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资本补充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银行赎回“二永债” 银行业资本补充仍迫切
证券日报· 2025-09-23 00:52
银行密集赎回二永债原因 - 多家银行近期密集行使二永债赎回权包括建设银行全额赎回6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及齐鲁银行赎回3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1][2] - 银行赎回旧债主要原因为降低资本成本在利率下行环境下新发行同类债券成本低于存量债券可减少利息支出缓解净息差压力[2][3] - 赎回行为被市场解读为银行经营稳健和流动性充裕信号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且多数二永债发行时约定五年赎回期条款[2] - 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后监管要求升级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需满足总损失吸收能力等指标通过置换旧债可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本工具适配性[3] - 二级资本债存续满五年后进入5+5期限后五年其资本计入比例逐年递减若不及时赎回对资本充足率的贡献将持续弱化[3] 赎回操作对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影响 - 赎回需要一次性支付本金对银行当期流动性管理提出要求大型银行流动性相对充裕影响可控中小银行若赎回规模较大需提前筹划资金[3] - 赎回操作短期内可能导致银行资本规模下降若新债发行未能同步跟进资本充足率可能面临跌破监管红线风险[3] - 通过赎旧发新动态置换新债可全额计入对应资本层级提升资本补充效率且新发债券资金流入可对冲赎回支付的现金压力长期改善现金流稳定性[3] 银行不赎回二永债的情形及影响 - 少数银行选择不赎回二永债如南昌农商行不行使2020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赎回选择权[4] - 不赎回理论上不构成违约因募集说明书赋予发行人不赎回权利但可能被市场解读为资本补充压力较大或流动性紧张对信心和声誉造成冲击[4] - 选择不赎回的主要是中小银行尤其是资产规模较小盈利能力偏弱资产质量压力较大的城商行和农商行[4] - 不赎回虽能暂时维持资本规模但旧债资本计入比例逐年递减会削弱长期资本实力且可能引发投资者对银行资质担忧导致融资成本上升[4] 二永债未来发行趋势 - 银行业对资本补充需求迫切因经济转型过程中信贷需求较大不良资产处置需要资本缓冲且存量债券进入集中赎回期需新发二永债补充资本[5] - 二永债发行将呈现分化趋势大型银行及优质股份制银行凭借市场认可度继续抓住利率下行窗口加速赎旧发新[6] - 城商行和农商行面临资质分化经济基础较好资产质量稳健机构仍可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但资质较弱盈利承压中小银行发行难度可能上升[6] - 二永债作为高效资本补充工具的地位将更加突出[6]
光大银行(601818.SH):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完毕
格隆汇APP· 2025-09-19 08:12
债券发行概况 - 光大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1] - 债券于2025年9月16日簿记建档 9月18日完成发行[1] - 发行规模达人民币400亿元[1] 债券条款细节 - 前5年票面利率设定为2.29% 每5年调整一次[1] - 第5年及之后每个付息日附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银行其他一级资本[1] - 资金使用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批准执行[1]
银行“二永债”发行再加速 7月来新发规模近300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0:48
二永债发行规模与结构 - 7月以来全市场二永债新发规模达2972亿元 [1] - 近两个月超过22家商业银行发行二永债补充资本 [1] - 国有大行单笔发行规模占主导 中国银行8月发行400亿元永续债 7月发行300亿元永续债 农业银行7月发行600亿元二级资本债 [2] - 中小银行发行只数攀升 8月有9家中小银行完成发行 [2] - 下半年城商行发行14只二永债规模448亿元 国有行发行14只规模2250亿元 农商行发行2只规模49亿元 [2] 发行主体特征 - 国有行和股份行仍是主要力量 但中小银行发行积极性明显提高 [3] - 城商行在参与家数和发行只数上表现活跃 [3] - 农商行在发行规模、机构数量和债券只数维度仍有提升空间 [3] - 股份制银行中仅浦发银行发行 民营银行中仅网商银行新发二永债 [2] 利率与融资成本 - 城商行二永债平均票面利率2.52% 国有行平均票面利率2.02% [2] - 二永债发行利率整体呈现下行趋势 7月后利率进一步压降 [3] - 中小银行前瞻发行二永债可优化融资成本 [1] 资本充足状况 - 上半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58% 较上季末上升0.30个百分点 [4] - 一级资本充足率12.46% 上升0.28个百分点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93% 上升0.24个百分点 [4] - 部分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 成都银行9.74% 宁波通商银行9.96% 稠州商业银行9.95% [4] - 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8.18% 城商行12.64% 农商行13.21% [5] 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需求 - 中小银行存在资本缺口 需发行二永债补足到期债券缺口 [5] - 支持地方经济加码信贷投放导致风险加权资产增长 [5] - 净息差下行和信用风险暴露导致内生资本补充能力下降 [5] - 外源融资渠道较少 资本补充渠道受限 [5] 未来发行趋势 - 大行资本补充需求趋于缓和 未来发行主体将更集中于中小银行 [5] - 中小银行或将继续以二永债为主要资本补充工具 发行节奏保持高位 [5] - 二永债无法直接提升核心一级资本 在风险抵御能力上存在局限性 [5] - 银行应平衡资本补充与使用效率关系 关注核心一级资本缺口 [6]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同日发布最新公告!
金融时报· 2025-08-27 10:28
农业银行永续债赎回 - 农业银行全额赎回2020年8月20日发行的规模350亿元永续债 [2] 银行资本补充活动 - 商业银行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空间缩窄 转而通过发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等外源性渠道丰富资本金来源 [4] - 中国银行5月26日发行500亿元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 [4]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于5月13日和5月19日各自完成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4] - 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近期密集发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补充资本 [4] 国有大行资本实力增强 - 财政部年内发行两期特别国债并于6月完成对首批国有大行注资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合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5200亿元 [5] - 截至2025年3月末中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82% 一级资本充足率13.80% 资本充足率17.98% [5] - 截至2025年3月末农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7.79% 一级资本充足率13.36%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23% [5] 二永债发行趋势 - 今年7月以来至少有12家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补充资本 发行节奏明显加快 [5] - 下半年银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总体发行规模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5]
甘肃银行拟开展转股协议存款业务补充其他一级资本,额度不超3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9:23
核心交易 - 甘肃银行拟开展转股协议存款业务 额度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 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1] - 交易对手为甘肃省财政厅或其指定主体 以存款形式注入专项债资金 银行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1] - 触发转股条件时 存款将全部或部分转为普通股 计入核心一级资本 [1][2] 资本结构机制 - 转股协议存款是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创新工具 通过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以存款形式注入 [1] - 根据监管规则 资本分为核心一级资本 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损失吸收顺序依次为:核心一级资本优先 其次为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1] - 转股后股份发行对象为甘肃省财政厅指定的合格主体 认购款项支付给甘肃省财政厅或其指定主体 [2] 转股触发条件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5.125%时自动触发转股 [2] - 或当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5.125%但经金融监管总局确认发生无法生存的触发事件时启动转股 [2] 财务表现与资本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1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3.9% [2] - 同期实现归属于银行所有者利润3.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 [2]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4274.82亿元人民币 不良贷款率1.85% [2] - 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65% [2] 公司背景 - 公司为甘肃省国资控股的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 由省委省政府直接管理 [3] - 通过合并重组原平凉市商业银行和原白银市商业银行设立 2011年11月正式开业 [3] - 2018年1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2139.HK [3]
中小银行 积极发债补充资本
新华网· 2025-08-12 06:20
银行发债规模与结构 - 截至7月18日商业银行发债规模达11410.57亿元[1] - 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3891亿元 同比增长254%[1] - 金融债发行2793亿元 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发行2145亿元[1] - 永续债1580亿元 绿色金融债912.57亿元 "三农"专项金融债84亿元 创新创业债5亿元[1] - 单只二级资本债超百亿元规模达8只 国有六大行为发行主力 工商银行发行900亿元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各发行600亿元[1] - 中小银行发债数量占据大头 单笔金额多为数亿元[1] 资本补充动因与监管支持 - 银行需夯实资本实力满足监管要求 同时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支持实体经济[2] - 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02% 较上季度下降0.11个百分点[2] - 金融监管部门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 加快推动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2] - 已向辽宁、甘肃、河南、大连分配1030亿元专项债额度 预计8月底完成全部3200亿元额度分配[2] - 监管部门督促地方政府尽快上报方案 加快专项债发行审批进度[3] 行业发展趋势 - 资产规模增长和资本补充需求将持续[3] - 银行补充资本行为将保持活跃 工具更加多元化[3] - 专项债发行发挥防风险保稳定促增长作用[3]
非上市银行陆续披露上半年业绩 首批银行盈利表现整体稳定
新华网· 2025-08-12 06:20
核心观点 - 6家非上市银行上半年业绩整体稳定 4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3家增幅超10% [1][2] - 银行资产规模全部增长 部分银行增幅超10% [3] - 资本充足率全部符合监管要求 均在12%以上 [5] 业绩表现 - 河北正定农商银行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增长40.76% [2] - 新疆昌吉农商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6.79% [2] - 宁波北仑农商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2.34% [2] - 安徽濉溪农商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5.52% [2] - 湖南涟源农商银行净利润0.34亿元 同比下降55% [2] - 江西新建农商银行上半年净利润为0元 [2] 资产规模 - 宁波北仑农商银行资产规模412.54亿元 为6家中最高 [3] - 河北正定农商银行资产规模较年初增幅超10% [3] - 宁波北仑农商银行资产规模较年初增幅超10% [3] - 湖南涟源农商银行资产规模较年初增幅超10% [3] 资产质量 - 农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3.37% 远高于其他银行类型 [4] - 宁波北仑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52% 较去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4] - 新疆昌吉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率2.45% 较去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4] 资本充足率 - 6家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在12%以上 [5] - 宁波北仑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13.33% 为6家中最高 [5]
银行资本补充热度延续 多元化渠道加快打通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规模与方式 - 商业银行债券发行规模达1.2万亿元 同比增长38% [1] - 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约2.4倍 [1] - 专项金融债中小微企业债占比31% 绿色金融债占比23% [1] 股权融资与资本补充案例 - 兰州银行IPO募集资金20.33亿元 [1] - 青岛银行配股融资25.02亿元 [1] - 华夏银行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亿股 募资不超过200亿元 [1] - 无锡银行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205亿股 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政策支持与监管导向 - 地方政府专项债成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创新方式 [2] - 金融监管部门鼓励商业银行拓展多元化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 [2] - 银保监会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2] - 央行推动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并配合专项债补充资本 [2]
银行“补血”热情升温 更多渠道加速打通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银行资本补充规模与结构 -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达5543亿元 同比增长98.8% [1] - 8月单月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达1444亿元 [1] - 大型商业银行是发行主力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三家累计发行2500亿元 [2] - 中小银行通过"小步快跑"方式加入发债队伍 单笔金额多为数亿元 [1][2] 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多元化 - 银行运用配股、可转债、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多工具进行外源资本补充 [2] - 建设银行完成300亿元永续债发行 总额度1200亿元计划全部完成 [2] - 民生银行获批发行不超过3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光大银行完成450亿元二级资本债发行 [2] - 中小银行通过利润转增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等方式进行内源性资本补充 8月以来超20家农商行实施利润转增注册资本 [4] 中小银行专项债创新应用 - 甘肃省发行300亿元10年期专项债 补充11家中小金融机构资本 首次涵盖省联社 [3] - 辽宁金融控股集团将35亿元专项债资金以增资入股方式投入鞍山银行 [4] - 大连市政府发行50亿元专项债用于补充大连农商行资本金 [4] - 今年中小银行专项债总额度达3200亿元 上半年已分配1030亿元额度至辽宁、甘肃、河南、大连 [3] 资本补充需求与挑战 - 2022年至2024年银行资本工具及TLAC债净发行需求约2.9万亿元 年均0.97万亿元 [6] - 另有数千亿元通过可转债、定增、配股、IPO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需求 [6] - 中小银行因资质和市场接受度限制 资本补充渠道相对不足 [6] - 信贷投放维持高强度导致资本消耗加大 [2] 资产质量状况 - 中小银行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 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 [5] - 资产质量受当地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及银行风控水平多重影响 [5]
“二永债”发行提速 商业银行有效补充资本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9
银行二永债发行规模与增速 - 前5个月商业银行累计发行二永债6481.6亿元 较去年同期6254.5亿元增长3.63% [1] - 5月单月发行规模达2845亿元 创年内最高纪录 [1] - 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密集发行 包括工行400亿永续债、农行600亿二级资本债、中行500亿二级资本债等 [2] 发行主体与结构 - 国有大行主导发行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均参与二永债发行 [1][2] - 股份制银行同步跟进 浦发银行发行300亿永续债 招商银行发行270亿永续债 中信银行发行400亿二级资本债 [3] - 城商行积极参与 北京银行发行200亿永续债 西安银行等中小银行获批发行动作增加 [3][6] 资本补充作用与效果 - 二永债用于补充二级资本或其他一级资本 农行600亿二级资本债补充二级资本 北京银行200亿永续债预计提高一级资本充足率0.66个百分点 [2][4] - 优化资本结构并满足监管要求 二级资本债计入二级资本 永续债计入其他一级资本 共同构成资本补充支柱 [4] - 增强抗风险能力和信贷投放能力 通过资本补充扩大信贷规模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4][5] 发行利率特征 - 国有大行发行利率低于2% 中行二级资本债票面利率1.93% 工行永续债1.97% 建行永续债1.99% [2][5] - 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利率略高 浦发银行永续债利率2.03% 北京银行永续债利率2.1% [5] 发行驱动因素 - 监管要求趋严推动资本补充 巴塞尔协议Ⅲ实施使资本充足率考核更严格 [6] - 信贷扩张消耗资本 经济恢复推动信贷投放 银行需补充资本支持业务发展 [6] - 市场环境有利 利率水平较低且监管鼓励市场化补充资本 银行通过发债降低融资成本 [6] - 内源利润补充空间缩窄 盈利能力下降促使银行转向外源融资渠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