 厦门企业排名情况 - 厦门建发集团排名第28位 营业收入723.83376亿元[5] -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排名第52位 营业收入476.50432亿元[5] - 厦门象屿集团排名第60位 营业收入416.41451亿元[5] 前十强企业营收数据 - 国家电网排名首位 营业收入39459.2833亿元[4]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排名第二 营业收入29690.4813亿元[4]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排名第三 营业收入29319.5627亿元[4] - 中国建筑排名第四 营业收入21871.4784亿元[4] - 中国工商银行排名第五 营业收入16291.26亿元[4] - 中国农业银行排名第六 营业收入14199.41亿元[4] - 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七 营业收入14148.38亿元[4] - 中国银行排名第八 营业收入12646.92亿元[4] -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排名第九 营业收入11608.4838亿元[4] - 京东集团排名第十 营业收入11588.19亿元[4]
小摩:中国建筑国际(03311)为北都主要受惠者 目标价1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8:11
政策支持 - 北部都会区在2025年香港《施政报告》中被提升为战略焦点 凸显政府对该地区转型的承诺 [1] - 政府首次计划推出专属法例和成立委员会 加速北部都会区的发展 [1] 公司受益 - 中国建筑国际成为北部都会区发展主要受惠者 迄今已取得该区新项目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1] - 随着政策支持和项目动能增强 公司定位于强劲增长 [1] 投资评级 - 摩根大通给予中国建筑国际目标价15港元 评级"增持" [1]
大行评级|小摩:港府《施政报告》将北部都会区提升为战略焦点 中国建筑国际为主要受惠者
格隆汇· 2025-09-18 03:18
北部都会区政策升级 - 北部都会区在2025年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被提升为战略焦点 [1] - 政府首次计划推出专属法例和成立委员会以加速该地区发展 [1] 中国建筑国际受益情况 - 公司成为北部都会区发展主要受惠者 [1] - 已取得该区域新项目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1] - 政策支持和项目动能增强将推动公司强劲增长 [1] 摩根大通投资观点 - 对公司目标价为15港元 [1] - 给予"增持"评级 [1]
京东位列第十,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
搜狐财经· 2025-09-18 02:55
榜单概况 - 中国企业联合会连续第24次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2][4] - 国家电网以39459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分别以29690亿元和29320亿元营收位列第二和第三[5] - 京东集团以11588亿元营收首次进入前十 位列第十名[4][5] 规模与效益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6]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提升 达479.60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6] - 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发展协调性增强[5] 产业结构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入围数量增加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量显著 共有6家新入围[6] - 39家企业新入围或重新入围[6] 研发创新 - 500强企业研发总投入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6] - 华为以1797亿元研发投入居首 占500强总投入近10% 比亚迪和中国建筑分别以532亿元和455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6] - 有效专利总数达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6] 创新领军企业 - 携程集团以24.62%研发强度位列榜首 华为和中兴通讯分别以20.84%和19.81%的研发强度位列第二和第三[7] - 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占据研发强度前十榜单多数席位 包括网易(16.64%)、百度(16.63%)、蔚来(15.40%)等[7] 企业作用与方向 - 大企业需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主引擎作用 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投入[8] - 大企业应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加大对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8] - 大企业应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方式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带动产业链数字化提升[8] - 大企业需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生态系统[9]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南阳一企业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9-18 01:42
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长[2]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2]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2] 头部企业规模特征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较上年增加45家[2]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 其中国家电网营收超3万亿元 接近4万亿元[2] -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和中国建筑营收均超过2万亿元[2] 企业盈利能力 - 500强企业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2] - 收入净利润率达4.27% 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2] 研发创新投入 - 研发总投入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3]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同比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3] - 发明专利103.96万件 同比增加15万件 增长16.86% 连续6年保持增长[3] - 发明专利占比达46.33% 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3] 产业结构变化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3] - 计算机通信设备 电子设备制造 电信及互联网服务行业在研发 专利和标准方面贡献突出[3] - 制造业 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 40.29%和19.23%[3] 河南企业上榜情况 - 13家豫企上榜 数量与去年持平[1] - 洛阳栾川钼业排名最高(132名) 牧原实业(195名)和河南能源(221名)进入前300强[1] - 河南双汇(417名) 河南金利金铅(420名)和济源万洋冶炼(497名)位列后100位[1] 行业领军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459亿元营收居首 中国石油(29690亿元)和中国石化(29319亿元)分列二三位[4] - 京东集团(11588亿元)和阿里巴巴(9963亿元)位列互联网行业前两位[4][5] - 比亚迪(7771亿元)和宁德时代(3620亿元)代表新能源行业上榜[5][6]
中国建筑9月17日获融资买入1.47亿元,融资余额42.8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2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1.25% 成交额达15.3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47亿元但融资净流出4353.53万元 融资余额42.89亿元占流通市值1.83%[1] - 融券余量60.15万股 融券余额341.05万元 处于近一年20%分位低位水平[1] 融资融券数据 - 融资偿还额1.90亿元高于买入额 导致净流出4353.53万元[1] - 融资融券总余额42.92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42.89亿元低于近一年50%分位[1] - 融券操作方面当日偿还13.13万股 卖出11.03万股价值62.54万元[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10日 2009年7月29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朝阳区[2] - 主营业务涵盖房屋建筑(62.83%) 基础设施建设(24.67%) 房地产开发(11.90%) 勘察设计(0.45%)及其他(1.78%)[2] - 业务范围包括国内外工程建设 房地产投资开发 建材生产销售及金融业务[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34.48万户 较上期减少9.46% 人均流通股119846股增加10.45%[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6.04亿股 较上期增持3.59亿股[3] - 多只ETF产品增持 包括华夏上证50ETF增持2450.77万股至4.05亿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083.07亿元 同比减少3.17%[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04.04亿元 同比增长3.24%[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40.48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31.13亿元[3] 机构持仓动向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3.69亿股 增持2851.90万股[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2.62亿股 增持2426.95万股[3] - 华夏沪深300ETF持股1.92亿股 增持3096.37万股[3]
8月广义基建投资下降6.4%,地产投资下降19.9%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9-17 11:24
好的,我将为你总结这份建筑工程行业研报的核心内容。报告的主要观点是行业整体数据表现疲软,但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并给予“增持”评级。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广义基建投资同比下降6.4%,增速环比下降4.5个百分点,狭义基建投资同比下降5.9%,增速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 [4][6] - 8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9.9%,降幅环比扩大2.8个百分点,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0%,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8% [4][7] - 1-8月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7.5%,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比重1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8.8% [7] - 推荐低估值高股息建筑央企及矿产资源、国际工程公司 [7] 宏观经济数据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增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5] -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9.3%,增速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 [5] - 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4%,增速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 [5] - 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增速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5.3%,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5] - 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5668亿元,同比减少4655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6233亿元,同比少增4198亿元 [5] 基建投资细分数据 - 8月水利投资同比下降29.8%,降幅环比扩大25.8个百分点 [6] - 公共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1.6%,降幅环比扩大4.6个百分点 [6] - 电力等投资同比增长4.1%,增速环比下降8.6个百分点 [6] - 交通运输等投资同比下降5.4%,降幅环比扩大1.1个百分点 [6] 房地产市场 - 施工面积同比下降28.6%,降幅环比扩大12.2个百分点 [7] - 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1.2%,降幅环比收窄8.2个百分点 [7] - 国家统计局表示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去库存成效显现 [7] 重点公司推荐 - 推荐低估值高股息中国建筑(股息率4.85%)、中国铁建(股息率3.74%)、隧道股份(股息率4.48%)、中材国际(股息率5.10%) [7] - 推荐矿产资源中国中冶、中国中铁等 [7] - 科技方向推荐算力、低空经济、车路协同、机器人、洁净室、新能源6个方向 [11] - 一带一路推荐中钢国际、北方国际、中工国际、中材国际等 [14][20] 行业资金面分析 - 预测2025年广义基建资金来源同比增长7.3%,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 [28] - 预测2025年自筹资金同比增加8.8%,主要受益于地方化债推进及特别国债发行 [29] - 预测2025年预算内资金同比增加4.4%,国内贷款同比增加10.0% [30]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八大建筑央企净利润增速2024年和2025Q1为-11.7%、-9.4% [23] - 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公司业绩相对较好,中工国际2025Q1净利润增速12.2% [24] - 设计公司业绩最差,地方基建龙头新疆和黑龙江表现最好 [25] 投资主题与方向 - 低空经济推荐设计总院、华设集团,相关标的深城交、苏交科 [12][27] - 算力方向推荐海南华铁、甘咨询、宁波建工、城地香江 [12] - 新能源推荐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华电科工 [12] - 专业工程板块推荐中国化学、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中国中冶 [27]
中国企业500强揭晓!临汾这2家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9-17 08:55
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规模 - 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连续23年上升[2] -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同比增长7.46%[2] - 千亿级企业数量增至267家,同比增加45家[2] - 15家企业营收超万亿元,其中国家电网营收超3万亿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营收超2万亿元[2] 企业经济效益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4.39%[3] - 收入净利润率4.27%,同比提升0.17个百分点[3] 研发创新投入与成果 - 研发费用投入1.73万亿元,研发强度1.95%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提升[4]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同比增加21.40万件,增长10.54%[4] - 发明专利103.96万件,同比增加15万件,增长16.86%,连续6年增长[4] - 发明专利占比46.33%,同比提升2.50个百分点[4] 产业结构特征 - 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39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共6家新入围[5] - 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制造、电信及互联网服务行业在研发费用、专利、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5]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5] 区域与企业表现 - 山西省10家企业上榜,包括5家国企和5家民企[5] - 晋能控股集团以3701.43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72,为山西最高排名企业[6] - 山西焦煤集团、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潞安化工集团营收均超1400亿元[6] 头部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5万亿元营收位列榜首[8] - 中国石油(2.97万亿元)、中国石化(2.93万亿元)、中国建筑(2.19万亿元)分列第2至4位[8] - 京东集团以1.16万亿元营收位列第10,是前十中唯一民营企业[8]
国企将加大并购重组,国企共赢ETF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9-17 06:43
央企重组整合进展 - "十四五"期间国资央企以市场化方式重组6组10家企业并新组建设立9家中央企业 旨在增强核心功能与提升核心竞争力 [1] - 下一步将通过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提升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 放大国有经济整体功能 [1] 国企共赢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7日11:22 ETF价格上涨0.38%至1.58元 近3月累计上涨1.81% [1] - 近3年净值上涨51.39%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247/1867(前13.23%) [2]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达10.46%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4.61% [2] ETF流动性及持仓特征 - 盘中换手率3.55% 成交额224.91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1645.03万元 [1] - 前三大重仓股为中国石油(权重15.94% 涨1.07%)、中国石化(权重11.93% 涨跌幅0%)、中国建筑(权重9.59% 涨1.25%) [4] - 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 包含100只成分股(80只A股+20只港股)聚焦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主题 [2] 产品架构信息 - 场内代码为159719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A类020781、C类020782及E类024545份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