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力斯(601127)
icon
搜索文档
赛力斯成交额达100亿元,现跌0.93%。
新浪财经· 2025-09-05 07:03
成交表现 - 公司单日成交额达100亿元人民币 [1] - 股价当日下跌0.93% [1]
赛力斯上半年营收降4.1%销量降15.8% 净利增81%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06:5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624.02亿元同比下降4.06%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03%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增长72.14%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4.37亿元同比下降11.76% [1][2] 销量数据 - 上半年汽车总销量19.86万辆同比下降15.77% [3][5] -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7.21万辆同比下降14.35% [3][5] - 赛力斯品牌汽车累计销量15.23万辆同比下降16.63% [3][5] 产销结构 - 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46,296辆同比增长7.54% [5] -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6,086辆同比增长4.44% [5] - 其他车型上半年销量26,495辆同比下降23.98% [5] - 公司营业收入变动主要受汽车销量下降及销售产品结构影响 [2]
赛力斯张兴海:AI技术革命重塑汽车产业根基 重构价值边界
中金在线· 2025-09-05 06:53
AI技术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 AI技术革命正在重塑汽车产业根基并重构价值边界 [1] - AI在产品形态方面让汽车从应用工具转变为"移动智能体" [3] - AI在生产方式方面重构汽车全链路价值 [3] - AI在管理模式方面驱动运营与组织重构 [3] - AI在商业逻辑方面让汽车从"功能价值"转向"情感体验" [3] 赛力斯AI实践体系 - 公司系统性构建AI驱动的"赛力斯产业大脑"集群化体系 [3] - 以AI+5G为基座聚合政府、社会、产业、企业"四侧"协同能力 [3] - 吸引创新、资金、产业、人才"四链"融合力量激活创新动能 [3] - 将AI技术深度融入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全链路 [3] 具体应用成果 - AI在生产、质量、供应链、服务等多环节开展实践探索 [1][5] - 问界M9自2024年初上市后持续保持中国高端SUV市场50万元级销量冠军 [5] - 问界M9/M8/M7/M5车型获得市场认可成为AI赋能汽车产业的"现象级"产品 [5]
主力资金监控:电新行业净流入超152亿
新浪财经· 2025-09-05 06:38
主力资金流向 - 电新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52亿元 [1] - 电子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1] - 证券行业、非银金融行业和商贸零售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1] 个股资金流入 - 先导智能涨停且主力资金净买入18.62亿元位居首位 [1] - 赣锋锂业、华友钴业和欣旺达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 [1] 个股资金流出 - 太平洋遭主力资金净卖出超9亿元位居首位 [1] - 赛力斯、供销大集和北方稀土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居前 [1]
AI重塑汽车产业不是“选择题”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汽车正从工具转向“移动智能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6:01
行业变革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深度重塑汽车产业根基并重构其价值边界 [1] - AI推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体演进 [1] - AI重构研发至服务的全价值链并驱动企业组织与运营模式转型 [1] - 汽车价值核心从功能导向转向情感体验 [1] 系统性变革方向 - AI推动产品形态、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商业逻辑四方面系统性变革 [1] - AI对汽车行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1] 公司战略布局 - 赛力斯构建以AI+5G为基座的产业大脑体系 [1] - 体系聚合政府、社会、产业与企业四侧资源 [1] - 融合创新、资金、产业与人才四链要素 [1] - 将AI深度融入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及服务全流程 [1] - 体系已在生产、质量管控、供应链优化等多个环节实现落地 [1]
新问界M7预售1小时小订破10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3:41
产品市场表现 - 新问界M7预售1小时小订突破10万台 [1] 产品技术特征 - 新问界M7首搭"舱内激光视觉"技术 [1] 产品定价策略 - 新问界M7预售价28.8万元起 [1]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5日至8日将在重庆举行
人民日报· 2025-09-05 03:32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5日至8日在重庆举行 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度主题 汇聚全球精英共谋产业发展新路径[1] - 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4月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 - 重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突出四侧协同 推动四链融合 创新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1] 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 长安汽车自主研发天枢大模型 实现智能座舱车内功能AI渗透率100% 赛力斯引入华为乾崑ADS智驾系统 推动问界系列成为国产智能驾驶重要产品[2] - 2025年1-7月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8.6万辆 同比增长26.8% 围绕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发力[2] -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生态和AI-CAP汽车智能驾舱评价规程 实现AI测试AI突破 懂车帝上线AI选车产品提供专业汽车选买服务[2]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开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科研大模型 将无人机研发周期缩短40% AI智控氢动力无人机创9小时续航纪录[3] - 驼航科技和翼动科技推出驼峰和黑刺等无人机产品 在特种物流和空中巡检领域形成显著AI赋能优势[3] - 重庆布局具身智能开源社区和开放实验室 提供算力支撑 仿真训练 数据治理到模型服务与共享制造全过程服务 布局18个技术攻关项目 攻克12项关键技术[3] - 2025年1-7月重庆AI电脑产量达405.7万台 渗透率达12.8%[3] 制造业数智转型成效 - 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实现5G技术在生产运行 检测监测 仓储物流和运营管理的创新应用 通过一链一场景的智改数转网联模式实现全链条升级[4][5] - 重庆积极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 推进大型企业迭代升级研发创新 中试验证 工艺优化 生产制造 运营管理和安全生产等全流程环节[5] - 赛力斯细分行业产业大脑与赛力斯汽车AI超级工厂链接耦合 联动超300家供应链企业 建设32个场景 链接5家智能工厂[5] - 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建成AI+智慧制药工厂 全自动智能中药提取生产线实现高度智能化[5] - 重庆累计建成10个市级未来工厂 总投资超500亿元 应用智能化设备22.8万台套 产品不良率降低38.2% 运营成本降低22.7% 单位生产耗能降低21.9%[5] - 重庆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1231个 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2.7% 建成智能工厂211个 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7.6%[6]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与创新生态 - 中冶赛迪信息技术研发的金睛视觉大模型在27个大中型钢铁企业上线投用 疆算入渝工程使重庆与新疆哈密数据传输往返时延压缩至36毫秒[7] -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创新打造智慧地下停车接送系统项目 解决学校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问题[7] - 重庆构建人工智能科创平台体系 推动高校AI+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建设 布局52个高能级科创平台 引育42家新型研发机构[7] - 重庆汇聚人工智能高水平创新人才113人 成为AI技术攻关与人才汇聚新高地[7] - 重庆建成19个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和西部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投入使用 智算规模突破4500P[7] - 重庆率先构建市域一体 两级管理 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 实现城市运行数据全要素动态化采集与映射[8] - 阿里巴巴等企业落子重庆 沪渝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兆言大模型[8] - 2025年1-7月重庆市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690.1亿元 同比增长19.4%[8] - 重庆将继续深化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新模式 引进更多AI龙头企业 数据服务商与集成运营商 建设开源社区与公共服务平台 孵化高成长性AI企业[8][9]
多维度透视沪深2025年中报:谁在领衔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23:09
核心观点 -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稳健 营收合计34.92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2.99万亿元 其中深市营收同比增长3.64% 净利润同比增长8.88% 沪市营收微降1.3% 净利润增长1.1% [1] - 新兴产业(电子、医药、新能源等)成为增长新引擎 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展现韧性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出海竞争力提升 分红回购力度增强 [2][9][11][12] 整体业绩表现 - 深市公司上半年营收10.24万亿元(同比+3.64%) 净利润5954.56亿元(同比+8.88%)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9.78% [1] - 沪市公司营收24.68万亿元(同比-1.3%) 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1.1%) 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和0.1% [1] - 创业板营收2.05万亿元(同比+9.03%) 净利润1505.42亿元(同比+11.18%)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4.95% 净利润环比增长9.9% [1] 新兴产业发展 - 深市电子行业营收9847.6亿元(同比+14.1%) 净利润454.57亿元(同比+24.59%) 超八成公司盈利 境外收入4871.85亿元(同比+14.64%) [3] - 深市电力设备行业营收8384.48亿元(同比+8.51%) 净利润569.01亿元(同比+17.62%) 境外收入2220.35亿元(同比+15.85%) [3] - 深市计算机行业营收5012.47亿元(同比+13.74%) 净利润122.85亿元(同比+26%)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3.64% [5] - 深市通信行业营收1938.25亿元(同比+14.19%) 净利润185.32亿元(同比+24.08%) 境外收入643.39亿元(同比+32.59%)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0.96% [5] - 沪市集成电路行业营收2466.75亿元(同比+14%) 净利润189.43亿元(同比+57%) 138家公司覆盖全产业链 [6] - 沪市生物医药行业营收2511.09亿元(同比+1%) 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14%) 17款创新药国内获批 20单出海交易总额超264亿美元 [6] 消费与传统产业升级 - 深市家电行业营收5492.38亿元(同比+7.38%) 净利润518.05亿元(同比+13.9%) 境外收入1989.16亿元(同比+13.76%) 沪市家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 [7] - 深市汽车行业营收9044.7亿元(同比+8.45%) 净利润392.27亿元(同比+1.93%) 境外收入2754.02亿元(同比+17.83%) 沪市汽车营收同比增长6%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近30% [7] - 沪市钢铁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35% 机械设备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1%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8] - 深市农林牧渔行业营收5144.2亿元(同比+9.12%) 净利润230.56亿元(同比+199.79%) 牧原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77% 温氏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59.12% [8] 研发投入与创新 - 深市公司研发投入3529.68亿元 6家公司研发超50亿元 47家公司研发超10亿元 409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9] - 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924.62亿元(同比+22.36%) 研发强度6.22%(同比+0.39个百分点) [9] - 沪市实体企业研发投入4326亿元(同比+1%) 科创板研发投入841亿元(同比+6%) 研发强度中位数13% [9] - 恒立液压、纽威股份等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业绩增长 [10] 出海竞争力提升 - 沪市制造业海外收入1.1万亿元(同比+5%) 民营企业海外收入7400亿元(同比+6%) 占比近七成 [11] - 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境外收入4346.56亿元(同比+23.59%) 占比29.22%(同比+3.61个百分点) [11] - 小商品城、厦门象屿、宁波舟山港等通过多元化市场拓展海外空间 [11] - 华友钴业三元正极材料出口占全国57% 移远通信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9% [12] 分红与回购 - 沪深两市794家公司中期分红6438.05亿元 深市分红数量同比增18.04% 金额同比增49.51% 沪市分红数量同比增12% 金额同比增5% [12] - 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230单 计划回购金额上限682.07亿元 [13]
重庆加速迈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57
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思路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1] - 形成以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为龙头,10多家整车企业协同发展的整车体系[2]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系统、十二大总成、56个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2]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制造 - 拓普汽车底盘系统采用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使铝后副车架减重30%以上[1] - 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关键工序实现100%自动化并配备24小时在线监测系统[1] - 博世氢动力系统推出300千瓦氢动力模块,适配4.5吨至49吨商用车并在18个省份示范运营[2] 绿色制造与能源转型 - 赛力斯工厂通过光伏+造车项目实现年发电158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3284吨[1] - 博世氢燃料电池系统支持重卡充能10多分钟实现600多公里续航,适应高海拔低温环境[2] 产业规模与产能数据 - 2024年重庆市汽车总产量达25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万辆[2] - 弗迪刀片电池、青山工业多合一电驱等零部件技术产销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 - 2025年1-7月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 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 - 加快建设便捷超充之城实现所有乡镇街道超快充设施全覆盖[3] - 建成349个汽车行业数字化车间和52个智能工厂,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3] - 实施渝车出海行动使重庆造汽车出口至164个国家和地区[3]
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 重庆加速迈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15
产业集群发展 - 重庆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思路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 - 形成以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为龙头,10多家整车企业协同发展的整车体系 [2]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系统、十二大总成、56个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 [2] 技术创新突破 - 拓普汽车采用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使铝后副车架减重30%以上 [1] - 博世氢动力系统推出300千瓦氢动力模块,支持49吨重卡翻越天山 [2] - 氢燃料电池充能仅需10多分钟可实现600多公里续航 [2] - 弗迪刀片电池、青山工业多合一电驱等技术位居全国前列 [2] 智能化制造水平 - 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关键工序实现100%自动化 [1] - 工厂采用24小时在线监测系统 [1] - "光伏+造车"零碳工厂项目年发电158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3284吨 [1] - 建成349个汽车行业数字化车间和52个智能工厂 [3] 氢能技术应用 - 博世氢动力模块可适配4.5吨至49吨冷链物流车、环卫车及干线重卡 [2] - 氢动力系统在18个省份开展示范运营 [2] - 氢燃料电池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中保持良好性能 [2] 产业生态建设 - 加快建设"便捷超充之城",实现所有乡镇街道超快充设施全覆盖 [3] - 完善物流、金融、检验检测等服务体系 [3] - 实施"渝车出海"行动,产品销往164个国家和地区 [3] 产能与增长表现 - 2024年重庆市汽车产量达25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5万辆 [2] - 2024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