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银行(600926)

搜索文档
大行高歌猛进中小银行疲态尽显,零售银行二元分化格局已确认
凤凰网· 2025-09-04 09:03
零售业务增长分化 - 六大行零售业务齐头并进 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均实现明显增长 建设银行个人经营贷款增幅20.38% 个人消费贷款增幅16.35% 工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10.2% 农业银行个人经营贷增加17.2% 个人消费贷增加8.5% 交通银行个人经营贷增长6.5% 个人消费贷增加16.82% [1][4] - 股份行个贷增长疲弱 光大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长5% 但个人经营贷和信用卡均为负增长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余额36,781.88亿元 较上年末仅增长0.92% 中信银行个贷(不含信用卡)增长0.82% 平安银行个人贷款总额下降2.3% [5] - 城商行零售业务表现最为疲弱 杭州银行个贷总额减少64.70亿元 降幅2.12% 青岛银行个贷总额降幅达3.2% [6] 不良风险判断分歧 - 部分银行高管认为零售不良拐点已现 平安银行行长表示零售贷款不良生成拐点已至 浦发银行副行长称信用卡不良拐点已至 [1] - 更多银行认为风险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招商银行副行长坦言零售贷款风险上升趋势未见拐点 杭州银行副行长表示大零售整体风险上升趋势有所减缓但拐点尚未出现 [1] 中小银行面临挑战 - 大行全线出击对中小银行形成明显压力 贷款贴息政策实施后中小银行在经营贷和消费贷增量难有突破 信用卡业务空间非常有限 [3] - 中小银行采取差异化策略应对 通过加大外部合作渠道提高消费贷增长 开发地方国企和公务员客群的专属消费贷产品 与地方国企房企合作加大房贷增量 [7][8] 未来业务发展重点 - 大行将继续深耕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 建设银行明确表示将优化流程提升体验 推动个人消费贷款与经营贷款稳定增长 [4][8] - 股份行聚焦高质量资产组织 平安银行重点发展基石类贷款、中收益贷款和汽车金融业务 招商银行重点加强信用卡贷款、零售小微、消费贷款和住房贷款 [8] - 城商行主攻房贷业务 青岛银行表示将积极满足个人客户刚需和改善性住房贷款需求 杭州银行虽未入选贴息政策名单 但仍将消费贷和经营贷作为主战场并向地方政府争取类似贴息政策 [8][9] 区域市场影响因素 - 房地产成交情况直接影响零售业务表现 上半年杭州二手房市场成交48,926套 同比上涨13% 创近4年同期新高 [6] - 大行通过做大规模稀释不良比率 中小银行则加大出售和处置零售不良为新增腾挪资源空间 [2]
杭州银行(600926) - 杭州银行关于股东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9-04 09:00
股权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4日,红狮集团持股700,213,537股,占总股本9.66%[2] 股份质押 - 2025年9月3日,红狮集团5,000,000股股份解除质押[2] - 本次解质占其持股0.71%,占总股本0.07%[3] - 红狮集团剩余质押股份为0股[3] - 本次解质股份暂无后续质押计划[4]
杭州银行:本次红狮集团所持公司500万股股份解除质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8:55
股权结构 - 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杭州银行约7亿股股份 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9.66% [1] - 红狮集团所持500万股股份解除质押后 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已不存在被质押的情形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份杭州银行营业收入构成为:利息收入占比156.2% 非利息收入占比14.01% [1] - 杭州银行当前市值为1134亿元 收盘价为15.64元 [1]
杭州银行:红狮集团解除质押0.07%公司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9-04 08:50
股东持股变动 - 红狮控股集团解除质押杭州银行500万股股份 占其所持股份比例0.71%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7% [1] - 此次解除质押后红狮集团所持股份已无质押情形 [1] - 红狮集团目前持有杭州银行7亿股 持股比例9.66% [1] 股东未来计划 - 红狮集团未来无后续质押计划 [1]
银行研究框架及25H1业绩综述: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
国盛证券· 2025-09-04 06: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上市银行营收及利润增速双双转正 营收同比增长1.0%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 较25Q1分别提升2.8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4] - 净息差降幅收窄 25H1净息差为1.42% 较24A下降10bp 负债端成本改善力度加大 [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1% 较25Q1提升3.8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保险"报行合一"政策影响消化及港股市场活跃 [5]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7% 较25Q1大幅提升13.9个百分点 主要源于二季度债市利率下行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5]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25Q2不良率1.23% 与上季度持平 拨备覆盖率239% 较上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 [5] 资产端分析 - 2025Q2末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达321.3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6.35% 同比增速9.60% [21][22] - 贷款及垫款总额179.4万亿元 占总资产55.84% 较年初增长5.92% 同比增速8.07% [22] - 贷款增长主要依靠对公业务支撑 新增对公贷款9.05万亿元 占新增资产50% 其中基建贷款新增3.65万亿元 制造业贷款新增2.09万亿元 [18][20] - 个人贷款需求较弱 同比增速仅3.6% 按揭贷款重回正增长 但消费类贷款增量转负 [18][20] - 投资类资产余额97.5万亿元 占总资产30.34% 较年初增长6.65% [22][24] - 同业资产规模18.0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0.92% 占总资产5.60% [22][24] 银行类型差异 - 国有大行贷款占比超55% 投资性资产占比25%-34% 邮储银行贷款占比51.2% 为国有行中最低 [25][26] - 股份行资产结构分化明显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个人贷款占比达51.7%和50.6% 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对公贷款占比超65% [25][27][39] - 城商行投资类资产占比较高 平均达39.5% 贷款占比48.0% 贵阳银行和成都银行对公贷款占比分别达82.9%和80.1% [25][28][40] - 农商行贷款占比52.0% 高于城商行 常熟银行零售占比54.2% 为农商行中最高 [25][29][42] 业绩表现 - 国有行营收同比增长1.9% PPOP同比增长2.0% 股份行营收同比增长0.3% PPOP同比下降2.3% [4] - 城商行营收同比增长6.7% PPOP同比增长5.2% 农商行营收同比增长4.4% PPOP同比增长0.9% [4] - 南京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2.1% 宁波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1.1% 表现突出 [4] - 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521% 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374% 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4]
A股银行股普跌,宁波银行、青农商行跌超2%
格隆汇APP· 2025-09-03 03:49
银行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银行股普遍下跌,截至半日收盘,宁波银行和青农商行跌幅均超过2% [1] - 郑州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杭州银行、西安银行、渝农商行、长沙银行、中信银行、重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跌幅均超过1% [1] 个股跌幅及市值数据 - 宁波银行跌幅2.10%,总市值1873亿,年初至今涨幅20.59% [2] - 青农商行跌幅2.07%,总市值184亿,年初至今涨幅12.36% [2] - 郑州银行跌幅1.91%,总市值186亿,年初至今跌幅1.49% [2] - 成都银行跌幅1.83%,总市值771亿,年初至今涨幅11.40% [2] - 沪农商行跌幅1.76%,总市值861亿,年初至今涨幅6.93% [2] - 杭州银行跌幅1.75%,总市值1138亿,年初至今涨幅9.23% [2] - 西安银行跌幅1.66%,总市值184亿,年初至今涨幅17.45% [2] - 渝农商行跌幅1.65%,总市值743亿,年初至今涨幅13.30% [2] - 长沙银行跌幅1.65%,总市值384亿,年初至今涨幅12.08% [2] - 中信银行跌幅1.63%,总市值4374亿,年初至今涨幅14.78% [2] - 重庆银行跌幅1.52%,总市值337亿,年初至今涨幅8.95% [2]
你追我赶!长三角头部城商行业绩背后:新排序靠什么?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2:5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头部城商行业绩整体增长但增速普遍放缓 分化加剧 江苏银行总资产、营收、净利润均居全国城商行首位 上海银行营收排名下滑 杭州银行通过拨备释放实现净利润高增长 低利率环境下各行资产配置策略分化 金融投资占比普遍较高 [2][3][4][5][8][9][10][11] 业绩表现 - 江苏银行营收448.6亿元(同比+7.8%)净利润210.6亿元(同比+8.5%)均位列第一 [2][3][4] - 宁波银行营收371.6亿元(同比+7.9%)净利润148.4亿元(同比+8.4%) [3][4] - 南京银行营收284.8亿元(同比+8.6%)净利润127.1亿元(同比+9.0%)营收超越上海银行 [2][3][4] - 上海银行营收273.4亿元(同比+4.2%)净利润132.3亿元(同比+2.0%)营收排名降至第四 [2][3][4][5] - 杭州银行营收200.9亿元(同比+3.9%)净利润116.6亿元(同比+16.7%)净利润增速最高 [2][4][5] 收入结构 - 净息差普遍承压:南京银行1.86%(同比-0.10pct)江苏银行1.78%(同比-0.12pct)宁波银行1.76%(同比-0.11pct)杭州银行1.35%(同比-0.07pct)上海银行1.15%(同比-0.04pct) [5][6] - 利息净收入增长分化:南京银行+22.13% 江苏银行+19.1% 宁波银行+11.1% 杭州银行+9.4% 上海银行+1.7% [5][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升1降":杭州银行+10.8% 南京银行+6.7% 江苏银行+5.1% 宁波银行+4.0% 上海银行-6.0% [6][7] 资产配置 - 金融投资占比均值42.8% 接近贷款占比均值45.8% 显著高于A股上市银行均值33.7% [8][9] - 杭州银行金融投资占比最高达46.8% 超过贷款占比43.4% [8][9] - 江苏银行金融投资同比+35.8% 增速为贷款增速18.8%的近两倍 [9] - 宁波银行贷款同比+19.1% 高于金融投资增速12.7% [9][10] - 上海银行总资产增速仅2.2% 显著低于其他四家双位数增长 [9][11] 资产质量与资本 - 不良率普遍低于1%:宁波银行0.76% 杭州银行0.76% 江苏银行0.84% 南京银行0.84% 上海银行1.18% [12][13] - 拨备覆盖率:杭州银行520.89% 宁波银行374.16% 江苏银行331.02% 南京银行311.65% 上海银行243.64% 均较去年末下降15-27个百分点 [13][1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上海银行10.78% 杭州银行9.74% 宁波银行9.65% 南京银行9.47% 江苏银行8.49% [13][14]
城商行的二十年:展望“十五五”,谁是未来大赢家?
东北证券· 2025-09-02 09:0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4] 核心观点 -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和融资需求变化是驱动金融细分行业此消彼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1] - 银行信贷占地方政府债务比例将从38%提升至42% 对应年度增速在10%-17%之间波动 [1] - 城商行在地方政府化债过程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政信类贷款增速高于其他类型银行 [1] - 城商行将承担更大使命 国有资金持股比例提高 监管属性增强 本地竞争力提升 [2] - 通过六个维度对上市城商行进行打分 选出12家银行预计在"十五五"期间更快扩张 [2] - 城商行整体估值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预计2026年末达0.7x 2030年末达1.22x [2] - 推荐关注标的包括重庆银行 厦门银行 上海银行 齐鲁银行 成都银行等 [3] 地方政府融资结构变化 - 2008-2010年信贷快速增长 占比90% [19] - 2011-2014年影子银行和城投债接力 信贷占比从90%下降至66% [19] - 2015-2019年债务置换+资管新规影响 信贷占比从51%下降至35% [19] - 2020-2022年信贷占比稳定在35%左右 [19] - 2023-2025年信贷占比出现拐点 从35%升至37% [19] - 2026-2030年预测信贷占比从38%提升至42% [19] 定量预测分析 - 基准假设下银行贷款增速2026E为12.9% 2030E为10.4% [29] - 基准假设下银行贷款占比从2024年35.8%提升至2030年42.1% [29] - 情景假设1下银行贷款增速2026E为16.4% 2030E为10.6% [29] - 情景假设1下银行贷款占比从2024年35.8%提升至2030年45.2% [29] 城商行化债表现 - 城商行政信类贷款在对公贷款中占比55.2% 高于股份行47.1%和农商行42.3% [50] - 2015年第一轮债务置换时 城商行政信类贷款增速反而上行 [60] - 重点化债省份城商行政信类贷款增速与城投债增速存在明显互补关系 [61] - 地级市城投债发行/GDP比例变化与当地城商行政信类贷款占比变化显著正相关 [61] 城商行发展优势 - 125家城商行中地方国企80家 公众企业42家 [75] - 上市城商行国资持股比例2024年大于1的占比75.9% [75] - 城商行政府补助收入占营收比例高于股份行 [76] - 省级财政厅和国资委控股的银行本地信贷占比平均5.2% [76] 估值分析 - 上市城商行PB估值变动与信贷复合增速呈现明显正相关 [13] - 城商行零售信贷实现收益率优势收缩 [13] - 零售 对公实现收益率差值主导因素发生转变 [13]
城商行板块9月2日涨1.65%,齐鲁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4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08:59
板块表现 - 城商行板块整体上涨1.65%,显著跑赢上证指数(下跌0.45%)和深证成指(下跌2.14%)[1] - 齐鲁银行以3.79%涨幅领涨板块,青岛银行(2.63%)和苏州银行(2.24%)涨幅居前[1] - 西安银行是唯一下跌个股,跌幅0.47%[2] 个股交易数据 - 江苏银行成交额最高达17.55亿元,成交量162.40万手[1][2] - 宁波银行成交额15.10亿元,杭州银行成交额12.00亿元,北京银行成交额12.83亿元[1][2] - 重庆银行成交量最低仅13.85万手,成交额1.36亿元[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41亿元,游资净流出2.03亿元,散户净流出1.38亿元[2] - 江苏银行主力净流入1.40亿元(占比8.0%),杭州银行主力净流入1.30亿元(占比10.84%)[3] - 重庆银行主力净流入1701.04万元(占比12.55%),厦门银行游资净流入1058.73万元(占比6.68%)[3]
杭州银行董事长宋剑斌:“不以风险换发展” 维持资产规模的合理增速
全景网· 2025-09-02 07:58
核心经营原则 - 公司强调不以风险换取发展的核心经营原则 结合市场环境与发展阶段将适配增长率设定在10%至20%区间 通过内源资本补充支撑资产扩张并坚持轻资本发展路径 [1] - 公司需实现量本利险协调发展 坚持风险可控业务多做 风险不可控业务不做 看不清业务少做的经营策略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6.62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6.66% [1] - 不良贷款率保持0.76%低位水平 拨备覆盖率高达520.89% [1] - 业绩增长主要依托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资产负债结构持续完善和较低不良水平 [1] 业务发展策略 - 对公信贷重点投向制造业和科技类贷款领域 [1] - 零售贷款积极布局场景消费信贷业务 [1] - 持续坚持轻资本发展路径推动资产扩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