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票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10万亿基金代销江湖,银行系且战且退
36氪· 2025-09-17 23:20
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全市场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历史性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2万亿元,环比增长6.95% [1] - 权益类基金规模攀升至5.14万亿元,环比增长5.89% [1] - 股票指数基金规模激增14.57%,逼近2万亿元 [1] 头部机构竞争格局 - 蚂蚁基金在权益、非货、指数三类基金规模中均稳居第一,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8229亿元,较第二名高出67.29% [1] - 蚂蚁基金与招商银行非货基金规模合计占全市场25%以上 [1] - 中小代销机构在规模与盈利间艰难平衡,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 [2] 渠道格局变化 - 银行、券商、独立销售机构形成三足鼎立态势 [2] - 银行权益基金保有量占比超40%,但环比下滑0.14个百分点 [3] - 券商权益类基金市占率提升至27.41%,增加0.15个百分点 [4] - 三方平台稳住28.54%的市场份额 [4] 产品结构分化 - 股票指数基金成为最大增长亮点,券商以55%的保有量占据主导地位 [4][5] - 银行代销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长99.2%,环比增长38.7% [5] - 农业银行指数基金销售实现近1.7倍增长,多家大行增量超200亿元 [5] - 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疲软,投资者偏好转向透明、低费率产品 [2] 差异化发展路径 - 以机构客户为主的第三方销售平台(如基煜基金、汇成基金)通过To B业务实现排名提升 [2] - 基煜基金上半年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增加607亿元 [2] - 未来代销市场将倾向两类机构:拥有庞大C端客群的平台型公司、专注B端或细分产品的特色机构 [2] 政策与行业影响 -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费率改革将冲击代销机构收入结构和产品策略 [7] - 证监会将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纳入券商分类评价体系,作为加分项 [7] - 机构投资者直销平台推出可能冲击以To B业务为主的三方销售模式 [7] 渠道特性分析 - 银行客户风险偏好偏低,市场回暖后"回本赎回"行为抑制规模增长 [3] - 券商客户对市场波动更敏感,交易频繁,与指数产品特性高度契合 [5] - 银行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产品创新在指数基金领域迎头赶上 [6]
10万亿基金代销江湖 银行系且战且退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11:5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市场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历史性突破10万亿元 达到10.2万亿元 环比增长6.95% [2][5] - 权益类基金规模攀升至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5.89% [2][5] - 股票指数基金规模激增14.57% 逼近2万亿元 [5] 渠道竞争格局 - 银行、券商、独立销售机构形成三足鼎立态势 但势力范围重构 [9] - 银行权益基金保有量占比40%以上但持续下滑 环比减少0.14个百分点 [9] - 券商权益类基金市占率提升至27.41% 增加0.15个百分点 [9] - 三方平台稳住28.54%的市场份额 [9] 头部机构表现 - 蚂蚁基金在权益、非货、指数三类基金规模中均稳居第一 [6] - 蚂蚁基金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8229亿元 较第二名高出67.29% [6] - 招商银行与蚂蚁基金非货规模合计占全市场25%以上 [6] - 券商在股票指数基金领域以55%保有量占据半壁江山 [9] 产品结构变化 - 规模增长主要来自被动型产品和固收类基金推动 [7] - 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疲软 尽管市场环境好转 [7] - 投资者偏好转向更透明、费率更低的产品类型 [7] 银行渠道转型 - 银行代销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长99.2% 环比增长38.7% [11] - 多家大行代销指数基金规模增量超200亿元 农业银行实现近1.7倍增长 [11] - 银行客户风险偏好偏低 "回本赎回"行为抑制规模持续增长 [9] 券商渠道优势 - 券商凭借ETF销售和场内交易优势占据指数基金主导地位 [11] -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等头部券商位列指数基金代销前五 [11] - 券商客户对市场波动更敏感 交易特性与指数产品高度契合 [11] 特色机构发展 - 以机构客户为主的第三方销售平台(如基煜基金、汇成基金)通过深耕To B业务排名提升 [7] - 基煜基金上半年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增加607亿元 [7] - 这类代销机构以固收类产品见长 但在费率改革背景下可能面临压力 [7] 政策与行业影响 - 证监会将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纳入券商分类评价体系并作为加分项 [14] -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费率改革将冲击代销机构佣金收入 [14] - 机构投资者直销平台推出可能冲击以机构业务为主的三方销售模式 [14] 未来竞争方向 - 代销市场将更倾向两类机构:拥有庞大C端客群的平台型公司和专注B端或细分产品的特色机构 [7] - 代销机构需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 通过投顾服务创造价值 [14] - 行业需要在逆周期布局与顺周期销售、长期功能性与短期盈利性间寻找新平衡点 [14]
基金代销江湖变局:谁的份额萎缩?谁在加速抢食?
经济观察网· 2025-09-16 13:17
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全市场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历史性突破10万亿元 达到10.2万亿元 环比增长6.95% [1][3] - 权益类基金规模攀升至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5.89% [1][3] - 股票指数基金规模激增14.57% 逼近2万亿元 [3] 行业竞争格局与分化 - 头部机构蚂蚁基金和招商银行非货基金规模合计占全市场25%以上 [3] - 蚂蚁基金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8229亿元 较第二名高出67.29% [3] - 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 中小机构在规模与盈利间艰难平衡 [4] - 以机构客户为主的第三方销售平台如基煜基金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增加607亿元 [4] 渠道格局变化 - 银行 券商 独立销售机构形成三足鼎立态势 [5] - 银行权益基金保有量占比40%以上但持续下滑 环比减少0.14个百分点 [5] - 券商权益类基金市占率提升至27.41% 增加0.15个百分点 [5] - 三方平台稳住28.54%的市场份额 [5] - 券商在股票指数基金领域以55%的保有量占据主导地位 [5] 产品结构变化 - 股票指数基金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品类 [7] - 银行代销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长99.2% 环比增长38.7% [7] - 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 工商银行等大行代销指数基金规模增量超过200亿元 [7] - 农业银行实现近1.7倍增长 [7] - 投资者偏好转向更透明 费率更低的产品类型 [4] 未来发展趋势 -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费率改革将影响代销机构收入结构和产品策略 [9] - 证监会将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纳入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体系 [9] - 代销机构需要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 加强投顾能力建设 [9] - 机构投资者直销平台可能冲击以机构业务为主的三方销售模式 [9]
券商代销权益基金中场战报:57家角力,33家正增长,20家负增长,中航、财信规模环比跌幅超8%垫底
新浪基金· 2025-09-16 07:13
行业整体表现 - 百强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7.12%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10.21万亿元 环比增长7.86% 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升至1.95万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7.39% [1] - 行业分化加剧 头部机构地位稳固 中小机构面临洗牌压力 [1][12] 头部券商格局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2397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 [4]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266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752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150亿元 [4] - 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后权益基金978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605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757亿元 [4] - 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形成稳定第一梯队 [4] 高增长机构表现 - 国泰海通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78.47%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77.15%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86% [6] -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61.04% 权益基金增长24.49%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35.56% [7] - 中信建投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25.9%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29.45% [7] - 国都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19.44%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21.74% 权益基金增长10% [7] 下滑机构情况 - 东兴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下降18.99% 权益基金下降4.65%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20% [8] - 中航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77%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4.76%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16.07% [9] - 财信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33%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6.67%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3.33% [9] 结构性变化趋势 - 多数机构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速高于权益基金 中信证券非货币基金增长14.8% vs 权益基金4.72% 国都证券非货币基金增长19.44% vs 权益基金10% [11] - 股票指数基金集中度高 23家券商规模超百亿 6家超500亿元 中信证券1223亿元居首 [11]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费改冲击相对较小 [12]
券商代销“冰火两重天”:中信建投非货规模环比增近30%,招商近20%,中航、财信等8家全面缩水
新浪基金· 2025-09-16 07:09
行业整体表现 - 百强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7.12%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10.21万亿元 环比增长7.86% 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升至1.95万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7.39% [1] - 行业分化加剧 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凸显 57家券商系代销机构呈现显著分化态势 [1] 头部机构格局 - 头部券商地位稳固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2397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 [4]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266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752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150亿元 [4] - 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后权益基金978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605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757亿元 [4] - 前十机构形成稳定第一梯队 包括招商证券 广发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等 [4] 高增长机构表现 - 国泰海通证券因合并因素 权益基金环比增长78.47%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77.15%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86% [6] -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61.04% 权益基金增长24.49%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35.56% [7] - 中信建投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25.9%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29.45% [7] - 国都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19.44%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21.74% 权益基金增长10% [7] - 华宝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11.36%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11.16%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12.5% [7] 下滑机构表现 - 东兴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下降18.99% 权益基金下降4.65% 股票指数基金大幅下降20% [8] - 中航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77%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4.76%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16.07% [9] - 财信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33%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6.67%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3.33% [9] - 8家券商三大核心指标全面环比下滑 包括信达证券 长江证券等 [7][8] 结构性变化 - 多数机构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速高于权益基金增速 如中信证券非货币基金增长14.8% vs 权益基金增长4.72% [11] - 券商通过发力债券基金等固收类产品实现非货币市场基金规模高增长 [11] - 股票指数基金行业集中度较高 23家证券公司规模超百亿 其中6家超500亿元 [11] 行业趋势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公募费改对券商冲击相对较小 [12] - 基金渠道降费落地后 行业马太效应或将进一步强化 大型互联网平台 头部券商及特色商业银行将掌握更多主动权 [12]
2025H1基金销售渠道数据点评:蚂蚁、招行和零售型券商高增,行业马太效应加强
开源证券· 2025-09-14 09:04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且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基金代销市场头部集中度提升 马太效应加剧 [5][9] - 股票指数类产品增长驱动权益基金整体增长 主动权益类产品仅微增 [4] - 银行渠道在股票指数类产品上发力明显 券商渠道在权益和非货基份额上均有所提升 [4][20] - 蚂蚁基金在全品类份额上均有提升 招商银行在主动权益领域表现亮眼 [6][7] - 渠道降费改革政策预计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对依赖前端费用的银行和券商渠道影响较大 [9]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H1末前100家代销机构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5.14万亿元和10.20万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长6%和7% [4] - 全市场权益和非货AUM在2025年7月末达到8.75万亿元和20.46万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长9.9%和6.5% [5][24] - 主动权益和股票ETF的AUM在2025年7月末分别为5.65万亿元和3.10万亿元 较年初分别增长11.3%和7.5% [5] - 2025年1-7月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上涨12% 优于股票ETF的8% [5] 渠道份额变化 - 非货基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43%/35%/20% 环比变化-1.2/+0.7/+0.5个百分点 [4] - 权益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42%/29%/27% 环比变化-0.2/-0.05/+0.15个百分点 [4] - 股票型指数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14%/30%/55% 环比变化+2.4/+0.4/-2.3个百分点 [4] - 主动权益口径下 银行/三方/券商渠道份额分别为59%/28%/10% 环比变化+0.4/-0.4/-0.5个百分点 [4] 头部机构表现 - 权益保有规模CR5集中度为44.2% 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 [5][12] - 蚂蚁基金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8229亿元和15675亿元 环比分别增长11%和8% [7][12][19] - 招商银行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4920亿元和10419亿元 环比分别增长20%和10% [6][12][19] - 中信证券权益和非货保有规模分别为1421亿元和2397亿元 环比分别增长5%和15% [8][12][19] - 国泰海通权益保有规模为978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78% [8][12] 产品结构变化 - 银行渠道主动权益占权益比重为88% 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 [4] - 三方渠道主动权益占权益比重为60% 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 [4] - 券商渠道主动权益占权益比重为23% 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 [4] - 各渠道主动权益占比均下降 指数占比提升 显示客户从主动权益迁移至被动指数的趋势 [4] 政策影响分析 - 证监会发布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主要针对前端申赎和C类份额销售服务费整改 [9] - 新规对依赖前端申购费的银行和券商渠道影响较大 对依赖份额销售服务费的三方渠道也有一定影响 [9] - 政策旨在改变渠道"重首发 轻持营"的现象 预计将进一步重塑渠道生态和竞争格局 [9]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中方对美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00:24
今日关注 1、9月1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将我多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事答记者问称,中方注意 到,美国商务部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对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航天、商贸物流等领域多家 中国实体实施制裁。 2、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 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 宏观经济 1、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商务部新闻 发言人答记者问表示,近年来,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采取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包括301调查和 出口管制措施等。这些保护主义做法涉嫌对华歧视,是对中国发展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 业的遏制打压,不仅危害中国发展利益,还严重损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 对。 2、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应用规定(征求意见稿)》,现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鼓励货物贸易、物流、金融等领域机构和企业在开展业务时认 ...
果然“炸了”!刚刚,重磅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3 06:05
头部机构渠道优势 - 蚂蚁基金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达8229亿元 环比增幅11% 保持市场首位 [3] - 招商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4920亿元 增幅20% 银行系机构中排名第一 [3] - 前十强机构座次不变 天天基金和工商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均超3300亿元 [3] - 头部机构中仅蚂蚁基金和招商银行实现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两位数增长 其他机构为个位数增长 领先优势扩大 [4] 券商系机构表现 - 券商系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幅达6.6% 在银行系、第三方及券商系三类机构中增幅最大 [8] - 券商客群以较高风险偏好投资者为主 股市回暖推动权益类基金配置力度加大 [8] 银行系指数基金爆发 - 银行系股票指数基金保有量规模激增37.9% 远超第三方和券商系同期增幅 [10] - 全市场股票指数型基金保有规模总体增长14.6% 被动投资理念普及推动市场认可度提升 [10] - 农业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激增169% 工商银行增长40% 招商银行提升26% [11] - 银行系客群以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为主 指数基金赚钱效应及推广力度加大推动规模快速增长 [11] 市场整体格局 - 前50强机构在权益基金、非货基金及股票指数型基金保有规模均实现显著增长 [7] - 权益资产快速回暖推动公募基金保有市场格局洗牌 [1]
上半年大卖!银行系股票指数基金保有量规模激增37.9%,上半年销售机构公募基金保有量50强榜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3 05:51
头部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 - 蚂蚁基金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达8229亿元 环比增长11% 位居榜首 [2] - 招商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4920亿元 环比增长20% 银行系机构中居首 [3] - 前十强机构座次保持不变 天天基金和工商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均超3300亿元 [3] 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表现 - 银行系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激增37.9% 远超券商系10.2%和第三方16.1%的增幅 [7] - 农业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大幅增长169% 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均增长40% [5][8] - 招商银行股票指数基金保有规模提升26% 交通银行增长28% [4][8] 不同类型机构保有规模对比 - 券商系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幅达6.6% 在三大机构类型中增幅最大 [6] - 银行系权益基金保有规模20787亿元 非货币基金41785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2604亿元 [7] - 第三方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145亿元 非货币基金32153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5820亿元 [7] 前50强机构细分数据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1421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 环比增长12% [4][9]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1266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150亿元 环比增长6% [4][9] - 中国人寿权益基金保有1114亿元 环比增长17% 但股票指数基金下降27% [9]
每日钉一下(不分红基金获得的股息,都去哪了?)
银行螺丝钉· 2025-09-04 14:11
债券指数基金投资 - 债券指数基金在投资者中认知度较低 但存在专门的投资方法课程[2] 指数基金分红处理机制 - 不分红基金将股息直接归入基金净值 实现类似分红再投资效果[6] - 基金公司收到分红后会再投入购买股票 以维持合同要求的高股票仓位[6] - 若以现金形式持有分红会导致股票仓位降低 例如3%股息率会使仓位降低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