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银行(600926)

搜索文档
杭州银行:中国人寿拟减持不超0.70%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7-15 09:33
股东持股情况 - 中国人寿持有杭州银行股份5078.94万股 [1] - 持股比例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0.70% [1] 减持计划 - 中国人寿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 [1] - 减持数量不超过5078.94万股 [1] - 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普通股总股本0.70% [1] -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 [1]
杭州银行: 杭州银行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0:12
分配方案 - 以总股本7,249,002,548股为基数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8元人民币(含税) [4] -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029,720,713.44元人民币 [4] - 差异化分红送转未实施 [4] 实施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18日 [4] - A股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7月21日 [4] - A股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7月21日 [4] 股东红利发放方式 - 多数股东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系统派发红利 [5] - 五家特定股东(杭州市财开投资集团等)由公司直接派发现金红利 [5] 税收处理细则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 [5]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 税后每股实得0.252元人民币 [7]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 税后每股实得0.252元人民币 [8] - 其他居民企业投资者不代扣所得税 每股派发0.28元人民币 [8]
杭州银行(600926) - 杭州银行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7-14 09:45
利润分配 - 以7,249,002,548股为基数,每股派现0.28元,共派2,029,720,713.44元[4] 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2025/7/18,除权(息)与发放日2025/7/21[2] 税收政策 - 不同股东股息红利税负不同[6][7][8][9] 其他 - 五家股东现金红利公司自派[5] - 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2] - 咨询联系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571 - 87253058[10]
机构密集调研银行,这些指标受关注
新华网财经· 2025-07-13 08:56
机构调研上市银行概况 - 2025年1月1日至7月12日共有26家上市银行获机构调研总次数达230次主要集中在中型银行[1] - 常熟银行以33次调研总次数居首宁波银行以195家调研机构数量成为"人气王"[3] - 调研频次前五银行包括常熟银行(33次)苏农银行(26次)瑞丰银行(25次)宁波银行(24次)杭州银行(22次)[4] 息差管理策略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净息差为1.43%同比下降11个基点[4] - 江苏银行提出资产端提升投研能力稳定贷款利率负债端优化存款结构并适时调降利率[5] - 常熟银行采取"做小做散做信用"策略提升高收益资产占比同时控制高成本存款规模[6] - 杭州银行预计2025年息差仍处探底阶段但整体降幅将小于2024年[6] 资本补充动态 - 宁波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450亿元资本类债券并推进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研究[8] - 苏州银行近50亿元可转债转股增强资本实力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本效率[8] - 苏农银行拟发行1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截至2025年3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0.77%[8][9]
名场面!上市银行6300亿“红包”只是前菜,中期分红接踵而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1:46
银行分红情况 - 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累计总额超过6300亿元,相比前一年增加200亿元 [1] - 截至7月11日,33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实施完毕,5家已发布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3] - 六大国有银行分红比例均维持在30%以上,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4206.34亿元,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位居首位 [4] -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6家银行分红金额均超百亿元 [4] - 城、农商行进一步提升分红占比,宁波银行每10股派9元,上海银行年度分红额达71.03亿元 [4] 具体银行分红方案 - 招商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000元,合计派发504.40亿元,股息率约5.7% [2] - 西安银行每10股派现1元,合计派发4.4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7.37% [2] - 北京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20元(含中期和末期),合计派发67.66亿元 [2] - 中信银行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547元(含中期和末期),合计派发194.55亿元 [3] - 工商银行A股每股派发0.1646元,农业银行A股每股派发0.1255元 [3] 中期分红动态 - 长沙银行拟于2025年半年度进行中期分红,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5] - 苏农银行表示将力争通过中期分红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6] - 常熟银行、杭州银行、沪农商行均已通过相关议案,推进2025年中期分红 [6] - 沪农商行2024年已首次实施中期分红,2025年将继续推进 [6] 行业表现与分析师观点 - 以工农中建等为代表的18只银行股在2025年年内先后创出新高,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7% [1] - 浙商证券分析师预测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0.5%,降幅均有所收窄 [7] - 华创证券分析师认为银行中长期投资价值持续,红利策略中途未半,建议重视配置性价比 [7]
领380万元大额罚单,杭州银行发生了什么?
证券之星· 2025-07-11 10:34
监管处罚 - 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因贷款业务违规被上海金融监管局罚款380万元,主要涉及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七大违规[1][3] - 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贷款业务领域,包括未按规定监督检查流动资金贷款使用情况等[3] 贷款业务表现 - 2024年一季度末杭州银行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6.15%,略高于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增速[1][5] - 2021年末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同比增速持续高于个人贷款,差距分别为4.06、5.44、11.36、10.66个百分点[5] - 2024年一季度末个人贷款较上年末下降1.27%,公司贷款增长9.75%[5]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76%与上年末持平,但个人贷款不良率上升0.18个百分点至0.77%[4][5] 资本充足状况 - 2021-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3%、8.08%、8.16%、8.85%,2024年一季度末升至9.01%[6] - 2021年发行的150亿元可转债中149.94亿元已完成转股,显著补充核心一级资本[6] - 股东大会通过延长定增授权议案,拟定向增发不超过80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7] - 计划发行不超过420亿元资本类债券(含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补充其他一级或二级资本[7]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4月原行长虞利明因个人原因辞职,此前有报道称其疑似失联[1]
一周银行速览(7.4—7.11)
财经网· 2025-07-11 08:01
行业关注 - 17家上市银行宣布取消监事会,涉及国有大行、股份行及地方性中小银行,主要受2024年新《公司法》及金融政策导向推动 [1] - 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净值化转型,招银理财推出首款浮动管理费率产品"招智睿远平衡(安盈优选)68期",权益资产配置比例0%-40%,风险等级R3,封闭期三年 [2] - 湖南多家农商行推出"养老贷"用于补缴养老保险,但因争议迅速撤下宣传,该产品针对社保缴费不足的城乡居民,引发对老年人债务负担的担忧 [3] 企业动态 - 杭州银行150亿元杭银转债完成转股,资本补充取得重大进展,夯实核心一级资本 [4] - 九台农商银行预亏17亿至19亿元,吉林金控拟以0.7港元/股收购H股、0.63元/股收购内资股,即将退市 [5] - 成都农商行拟吸收合并6家四川省内村镇银行,均为其发起设立 [6] - 重庆农商行成为年内首家获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全行业已有37家银行获此资格 [7] - 顺德农商银行撤回IPO申请,该行2019年首次提交申请,2023年完成主板IPO"平移"但无实质进展 [8] 金融人事 - 浙商银行行长陈海强任职资格获批,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任,陈海强将代行董事长职责 [9][10]
银行板块再度走强,工、农、建行再创新高
快讯· 2025-07-11 02:08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整体走强 多家银行股价创新高 [1] - 工商银行(601398) 建设银行(601939) 农业银行(601288)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1] - 区域性银行表现活跃 齐鲁银行(601665) 北京银行 杭州银行(600926)股价集体上扬 [1]
可转债队伍密集减员 “固收+”新出路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2:12
可转债市场概况 - 7月以来银行转债密集强赎转股摘牌,带来缩量效应,使其更为"炙手可热" [1] - 截至7月10日,全市场可转债总存量降至6680.79亿元,较年初缩水655.43亿元 [1] - 上交所存量规模为4087.68亿元,较年初减少559.46亿元,深交所存量规模为2554.48亿元,较年初下降95.88亿元 [1] - 沪深交易所公募可转债中,已进入赎回期和转股期的个券数量达456只,对应规模6207.60亿元,占全市场存量规模的95.36% [1] 可转债市场表现 - 截至7月10日,万得可转债正股等权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8.17%,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涨幅为10.04% [2] - 个券表现中,N华辰转涨幅高达57.30%,N路维转上涨34.74%,塞力转债上涨15.58% [2] - 上半年转债市场行情主要是被小微盘标的拉升,叠加纯债资金溢出效应,共同推动了可转债市场的行情走牛 [2]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银行转债品种备受关注,基于银行作为发债主体的优质信用资质和险资增量资金对银行股的多次举牌 [2] - 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发行的可转债已在年内触发强制赎回,转股率分别高达99.94%和99.93% [3] - 杭银转债于5月下旬触发强制赎回条款,南银转债在6月初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 [3] - 7月以来,齐鲁转债、杭银转债、南银转债相继触发强赎或摘牌 [4] - 常熟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在内的多只银行可转债正接近转股价格的1.3倍赎回线 [4] 机构投资者动态 - 机构自营团队、私募基金对可转债配置诉求上行,基于正股操作难度大,转而关注转债 [5] - 公募基金更看重转债性价比,保险机构因可投池压缩,更多转向间接投资 [5] - 部分机构认为转债行情短期过热,但长期需求仍在,尤其来自纯债产品和"固收+"基金的资金 [5] - 下半年偏好"大盘转债",重点关注银行、光伏、农林牧渔板块方向 [6]
银行转债存量“缩编”机构底仓资产如何腾挪
中国证券报· 2025-07-08 20:50
银行转债市场动态 - 年初以来银行板块持续走强,带动多只银行转债加速转股并摘牌,如杭银转债7月7日摘牌,南银转债将于7月18日摘牌 [1] - 中信证券测算今年约1000亿元银行转债完成转股,叠加发行节奏放缓,市场整体规模将缩量 [2] - 截至7月8日可转债总存量为6646.47亿元,较年初减少689.75亿元,天风证券预计下半年规模或缩减至6000亿元以下 [3] 银行转债退场影响 - 银行转债转股有助于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降低资本补充压力,支撑风险资产投放 [2] - 相较于增发、配股等传统方式,可转债转股操作成本较低,性价比高 [2] - 银行转债退出加剧可转债市场供需缺口,提升存量银行转债投资价值,影响机构配置策略 [3] 机构配置情况 - 可转债因"债底保护+股票期权"特点成为资管机构重要配置品种,提升投资组合收益表现 [3] - 某银行系险企可转债仓位中银行转债占比近40% [4] - 某信托公司可转债投资占比30%-70%,银行转债占其可转债投资比例8%-12% [4] - 某股份行理财公司配置可转债规模约40亿元,占比0.4% [5] - 某公募基金"固收+"产品可转债仓位占28% [5] 替代资产探索 - 银行转债缩量后,机构关注转债ETF、生猪光伏大盘转债、公共事业建筑建材等低波稳健品种 [6] - 部分机构考虑增加REITs和行业主题ETF配置 [6] - 低价债性转债(价格115元以下)可能成为替代选择 [6] 市场供需展望 - 供给端持续收缩,需求端显著扩张,供需矛盾加剧或促使可转债估值易上难下 [7] - 机构在资产荒背景下不会轻易减仓,等待估值上行机会 [7] - 股性转债在股市向好时可能迎来"正股上涨+估值提升"的戴维斯双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