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600585)

搜索文档
2.07亿元资金今日流入建筑材料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0:1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9月19日下跌0.30% [1] - 申万行业中有16个行业上涨 煤炭和有色金属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为1.97%和1.19% [1] - 汽车和医药生物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为1.94%和1.41%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587.33亿元 [1] - 8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规模最大达8.72亿元 [1] - 传媒行业净流入资金6.92亿元且日涨幅0.49% [1]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107.23亿元居首 [1] - 汽车行业净流出79.29亿元 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规模较大 [1] 建筑材料行业表现 - 行业整体上涨1.05%且主力资金净流入2.07亿元 [2] - 行业71只个股中39只上涨 2只涨停 28只下跌 [2] - 34只个股实现资金净流入 其中8只净流入超3000万元 [2] - 西藏天路净流入1.73亿元居首 天山股份和海螺水泥分别净流入8886.34万元和5592.74万元 [2] - 5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3000万元 中国巨石和国际复材净流出6256.17万元和6019.08万元 [2][4]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西藏天路换手率12.08%且涨幅2.68% [2] - 天山股份换手率1.82%且涨幅7.50% [2] - 海螺水泥换手率0.81%且涨幅1.08% [2] - 中国巨石换手率2.22%且涨幅2.29% [4] - 国际复材换手率6.53%且跌幅1.89% [4]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担保实施进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20:09
担保交易详情 - 安徽海中环保为三明海中环保向建设银行清流支行提供的1,000万元人民币借款提供全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借款期限为1年 [2] - 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本金 利息 含罚息和复利 违约金 赔偿金及债权人实现债权的费用 [4] - 保证期间为借款合同项下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5][6] 内部决策与授权 - 担保事项已通过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及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批准 授权担保总额不超过185,965万元人民币 [3] - 本次担保金额在已批准的担保额度范围内 无需再次履行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程序 [3][6] 被担保方及风险评估 - 被担保方三明海中环保资信状况良好 具有足够偿债能力 贷款用于日常经营周转 担保风险相对可控 [6] - 债务人三明海中环保与保证人安徽海中环保均为公司附属公司 [2][4] 累计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日 公司及附属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83,800万元人民币 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0.45% [6] - 其中公司为附属公司提供的担保金额为81,400万元人民币 占比0.43% 无逾期担保及为关联方担保情形 [6]
海螺水泥(600585) - 关于担保实施进展的公告


2025-09-18 08:45
担保情况 - 为福建三明海中环保担保1000万,实际担保余额2000万[2] - 对外担保逾期累计金额为0万元[3] - 对外担保总额83800万元,占净资产0.45%[3] - 2025年担保总额不超185965万元[5] - 为附属公司担保81400万元,占2024年净资产0.43%[11] 被担保公司情况 - 福建三明海中环保注册资本6000万元[7] - 2025年1 - 6月资产6133万元、负债1231万元等[7] - 2024年资产6034万元、负债1002万元等[7] 其他 - 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期限三年[8] - 无对控股股东等担保及逾期担保事项[11]
海螺水泥(00914) - 於其他市场发佈的公告


2025-09-18 08:36
担保情况 - 为三明海中环保担保10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2000万元[7] - 对外担保总额83800万元,占净资产比例0.45%[9] - 为20家附属公司提供不超185965万元担保额度预计[11] - 为附属公司担保金额81400万元,占2024年净资产比例0.43%[17] 借款情况 - 三明海中环保向建行清流支行借款1000万元,期限1年[10] 公司数据 - 安徽海中环保持有三明海中环保100%股权[12] - 三明海中环保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6034万元等[13] 其他情况 - 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期间三年[14] - 无控股股东等担保和逾期担保事项[17]
海螺水泥为三明海中环保提供1000万元担保
新浪财经· 2025-09-18 08:32
担保事项 - 安徽海螺水泥附属公司安徽海中环保为福建三明海中环保科技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全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借款期限为1年 [1] - 本次担保后 实际为三明海中环保提供的担保余额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及附属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8.38亿元人民币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的0.45% [1] 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 - 本次担保事项在前期预计额度内 无需再经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 [1] - 被担保方三明海中环保资信状况良好 公司认为担保风险可控 [1] - 公司目前无逾期担保情况 [1]
海螺水泥跌2.04%,成交额7.1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012.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6:5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下跌2.04%至23.06元/股 成交额7.14亿元 换手率0.77% 总市值1222.0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012.97万元 特大单买入2929.02万元(占比4.1%) 卖出1.04亿元(占比14.57%) 大单买入1.70亿元(占比23.81%) 卖出1.75亿元(占比24.57%) [1] - 年内股价微跌0.04% 近5日跌4.47% 近20日跌4.67% 近60日涨7.61%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水泥/商品熟料/骨料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45级水泥57.81% 其他(补充)15.63% 35级水泥9.08% 熟料7.37% 骨料及机制砂5.11% 商品混凝土3.68% 贸易业务1.33% [1] - 属于建筑材料-水泥-水泥制造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破净股/长期破净/水泥/中特估/证金汇金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2.41万户 较上期增加7.12% 人均流通股无变化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93亿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101.35万股 [3] - 四大沪深300ETF集体增持:华泰柏瑞ETF持股4276.98万股(增344.62万股) 易方达ETF持股3048.12万股(增296.23万股) 华夏ETF持股2235.14万股(增372.89万股) 嘉实ETF新进持股1926.43万股 [3] -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2.92亿元 同比减少9.38% [2] - 归母净利润43.68亿元 同比增长31.3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27.1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6.56亿元 [3]
“行业标杆”海螺集团:从模式创新到科技领航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19:28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产能超3.7亿吨 销量规模排名行业第一[1] - 市场占有率约13% 利润占比接近40%[1] - 水泥主业行业规模、盈利能力和技术水平均位于世界前列[1] 发展历程与改制 - 1996年组建集团并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同年投入近2亿元整体承债式并购白马山水泥厂[2] - 1997年港股上市融资8.23亿港元 2002年境内上市融资8.2亿元 成为水泥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2] - 2003年实施股权多元化改制 形成国有资本51%与员工持股49%的混合所有制结构[2] 成功因素分析 - 天时:抓住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大基建扩张时代机遇[3] - 地利:总部迁至芜湖 地处长江经济带并受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3] - 人和:集团持股员工达两万多人 企业精神深入人心[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水泥产量从2020年23.95亿吨缩减至2024年18.11亿吨 新增产能显著收缩[4] - 行业面临需求走弱和竞争加剧背景 将迎来重要整合窗口期[4] 发展战略与布局 - 对内走产业链延伸之路 对外坚持国际化发展道路[4] - 在14个国家和地区建有21家实体工厂 海外投资超190亿元[4] - 2023年提出"一基五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以水泥制造为基础拓展五大新兴领域[4][5] - 旗下海螺资本2024年10月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 聚焦新兴产业并购[5] 经营与创新模式 - 率先实现大型设备国产化替代 突破早期90%以上依赖进口局面[6] - 创新"款到发货"销售模式 净现金流居行业绝对优势 现金及等价物余额常年超100亿元 资产负债率仅20%[6] - 独创T型战略经营模式 通过"熟料基地+粉磨站"整合东部市场与沿江资源[6] 科技创新与应用 - 全球首条水泥窑烟气捕集纯化示范线可提取纯度99.99%以上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7] - 2020年启动"水泥工业大脑" 2022年建立"云工"工业互联网 实现全域智慧化运营[7] - 2024年4月发布行业首个"AI+大模型" 在5大类40余个子场景实现AI技术应用突破[7]
“安徽军团”展现焕新动能
新华网· 2025-09-17 01:06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79.6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1] - 营收超千亿元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53.4%[1] - 500强企业总营收规模达110.15万亿元 保持增长态势[1] - 平均研发强度提升至1.95% 连续8年增长[1] - 国企和民企入围数量基本均衡 分别为251家和249家[1] 安徽省企业上榜情况 - 安徽省10家企业上榜 较2024年8家有所增长 首次达到两位数[2] - 上榜企业包括奇瑞控股 铜陵有色金属 安徽海螺集团 安徽建工集团 淮北矿业 阳光电源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 蔚来控股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2] - 上榜企业营收绝对值普遍增长 多家企业排名显著提升[3] - 皖北地区大型企业仍有增长空间 需促进区域均衡发展[6] 重点企业表现分析 - 铜陵有色排名109位 海螺集团排名193位 均为数千亿级营收规模的支柱企业[3] - 阳光电源从2023年未上榜跃升至2025年第318位 较去年335位提升17位 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龙头企业[3] - 蔚来控股首次上榜即位列367位 体现新能源汽车领域全产业链布局成果[4] - 楚江新材排名455位 作为精密铜带领域细分市场龙头 产品对接新能源和汽车电子需求[4] 产业结构特征 - 安徽省上榜企业均属制造业或制造业相关领域 契合制造强省战略定位[4] - 传统资源型企业和新兴科技企业形成双轮驱动格局[4] - 铜陵有色 海螺 淮北矿业 淮河能源等传统企业担任压舱石角色[4] - 阳光电源 蔚来等高端制造和新能源企业成为增长极[4] - 国有企业拥有制造业实力积淀 民营企业活力韧性持续提升[4] 发展动能与前景 - 蔚来和楚江新材作为近10年新生代企业代表首次上榜 显示新动能活跃[3] - 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 有望增加500强企业数量[5] - 安徽省经济呈现稳中有进 结构优化 动能焕新的高质量发展特征[4]
水泥板块9月16日跌0.94%,华新水泥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2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水泥板块整体下跌0.94%,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04%,深证成指上涨0.45% [1] - 华新水泥领跌板块,跌幅达2.41% [2]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金隅集团下跌0.20%,而金隅集团上涨2.89% [1] 个股价格变动 - 华新水泥收盘价17.84元,跌幅2.41%,成交32.14万手,成交额5.78亿元 [2] - 天山股份收盘价6.51元,跌幅2.40%,成交48.87万手,成交额3.20亿元 [2] - 海螺水泥收盘价23.53元,跌幅1.09%,成交27.63万手,成交额6.52亿元 [2] - 金隅集团收盘价1.78元,涨幅2.89%,成交144.95万手,成交额2.56亿元 [1] 资金流向 - 水泥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25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2922.4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2.96亿元 [2] - 万年青主力净流入658.17万元,主力净占比17.75% [3] - 海南瑞泽主力净流出2248.35万元,主力净占比10.96% [3] - 塔牌集团散户净流入1387.78万元,散户净占比18.18% [3] 成交活跃度 - 西藏天路成交54.28万手,成交额7.34亿元,跌幅0.15% [1] - 青松建化成交45.02万手,成交额2.10亿元,跌幅1.68% [2] - 四川金顶成交25.35万手,成交额2.54亿元,跌幅0.98% [2] - 尖峰集团成交5.55万手,成交额6447.91万元,涨幅1.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