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立液压(601100)
icon
搜索文档
机械设备行业双周报(2025、08、15-2025、08、28):关注工程机械电动化及机器人技术发展-20250829
东莞证券· 2025-08-29 09:24
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机器人行业受英伟达新模型推出、智元机器人发布新产品、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最大订单等事件催化,技术方案将逐渐收敛,核心零部件向微小型化发展[3] - 工程机械电动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多种电动化设备已在国内重大工程使用,2025H1进出口销量同比双增,国内需求有望支撑行业上行周期启动[4] 行情回顾 - 申万机械设备行业双周上涨5.77%,跑输沪深300指数1.19个百分点,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11[5] - 本月至今上涨12.87%,跑赢沪深300指数3.35个百分点,排名第6[5] - 年初至今上涨30.36%,跑赢沪深300指数16.92个百分点,排名第6[5] - 自动化设备板块双周涨幅最大(9.83%),工程机械板块涨幅最小(2.90%)[5][18] - 个股方面:巴兰仕双周涨幅205.13%排名第一,南方路机跌幅23.87%排名末位[3][22] 板块估值 - 申万机械设备板块PE TTM为30.81倍,较近一年平均值高15.96%[6][25] - 细分板块估值:自动化设备(50.58倍)、通用设备(40.98倍)、专用设备(31.10倍)、工程机械(22.02倍)、轨交设备Ⅱ(17.65倍)[6][25] 产业动态 - 2025年7月汽车起重机销量1358台,同比增长9.60%,其中国内增6.83%、出口增12.5%[70] - 2025年7月叉车销量118,605台,同比增长14.40%,其中国内增14.30%、出口增14.50%[70] - 英伟达Jetson AGX Thor机器人计算平台上市,起售价3499美元[70] - 北京亦庄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超19万台[70] 公司业绩 - 绿的谐波2025H1营收2.51亿元(+45.82%),归母净利润0.53亿元(+45.87%)[69] - 三一重工2025H1营收447.80亿元(+14.64%),归母净利润52.16亿元(+46.00%)[71] - 汇川技术2025H1营收205.09亿元(+26.73%),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40.15%)[71] - 恒立液压2025H1营收51.71亿元(+7.00%),归母净利润14.29亿元(+10.97%)[71] 投资建议 - 机器人领域关注汇川技术(伺服系统市占率领先)、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龙头)[3][73] - 工程机械领域关注三一重工(挖掘机龙头)、恒立液压(油缸市占率超50%)[4][73]
中国巨石vs恒立液压,AI电子布vs机器人
国金证券· 2025-08-29 09:1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6][7][8][9][10] 核心观点 - AI应用场景高景气带动特种玻纤需求增长 布种持续迭代 [2][7] - AI电子布行业具备高增长和高壁垒特征 可能走向高集中度 [4][10] -中材科技在AI电子布领域处于大满贯地位 中国巨石产品有望重新定价 [4][10] 产能扩张与产品开发 - 中材科技子公司泰山玻纤在山东泰安投资17.51亿元建设年产2400万米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项目 [1][6] - 泰山玻纤在山东济宁投资18.06亿元建设年产3500万米低介电纤维布项目 [1][6] - 中国巨石低介电产品开发正在有序推进中 超薄极薄电子布产品正在研发和推广 [1][6] 市场表现与技术突破 - 中材科技25H1特种纤维布实现销售895万米 覆盖低介电一代二代低膨胀布及超低损耗低介电布全品类产品 [2][7] - 低膨胀布打破国外垄断 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规模化生产供应商 [2][7] - 超低损耗低介电布率先完成行业头部CCL厂商认证 实现产业化供应 [2][7] 行业特征分析 - 风电纱市场呈现高增长高壁垒高集中度三高特征 [4][9] - 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80GW 全球117GW 较2008年国内5GW增长15倍 [4][9] - 风电纱行业前三大企业占据约90%市场份额 中国巨石37% 泰山玻纤29% 重庆国际25% [4][9] 龙头企业战略布局 - 中国巨石进军特种玻纤与恒立液压进军机器人丝杠具有相似性 都是龙头企业开拓高增长市场 [3][8] - 特种玻纤和机器人丝杠远期市场空间足够大 能够容纳多家龙头企业 [3][8] - 中国巨石在7628电子布领域依靠单线窑炉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 完全成本明显领先行业 [1][6] 投资建议 - 继续看好AI电子布行业 推荐中材科技和中国巨石 关注菲利华国际复材再升科技 [10] - 电子精密行业对误差容忍度低 对保供能力要求高 材料虽在终端成本占比有限但能放大供应链影响 [4][10]
工程机械板块8月29日涨2.17%,恒立液压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2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08:48
板块整体表现 - 工程机械板块当日上涨2.17%,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37%)和深证成指(涨0.99%)[1] - 板块内个股呈现分化态势,10只个股上涨且涨幅超1%,10只个股下跌且跌幅超1%[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22亿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36亿元和7.86亿元,显示资金博弈激烈[2] 领涨个股表现 - 恒立液压以5.01%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89.42元,成交额达12.23亿元[1] - 万通液压涨幅4.13%位列第二,收盘价43.11元,成交额1.89亿元[1] - 五新随装上涨3.78%,收盘价60.66元,成交额3.32亿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建设机械主力净流入1314.86万元,净占比高达13.24%,为板块最高[3] - 中力股份主力净流入1187.98万元,净占比8.72%,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均呈净流出[3] - 恒立液压虽股价大涨,但主力净流入仅1487.53万元(净占比1.22%),且散户资金净流出2334.71万元[3] 下跌个股表现 - 华东重机跌幅最大达3.56%,收盘价8.93元,成交额9.10亿元[2] - 南方路机下跌3.14%,收盘价43.80元,成交额2.10亿元[2] - 中联重科作为板块权重股下跌1.87%,成交额达9.36亿元,显示资金分歧明显[2]
恒立液压涨2.01%,成交额2.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010.5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3:08
股价表现 - 8月29日盘中上涨2.01%至86.86元/股 成交额2.28亿元 换手率0.20% 总市值1164.64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6.8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04%/18.73%/23.2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010.5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10%和4.7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4.70%和22.83%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1.71亿元 同比增长7.00%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4.29亿元 同比增长10.9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7.7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7.08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38万户 较上期增加4.26% [2] - 人均流通股30,647股 较上期减少4.0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3亿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8.50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953.05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76.93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680.93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68.06万股 [3] - 华夏沪深300ETF持股499.37万股(第十大股东) 为新进股东 [3]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构成:液压油缸50.70% 液压泵阀及马达38.16% 配件及铸件7.28% 液压系统3.16% 其他0.69% [1]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器件 [1] - 概念板块包括:盾构机 QFII持股 MSCI中国 大盘 融资融券等 [1]
恒立液压(601100):中报业绩表现稳健,看好线性驱动器项目贡献新增长极
天风证券· 2025-08-28 14: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中报业绩表现稳健,25H1收入51.71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14.29亿元同比+10.97%,扣非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16.9% [1] - 单Q2收入27.49亿元同比+11.24%,归母净利润8.12亿元同比+18.31%,扣非归母净利润7.67亿元同比+17.33% [1] - 线性驱动器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3] - 国际化稳步推进,墨西哥工厂正式投产,海外市场开拓有望贡献新增量 [4] 财务表现 - 25H1毛利率41.85%同比+0.33pct,净利率27.7%同比+1.01pct,期间费用率9.45%同比-1.93pct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32.0/38.8亿元,对应PE估值41.0/35.7/29.4倍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2.08/2.39/2.90元 [5] - 当前股价85.15元,总市值114,170.91百万元,每股净资产12.22元 [6] 业务进展 - 挖机油缸销售30.83万只同比+15%,液压泵阀在中大型挖机份额持续提升 [2] - 非挖液压泵阀销量同比+30%,紧凑液压阀、径向柱塞马达等产品累计销售额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2] - 在高空作业平台、装载机及农业机械等领域扩大国内份额,并向国外知名工程机械厂家批量供货 [2] - 线性驱动器项目完成精密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等数十款产品研发,2024Q2开始试制验证 [3] 产能布局 - 墨西哥工厂作为海外最大生产基地已正式投产运营 [4] - 拥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服务网络 [4] - 通过智能化、电动化、多元化创新方案拓展海外市场 [4]
太平洋:上调恒立液压目标价至104.85元,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8 14:05
核心观点 - 太平洋证券上调恒立液压目标价至104.85元并给予买入评级 主因Q2业绩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主业复苏及新业务开拓成效显著[1][2][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51.71亿元同比增长7% 归母净利润14.29亿元同比增长10.97%[2] - Q2单季度收入27.49亿元同比增长11.24% 归母净利润8.12亿元同比增长18.31%创历史新高[2] - Q2销售毛利率44.01%同比提升0.89个百分点 净利率29.59%同比提升1.79个百分点[2] - Q2费用率中财务费用率为-2.5%同比降0.59个百分点 主因汇兑收益增加[2] 主业复苏情况 - 上半年挖掘机行业销量12.05万台同比增长16.8% 其中国内销量6.56万台同比增长22.9%[3] - 公司挖掘机用油缸销售30.83万只同比增长超15%[3] - 挖掘机用液压泵阀在中大型挖机份额持续提升 非挖液压泵阀销量同比增长超30%[3] - 紧凑液压阀及径向柱塞马达销售额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在高空作业平台等领域扩大份额[3] 新业务与海外布局 - 线性驱动器项目开发超50款新产品并全部实现量产投放市场[4] - 直线传动产品新增建档客户近300家[4] - 墨西哥工厂正式投产运营 系公司海外最大生产基地[4] - 线性驱动器项目将重点推动精密丝杠等产品在更多场景落地[4] 机构预测与评级 - 太平洋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2/32.79/38.32亿元[4] - 90天内17家机构给出评级 其中15家买入/2家增持 目标均价91.02元[7]
中国银河:给予恒立液压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8 07:05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51.71亿元,同比增长7.0%;归母净利润14.29亿元,同比增长10.97%;归母净利率27.64%,同比提升0.99个百分点 [2] - 25Q2营业收入27.49亿元,同比增长11.24%;归母净利润8.12亿元,同比增长18.31%,创单季历史新高;归母净利率29.52%,同比提升1.76个百分点 [2] - 25H1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 [2] 盈利能力与费用结构 - 25H1毛利率41.85%,同比提升0.33个百分点;25Q2毛利率44%,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规模增长、成本管控和产品结构优化 [3] - 25H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1%/5.72%/6.89%/-5.17%,同比变化+0.05/+1.11/-0.03/-3.0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上升因员工薪酬及差旅费增加,财务费用降低因汇兑收益增加 [3] - 25H1经营性现金流6.19亿元,同比增长13.25%;Q2经营性现金流5.68亿元,同比增长26%,较去年同期增加1.16亿元 [3] 行业动态与市场需求 - 1-6月挖机内销增速23%,7月内销增速17%超预期;1-7月挖机累计内销仅达21年同期高点的35%,仍处低位 [4] - 1-6月中国挖机出口增速10%,7月出口增速32%,自5月以来出口增速逐月回升 [4] - 金、铜等核心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欧洲利率下调、财政扩张及经济景气度提升,需求出现触底迹象 [4] 业务进展与产能建设 - 25H1挖机油缸销售30.83万只,同比增长超15%;中大型挖机液压泵阀份额提升,非挖用液压泵阀销量同比增长30%以上 [4] - 线性驱动器项目累计开发新品超50款,均完成量产转化投放市场;墨西哥工厂于6月正式投产,预计下半年贡献订单和收入增量 [4] 资本开支与未来规划 - 25H1资本开支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亿元;未来资本开支将逐渐减少且集中于海外 [3] 机构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1亿/33.13亿/39.80亿元,对应PE为40.0/34.0/28.3倍 [5] - 最近90天内共17家机构给出评级,其中15家买入、2家增持;目标均价85.66元 [7]
QFII重仓股曝光!买了这些股票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05:26
QFII总体持仓情况 - 截至8月26日,307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其中66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QFII身影 [2][4] - QFII合计持股数量达32.78亿股,持股市值为525.15亿元(按上半年末收盘价计算) [4] - QFII在二季度新进成为374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并对157只个股进行增持 [2][5] QFII重仓个股 - 生益科技为QFII持仓市值最高个股,达95.50亿元,持股数量31676.13万股 [3][4][7] - 紫金矿业持仓市值33.83亿元(持股17346.42万股),九号公司-WD持仓市值11.69亿元(持股1974.93万股) [4][7] - 东方雨虹持仓市值10.17亿元(持股9473.55万股),恒立液压持仓市值9.11亿元(持股1265.52万股) [4][7] QFII持股数量前十个股 - 生益科技(31676.13万股)、紫金矿业(17346.42万股)、东方雨虹(9473.55万股)为持股数量前三 [7][8] - 新集能源持股6502.07万股,华丽家族持股5714.04万股,中国西电持股5682.00万股 [8] QFII行业配置 - QFII对电子行业持仓市值最高,达128.62亿元(持股51263.11万股) [10][11] - 有色金属行业持仓市值51.50亿元(持股27076.67万股),机械设备行业持仓市值45.96亿元(持股28786.26万股) [11] - 汽车行业持仓市值42.57亿元,电力设备行业持仓市值40.10亿元 [11] QFII机构持仓排名 - 香港伟华电子有限公司持仓市值88.95亿元(仅持仓1只个股) [13][14] - 阿布达比投资局持仓市值87.42亿元(持仓20只个股),巴克莱银行持仓市值71.24亿元(持仓380只个股) [13][14] -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持仓市值51.98亿元(持仓225只个股),摩根士丹利持仓市值42.53亿元(持仓175只个股) [13][14] QFII二季度增持动态 - 巨星科技获QFII加仓1577.09万股(总持股2774.30万股),为增持数量最多个股 [6][7] - 合金投资获加仓1207.45万股(总持股1403.26万股),新力金融获加仓1183.05万股(总持股1619.27万股) [6][7] - 紫金矿业获加仓1033.84万股,九号公司-WD获加仓968.55万股 [7]
恒立液压大宗交易成交6.88万股 成交额578.54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2:39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27日大宗交易成交量6.88万股,成交金额578.54万元,成交价84.09元,与当日收盘价持平(折溢价0.00%)[2] - 买方为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卖方为中金公司上海分公司[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791.99万元[2] 股价及资金表现 - 8月27日收盘价84.09元,单日下跌3.23%[2] - 日换手率1.32%,成交额15.15亿元[2]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2.35亿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3.46亿元[2] - 近5日股价微涨0.12%[2]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4.33亿元[3] - 近5日融资余额减少5074.03万元,降幅达10.49%[3]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近5日共有9家机构给予评级[3] - 中金公司8月26日研报给予最高目标价102.00元[3]
汇丰:中国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比下游赚得多,2027年将是“大规模商业化元年”
美股IPO· 2025-08-27 21:10
核心观点 - 汇丰预计2027年是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元年 投资回报期将从7年缩短至2年 成本降至约10万元人民币/台 [1][4] - 中国机器人制造商在商业化进程上领先海外同行 计划2025年生产超过1000台机器人 具有供应链 价格成本和政策支持优势 [2][3][4][9] - 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比下游整机厂商更具盈利前景 预计2025-2035年执行器 传感器和软件市场规模年均分别达680亿元 280亿元和170亿元人民币 [1][7][8] 中国制造商商业化进展 - 优必选 宇树科技等中国主要制造商计划2025年生产超过1000台机器人 海外企业产品仍处于培训阶段 [3] - 宇树科技通用人形机器人零售价5600美元/台 显著低于特斯拉Optimus的2.5万-3万美元/台 [10] - 中国移动向Agibot和Unitree采购总价值1.24亿元人民币的人形机器人 [10] 中国供应链优势 - 中国供应全球大部分人形机器人零部件 国内制造商在采购成本和产品开发时间上占优势 [9][10] - 优势包括更接近供应链 产品定价竞争力 国企大额订单支持和政府政策扶持 [4][10] - 深圳政府宣布提供45亿元补贴支持AI和机器人研发 [10] 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前景 - 三花智控 双环传动 恒立液压等上游供应商盈利前景优于下游制造商 [7] - 优势体现在市场集中度更高 标准化产品规模生产降成本 运营费用较低 [7] - 零部件供应商可实现10-15%的净利润率优势 得益于规模经济效应和有限产品配置要求 [7] 产品参数对比 - 中国主要人形机器人产品包括Unitree G1 优必选Walker X Kepler K2等 高度在130-178cm之间 自由度21-83个 [6] - Unitree G1价格从9.9万元人民币起 最高速度达72km/h [6] - 商业化进展方面 Unitree的G1和H1系列预计2025年累计出货量超1000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