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商银行(601398)
icon
搜索文档
2025服贸会|工商银行亮相2025服贸会
北京商报· 2025-09-13 06:1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工商银行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全面展示其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 凸显其作为国有大行在服务贸易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全球化服务能力 [1][8][18] 展会布局与展示板块 - 公司展区面积255平方米 分为"数说工行、数绘新篇、数智未来、服贸全球、服贸展业、服贸智趣"六大板块 全面展示科技赋能成果 [2][3] - 设置30余平方米商务洽谈间 举办多场国际化沙龙及政策宣讲活动 促进展会成果转化 [4]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 - 展示千亿级金融大模型智能化互动展项 开创大模型技术自主可控先河 [3] - 具身机器人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流畅对话和高精度运动控制 展现人机交互技术突破 [5] - 公积金数字人AI客服实现"边聊边办"功能 用户通过语音即可完成业务办理 无需手动输入 [6] - 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实现空中成像交互 数字分身项目通过Pad提供远程专业服务 [7] -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包括机器人咖啡店和盲盒抽奖 提升用户体验 [7] 数字金融发展成果 - 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获奖等级和数量稳居行业第一 获2024年《财资》"中国年度数字银行"称号 [9] - 展示企业手机银行、全球现金管理、工银司库等对公数字化产品 以及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等落地案例 [9] - 北京分行打造数字金融场景矩阵 包括公积金综合服务网点和景区扫码闸机等应用 [9]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构建"五专"服务体系(专营机构、专项行动、专属产品、专门风控、专项保障) 打造"工银科创金融"品牌 [10] - 北京分行以"四链融合"支持科创企业 包括生物医药专精特新企业和商业航天企业 [10] 绿色金融实践案例 - 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风险管理机制" 在G20会议上向世界推广 [11] - 为天津南港海上风电项目提供16.3亿元融资 年节约标准煤19.08万吨 年减碳52.41万吨 [11] - 牵头23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北京台湖图书城绿色建筑改造 [11] - 累计为北京地铁提供超700亿元融资 支持绿色低碳交通建设 [11] - 通过68.3亿元债转股业务支持央企新能源公司在13个省区的清洁能源项目 [11] 普惠金融与养老金融成果 - 创新"经营快贷、网贷通、数字供应链"三大普惠产品线 [12] - 北京分行服务超1000家汇率避险"首办户" 为小微企业减费让利 [12] - 北京分行管理养老金规模2万亿元 服务长辈客户900万人 金融资产1.35万亿元 [12] - 基本养老代发人数120余万人 年金受托规模760多亿元 同业排名第一 [12] - 建设394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 堵截电信诈骗3300余起 涉及金额近6亿元 [13] 全球化服务网络 - 服务网络覆盖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 设立408家境外机构 [15] - 在31个"一带一路"国家设有254家分支机构 通过参股标准银行覆盖20个非洲国家 [15] - CIPS直接参与者达37家 236家外资间参行通过公司间接参与CIPS网络 [15] - 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超100万亿元 担任12个国家人民币清算行 [15] 一带一路与跨境服务 - 支持"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超500个 承贷额超600亿美元 [16] - 为中船集团卡塔尔LNG项目开立预付款保函 支持高端装备出口 [16] - 为中哈原油管道提供融资 为刚果(金)铜矿和秘鲁铁矿设计创新融资模式 [16] 国际合作机制 - 作为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主席单位 推动九大领域工商合作 [16] - 牵头成立中欧企业联盟(CEBC) 汇聚110余家企业覆盖18个国家 [16] - 发起"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BRBR) 吸引77国196家金融机构加入 [16] 跨境金融创新 - 为境内央企境外贸易平台提供买断型保理融资 加速资金周转 [17] - 自主研发"跨境e电通"平台 为跨境电商提供本外币一体化服务 [17] - 推出电子提单信用证 实现国际贸易结算无纸化 [17] 多领域服贸金融支持 - 与中国人保财险联合推出"银保科技e贷" 构建"科技-金融-产业"生态 [18] - 为北京环球影城提供33亿元融资 打造智慧景区支付体系 [18] - 支持国家速滑馆建设与升级 助力冰雪运动发展 [18] - 为雅万高铁和秘鲁钱凯港项目提供跨境担保与融资 [18] - 为三甲医院开发自助入院系统 实现住院费用全流程数字化 [18] - 为物美集团定制"五位一体"ESG方案 推动零售行业绿色转型 [18]
2025服贸观察—— 数智驱动 金融服务场景上“新”
人民网· 2025-09-13 06:10
展会主题与定位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以"数智驱动开放共赢"为主题 聚焦人工智能在核心金融场景的应用 [1] - 展会通过前沿技术交互与场景化展示 体现服务贸易中金融"活水"的作用 [1] 银行机构技术展示 - 工商银行展示千亿级金融大模型技术体系 突出大模型基础支撑及应用范式 [2] - 农业银行推出掌银特色服务民宿专区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客户线上沉浸式看房 [2] - 北京银行亮相智能交互数字机器人"京小宝" 通过数智交互形式展现绿色及普惠金融服务 [2] - 浦发银行展示新型交互机器人等产品 诠释"投行+商行+生态"服务体系对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支撑 [2] 技术应用价值与趋势 - AI技术已在金融风控 财富管理 智能交易 数字员工等核心业务场景发挥作用 [2] - 金融智能体正经历从辅助到决策 从外围到核心 从局部到全局的进化过程 [2] - 大模型作为AI应用核心技术 其应用覆盖银行全业务链条并驱动全场景创新 [3] - AI与金融场景深度融合推动更高效 更安全 更普惠的智能金融时代加速到来 [2]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北京农商银行与北京数据集团达成合作 共同探索数据要素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新实践 [5] - 双方通过金融数字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 以数字化手段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5] - 服贸会作为跨界合作平台 集展 洽 会于一体促进产业协同创新 [5] 技术实施效果 -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显著提升银行业资产组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3] - 金融大模型技术能够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精准度 帮助用户更好进行财富管理等操作 [2] - 科技创新使金融服务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触达" 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2]
上半年大卖!银行系股票指数基金保有量规模激增37.9%,上半年销售机构公募基金保有量50强榜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3 05:51
头部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 - 蚂蚁基金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达8229亿元 环比增长11% 位居榜首 [2] - 招商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4920亿元 环比增长20% 银行系机构中居首 [3] - 前十强机构座次保持不变 天天基金和工商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均超3300亿元 [3] 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表现 - 银行系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激增37.9% 远超券商系10.2%和第三方16.1%的增幅 [7] - 农业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大幅增长169% 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均增长40% [5][8] - 招商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提升26% 交通银行增长28% [4][8] 不同类型机构保有规模对比 - 券商系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幅达6.6% 在三大机构类型中增幅最大 [6] - 银行系权益基金保有规模20787亿元 非货币基金41785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2604亿元 [7] - 第三方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145亿元 非货币基金32153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5820亿元 [7] 前50强机构细分数据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1421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 环比增长12% [4][9]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1266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150亿元 环比增长6% [4][9] - 中国人寿权益基金保有1114亿元 环比增长17% 但股票指数基金下降27% [9]
果然“炸了”!刚刚,重磅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3 05:1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量前十强座次不变 头部机构渠道优势突出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长势头迅猛[2] - 银行系股票指数基金保有量规模激增37.9% 显示该类产品市场接受度大幅提升[2][13] - 券商系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增幅达6.6% 在三大类机构中增幅最大[10][12] 头部机构表现 - 蚂蚁基金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达8229亿元 环比增长11% 保持榜首位置[4][7] - 招商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4920亿元 环比增长20% 银行系机构中居首[4][7] - 前十强机构中蚂蚁基金和招商银行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他机构均为个位数增长[8] 银行系机构表现 - 银行系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达2604亿元 环比激增37.9% 增幅远超其他类型机构[12][13] - 农业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激增169% 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同期增幅达40%[7][8] - 招商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735亿元 环比增长26%[7][13] 券商系机构表现 - 券商系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2209亿元 环比增长6.6% 在三大类机构中增幅最大[10][12]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华泰证券1266亿元 均位列前十强[5][7] - 券商系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18139亿元 环比增长9.5%[12] 各类机构数据对比 - 第三方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145亿元 环比增长5.8%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32153亿元 环比增长9.2%[12] - 股票指数型基金总体增长达14.6% 银行系增幅37.9% 第三方增幅16.1% 券商系增幅10.2%[12][13] - 非货币基金方面 银行系保有规模41785亿元 环比增长3.3% 券商系环比增长9.5% 第三方环比增长9.2%[12]
珠海工行创新推出纳统收单系统 助力农产品销售集中纳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3 05:07
核心观点 - 珠海工行在拱北口岸市场试点上线农产品销售集中纳统收单系统 通过"三统一"模式解决农贸市场财务核算及纳统申报难题 并创新采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清分机制 [1][2] 系统创新与设计 - 系统采用商户收单+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清分收单清算方案 实现实时结算模式 满足商户资金周转需求 [1][2] - 系统实现统一收银、统一结算、统一财务核算的"三统一"运营模式 解决数据统一上报难题 [1] - 珠海工行成为首家上线纳统收单项目的金融机构 系统由总行软件开发中心与省行金融科技部联合开发 [1] 运营成效 - 系统累计交易超过30万笔 实现纳统收单金额超3000万元 [2] - 为政府推动零售和商业领域纳统工作提供案例和系统支持 加快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集中纳统工作进度 [2] 市场应用 - 以香洲区拱北口岸市场作为试点 由香洲区商务局统筹安排及人民银行珠海分行指导实施 [1] - 商户可通过工行纳统收款码实时收款至数字人民币钱包 提升交易便利性与安全性 [1]
深圳多家银行启动房贷利率调整
格隆汇· 2025-09-13 01:46
深圳楼市新政银行落地情况 - 深圳12家银行机构于9月12日发布公告 宣布即日起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1] - 新政影响下部分存量二套商业房贷触发利率常态化调整机制 客户可提交申请调整 [1] 参与银行名单 - 包括兴业银行深圳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 工商银行深圳分行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 上海银行深圳分行等12家银行机构 [1] 政策时间线 - 深圳楼市新政于9月5日出台 [1] - 银行落地细则于9月12日开始具体实施 [1]
事关房贷,深圳多家银行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01:44
深圳房贷利率定价机制调整 - 多家驻深银行机构宣布自9月12日起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不再区分首套房与二套房类型 包括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等12家银行 [1] - 最终利率水平依据深圳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 并综合考量银行经营情况与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 [1] - 广州银行、深圳农商银行等城商行、农商行也跟进发布调整公告 [1] 利率调整具体方案 - 此前深圳首套房和二套房利率定价公式分别为LPR-45BP和LPR-5BP 新政后统一为3.05% 二套房贷利率降低40个基点 [2] - 以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计算 利率从3.45%降至3.05% 还款总额减少8万元至153万元 月供额减少220元至4243元 [3]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机制 - 部分存量房贷客户已触发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此前被认定为二套房的贷款人可向银行提交利率调整申请 [1] - 调整规则为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幅度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幅度加30BP时可申请调整 [4] - 2025年二季度新发放房贷利率均值为3.09% LPR平均值为3.53% 全国新发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为-44BP 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14BP的借款人符合申请条件 [5] 政策影响与市场评估 - 政策推动首套与二套房利率并轨 符合稳定市场的政策目标 契合以改善型需求为主的市场新特点 [6] - 利率小幅下调对改善型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但实际拉动效应有限 更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支付能力、置换意愿和产品竞争力 [6] -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但对改善需求为主导的新房市场推动作用预计较为有限 整体效果需结合其他市场条件综合评估 [7] 银行执行方式 - 农业银行深圳分行等银行提供线上办理渠道 借款人可通过手机银行申请利率调整 新的加减点值申请成功当日生效 次日可查询详情 [1]
2025服贸会上,各类创新服务集中亮相
大众日报· 2025-09-13 01:26
创新服务产品展示 - 山东欣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参展 展示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难点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包括可升降洗漱台 智能马桶和可开门浴盆等居家康养四件套产品[3][4] - 中国联通推出幂方卡 通过手机NFC功能支持数字人民币POS支付和公共交通乘坐 主要面向境外游客[5] - 中国移动展示5G新通话服务 提供实时中英文翻译和通话速记短信功能 延迟仅需几秒钟[6] 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 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截至2024年12月底企业数量达45.17万家 较2020年底增长206.73% 注册资本总额64445.57亿元[8] - 青岛文达通科技推出新型清洁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 具备声源定位 视觉识别 智能找物和AI情感对话功能[8] - 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扩展 包括工商银行的大堂经理机器人 数智骨科手术机器人以及建筑测量放线机器人[8] 数字消费发展趋势 - 数字消费成为新型消费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吸引力在于提供传统消费难以实现的新体验和价值[6] - 创新数字消费场景与体验成为发展重点 需要通过供给带动需求推动消费市场增长[6] - 山东省在数字消费和数字经济领域被认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6]
事关房贷 深圳多家银行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01:16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深圳12家银行机构宣布自9月12日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房与二套房类型[1][4] - 最终利率水平依据深圳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 并综合银行经营状况与客户风险状况确定[2] - 部分存量房贷客户已触发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此前被认定为二套房的贷款人可提交利率调整申请[3] 利率调整具体方案 - 二套房贷利率降低40个基点 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利率统一为3.05%[5] - 调整前利率为3.45% 调整后降至3.05% 月供额减少220元至4243元[6] - 以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计算 总还款成本减少8万元至153万元[6] 存量房贷调整机制 - 存量房贷利率与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偏离达30BP时可申请动态调整[8] - 调整规则要求存量利率加点幅度高于上季度新发放房贷平均加点幅度加30BP方可申请[8] - 2025年二季度新发放房贷利率均值3.09% 对应全国新发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为-44BP[9] - 存量房贷利率加点值高于-14BP(-44BP+30BP)的借款人符合申请条件[9]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政策推动首套与二套房利率并轨 契合以改善型需求为主的市场新特点[11] - 北京等城市已推行类似措施 深圳政策符合区域协同逻辑[11] - 利率差距原约三四十个基点 对改善型需求具有积极意义但拉动效应有限[11] - 改善型需求更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支付能力、置换意愿和产品竞争力[11][12]
深圳多家银行启动房贷利率调整 二套房100万贷款30年少还8万
第一财经· 2025-09-13 01:12
政策调整内容 - 深圳12家银行机构发布公告 自9月12日起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贷款利率[1][2] - 二套房贷新发利率较之前降低40个基点 从LPR-5BP调整为与首套房相同的定价机制[2] - 存量二套商业房贷可申请利率调整 加点值高于上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利率平均加点值加30BP的客户符合条件[1][4] 利率变动影响 - 以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计算 二套房贷利率下调后总还款成本减少近8万元 月供额减少约220元[2] - 现有房贷加点值高于-14BP的客户符合调整条件 例如原二套利率LPR-5BP(3.45%)可能调至LPR-14BP(3.36%)[5] - 2025年二季度全国新发放房贷加权平均利率为3.09% 5年期以上LPR算术平均值为3.53% 平均加点水平为-44BP[5] 银行执行机制 -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开通手机银行及微信小程序线上申请渠道 新加点值申请成功当日生效[5] - 工商银行深圳分行支持手机银行或线下贷款行双渠道申请利率加点值调整[5] - 利率具体水平根据深圳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 结合银行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确定[2] 市场效应评估 - 专家认为二套房利率下调对改善型需求拉动有限 因利率差距原本仅30-40个基点[3] - 改善型需求更取决于支付能力、置换意愿和产品竞争力 利率非核心决策变量[3] -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但整体效果需结合其他市场条件综合评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