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600887)

搜索文档
艺术与公益碰撞,伊利携手新周刊与青年艺术家“让美好发声”
中金在线· 2025-09-23 07:56
活动概述 - 伊利集团联合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于9月22日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主办"让美好发声"公益美好周互动体验展 活动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新周刊支持 腾讯及联想等企业参与[1] 艺术与公益融合形式 - 展览通过"看见、听见、在场"三个环节串联伊利公益行动 结合四位艺术家互动作品实现公益可感知化[3] - 以艺术之美诠释公益之力 将公益行动转化为可体验的美好 推动美好持续传递[3] - 艺术家何文文与黄松晟创作《无声的告白》通过虚拟现实交织空间为失语者发声[7][9] - 艺术家刘宝亮通过废墟与鲜花蒙太奇叙事展现临近美好[7][11] - 艺术家刘洋运用AI技术创作"一老一小"生命影像 构建时空共存的诗意空间[7][13] 公益项目展示 - 集中呈现伊利方舟 伊利营养2030 伊利童梦同宇 老年营养改善工程 伊利家园行动 自然灾害救助六大公益项目[13] - 展区通过孩子与长者笑脸具象化展示"一老一小"守护成果[15] - 设置"当你老了时光机"和"问答墙"互动装置 拉近公益距离 强化公众参与感[17][19][21] 跨界合作机制 - 伊利与腾讯 联想等45家单位组成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 通过跨界协同落地美好行动[21][23] - 生态圈作为主办方之一推动此次活动 成员单位数量达45家[21][23] - 公司未来将继续凝聚生态圈合力 深化公益行动可持续性[23]
伊利集团连续三届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3 06:54
奖项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凭借"自主预防 三线促零"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从541家受理组织中脱颖而出 成为连续三届(第三至五届)获此殊荣的乳企[1][2] - 与中核核电 中国船舶集团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等国家战略领域企业同台获奖 体现公司在质量管理领域的顶尖实力[1] - 公司囊括亚洲质量卓越奖 全国质量奖等质量大奖 实现中国奶业质量奖项"全满贯" 连续6年入选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8] 质量管理体系 - 首创食品安全"三条线"标准: 国标线 提升50%的企标线 再提升20%的内控线 率先引入医药行业QbD(质量源于设计)管控体系[8] - 2022年成为全球首家通过SGS金标认证的食品企业 该认证涵盖生产过程与产品品质双体系 整合全球最严苛乳业标准[11][12] - 推行"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文化理念 通过传帮带机制将品质意识融入全员日常行动[6] 生产技术智能化 - 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配备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 饲喂机器人等设备 智能系统可监测奶牛孕酮值并实现科学孕产管理[4] - 金灏工厂采用超高速灌装机 AGV无人驾驶小车 库卡机械手组成全自动化产线 每条生产线配备AI视频检测系统进行毫米级包装检查[5][12] - 智慧牧场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每头牛的产奶量 采食量 运动量及健康状况 每次挤奶即完成一次体检[4] 品质指标突破 - 公司原奶菌落总数平均值连续两年(2023-2024)低于1万CFU/mL 远优于欧盟标准(≤10万CFU/mL)[9] - 中国奶业核心指标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 蛋白质 脂肪 体细胞等指标实现划时代进步[9] - 建成世界领先奶牛核心育种场 培育出国内排名领先的种公牛 取得种牛历史性突破[15] 创新研发体系 - 在全球布局15个创新中心(欧洲 大洋洲 东南亚等) 形成从牧草种植到乳品生产的全产业链创新链路[13] - 通过全球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13] 市场影响与消费趋势 - 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8] - 2024年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达40.5公斤 较1949年(0.4公斤)增长100倍[9] - 中国奶业用20年时间跨越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差距 实现"国奶自信"[9][15]
2025乳制品行业简析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9-23 06: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1][12][13][15][16][18][20][21][22][23][24][26][27][28][29][31][32][34][35][36][38][39][40][41][42][44][45][47][48][49][50][51][52][54][55][56][57][59][60][61][62][64][65][66][67][69][70][71][72][73][75][76][77][78][79][80][82][83]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乳制品行业已形成伊利和蒙牛双寡头竞争格局 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 [60][61][62] - 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包括供应链成本上升 原奶产能过剩 以及产品主粮属性削弱 [70][71][72][73] - 未来增长机遇在于B端市场扩张 政策支持 冷链物流升级以及生物技术应用 [76][77][78][79] 行业定义与加工流程 - 乳制品是以生鲜乳为主要原料 通过加工工艺生产的产业 连接农牧业与食品加工业 [9] - 主要产品包括液体乳 奶粉 奶酪 黄油及冰淇淋等 [11] - 加工流程涵盖杀菌 发酵 浓缩 干燥及混合等多个环节 [7][8] 行业发展历史 - 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从1949年的贫瘠期到2020年后的恢复期 [12] - 关键节点包括改革开放推动技术引进 UHT技术普及 三聚氰胺事件及疫情后复苏 [12][13] - 伊利和蒙牛在1997-2007年引领行业增长 年均增速超60% [12] 行业现状与规模 - 2024年乳制品销售额整体下降3.1% 而整体快消品市场增长3.0% [15][16][18] - 酒类增速6.4% 饮料增速6.3% 为增长最快品类 [16][18] - 2024年乳制品市场零售规模达5217亿元 预计2026年达5967亿元 [21][26] - 奶类产量波动 2024年自产牛奶量4155万吨 [23][35][36] 行业政策环境 - 政策导向从安全重建转向高质量与竞争力提升 [27][29] - 具体政策包括提升质量安全标准 支持奶源基地建设及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28] - 新国标GB25190禁用复原乳 推动生鲜乳使用率提升 [28][29] 行业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上游奶源供应 中游加工及下游销售 [31][32] - 上游原奶存在缺口 2024年进口大包粉折原奶488万吨 占原料总供应量10.5% [35][36][38] - 中游乳品制造环节毛利率最高 可达30%以上 为价值创造核心 [39][40][41] - 下游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 2024年占比83% 线上渠道占比17% [42][44][45] 消费市场分析 - 中国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2022年中国人均消费32.5KG 而澳大利亚达94.2KG [51]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6.28KG 农村居民仅8.94KG 下沉市场空间巨大 [49][50] - 消费结构以液体乳为主 占比44.0% 奶粉占比32.5% [56][57] - 液体乳中常温白奶占83% 低温鲜奶占17% [56][57][59] 行业竞争格局 - 伊利和蒙牛为行业双龙头 2024年伊利市场份额30.2% 蒙牛25.9% [60][61][62] - 两者在常温白奶 常温酸奶等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62] - 光明和娃哈哈等其他品牌市场份额较小 [61] 企业案例分析 - 伊利集团为全球乳业五强 产品涵盖液体乳 奶粉 酸奶 冷饮及奶酪 [64][65][66] - 2024年液体乳收入占比64.78% 奶粉及奶制品占比25.63% [67][69] - 核心大单品包括伊利纯牛奶 金典和安慕希 合计规模680亿元 占业绩54% [65][69] 未来发展挑战 - 供应链成本风险 豆粕等饲料价格2024年同比上涨18% 占原奶成本62% [70] - 原奶产能过剩 2025年预计仍超110万吨 喷粉储存每吨亏损1.5万-1.9万元 [70] - 产品主粮属性削弱 消费场景被其他品类侵蚀 [71] - 深加工技术瓶颈 70%核心原料依赖进口 深加工产品占比仅7.3% [72] 未来发展趋势 - B端市场机遇 奶酪 黄油等固态乳制品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70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4.3% [76] - 政策支持 学生奶计划目标2025年惠及3500万学生 推动人均消费量提升 [77] - 冷链物流升级 数智化技术使鲜奶损耗率从15%降至5% 支撑低温奶渗透率向40%突破 [78] - 生物技术应用 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发酵等技术推动产业向生物制造新范式转型 [79]
伊利股份20250922
2025-09-23 02:34
公司及行业 * 伊利股份[1] * 乳制品行业[2] 核心观点与论据 经营业绩与目标 * 维持2025年全年经营目标不变 预计收入实现小个位数增长 净利润率保持9%[2] * 上半年业绩良好支撑全年目标 常温液奶复苏偏弱但其他业务超预期[2] * 上半年冷饮表现不错 全年冷饮收入预计略高于年初预期[11] * 奶粉业务上半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全年保持双位数增长目标[11] * 奶酪业务上半年实现双位数增长[4] 市场与渠道策略 * 中秋国庆备货策略稳健 不强行压货 关注渠道健康[2] * 备货启动时间较去年稍晚 主要集中在9月底前完成[2][3] * 鼓励经销商把握春节和双节售卖期的重要销售机会[4] * 渠道库存新鲜度较好 春节期间库存新鲜度约为20天出头 二季度不到30天 三季度与二季度相差不大[6] * 希望维持经典产品99元两提的良性价格体系 不希望通过降价竞争 目前价格体系相对稳定[16] * 下半年计划增加定向投放 继续给予终端和经销商费用支持以拉动销售[26] * 促销策略根据当地竞争情况而定 原则是保持价格稳定 但在某些地区可能会进行价格竞争[28] * 下半年促销力度预计有所增加 尤其是在三季度中秋国庆高峰期[29] 产品与品类表现 * 各品类表现分化 冷饮受备货周期影响较小 乳饮料优酸乳表现突出[2] * 双节期间主推经典和安慕希产品 并拓展多元化礼赠市场[2][9] * 礼赠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 乳制品如经典和安慕希在送礼场景中占比依然较高[10] * 常温液态奶市场份额基本稳定 受益于小乳企成本上升 市占份额有所回升并保持稳定[16] * 婴儿粉和成人粉上半年均实现双位数增长[11] * 奶酪业务To B业务增长较快 To C业务目前已稳住[17] * B端业务占比提升至约60% C端占比约40%[19] 成本与毛利率 * 下半年奶价降幅可能不如上半年显著 同时公司自二季度起适度让利渠道以促进终端销售 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下半年的盈利表现[8] * 一二季度毛利率提升显著 受益于较低奶价红利和春节错配[25] * 下半年毛利率改善幅度可能不如上半年明显 但全年维度看 毛利率和销售费用率仍朝好的方向发展[25] * 原材料成本周期整体趋势朝着供需平衡方向发展 今年八九月份基本没有喷粉现象 散奶价格目前达到两块七八 高于去年水平[24] 业务发展与投资 * 生育补贴以现金返利形式发放 怀孕7个月后的孕妇可以凭相关证明申领孕妇粉 生产后则可申领婴儿粉[13] * 生育补贴按年度进行费用支持 始于2025年4月10日左右 费用按照全责发生制记入当季 主要体现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中[12] * 上半年捐赠科目中包含3亿多元的捐赠 而16亿元的补贴也在其中 预计下半年及2026年一季度仍会有影响 但整体对利润影响不大[12] * 深加工产线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预计下半年正式投产 一开始规模不会很大[21] * TO B业务销售规模约为十多亿 不到20亿[21] * 优势包括丰富的产品品类 强大的上游奶源布局以及探索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如乳清蛋白 酪蛋白等[23] 分红与减值 * 承诺分红率不低于70% 如果业绩表现更好 希望能够达到更高水平[30] * 预计2025年减值情况将比2024年有所改善 大包粉减值可能减少 信用减值也将减少 商誉减值方面不会再有像去年那样的大额减值事件 总体上减值幅度将明显下降[31][32] 其他重要内容 * 长期来看 人口出生率将有所改善 但需要时间从政策落地到思想转变 2025年公司建档数据显示出生率略有下降 但预计2026年会有所回升[14] * 上半年一二段奶粉市场已经转正 三段降幅也在收窄[15] * B端业务占比提升原因包括餐饮市场恢复良好 公司对To B业务高度重视 整合各事业部资源提高议价能力 以及即将上线深加工产线满足定制化需求[20] * 国内有不少企业在布局深加工产能 但更多的是国产替代趋势 目前大部分市场仍由恒天然 雀巢等外资品牌主导[22]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第八期超短期融资券兑付完成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19:36
超短期融资券兑付 - 公司完成2025年度第八期超短期融资券兑付 本息兑付总额达人民币110.34亿元 由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代理划付至债券持有人账户 [1] 担保协议签署 - 公司与荷兰合作银行香港分行签署保证协议 为控股子公司Ausnutria B V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担保最高本金限额0.3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93亿元) [3][5] - 担保范围涵盖授信使用产生的全部债务 包括本金 利息 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 [6] - 担保方式为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 保证期间为最后一笔主债务履行期满后三年 [6] 担保授权背景 - 担保事项经2025年4月董事会会议及5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授权担保总额不超过33.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货币 额度可循环使用 [5] - 本次担保属于已授权范围 无需重新履行审议程序 [5] 担保合理性说明 - 担保为满足控股子公司业务需求 保障其有序经营 被担保人经营及财务状况良好 具备债务偿付能力 [7] - 担保风险可控 符合互利共赢原则 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7] 担保数据统计 - 截至2025年9月19日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82.45亿元 占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15.50% [8]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66.06亿元 占净资产12.42% 子公司内蒙古惠商融资担保存在0.40亿元逾期担保 [8]
伊利股份:2025年度第八期超短期融资券兑付完成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2 13:17
公司融资活动 - 伊利股份于2025年9月19日完成2025年度第八期超短期融资券兑付工作 [1] - 本息兑付总额为人民币11,034,283,835.62元 [1]
吃喝板块继续回调!食品ETF(515710)收跌1.43%,近20日吸金超1.7亿元!布局窗口悄然打开?
新浪基金· 2025-09-22 12:03
板块表现 - 吃喝板块9月22日回调 食品ETF场内价格收盘下跌1.43% 盘中跌幅一度达1.9% [1] - 成份股普遍下跌 东鹏饮料、舍得酒业、酒鬼酒跌幅超3% 盐津铺子、今世缘、广州酒家跌超2% 五粮液、古井贡酒、光明乳业等跌超1% [1] 资金动向 - 食品ETF近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申购6918万元 近20个交易日累计净申购达1.72亿元 [3] - 资金逆势布局显示对板块中长期配置价值的认可 [3] 行业基本面 - 白酒行业仍处需求压力阶段 飞天茅台批价双节前小幅下跌验证终端压力 [3] - 茅台酒8月底以来终端动销环比好转 部分酒企8月终端开瓶率呈现向好迹象 [3] -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 市场终端呈现回暖趋势 8月动销环比6-7月边际改善 [3] - 行业加速去库存 政策转暖推动渠道信心逐步修复 [6] 机构观点 - 开源证券认为白酒基本面底部渐近 后续大概率呈现平稳向上态势 [3] - 国盛证券指出板块有望率先实现估值修复 2026年低基数下基本面将逐步改善 [3] - 中信建投表示反内卷政策有利于价格筑底 低位白酒餐饮链有望回暖 [5] - 多家机构强调当前板块处于估值低位 茅台动销回暖 底部配置机会值得重视 [5][6] 估值水平 - 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20.74倍 处于近10年7.06%分位点的历史低位 [4] - 当前估值水平凸显中长期配置性价比 [4] 产品布局 - 食品ETF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约60%仓位布局高端及次高端白酒龙头股 [6] - 近40%仓位覆盖饮料乳品、调味、啤酒等细分板块龙头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伊利股份、海天味业等 [6]
乳业概念下跌1.82%,13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0:19
乳业概念板块整体表现疲软 资金大幅流出[1][2] 板块表现 - 乳业概念板块下跌1.82%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欢乐家下跌5.99% 新农开发下跌4.29% 麦趣尔下跌3.72%[1][2] 资金流向 - 乳业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3.91亿元[1] - 30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13只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1] - 大北农主力资金净流出7171.36万元居首 怡亚通净流出6972.15万元 欢乐家净流出3328.95万元[1] - 伊利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35.84万元 麦趣尔净流入582.53万元 青岛食品净流入86.73万元[1][2] 个股表现 - 欢乐家换手率3.92% 跌幅5.99%[1] - 怡亚通换手率6.31% 跌幅2.78%[1] - 新农开发换手率4.71% 跌幅4.29%[2] - 麦趣尔换手率6.54% 跌幅3.72%[2] - 伊利股份换手率0.62% 跌幅0.54%[2]
伊利股份(600887)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第八期超短期融资券兑付完成的公告
2025-09-22 09:16
融资信息 - 公司2025年7月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八期超短期融资券,总额110亿元[1] - 发行利率1.44%,期限79天[1] - 起息日2025年7月2日,兑付日2025年9月19日[1] 兑付情况 - 2025年9月19日完成兑付,本息总额110.3428383562亿元[1]
伊利股份(600887)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9-22 09:15
担保情况 - 为Ausnutria B.V.担保最高本金限额0.35亿欧元,折合2.93亿元[2][3][6] - 为Ausnutria B.V.提供担保余额25.32亿元[2]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82.45亿元,占比15.50%[3][8][9]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66.06亿元,占比12.42%[9] - 下属担保公司逾期金额0.40亿元[3][9] - 2025年4 - 5月同意为部分控股子公司担保,金额不超33.5亿元[4] 业绩情况 - Ausnutria B.V.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686,550万元,负债337,319万元,净额349,231万元[5] - Ausnutria B.V. 2025年1 - 6月营收221,664万元,净利润 - 51万元[5] - Ausnutria B.V.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616,015万元,负债298,303万元,净额317,712万元[5] - Ausnutria B.V. 2024年度营收393,441万元,净利润55,307万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