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600887)

搜索文档
伊利推动乳业深加工变革 开启“精准营养”新时代
经济日报· 2025-09-28 21:49
行业供需变革 - 乳品市场正从基础营养向功能精准跃迁 消费者期待更多具备天然 功能 精准特性的乳制品[2] - 行业供给面临挑战 原奶品质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但乳品深加工能力不足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偏低 乳铁蛋白 乳清蛋白等核心功能原料长期依赖进口[2] - 乳业发展分为3个递进阶段:1.0营养保全时代聚焦安全与保藏 2.0营养优化时代推动功能性食品升级 3.0精准营养时代以乳深加工为核心实现定制化营养设计[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乳铁蛋白定向保护技术将常温纯牛奶中乳铁蛋白保留率从10%大幅提升至90%以上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4] - 构建"拆 切 递"技术链:分子级拆解技术无损分离核心营养成分(活性保留率91.2%) 酶切技术精准切割功能肽段 智能递送系统实现靶向输送[5] - 全球专利申请总数 发明申请总量位居全球乳业十强前列 乳蛋白深加工领域相关专利申请总量跃居中国前列 全球第5[7] 智能制造与产业生态 - 伊利健康谷占地超30平方公里 以全链条协同 全要素智能为核心提供全流程保障[6] - 建成国内率先成立的5G智能奶酪工厂 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奶酪制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集成乳铁蛋白 脱盐乳清等深加工核心生产技术[6] - 工厂依托5G 工业互联网技术 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 生产运营智能化 用户服务敏捷化 产业体系生态化[6]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乳业深加工推动产业从量到质升级 减少核心原料进口依赖 与健康中国倡议相协调[3] - 奶酪工厂布局解决原奶供需矛盾 稳定全产业链 打通奶酪生产与深加工协同链路[6] - 构建产学研用高效协同创新生态 集聚全球智慧资源 成为推动奶业振兴的创新人才高地[7]
年轻人期待与用人单位“共同进化”
中国青年报· 2025-09-28 20:27
文章核心观点 - 企业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与新生代员工的"双向赋能" 重点聚焦成长需求满足、创新实践平台搭建和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1][4][5] 企业人才培养实践 - 伊利集团设置"创意集市"作为新员工模拟实践场景 2025年新员工提出"现泡茶"概念并通过互动剧展示 获得年轻消费者积极反馈 [1][8] - 字节跳动营造开放包容氛围 让新人直接参与挑战性项目 强调"新视角带来新思路"的管理理念 [2] - 腾讯实施"青云计划"聚焦AI大数据等技术领域 设置160余项技术课题支持青年参与前沿技术研究 [3] 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 伊利建立"选育留"全链条管理体系 围绕"尊重人凝聚人成就人发展人"理念推动身份认同到角色融入的快速过渡 [2] - 腾讯强化科技人才前瞻性储备 与青年人才共同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创新 [3] - 企业通过导师制培训课程绩效评估形成"识别潜力—培养能力—提供舞台—检验成果"的系统闭环 [9] 新生代员工需求特征 - 67.24%受访大学生将成长与个人能力提升快列为首要求职考量因素 [1] - 新生代员工需求呈现三大维度:个性需求(定制化工作安排、多元化职业通道、多样化激励) 社交需求(内部兴趣小组、实战协作场景) 平衡需求(弹性工作制、目标管理导向) [4] - 组织需提供任务机会(挑战性任务、轮岗机制)、工作意义(价值贡献认知)和包容环境(开放沟通、资源支持) [4] 组织管理范式变革 - 传统"命令-控制型"管理方式趋于失效 需构建满足心理契约的新型组织生态 [4] - 人力资本成为组织可持续竞争优势根本来源 对员工成长投入可带来高质量人才梯队、雇主品牌提升和招聘成本降低等长期回报 [5] - 校企合作前置培养环节 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实现双向赋能 提前识别潜在人才 [9] 创新实践成效 - 新员工创意直接面向市场检验 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生到职场人的综合能力跨越 [7] - 微信团队新员工数月内实现算法上线 承担影响数亿用户的技术研发工作 [7] - 新员工带来的新视角新想法成为企业破解业务难题的关键钥匙 推动业务新突破 [8]
当下消费还有哪些机会—9月消费观点汇报
2025-09-28 14:57
当下消费还有哪些机会—9 月消费观点汇报 20250928 预计三季度食品和消费股持仓会进一步下降,可能降到历史最低水平。除了一 些特别大的基金外,在正常基金规模内主动持仓比例会非常低。这一过程启动 后可能会持续几个季度,最终形成底部。 如何看待海外公司的发展模式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启示? 美国公司的发展模式通常经历几波增长:核心业务增长、新品类扩展、并购实 现新品类扩展、海外扩张以及大幅度分红。例如,美国通用磨坊通过这些阶段 实现了长期稳定增长。而菲利普莫里斯和英美烟草等公司尽管估值高,但股息 率也相对可观。这种模式表明,通过产品创新、并购及海外扩张可以实现长期 稳定增长。 明年(2026 年)食品股是否存在投资机会? 摘要 预计三季度食品和消费股持仓或降至历史低位,主动持仓比例将极低, 此过程可能持续数季度,最终触底,为未来反弹积蓄势能。 明年食品股存在投资机会,估值或降至 15 倍以内,扣除现金后市销率 降至 1 到 3 倍,收入稳定、市场份额稳固的公司更易受消费者青睐。 白酒行业需观察四季度报表真实性,若数据向好,明年复苏机会较大; 中药板块估值低且提价能力强,政策支持下复苏速度或快于其他板块。 健康食品 ...
伊利和京东,将搭子进行到底
36氪· 2025-09-28 13:20
核心观点 - 伊利与京东通过"搭子经济学"策略 在中秋等节日节点创新营销模式 以"百搭"定位替代传统C位竞争 实现从商品捆绑到情绪承载的转变 形成可复用的商业模型 [3][5][16] 营销策略演变 - 春节阶段采用"普适惊喜"策略 通过整单免单机制使牛奶成为年货场景自然搭配 完成从"礼盒组成部分"到"购物车必备单品"的角色跃迁 [9][14] - 高考节点结合京东外卖推出"高考搭子"营销 将牛奶与"锦鲤"寓意绑定 实现情绪共振并切入年轻群体日常场景 [9][14] - 中秋期间升级为"最高十倍免单"机制 京东对加购环节进行定制化改造 使"牛奶+月饼"组合形成强触达闭环 [10][14] 合作机制创新 - 京东为活动提供购物车提示、组套功能等流程链路改造 将消费者无意识的"顺手"行为转化为默认动作 [10][18] - 双方联合打造IP化内容:京东Joy与伊利"奶人"IP开设"团圆客栈" 并在广州、成都等城市进行线下快闪巡游 [5][7] - 平台与品牌深度协同:京东提供流量入口与机制支持 伊利输出品牌力与执行力 实现从传播概念到用户习惯的转化 [16][18] 行业影响 - 乳企营销逻辑发生转变:从传统礼盒大战的配角转向全场景嵌入的确定性选择 开辟不争C位的新竞争路径 [18][19] - 节点营销价值重构:短期爆点转向长期心智沉淀 通过三次快速迭代形成可复制商业模式 [16][19] - 国民品牌战略升级:依托高频渗透的日常消费场景 将"百搭"属性转化为持续稳定的场景竞争力 [17][19]
伊利和京东,将搭子进行到底
36氪· 2025-09-28 13:00
核心观点 - 伊利与京东通过"搭子经济学"策略 在节日营销中避开传统C位竞争 以"百搭"定位嵌入消费场景 实现从商品捆绑到情绪承载的转变 [4][8][11] - 三次节点营销迭代形成可复制商业模型:春节通过整单免单机制将牛奶转化为必备单品 高考绑定情绪场景 中秋升级为十倍免单并改造平台加购链路 [14][15][20] - 策略本质是长期主义心智占位 通过持续陪伴沉淀用户习惯 将品牌优势转化为全场景嵌入的确定性选择 [22][24][26] 中秋节点营销策略 - 放弃礼盒内卷 采用月饼+牛奶加购模式 用户完成下单可参与最高十倍免单抽奖 降低消费者选择压力 [8][11] - 结合IP联动与线下快闪:京东Joy与伊利"奶人"IP共创"团圆客栈" 并在广州 成都等城市进行线下巡游 延伸线上叙事 [8][10] - 借助京东月饼类目流量优势 自然完成从商品组合到情绪共鸣的升级 使牛奶成为节日消费的"默认动作" [8][11] 三次搭子实验迭代路径 - **春节阶段**:定位"春节百搭款" 通过整单免单机制使牛奶从礼盒配件转变为购物车必备单品 实现角色跃迁 [14] - **高考阶段**:与京东外卖合作绑定"锦鲤"寓意 切入全民关注场景 借势平台流量放大器强化情绪共振 [14][15] - **中秋阶段**:玩法升级至最高十倍免单 京东定制化改造加购链路(搭售顺手买 组套功能) 形成强转化闭环 [15][20] 品牌与平台协同机制 - 京东提供机制层支持:包括免单活动设计 外卖渠道整合 购物车提示功能及加购链路改造 赋能品牌场景嵌入 [15][24][25] - 伊利依托国民品牌渗透率与消费习惯认知 将"百搭"属性转化为商业优势 避免一次性营销追求持续心智沉淀 [24][26] - 双方合作实现双赢:伊利获得用户心智沉淀 京东验证节庆场景塑造能力 共同构建可复用的创新商业模型 [25][26] 行业营销范式转变 - 乳企营销从礼盒配角转向全场景嵌入 不争货架C位而是成为消费者购物车中的确定性选择 [25][26] - 节点营销竞争焦点从短期爆点转向长期陪伴 通过稳定输出建立品牌在不同场景中的确定性位置 [22][26] - "搭子逻辑"代表营销范式进化:降低决策成本 强化情绪共鸣 最终形成用户消费习惯的肌肉记忆 [11][22]
解锁儿童奶粉密码,伊利QQ星为儿童成长续航
搜狐网· 2025-09-28 11:30
产品定位与核心优势 - 伊利QQ星榛高紫金装儿童奶粉专注于儿童成长阶段的多元营养需求 成为家长信赖选择[1] - 产品采用珍稀A2β-酪蛋白型生牛乳奶源 与母乳酪蛋白结构相近 易于儿童消化吸收[3] - 特别添加磷脂酰丝氨酸(PS) 有助于大脑神经细胞发育 提升认知与学习能力[3] 配方技术与营养特点 - 配备三重护眼组合(玉米黄质 牛磺酸 维生素A) 能有效过滤电子屏幕蓝光 保护视力减少用眼疲劳[6] - 不添加蔗糖 香精 防腐剂等成分 从源头减少潜在身体负担[6] - 营养含量优于普通纯牛奶 提供更丰富成长所需营养[6] 品质控制与生产体系 - 奶源来自伊利自有牧场 建立严格牧场管理标准确保安全优质[5] - 采用智能化生产工艺减少人为干预 保障品质稳定性[5] - 构建全流程检测体系 从奶源到成品经过多轮严格检测[5] 企业研发战略 - 公司围绕不同年龄段儿童生理特点深耕营养研究 从婴幼儿延伸至儿童成长阶段[1][5] - 通过科学创新研发精准营养配方 涵盖骨骼发育 肠道健康 脑眼发育等关键需求[5] - 持续为儿童成长提供高钙组合 专利益生菌益生元等关键营养成分[5]
中国婴配粉全球进击:从纪录片看民族品牌的科研坚守与信任重建
中国经济网· 2025-09-28 02:30
行业战略转型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押注电动化和智能化新赛道实现从追赶到并跑乃至部分领跑 成功换道超车[1] - 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借鉴新能源汽车经验 摒弃传统赛道被动追赶 开启以更高标准 更优配方 更先进工艺和更严苛品控为核心的新赛道竞争[1] 国际化布局 - 金领冠作为首个入驻中国香港万宁健康零售连锁的国产婴配粉品牌 于2023年5月20日正式登陆香港市场[4]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成为辐射全球市场的重要枢纽 推动中国乳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4][8] - 国产婴配粉品牌以"国产身份"跻身香港主流渠道 标志其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实力 从安全起点迈入科学配方与科研引领新阶段[6] 科研创新实力 - 金领冠基于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7个市县的超千万份中国母乳成分数据 研发出专为中国婴幼儿营养需求设计的专利配方[8][9] - 伊利自2007年建立中国乳企母乳研究数据库 持续升级为覆盖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母乳数据的世界母乳研究数据库[11] - 公司在全球布局15个研发创新中心 取得多项国际突破性母乳研究成果 支撑本土化创新应对全球市场竞争[11][13] 品质与信任构建 - 通过消费者实地参观生产线和全程可追溯的"一罐一码"技术 建立透明化信任纽带[16] - 配备营养顾问和特邀专家构建育儿家庭支持网络 强化品牌温情陪伴形象[16] - 香港用户反馈显示产品使用后宝宝体检指标良好 实现从"被审视"到"主动输出"的品牌叙事转变[6][1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金领冠展现中国婴配粉企业通过科研创新 智能制造 全球布局与用户服务实现国际化转型升级的完整路径[18] - 中国婴配粉品牌在国际市场突破将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为消费品行业提供可参考范式[18]
“天然精准营养”时代到来,伊利打造一杯更“懂你”的牛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01:54
核心观点 - 乳业正经历从基础营养向精准营养的转型 行业通过深加工技术突破实现高附加值产品创新 满足消费升级需求[4][5][12] - 伊利作为行业龙头 在乳深加工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 引领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7][8][10][11] 供需变革 - 乳品市场从"基础营养"向"功能精准"跃迁 消费者期待具备天然、功能、精准特性的乳制品[4] - 行业面临供给挑战:原奶品质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但深加工能力不足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偏低 乳铁蛋白等核心功能原料长期依赖进口[4] - 乳业发展分为三阶段:1.0营养保全时代(巴氏杀菌/UHT灭菌) 2.0营养优化时代(益生菌/乳糖水解) 3.0精准营养时代(深加工技术实现定制化营养)[5] 技术突破 - 伊利研发乳铁蛋白定向保护技术 将常温纯牛奶中乳铁蛋白保留率从10%提升至90%以上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7] - 构建"拆、切、递"技术链:分子级拆解技术实现91.2%活性保留率 酶切技术精准切割乳蛋白 智能递送系统保护功能成分直达人体特定位置[8] - 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和发明申请总量在全球乳业十强中位列第二 中国乳业首位 乳蛋白深加工领域专利申请量中国第一全球第五[11] 产业生态 - 伊利健康谷占地超30平方公里 以全链条协同、全要素智能为核心 提供从奶源到产业化的全流程保障[10] - 建成国内首座5G智能奶酪工厂 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奶酪制品研发生产基地 代表行业智能制造最高标准[10][11] - 奶酪工厂集成深加工核心技术 生产乳铁蛋白、脱盐乳清等重要深加工产品 解决原奶供需矛盾并稳定全产业链[11] 行业影响 - 深加工技术推动乳业从"量"到"质"的产业升级 减少核心原料进口依赖 契合"健康中国"战略[5][6] - 牛奶从基础营养源升级为精准营养载体 满足宝宝、老人、运动人群等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健康需求[8][12] - 伊利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范本 证明深加工是关乎战略自主和民生需求的重要领域[11][12]
伊利开启“天然精准营养”时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7 22:52
行业发展趋势 - 乳品市场正从基础营养向功能精准跃迁 消费者期待更多具备天然 功能 精准特性的乳制品 [7] - 乳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0营养保全时代聚焦安全与保藏 2.0营养优化时代升级为功能性食品 3.0精准营养时代实现高效提取与定制化营养设计 [8] - 行业供给面临挑战 原奶品质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但深加工能力不足 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偏低 核心功能原料长期依赖进口 [7] 技术创新突破 - 公司研发乳铁蛋白定向保护技术 将常温纯牛奶中乳铁蛋白保留率从10%大幅提升至90%以上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9] - 构建"拆 切 递"技术链:分子级拆解技术实现活性保留率91.2% 酶切技术精准切割功能肽段 智能递送系统包埋功能成分直达人体特定位置 [10] - 在乳蛋白深加工领域相关专利申请总量跃居中国第一 全球第五 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在全球乳业十强中位列第二 [12] 生产制造升级 - 健康谷占地超30平方公里 以全链条协同 全要素智能为核心 提供从奶源到产业化的全流程保障 [10] - 建成国内首座5G智能奶酪工厂 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奶酪制品研发生产基地 代表国内奶酪制品智能制造行业最高标准 [11] - 工厂依托5G和工业互联网技术 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 生产运营智能化 用户服务敏捷化 产业体系生态化 [11] 战略布局意义 - 奶酪工厂布局解决原奶供需矛盾 稳定全产业链 打通奶酪生产与深加工的协同链路 [11] - 乳业深加工不仅是技术问题 更是关乎奶瓶子握在自己手里的战略问题 满足国民健康需求的民生问题 [12] - 通过日常饮食预防慢病 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契合健康中国战略 [8]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旺季尾声批价回稳,行业调整仍在继续-202509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7 14:42
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认为食品饮料行业基本面仍需耐心等待,白酒经历筑底磨底过程,食品公司存在结构性机会 [2][6] 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进入去库存阶段,量价平衡和库存消化需较长时间,预计三季报仍有压力,但头部企业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2][6][7] - 大众品板块成本红利托底盈利,新品与新渠道共振孕育成长机会,推荐关注高股息个股及新消费理念驱动的新品类 [2][6][8] - 行业主要矛盾为库存高企、需求弱恢复、价格倒挂导致渠道不盈利,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下行业需自行调节实现量价再平衡 [2][7] 白酒板块表现 - 上周食品饮料板块下跌2.49%,其中白酒下跌3.03%,跑输大盘2.70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6 [5] - 茅台散瓶批价1800元(周环比上涨45元),整箱批价1830元(周环比上涨60元),五粮液和国窖1573批价均稳定在840元 [7][24] - 300元以下大众价位表现优于500元以上价位,行业竞争加剧费用投入加大,头部企业加速集中 [7] - 预计25Q3-26Q1企业逐步释放压力,三季报预期继续承压 [7] 大众品板块机会 - 乳业成本下行、供需改善、政策助力带来趋势性机会,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3.03元/公斤(同比下降3.50%,环比稳定) [8][25] - 啤酒行业格局稳定业绩确定,零食、饮料、低度酒水等细分赛道具备结构性亮点 [8] - 需关注需求复苏缓慢导致的竞争加剧(如常温奶、零食)及餐饮业筑底复苏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 [8] 重点公司推荐 - 白酒重点推荐: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关注五粮液、今世缘、迎驾贡酒 [2][6] - 大众品重点推荐:伊利股份、新乳业、统一企业中国、卫龙美味、燕京啤酒、盐津铺子、青岛啤酒股份,关注东鹏饮料、涪陵榨菜 [2][6][8] 成本与估值数据 - 生猪价格13.71元/公斤(同比下降30.16%,环比下降1.58%),猪肉价格24.51元/公斤(同比下降21.89%,环比下降0.77%) [25][40] - 食品饮料板块2025年动态PE19.39倍(溢价率21%,环比下降3.41个百分点),白酒动态PE18.03倍(溢价率13%,环比下降3.70个百分点) [25] 市场表现分析 - 子行业表现排序:啤酒(跑输大盘1.07个百分点)>饮料乳品(跑输1.34个百分点)>调味品(跑输1.81个百分点)>其他酒类(跑输2.13个百分点)>食品加工(跑输2.40个百分点)>休闲食品(跑输2.74个百分点)>白酒(跑输3.33个百分点) [44] - 25Q3食品饮料行业跑输申万A指15.5个百分点,白酒跑输13.6个百分点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