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生物(09995)

搜索文档
荣昌生物(688331)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16 07:46
2024年度财务预计情况 - [2024年度预计营业收入约171,500万元,同比增加约58%,增加收入约63,200万元][3] - [2024年度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约147,000万元,同比亏损减少约3%,减少亏损约4,100万元][3] - [2024年度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约149,800万元,同比亏损减少约3%,减少亏损约4,500万元][3] - [2024年度非经常性损益总额变动不大][9] 2023年度财务数据 - [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108,295.34万元][6] - [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51,122.92万元][6] - [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154,334.56万元][6] - [2023年度每股亏损2.80元][7] 2024年业务情况 - [2024年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研发投入增加,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产品毛利率持续增长,销售费用率明显下降][8] 数据说明 - [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具体准确财务数据以经审计后的2024年年报为准][11]
荣昌生物:监事会关于公司2022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之A类权益及B类权益对应归属期归属名单的核查意见


2024-12-30 11:41
激励计划 - 公司监事会审核2022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归属期激励对象名单[1] - 拟归属激励对象符合任职及激励条件[1] - 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归属条件已成就[1]
荣昌生物:关于公司2022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之B类权益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的公告


2024-12-30 11:41
激励计划授予情况 - 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358.0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6578%[3] - 首次授予A类权益87.305万股、B类权益199.64万股,合计286.945万股,占股本总额0.5272%[3] - 预留71.055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1306%[3] - 授予价格为36.36元/股[3]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188人,预留授予激励人数16人[3] 归属规则 - A类权益自授予12个月后分五期归属,每期20%[5] - B类权益自授予24个月后分四期归属,比例为20%、40%、20%、20%[5] - 激励对象获授股票归属前须任职满12个月以上[7] 业绩考核目标 - A类权益2022年业绩考核要求营收不低于7.5亿或启动6个新临床试验[7] - A类权益2023 - 2026年各归属期有不同累计营收和新临床试验启动数量要求[8] - B类权益2023 - 2026年各归属期有不同累计营收和新临床试验启动数量要求[9] 时间节点 - 2022年10月16日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2] - 2022年11月18 - 27日公示拟首次授予激励对象[13] - 2022年12月28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14] - 2023年11月3日通过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议案[16] - 2023年12月30日披露A类权益第一个归属期情况[17] - 2024年1月26日完成A类权益第一个归属期部分股票归属上市[17] - 2024年12月30日审议通过A类权益第二个归属期等议案[18] 本次归属情况 - B类权益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为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2月26日[22] - 公司满足2022 - 2023年度业绩考核目标A,公司层面归属比例100%[23] - 符合归属条件的B类权益激励对象119人[23] - 34.70万股限制性股票作废失效[23] - 第一个归属期119名激励对象可归属32.9880万股[24] - 归属数量32.9880万股,归属人数119人,授予价格36.36元/股[28] - 股票来源为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28] 其他 - 本次限制性股票归属对公司财务无重大影响[31] - 归属事项已取得必要批准与授权[32] - 上网公告附件含董事会、监事会决议公告和法律意见书[34] - 公告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35]
荣昌生物: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12-02 09:33
会议信息 - 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12月10日10:00 - 11:00召开[3][5] - 召开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方式为网络互动[3][5] 提问征集 - 12月3日至12月9日16:00前可预征集提问[3][6] - 途径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站或公司邮箱ir@remegen.com[3][6] 参会与联系 - 参加人员有董事长王威东、总经理房健民等[5] - 联系人是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535 - 3573685[7] - 联系邮箱为ir@remegen.com[6][7] 查看方式 - 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说明会情况及内容[7]
荣昌生物:费用管控成效显著,集中资源加速重点管线推进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1-29 03:27
投资评级 - 荣昌生物(9995)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3.95港元,有40.7%的上涨空间 [4] 核心观点 - 荣昌生物2024年Q3营收4.67亿元,同比增长34.6%,环比增长13.6%,前三季度累计收入同比增长57.1% [1] - Q3毛利率82.1%,环比提升4.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49.9%,研发费用环比下降26.9%,费用率74.3% [1] - Q3归母净亏损2.91亿元,环比缩窄32.6%,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2亿元,贷款授信额度28亿元 [1] - 泰它西普Q3销售收入约2.7亿元,同比增长43%,MG适应症已递交上市申请,有望2025H2获批 [2] - 维迪西妥单抗Q3销售额约2亿元,同比增长25%,BC伴肝转移适应症已递交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审评,有望2025年获批 [2] - 重点管线持续推进,RC18、RC48、RC28等多条管线进展顺利,部分临床已完成入组 [3] - 采用DCF估值法,假设WACC为11.0%、永续增长率为3.0%,测算合理估值为人民币139亿元,约149亿港元 [4] - 预计2024、2025、2026年收入分别为16.24亿、24.11亿、32.43亿元 [4] 财务数据 - 荣昌生物52周股价高/低为45.50/10.2港元,每股净资产4.35港元 [5] - 主要股东房健民先生等持股40.06% [5] - 总股本5.44亿股,市值95.80亿港元 [5] 行业 - 荣昌生物属于医药行业 [5]
荣昌生物:厚积薄发的ADC与融合蛋白领域明星
中泰国际证券· 2024-11-21 11:23
报告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1.80港元 [2][3][81]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内著名的ADC与融合蛋白生产商,肿瘤与自身免疫领域竞争力强大,现有核心产品维迪西妥单抗与泰它西普收入将快速增加,长远看眼科与肿瘤领域多个在研产品将带来新亮点,2023 - 26E收入CAGR达41.5%,股东净亏损将缩小 [7][15][75] 公司产品相关 产品技术平台 - 公司已成功建立抗体偶联物(ADC)、融合蛋白与双抗三大技术平台 [15] 已上市产品 维迪西妥单抗 - 首款国产ADC,2021年上市,获批适应症中,HER2表达尿路上皮癌获中美双方突破性疗法认可,产品在HER2表达晚期或局部转移性胃癌方面能成为曲妥珠单抗的有效补充,肝转移晚期乳腺癌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被优先审评,2025年有望获批。预计产品收入在2023 - 26年期间将从5.3亿增至13.1亿元(人民币,下同),CAGR为35.3% [1][29][37] 泰它西普 - 全球首款双靶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药,受益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刚性需求,临床数据优于主要对手贝利尤单抗,上市后收入快速增长,预计现有适应症收入2024 - 26E仍将快速增加。重症肌无力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2025年有望获批并切入重症肌无力的蓝海市场。预计2023 - 26E销售收入将从4.2亿增加至17.1亿元,CAGR为48.8% [1][2][41] 在研产品 RC28 - 处于III期临床,潜在适应症老年性黄斑病变与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群体广阔,在视力恢复与降低黄斑中心区平均厚度方面疗效显著 [2][7][67] RC88 - 处于II期临床,针对的MSLN实体瘤患者群体较广,在和卵巢癌、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子宫颈癌治疗方面适用性很强 [2][7][71] 公司财务相关 收入情况 - 公司收入将从2022年的10.8亿元增加到2026年的30.5亿元,2023 - 26E CAGR为41.5%。其中,2024 - 2026年预测收入分别为16.17亿元、23.17亿元、30.49亿元 [75] 费用控制与亏损情况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成功通过缩减费用来缩小亏损,严格控制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率从去年同期70.1%缩减至51.5%,行政费用率则从31.6%缩减至19.4%,预计股东净亏损将逐年缩小,2027年有望扭亏 [76]
荣昌生物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向好,海内外研发齐头并进
中泰证券· 2024-11-06 11:15
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荣昌生物盈利能力同比及环比明显提升,同时重点产品海外临床研究持续推进,海内外研发齐头并进,国际化脚步不断扎实,早期管线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且具备差异性,维持增持评级[1] 盈利预测相关 - 2022A - 2026E的营业收入(百万元)分别为772、1,083、1,608、2,167、2,880,增长率yoy%分别为-46%、40%、48%、35%、33%;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分别为-999、-1,511、-1,025、-776、-587,增长率yoy%分别为-462%、-51%、32%、24%、24%;每股收益(元)分别为-1.83、-2.78、-1.88、-1.43、-1.08;每股现金流量分别为-2.32、-2.76、-1.02、-1.18、-0.77;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4%、-36%、-33%、-32%、-33%;P/E分别为-9.6、-6.4、-9.4、-12.4、-16.4;P/B分别为1.9、2.8、3.4、4.6、6.5[1] - 2023A - 2026E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元)分别为727、700、64、170;应收款项合计(百万元)分别为744、664、907、1,184;存货(百万元)分别为742、17、23、30;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分别为16、8、11、15;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分别为2,229、1,389、1,005、1,399;固定资产净额(百万元)分别为2,833、3,578、4,257、4,876;权益性投资(百万元)分别为3、3、3、4;其他长期投资(百万元)分别为96、62、79、79;商誉及无形资产(百万元)分别为157、183、207、228;土地使用权(百万元)分别为119、166、212、256;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分别为91、98、102、106;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分别为3,299、4,090、4,860、5,549;资产总计(百万元)分别为5,528、5,479、5,865、6,948;应付账款及票据(百万元)分别为139、134、175、222;短长期借贷当期到期部分(百万元)分别为286、286、286、286;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分别为713、65、86、110;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分别为1,138、485、547、618;长期借贷(百万元)分别为841、1,341、2,341、3,841;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分别为112、800、900、1,000;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分别为953、2,141、3,241、4,841;负债总计(百万元)分别为2,091、2,626、3,788、5,459;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分别为3,437、2,853、2,077、1,489;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为0;股东权益总计(百万元)分别为3,437、2,853、2,077、1,489;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百万元)分别为5,528、5,479、5,865、6,948[2] - 2023A - 2026E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0.2%、48.8%、34.9%、33.0%;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1.3%、-32.2%、-24.2%、-24.4%;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分别为-1,502、-555、-642、-419;净利润(百万元)分别为-1,511、-1,025、-776、-587;净利率(%);折旧和摊销(百万元)分别为241、282、354、420;ROE分别为-35.9%、-32.6%、-31.5%、-32.9%;ROA分别为-26.2%、-18.6%、-13.7%、-9.2%;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7.8%、47.9%、64.6%、78.6%;流动比率分别为2.0、2.9、1.8、2.3;速动比率分别为1.3、2.8、1.8、2.2;每股收益(元)分别为-2.78、-1.88、-1.43、-1.08;每股经营现金流(元)分别为-2.76、-1.02、-1.18、-0.77;每股净资产(元)分别为6.31、5.24、3.81、2.74;P/E分别为-6.4、-9.4、-12.4、-16.4;P/B分别为2.8、3.4、4.6、6.5[3] 业务进展相关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6%;2024年1 - 9月营业总收入1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10%;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2.9亿元,较第二季度环比减少亏损32.6%;2024年1 - 9月产品销售费率51.5%,较上年同期下降18.6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研发投入3.5亿元,较第二季度环比下降26.9%;2024年1 - 9月毛利率79.8%,较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1] - 泰它西普:国内重症肌无力5月入组完毕;海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全球多预计近期实现首例病人入组;重症肌无力首例病人入组;维迪西妥单抗:国内联合治疗晚期一线尿路上皮癌期临床试验已入组完毕;联合治疗晚期一线胃癌II期临床试验已观察到积极信号;阳性乳腺癌伴肝转移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入组中;单药治疗晚期头颈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实体瘤2024期临床试验已入组完毕;2024年8月上市申请获正式受理;干燥综合征2024年5月III期临床试验已入组完毕;2024年10月IgA肾病II期临床试验二阶段试验已开始筛选病人;2024年8月全球多中心低表达乳腺癌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入组中;联合图卡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胃2024年10月上市申请获正式受理并被纳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数据清;RC28 - E:糖尿病性黄斑水肿2024年年中申报上市;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2024年3月III期临床III期临床试验;RC88:联合PD - 1和VEGF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国内I/II期临床试;RC148:是靶向的产品,临床探索已观察到积极数据,将重点布局RC198用开展临床探索;RC248:白介素 - 15受体a的双特异性抗体,是公司双抗平台首个进入IND阶段;RC148与的Fc的抗体偶联药物,用于治疗多种实体肿瘤[1]
荣昌生物2024Q3点评:商业化略超预期,聚焦后期价值管线
国泰君安· 2024-11-03 04:1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荣昌生物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2][3][4] 核心观点 - 2024Q3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4 6%达到4 7亿元 净亏损2 9亿元 亏损额同比减少0 4亿元 整体略超预期 [4] - 毛利率提升至82 1% 同比增加5 8个百分点 得益于产品工艺提升及销售规模提升 [4] - 研发费用率下降至74 3% 同比减少17 2个百分点 公司更加聚焦后期管线 控制研发支出 [4] - 维持2024-2026年收入预测为16 47/25 04/33 19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4Q3泰它西普销售额约2 7亿元 同比增长43% 得益于新患稳步增长 老患者DOT延长 [4] - 2024Q3RC48销售额约2亿元 同比增长25% 得益前线治疗推广及DOT延长 [4] - 自免销售团队约800人 完成超1000家院内准入 24Q3完成超60家医院准入 [4] - 肿瘤销售团队约580人 完成超800家院内准入 24Q3完成超60家医院准入 实现全国前500强医院70%准入率 [4] 研发进展 - 泰它西普国内适应症进展顺利 24Q4MG的NDA已受理 有望25H2获批 数据将于25Q1读出 [4] - PSS和IgA有望于2025年底前数据读出 25H2递交NDA [4] - 海外SLE的III期1阶段数据有望25Q1读出 III期2阶段推进中 [4] - MG的III期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并获FDA的FTD [4] - RC48国内适应症持续扩展 联合PD1治疗1L UC有望25H2披露III期数据并递交NDA [4] - 单药治疗HER2阳性BC伴肝转移NDA已受理 预计24年底数据读出 有望25H2获批 [4] - 单药治疗HER2低表达BC的III期数据有望25Q1读出 [4] - 积极推进联合PD1治疗1L胃癌适应症 III期准备中 [4] - 海外单药治疗2L UC II期关键临床进行中 有望25H2数据读出 NDA递交时间将根据1L UC入组进度决定 [4]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为16 84港元 52周内股价区间为10 62-47 50港元 [5] - 当前股本为544百万股 当前市值为9 167百万港元 [5]
荣昌生物:3Q24核心产品销售持续放量,海外注册临床稳步推进,维持买入
交银国际证券· 2024-10-31 01: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荣昌生物(9995 HK)买入评级,目标价24.0港元,对应未来12个月45.6%的潜在股价升幅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Q24公司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销售持续保持高增长,带动整体收入增长34.6%,略超预期,同时亏损有所收窄 [2] - 公司现金储备11.2亿元,银行授信额度28亿元,足以支持近期正常运营 [2] - 未来一年内,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有望在国内进一步扩大适应症获批范围,海外注册临床也将继续稳步推进 [3]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预计公司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全年销售分别达到9.6亿/7.6亿元 [4] - 2024年预计净亏损13.4亿元,较之前预测有所收窄 [4] - 2025-2026年公司财务预测保持不变 [3]
荣昌生物:Strong sales in Q3, with a narrowed net loss
招银国际· 2024-10-31 01: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HK$19 59上调至HK$21 09 [1][3]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第三季度产品销售额强劲 收入达到创纪录的RMB467mn 同比增长35% 环比增长14% [1] - 报告公司预计2024财年销售额将实现50%以上的同比增长 并预计强劲的销售势头将在第四季度及以后持续 [1] - 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净亏损收窄至RMB291mn 相比第二季度的RMB432mn有所改善 [1] - 报告公司第三季度运营现金净支出收窄至RMB15mn 相比第二季度的RMB394mn大幅减少 [1] 财务表现 - 报告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82 1% 相比上半年的78 3%有所改善 [1] - 报告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下降至68 5% 相比上半年的72 4%有所降低 [1] - 报告公司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RMB347mn 环比下降27% 主要由于管线优化和研发团队重组 [1] - 报告公司截至2024年9月的现金余额为RMB925mn 短期借款为RMB1 027mn 长期借款为RMB1 341mn [1] 产品管线进展 - 报告公司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公布RC18的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三期试验第一阶段数据 [1] - 报告公司正在美国进行RC18的重症肌无力全球三期试验 预计2024年8月首次患者入组 [1] - 报告公司在中国已提交RC18的重症肌无力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并预计在2025年提交干燥综合征和IgA肾病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1] - 报告公司正在与辉瑞合作进行RC48的全球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 预计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布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三期试验数据 [1] 财务预测 - 报告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为RMB1 740mn 同比增长61 7% [2][8] - 报告公司预计2025年收入为RMB2 635mn 同比增长51 4% [2][8] - 报告公司预计2026年收入为RMB3 952mn 同比增长50 0% [2][8] - 报告公司预计2024年净亏损为RMB1 268mn 2025年净亏损为RMB967mn 2026年净亏损为RMB275mn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