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600887)

搜索文档
三部门:促进扩大传统消费,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近3日“吸金”超710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2:16
市场表现 - 9月19日A股食品饮料板块低开震荡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跌0.41%[1] - 成分股中新诺威涨超3% 仙乐健康/西麦食品/嘉必优涨幅居前[1] - 食品饮料ETF天弘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超7100万元[1] 指数特征 - 食品饮料ETF紧密跟踪中证食品饮料指数 覆盖酒/饮料/食品三大赛道[1] - 指数成分股以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等行业龙头为主[1] - 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较低 小盘股占比超50%[1] - 相比纯白酒指数兼顾多元消费场景 抗单一行业波动能力更强[1] 政策支持 - 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推动扩大传统消费[2] - 文旅部启动"百城百区"三年行动计划 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消费券等优惠措施[2] - 各地发放超3.3亿元消费补贴 推出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2] 行业展望 - 白酒板块处于基本面筑底与估值低位双重底部区间[2] - 政策催化下需求有望弱复苏 终端动销环比恢复[2][3] - 300元以下大众价位表现预计优于500元以上价位[2] - 茅台动销环比改善明显 酒企积极创新产品与渠道改革[3]
海通国际发布伊利股份研报:龙头经营韧性凸显,静待周期上行
搜狐财经· 2025-09-19 01:25
公司业绩 - 业绩韧性凸显 [1] - 成本管控优化 [1] - 渠道效率提升 [1] 业务发展 - 品牌优势地位稳固 [1] - 多元业务发力稳健 [1] - 战略聚焦创新驱动长期增长 [1]
吃喝板块深度回调,“茅五泸汾洋”集体大跌!食品ETF(515710)盘中跌超2%,资金持续加码
新浪基金· 2025-09-18 12:01
市场表现 - 吃喝板块整体深度回调,食品ETF(515710)盘中场内价格一度跌超2%,收盘下跌1.41% [1] - 白酒板块跌幅居前,舍得酒业大跌3.53%,洋河股份、泸州老窖、酒鬼酒等跌超2%,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五粮液等多只龙头股跌超1% [1] - 资金逆势加码板块,食品ETF(515710)连续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申购,合计净申购额达2410万元 [2] 行业基本面 - 白酒行业政策压力逐渐消退,在扩消费政策催化下需求有望弱复苏,双节动销同比降幅预计明显收窄 [3] - 行业处于估值低位,悲观预期充分,中报落地后表观业绩压力逐渐释放 [3] - 头部酒企提高分红比例,股息率提升,筹码结构优化 [3] - 行业基本面逐步筑底,报表压力持续释放,旺季备货与动销环比有望迎来底部改善 [4] - 二季度政策端冲击加速行业调整,酒厂主动调整节奏释放压力,渠道端回款意愿低迷加速报表风险出清 [5] - 下半年低基数、政策管控放松下需求环比修复,报表端有望逐季改善,行业拐点或逐步确立 [6] 估值水平 - 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为21.12倍,位于近10年来10.18%分位点的低位 [4] - 白酒板块处于"基本面筑底+估值低位"双重底部区间 [6] 品牌价值与竞争优势 - 茅台以800.23亿美元品牌价值稳居《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季军,是前20强中唯一酒类品牌 [3] - 在《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中位列全球品牌第33位,连续第9年蝉联全球最具价值酒类品牌 [3] - 龙头酒企在行业周期调整和消费趋势变化背景下坚持定力、持续求变,有望持续穿越周期 [4] 投资策略与配置建议 - 行业调整期首选业绩确定性强的优质头部公司 [3] - 板块有望率先实现估值修复,2026年低基数下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 [4] - 中秋旺季临近动销环比改善,300元以下大众价位表现或优于高端酒 [6] - 食品饮料板块关注餐饮需求修复、调味品等传统消费转型及高景气赛道如饮料、零食 [6] - 龙头公司凭借运营效率提升盈利 [6] - 食品ETF(515710)约6成仓位布局高端、次高端白酒龙头股,近4成仓位兼顾饮料乳品、调味、啤酒等细分板块龙头股 [6] - 前十权重股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伊利股份、海天味业等龙头公司 [6]
伊利股份(600887):跟踪报告:龙头经营韧性凸显,静待周期上行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8 09:0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36.60元人民币[1][2][5] 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韧性凸显 上半年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 归母净利润72.00亿元[3][11] - 多元化业务结构保障业绩稳定性 奶粉业务增长14.3% 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占率18.1%位居全国第一[3][12] -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毛利率提升1.14个百分点至36.05% 销售费用率下降1.11个百分点[4][13] - 战略聚焦高端化与国际化 通过新品研发和海外市场拓展驱动长期增长[5][15][16]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计营收1186.05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110.23亿元增长29.1%[2][5][17]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1.74/1.95/2.07元 对应PE倍数16/14/14倍[2][5][10]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预计毛利率稳定在34%以上 ROE从15.9%提升至20%以上[2][9] 业务板块分析 - 液态乳收入361.26亿元同比下滑2.1% 但高端白奶市占率提升 低温白奶增速超20%[3][12] - 冷饮业务收入82.29亿元增长12.4% 线上线下零售份额保持行业第一[3][12] - 海外业务快速扩张 冷饮和羊奶粉收入分别增长14.4%和65.7%[3][12] 运营效率 - 通过数字化赋能强化精细化管理 提升渠道效率[4][14] - 积极拓展会员店、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机会[4][14] - 加强与上下游深度合作 保持渠道库存健康水平[4][14] 行业展望 - 原奶供需逐步平衡 奶价企稳回升有利于行业复苏[5][16] - 消费结构升级与健康需求提升带来长期发展机遇[5][16] -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5][16]
饮料乳品板块9月18日跌0.98%,佳禾食品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5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8 08:52
板块整体表现 - 饮料乳品板块整体下跌0.98% 跑赢上证指数(-1.15%)和深证成指(-1.06%)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57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7838.81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35亿元 [1] 个股涨跌表现 - 佳禾食品领跌板块 跌幅达5.58% 收盘价13.02元 成交19.63万手 成交额2.56亿元 [1] - 新乳业下跌3.10% 皇氏集团下跌2.80% 均瑶健康下跌2.56% 西部牧业下跌2.48% [1] - 天润乳业下跌2.32% 三元股份下跌2.06% 品渥食品下跌2.12% [1] 资金流向分析 - 伊利股份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615.41万元 占比2.08% 但游资净流出5128.78万元 [2] - 欢乐家主力净流入1611.56万元 占比3.51% 养元饮品主力净流入644.55万元 占比7.71% [2] - 泉阳泉主力净流入544.56万元 占比5.85% 天润乳业主力净流入537.30万元 占比5.79% [2] - 光明乳业主力净流入331.00万元 同时获得游资净流入298.20万元 [2] - 庄园牧场主力净流出262.39万元 燕塘乳业主力净流出211.19万元 [2]
近5日“吸金”超3700万元,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盘中获净申购1000万份,机构:白酒行业处于加速筑底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6:48
市场表现 - 9月18日主要股指集体下跌 沪指跌逾1.00% 深成指跌0.78% 创业板指跌1.13% [1] -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当日下跌1.08% 成交额超2400万元 [1] - 该ETF盘中获净申购1000万份 [1] 资金流向 - 食品饮料ETF天弘昨日获资金净流入2528万元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3723万元 [1] 产品特征 - 食品饮料ETF紧密跟踪中证食品饮料指数 覆盖酒、饮料、食品三大赛道 [1] - 成分股以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等行业龙头为主 [1] - 相比纯白酒指数兼顾多元消费场景 行业相对分散 [1] - 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较低 小盘股占比超50% [1] - 配备场外联接基金(A:001631 C:001632) [1] 政策动态 - 国务院推出《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包含5方面19条具体任务 [2] - 政策坚持惠民生与促消费相结合 优化供给与激发需求相结合 [2] - 文旅部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 [2] - 将协调金融机构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措施 [2] - 各地发放超过3.3亿元的文旅消费补贴 [2] 行业分析 - 白酒行业处于加速筑底阶段 经历宏观经济缓慢修复与库存高位去化 [3] - 行业面临消费场景受损与需求承压 酒企放缓回款节奏加速库存去化 [3] - 二季度报表同比转负 行业出现加速出清 [3] - 当前处于估值、机构仓位、基本面多重底部 [3] - 8月以来宴席驱动开瓶动销环比修复 中秋国庆旺季将加速基本面筑底 [3] - 预计2026年开启报表端修复 [3]
近5日“吸金”超3700万元,食品饮料ETF天弘盘中获净申购1000万份,机构:白酒行业处于加速筑底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6:36
市场表现 - 9月18日主要股指下跌 沪指跌逾1.00% 深成指跌0.78% 创业板指跌1.13% [1] -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当日下跌1.08% 成交额超2400万元 [1] - 该ETF盘中获净申购1000万份 [1] 资金流向 - 食品饮料ETF天弘昨日获资金净流入超2528万元 [1] - 近5个交易日(9月11日-17日)累计净流入3723万元 [1] 产品特征 - 食品饮料ETF天弘紧密跟踪中证食品饮料指数 [1] - 指数覆盖酒、饮料、食品三大刚需赛道 [1] - 成分股以贵州茅台、五粮液、伊利股份等行业龙头为主 [1] - 相比纯白酒指数兼顾酒、奶、调味品等多元消费场景 [1] - 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较低 大盘股占比超50% [1] - 该指数弹性高 抗单一行业波动能力更强 [1] 政策动向 -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5方面19条具体任务措施 [2] - 政策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 优化供给和激发需求相结合 [2] - 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 [2] - 将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以及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 [2] - 各地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 [2] 行业分析 - 白酒行业处于加速筑底阶段 经历宏观经济缓慢修复、行业库存周期高位去化 [3] - 消费场景受损 行业需求延续承压 酒企放缓回款节奏纾压渠道 [3] - 二季度报表同比转负 行业加速出清筑底 [3] - 行业处于估值、机构仓位、基本面的多重底部 [3] - 8月以来宴席驱动下的开瓶动销环比修复 [3] - 中秋国庆旺季将加速基本面筑底过程 [3] - 预计2026年开启报表端修复 [3]
复原乳是「假牛奶」?哪些奶还能用?
36氪· 2025-09-17 10:38
新规实施内容 - 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1号修改单 自9月16日起正式实施 明确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 禁止使用复原乳 [4] - 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 将作为调制乳管理 [4] - 新规要求灭菌乳产品包装只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 不再标注复原乳相关内容 标签更清晰 [7] 禁用复原乳原因 - 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完善液态奶标准 规范复原乳标识 促进鲜奶消费"的部署要求 [6] - 灭菌乳是中国液态奶消费市场主要产品 原料限定在生牛(羊)乳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乳品的需求 [6] - 有利于更好发挥国产生鲜乳优势 国产生鲜乳质量安全和优质水平大幅提升 [6] - 生鲜乳中富含多种活性营养物质 直接用生鲜乳加工的产品比复原乳加工的产品口感风味更好 [6] 行业现状与影响 - 2023年中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6% 精准化饲喂和机械化挤奶比例达到100% [6] - 农业农村部连续16年对生鲜乳抽检监测 合格率均保持在99.9%以上 主要营养卫生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6] - 国内大多数企业已不使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 [6] - 伊利 蒙牛等头部企业自控奶源已超70% 新规对这些企业影响较小 [14] - 新规仅限鲜奶和纯奶禁用复原乳 未对酸奶和乳饮料提出要求 暂不会对当前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也不会影响奶价 [14] 复原乳使用范围 - 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已禁用复原乳 调制乳和发酵乳仍允许使用复原乳 [9] - 调制乳以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 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剂 [9] - 全部用乳粉生产的调制乳应标明"复原乳"或"复原奶" 添加部分乳粉的应标明"含××%复原乳" [9] - 旺仔牛奶配料表首位为复原乳 含量达80% [10] - 小鹿蓝蓝"钙铁锌小牛乳"标注含88%复原乳 产品类别为调制乳 [12] - 发酵乳中也可使用复原乳 但超市中复原乳发酵乳占比不高 大部分发酵乳使用生牛乳 [12] 复原乳营养价值 - 复原乳是将奶粉还原成液体奶 加热对营养的破坏远没有想象中大 [16] - 牛奶的优势在于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 这两种成分几乎不受高温影响 [16] - 加热会损失一些维生素 但损失程度较小 [16] - 复原乳不是劣质产品 只要规范生产和标注 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16] - 巴氏奶相对常温奶和复原乳有一定营养优势 但优势并不显著 [16]
纯牛奶中禁止添加复原乳,有何影响?
观察者网· 2025-09-17 08:49
新标准核心内容 - 修订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于2025年9月16日起正式实施 主要变化是明确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 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 [1] - 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 将作为调制乳管理 [1] - 新标准不涉及灭菌乳安全指标 [1] 政策背景与行业基础 - 过去因奶源供给能力较低 国家允许使用复原乳加工灭菌乳以弥补奶源不足 [3] - 经过20余年发展 国产生鲜乳质量安全和养殖水平大幅提升 为全面禁用复原乳提供物质基础 [4] - 2023年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6% 精准化饲喂和机械化挤奶比例达100% [4] - 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连续16年保持在99.9%以上 主要营养卫生指标达世界先进水平 [4] - 中国牛奶产量自2003年一直位于全球前四 奶牛单产水平跻身全球第一方阵 [4] 营养价值比较 - 复原乳是用奶粉加水复原而成的牛奶 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 营养成分损失较大 [2] - 纯鲜牛奶原料为液态生鲜奶 营养成分基本保存 [2] - 直接用生鲜乳加工的产品比复原乳加工的产品口感风味更好 营养价值更高 [1][5] 市场供需状况 - 2024年原料奶总产量4079万吨 同比下降2.8% 为2018年以来首次下降 [7] - 2024年全国奶牛存栏量1178万头 较2023年下降4.5% 2025年存栏量延续下降趋势 [8] - 实际生乳年需求量在5000-5500万吨左右 实际消费需求约4500万吨 市场供过于求 [6] - 2024年奶业主产省生鲜乳均价3.32元/公斤 同比下降13.5% 平均生产成本达3.46元/公斤 出现成本价格倒挂 [14] 乳企业绩表现 - 伊利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 同比减少8.24% 净利润84.64亿元 同比减少18.94% [8] - 蒙牛2024年收入886.748亿元 同比下降10.1% 毛利350.904亿元 毛利率39.6% [9] - 2025年上半年蒙牛收入415.672亿元 同比下降6.9% 归母净利润20.46亿元 同比下降16.37% [9] - 2025年上半年伊利营业总收入619.33亿元 同比增长3.49% 净利润72.35亿元 同比下降4.39% [10] 价格走势分析 - 2025年1月奶业主产省生鲜乳收购价每公斤3.12元 环比涨0.3% 同比跌14.5% [15] - 2025年2月起收购价从每公斤3.11元开始下滑 7月维持3.04元 [16] - 2025年7月全国监测城市鲜奶平均零售价格每斤5.74元 环比持平 同比涨0.7% [19] - 袋装鲜奶每斤5.30元 环比持平 同比跌0.4% 盒装鲜奶每斤6.18元 环比持平 同比涨1.6% [19] 政策影响评估 - 禁止使用复原乳增加了乳品企业对生乳的需求 有利于促进国内奶牛养殖业发展 [1][11] - 彻底切断奶粉对生鲜乳的替代路径 使生乳需求形成稳定支撑 避免供需关系大幅波动 [11] - 国内多数乳企早已改用生牛乳作为原料 政策未带来额外成本压力 [22] - 生鲜乳供过于求导致的原料价低位运行 以及终端市场的充分竞争 共同构成纯牛奶价格稳定的支撑体系 [22]
乳业概念下跌1.30%,1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8:43
乳业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7日收盘 乳业概念板块整体下跌1.30%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2] - 板块内仅3只个股上涨 涨幅居前个股包括新乳业(涨1.02%) 维维股份(涨0.86%) 欢乐家(涨0.30%)[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怡亚通 立高食品 品渥食品[1] 板块资金流向 - 乳业概念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出6.45亿元[2] - 25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10只净流出超千万元[2] - 怡亚通主力资金净流出3.91亿元居首 贝因美净流出6395.42万元 大北农净流出3509.31万元 熊猫乳品净流出2816.41万元[2] - 维维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27.68万元 益生股份净流入317.84万元 福成股份净流入267.68万元[2][3] 个股表现详情 - 怡亚通跌幅达4.80% 换手率17.32%[2] - 品渥食品下跌3.41% 换手率9.88%[2] - 熊猫乳品下跌3.27% 换手率5.52%[2] - 伊利股份股价持平 换手率0.77%[2] - 新乳业虽然股价上涨1.02% 但主力资金仍净流出283.60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