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601398)

搜索文档
银行渠道本周在售纯固收理财产品榜单(9/22-9/2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7:04
研究背景与方法 -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每周从代销机构角度筛选在售理财产品 重点关注纯固收 固收+和混合类三类主力产品[1] - 产品筛选标准包括成立至少满3个月以保证业绩积累 且为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1] - 榜单按近三月年化收益率排序 展示近一月 近三月及近六月年化业绩以反映多维收益表现[1] - 统计覆盖28家代销机构包括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 建设银行等主流银行[2] 股份行代销纯固收产品表现 - 民生理财"茂竹纯债3个月持有期1号理财产品(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达10.05% 近六月为6.33%[7] - 民生理财"茂竹纯债稳健14天持有期1号理财产品(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8.88% 近六月6.12%[7]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369天持有期6号理财产品(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8.62%[7] - 华夏理财"固定收益纯债型每日开31号-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7.46% 近六月6.84%[7] - 光大理财"阳光金创利稳健乐享日开10号D"近一月年化收益率14.16% 近三月7.43%[8] 城商行代销纯固收产品表现 - 交银理财"稳享鑫荣日日开9号理财产品B(5811225016)"通过宁波银行代销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8.57% 近六月5.86%[11] - 华夏理财"固定收益纯债型每日开31号-A份额"通过北京银行代销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7.46% 近六月6.84%[11] - 徽银理财"安盈稳益最低持有60天理财产品3号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7.43%[11] - 交银理财"稳享灵动慧利日开8号(90天持有期)理财产品A"通过宁波银行代销 近六月年化收益率达8.06%[12] 互联网银行代销纯固收产品表现 - 交银理财"稳享鑫荣日日开9号理财产品A(5811224211)"通过浙江网商银行代销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8.30% 近六月5.61%[14]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7天持有期22号理财产品(E份额)"通过微众银行代销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6.94%[14] - 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日开33号理财产品-B份额"通过百信银行代销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6.11%[14] - 民生理财"富竹纯债60天持有期1号理财产品A"通过微众银行代销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5.93% 近六月5.64%[14] 产品发行机构分布 - 中银理财多只产品通过中国银行代销 包括"稳富高等级纯债18天持有期-A份额"近三月年化收益率7.67%[5] - 交银理财产品通过多家银行代销 包括"稳享灵动慧利日开20号(7天持有期)B"近三月年化收益率7.17%[5] - 兴银理财"稳添利日盈增利86号日开固收类理财产品"通过中国银行代销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6.19%[5] - 信银理财"安盈象固收稳利日开33号理财产品-G份额"通过中国银行代销 近三月年化收益率6.19%[5]
银行渠道本周在售最低持有期理财产品榜单(9/22-9/2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7:04
文章核心观点 -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发布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榜单 重点关注不同持有期限产品表现 旨在降低投资者选择成本 [1] - 榜单按7天 14天 30天 60天四个持有期限分类排名 业绩指标采用对应期限年化收益率 [1] - 统计覆盖28家主要代销机构 包括国有大行 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 [1] 7天持有期产品表现 - 民生银行代销产品"贵竹固收增利周周盈7天持有期37号(A份额)"以9.75%年化收益率位居榜首 业绩比较基准2.10%-2.60% [4] - 工商银行代销产品"言而目收用周恩7天持有期4号(B份额)"以9.74%年化收益率排名第二 业绩比较基准1.50%-2.20% [4] - 前十名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布在3.50%-9.75%区间 均为固收类产品 [4] 14天持有期产品表现 - 民生银行代销产品"景前固收增利双周盈14天持有期12号(A份额)"以8.34%年化收益率排名第一 业绩比较基准2.10%-2.60% [6] - 光大银行代销中银理财产品"稳富14天持有期08-A份额"以8.03%年化收益率位列第二 业绩比较基准1.90%-2.40% [6] - 前十名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布在1.89%-8.34%区间 中银理财发行产品占据四席 [6][7] 30天持有期产品表现 - 杭州银行代销产品"幸福99酒盒(一点)30天持有期"以24.26%年化收益率遥遥领先 业绩比较基准采用复合指数基准 [11] - 中银理财发行产品表现突出 包揽第二至第四名 其中"稳富固收增强优选配置30天持有期02-A分额"年化收益率达9.43% [11] - 前十名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布在4.07%-24.26%区间 涵盖固收类和混合类产品 [11][12] 60天持有期产品表现 - 中国银行代销中银理财产品"智富数限踪策略60天持有期-A份额"以26.21%年化收益率位居榜首 为混合类产品 [15] - 徽商银行代销产品""安盈"稳益最低持有60天理财产品3号A份额"以7.46%年化收益率排名第二 业绩比较基准1.90%-2.70% [15] - 前十名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布在2.63%-26.21%区间 中银理财发行产品占据六席 [15][16] 产品发行机构特征 - 中银理财产品在多个期限榜单中表现突出 特别是在30天和60天持有期产品中占据多数席位 [11][15][16] - 民生理财产品在短期持有期限(7天 14天)表现优异 多只产品进入前三名 [4][6] - 城商行系理财公司(杭银理财 徽银理财)有个别产品表现亮眼 如杭银理财30天持有期产品获得24.26%年化收益 [11]
银行业周报:14天逆回购操作调整,促消费政策再加码-20250922
银河证券· 2025-09-22 06: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银行业"推荐"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央行调整14天逆回购操作方式,强化7天OMO政策利率核心地位,优化流动性管理,国有大行因定价能力和资金储备优势更受益,中小银行或面临资金成本抬升压力 [3][5][6] - 促消费政策加码,零售信贷增量空间打开,但居民消费需求仍待修复,截至2025年6月末样本银行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分别较年初增长6.4%和1.43%,增速均较去年同期放缓 [3][11][12] - 银行板块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中期业绩改善拐点可期,结合多维增量资金加速估值重塑,维持推荐评级,个股推荐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招商银行 [3][39] 一周行情走势 - A股银行板块本周下跌4.21%,显著跑输沪深300指数(下跌0.44%),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下跌4.43%、4.48%、3.61%、3.54% [3][13] - H股内地银行指数下跌3.34%,跑输恒生指数(上涨0.59%) [3][14] - A股仅齐鲁银行上涨(涨幅0.18%),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常熟银行跌幅居前,分别下跌8.15%、7.53%、6.98% [3][14] - H股哈尔滨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威海银行上涨,涨幅分别为8.24%、1.19%、0.34% [3][14] - A/H股溢价指数为129.51,郑州银行、农业银行、重庆银行A股较H股溢价较高,分别达74.26%、37.71%、34.35% [3][14] 板块估值情况 - 银行板块当前市净率为0.67倍,较全部A股市净率(1.79倍)折价37.43% [3][29] - 板块股息率达4.33%,在全行业中位列第3 [3][29]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77%,市净率均值为0.61倍 [3][35]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当前市值分别为24,079.58亿元、22,714.10亿元、18,613.81亿元 [3][36]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央行14天逆回购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操作时间和规模依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历史上有11次单月操作量超1万亿元,其中7次集中在1月、2月及9月 [3][5][6]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涵盖培育消费平台、丰富服务供给、激发消费增量、财政金融支持、统计监测五大方面 [3][11] - 金融支持消费措施落地,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申报近600亿元)、加大消费信贷投放(截至7月末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政银企协同(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同比增长5.34%) [3][12] 上市公司动态 - 多家银行发布资本债券赎回、增持计划及分红公告,例如齐鲁银行赎回3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并计划增持不低于350万元股份,光大银行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3][87][88] - 宁波银行、长沙银行、沪农商行等实施权益分派,每股现金红利分别为0.09元、0.20元、0.241元 [3][87][88]
(进博故事)构筑金融之桥 “慧”聚全球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02:25
工商银行进博会参与模式 - 通过"两会一展"模式搭建全球贸易互通桥梁 包括主办中欧企业家大会 承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分论坛 以及金融受托布展[1] - 连续六年主办中欧企业家大会推动中欧经贸投资与产供链合作 连续四年承办虹桥分论坛共商开放发展路径[3] - 首创金融受托布展方式使境外企业从"行商"转为"坐商"模式 直接与中国企业高效对接[3] 展台规模与参展成效 - 第七届进博会展台面积扩大至1000平方米 参展商数量增至131家 展品总数达717种 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5] - 境外机构推荐105家展商参展 创下境外机构和展商参与数量新高[5] - 累计邀请60余个国家430余家次展商参展 提供产品展示与金融支持服务[3] 全周期服务与成功案例 - 打造"参展 对接 落地 成长"全周期陪伴模式 助力全球食品头部企业及特色品牌打开中国市场[5] - 成功案例包括百佑佳 开市客 英国亚曼茶 新西兰牧怡绵羊奶等品牌扎根中国[5] - 瑞琪奥兰连续三年通过工行参展 实现跨境结算与市场渠道拓展[5] 金融服务体系升级 - 建立"总分行协同+境内外联动"的365天进博会服务体系 包含境外招展推介和境内供需对接[6] - 围绕跨境结算 汇兑 融资等核心需求优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6] - 2024年进一步聚焦精准高效的跨境撮合服务 升级产品与服务矩阵[6] 供需对接与全球网络整合 - 联合进博局组织采购商选品会与"长廊" 搭建针对性供需对接平台[7] - 整合全球化服务网络实现"一点接入 全球响应"的综合金融服务架构[7] - 累计超2600名志愿者服务接待世界各地嘉宾及企业家超2万人次[7]
8月份银行结汇15103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9-22 01:11
银行结售汇数据 - 2025年8月银行结汇15103亿元人民币(2118亿美元) 售汇14058亿元人民币(1971亿美元) 当月结售汇顺差1045亿元人民币(147亿美元)[1] - 2025年1至8月累计结汇113938亿元人民币(15886亿美元) 累计售汇113078亿元人民币(15765亿美元) 累计结售汇顺差860亿元人民币(121亿美元)[1] 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 - 2025年8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5515亿元人民币(6383亿美元) 对外付款45284亿元人民币(6350亿美元) 当月涉外收付款顺差231亿元人民币(33亿美元)[1] - 2025年1至8月累计涉外收入372219亿元人民币(51893亿美元) 累计对外付款363400亿元人民币(50665亿美元) 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8819亿元人民币(1228亿美元)[1]
东盟—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0:30
会议概况 - 东盟—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由商务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主办[1] - 来自中国 东盟 日本 韩国工商界的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柬埔寨商业部国务秘书 韩国中小企业部次官等出席并致辞[1] 活动内容 - 聚焦先进制造 绿色农业 数字科技等重点产业[1] - 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桥梁作用 以经贸园区 交通物流和新兴产业发展为主要抓手[1] - 举办66场"云"端和线下专题活动 为超过2000家中外企业提供对接服务[1] 活动成果 - 助力区域企业开展对接合作 取得积极成效[1]
浙商早知道-20250922





浙商证券· 2025-09-21 23:30
重要推荐公司研究 - 江波龙(301308)被定位为全矩阵存储行业龙头 核心成长逻辑聚焦于企业级存储细分领域的持续突破与成长落地 超预期点包括存储价格超预期和企业级存储发展超预期 主要驱动因素为存储涨价、终端需求上升和企业级存储突破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640百万元[增长41.09%]、31142百万元[增长26.39%]和38506百万元[增长23.65%]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3百万元[增长69.08%]、1492百万元[增长76.95%]和2167百万元[增长45.23%] 每股盈利预测为2.03元、3.59元和5.21元 对应PE为54.75倍、30.94倍和21.31倍 核心催化剂为存储涨价 [3] - 斯迪克(300806)作为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龙头 正迎来成长拐点 超预期点体现在电子级胶粘材料业务量价齐升超预期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高端产品结构升级、国产替代和多领域需求共振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06百万元[增长26.57%]、4540百万元[增长33.32%]和5835百万元[增长28.50%]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百万元[增长86.67%]、287百万元[增长180.48%]和465百万元[增长61.69%] 每股盈利预测为0.23元、0.63元和1.02元 对应PE为115.08倍、41.03倍和25.38倍 核心催化剂为OCA终端需求放量 [4] 重要行业观点 - 银行行业策略报告指出 2025年7月1日至9月19日银行股累计下跌7.3% 跑输万得全A指数24.1个百分点 当前回调主要受风险偏好提升和资金抽水影响 核心观点认为随着无风险利率下行和风险偏好企稳 银行股资金流出压力有望缓解并打开绝对收益窗口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H股大行包括农行、工行、建行等 A股内部推荐浦发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工商银行 并关注齐鲁银行 主要驱动因素为无风险利率下行和风险偏好企稳 [5][6] - 债券市场专题研究显示 经历连续三个月调整后债市初现企稳迹象 预计四季度债市利率将开启新一轮流畅下行 建议投资者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1.8%附近择机进场 核心驱动因素为宽货币预期增强 [6]


银行群体为何易出ESG评级优等生 政策+治理双轮驱动下的绿色进化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1 23:1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业ESG表现全球领先 政策监管和银行自身努力共同推动评级提升 行业将ESG深度融入战略和业务[1][4][8] ESG评级表现 - MSCI ESG评级中5家银行获AAA级最高评级 包括建设银行 民生银行 中信银行 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 其中中信银行于2024年9月8日跃升两级至AAA级[1][2] - 国内Wind ESG评级显示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5家评级达A级或以上 占比近60% 银行业平均ESG评级优于其他行业[2] - 银行业ESG评级优势源于环境与社会风险较低 数字化基础设施优势及更丰富披露内容[2] 披露与政策推动 - A股42家上市银行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100% 远高于A股总体46.83%的披露率[3] - 政策驱动包括原银保监会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 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及转型金融目录试点等[4] 绿色金融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业绿色贷款余额约42万亿元 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6万亿元 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54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6.95%[3] - 绿色债券方面 中国银行承销境内绿色债券2109.81亿元 境外149.01亿美元 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3] - 绿色金融通过信贷 债券和碳减排工具支持清洁能源与环保领域 提升环境绩效评分[3] 治理体系构建 - 头部银行将ESG纳入董事会战略和业务线 高管绩效考核及风险管理体系[5] - 中国银行董事会下设多个委员会明确ESG责任 高级管理层设绿色金融委员会覆盖20余部门[5][6] - 中信银行由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统筹ESG 将绿色金融等议题纳入全行战略[6] 业务整合与创新 - 工商银行将绿色要求嵌入尽职调查 评级授信 审批 合同及贷后管理全流程[6] - 中国银行从15方面开展尽职调查 对客户分A B C三类实施差异化环境风险管理[6] - 银行业开展转型风险压力测试 中信银行测算高碳行业2030年气候风险 工商银行建立转型与物理风险传导模型[9] 社会维度实践 - 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 中信银行强化宣传审查和培训 招商银行建立信息发布审核流程[7] - 普惠金融方面 招商银行2024年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76.79亿元较上年增834亿元 户数107.73万户增7.28万户 推出线上融资产品[7] - 乡村振兴方面 招商银行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增19.85% 定点帮扶投入资金5606.65万元 兴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394.67亿元增11.55%[8] 气候与创新举措 - 未来投融资排放(范围三)将成为重要量化指标 银行已开展核算试点 预计2025年度ESG报告开始披露[9] - 兴业银行自主研发双碳管理平台 为1.68万企业客户和245.73万零售客户创建碳账户 支持碳金融创新[9] - 民生银行创新开发行业地理风险指标 评估气候 转型和生物多样性风险[10] - 创新案例包括中国银行支持百万吨CCUS项目 发放自然受益型ESG挂钩贷款 中信银行发放全国首笔绿色建筑双向挂钩银团贷款3.35亿元[10][11]
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发榜 平均营收规模首次突破千亿
长江商报· 2025-09-21 23:01
行业总体规模与增长 - 服务业500强企业平均营收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22.24亿元 [1] - 营业收入总额达51.1万亿元同比增长3.82%增速较2024年提高1.9个百分点 [2] - 资产总额突破400万亿元大关达到404.9万亿元同比增长9.19% [2] - 入围门槛提升至79.8亿元同比增长10.71% [2] 企业盈利与效率表现 - 净利润达3.34万亿元同比增长6.71% [2] - 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净利润分别增长至328.1万元和21.5万元均创历史新高 [2] - 剔除商业银行和住宅地产后427家企业的收入净利润率达4.04%为"十四五"以来最高值 [2] 头部企业格局 - 9家企业进入万亿元营收俱乐部其中国家电网营收达3.9万亿元 [1][2] - 京东集团成为最大服务业民营企业 [1][2] - 前十强企业包括国家电网、四大商业银行、京东集团及主要保险和通信企业 [2] 所有制结构与行业分布 - 国有企业入围276家民营企業入围224家 [3] - 国有企业在电信交通等基础服务领域占优民营企业在互联网服务IT服务供应链服务领域更具活力 [3] - 现代新兴服务业(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物流及供应链服务/商务服务)入围数量达184家同比增加12家 [3] - 传统服务业(房地产/传统零售/商贸批发)入围数量减少14家 [3]
策略升级构建韧性组合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17
银行股及红利资产近期表现 - 工商银行股价出现两连阴 部分大型银行上周出现五连跌 [1] - 银行指数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上周下跌4.21% 位列跌幅榜第一 [1] - 偏股型红利基金约九成上周收益为负 近一个月约七成收益为负 [1] 投资者情绪与市场反应 - 社交媒体红利基金评论区出现投资者困惑焦虑情绪 存在"躲行情"调侃及"高位接盘"担忧 [1][2] - 资金向科技成长品种转移 红利基金光环黯淡 [2] 机构对红利策略有效性的判断 - 华夏基金认为红利策略未失效 市场风格仅短期切换 高股息资产具长期稳定回报和低波动特性 [2] - 华泰柏瑞基金指出红利策略在2021-2024年震荡行情中防守能力突出 红利指数大幅跑赢中证全指 [3] - 红利资产与科技成长板块呈现轮动效应 在低利率环境下"长钱长投"属性凸显 [3] 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分析 - 高股息资产现金流充沛业务模式成熟 在全球经济不明朗时展现更强抗风险能力 [2] - 港股红利低波策略为"深度价值派" 行业分布在能源金融公用事业等现金流好股息率高的成熟行业 [4] - AH股溢价现象使港股吸引力增强 全球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率港股配置价值持续提升 [4] 机构建议的投资策略 - 采用哑铃策略:红利资产作底仓配置 辅以高成长性资产如人工智能创新药新消费 [3][4] - 关注港股红利基金及自由现金流系列产品 红利质量指数产品等更多红利指数产品 [4] - 投资者可根据风险承受能力灵活调整哑铃两端资产仓位比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