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开曼)(09992)

搜索文档
“迷你Labubu”线下提货开启,泡泡玛特全国首店开门即满客
新浪财经· 2025-08-29 02:47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响 - 公司于8月29日线上开售"迷你版LABUBU"(THE MONSTERS心底密码系列)并于次日开启线下门店提货 [1] - 北京中关村全国首店出现消费者排队现象 早上10点商城开门后持续十分钟内不下十人排队等候提货 [1] - 公司为取货用户开设专门通道并临时调派安保人员维护现场秩序 [1] 消费者行为表现 - 线下门店提货首日出现显著客流聚集 在别的门店只有零星顾客时泡泡玛特门口已形成长队 [1] - 线上销售渠道于8月28日22时率先开放 线下提货服务次日同步启动 [1]
泡泡玛特迷你LABUBU盲盒开售秒罄,客服称暂无补货时间
贝壳财经· 2025-08-29 01:52
产品发布与销售表现 - 泡泡玛特于8月28日22时线上发售"迷你版LABUBU心底密码系列"盲盒 单个售价79元 整套售价1106元 [1] - 产品开售后迅速售罄 消费者反映点击多次无法购买 显示库存已耗尽 [1] - 该系列销售表现火爆 社交媒体话题"minilabubu上线卖爆了"引发广泛关注 [1] 供应链与库存管理 - 公司客服确认目前无明确补货时间安排 未提供后续供应计划 [1] - 建议消费者通过到货提醒功能获取补货通知 需主动关注库存更新情况 [1]
“迷你版LABUBU”开售秒空,上一代产品溢价已明显回落
新京报· 2025-08-29 01:12
产品发布与销售表现 - 泡泡玛特于8月28日22时线上开售"迷你版LABUBU"(THE MONSTERS心底密码系列)[2] - 开售1分钟后小程序购买排队人数超4500人 开售3分钟后天猫旗舰店售罄 已售超30万件[4] - 截至23时得物平台已有超1.9万消费者购买 近3.7万消费者点"想要"[4] - 产品售价79元/个 高约10.5厘米 分为A/B两组 单组价格1106元(含14常规款+1隐藏款)隐藏款抽中概率1:168[9] - 小程序排队购买持续整夜 至29日7时37分仍显示售罄 下次开售预计9月3日[9] 产能与供应情况 - 公司未公布首批具体放量情况[13] - 相比第三代LABUBU"前方高能"4月24日登场时 产能已明显提升[13] - 7月毛绒产品产能达去年同期10倍以上 七八月产能较一季度也有10倍以上增幅[13] - 该产品为常规款非限量款 未来将持续发售[13] 市场竞争与溢价影响 - "迷你版LABUBU"发售导致前代产品"前方高能"系列溢价回落[9] - "前方高能"系列单价从最高超600元回落至成交均价178元左右[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76亿元 同比增长204.4%[13] - 税前利润61.57亿元 同比增长401.2%[13]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74亿元 同比增长396.5%[13] - 上半年共有13个艺术家IP收入过亿元[14] - THE MONSTERS实现收入48.14亿元 MOLLY收入13.57亿元 SKULLPANDA收入12.21亿元 CRYBABY收入12.18亿元 DIMOO收入11.05亿元[14] IP运营与商业化 - 公司采取差异化运营策略提升IP热度[14] - LABUBU跻身世界级IP行列 成为2025年上半年全球最热门IP之一[14]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8月2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0:33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103.22亿股 比例达74.37%位列榜首 [1]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2.83亿股 比例69.99%居第二位 [1] - 中国神华持股22.97亿股 比例67.99%排名第三 [1] - 凯盛新能持股1.69亿股 比例67.61%紧追其后 [1] - 天津创业环保与弘业期货并列64.45%持股比例 [1] - 新天绿色能源持股11.69亿股 比例63.56% [1] - 南方恒生科技持股67.56亿股 比例60.61%进入前十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盈富基金获增持32.89亿元 持股数增加1.29亿股 [1] - 腾讯控股获增持31.46亿元 持股数增加529.70万股 [1] - 美团-W获增持25.13亿元 持股数增加2471.09万股 [1] - 阿里巴巴获增持19.06亿元 持股数增加1645.64万股 [1] - 快手获增持15.77亿元 持股数增加2062.24万股 [1] - 南方恒生科技获增持9.48亿元 持股数增加1.71亿股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中国海洋石油遭减持13.28亿元 持股数减少6847.82万股 [2] - 小米集团遭减持11.93亿元 持股数减少2247.52万股 [2] - 泡泡玛特遭减持10.56亿元 持股数减少325.66万股 [2] - 华虹半导体遭减持10.45亿元 持股数减少1827.76万股 [2] - 中芯国际遭减持9.98亿元 持股数减少1601.18万股 [2] - 小鹏汽车遭减持9.86亿元 持股数减少1161.16万股 [2]
LABUBU的泼天富贵,泡泡玛特的产能焦虑
虎嗅APP· 2025-08-29 00:05
核心观点 - LABUBU毛绒玩具需求激增推动泡泡玛特供应链全面升级 产能扩张和效率提升成为公司2024~2025年核心战略[4][5][7][8] - 通过自动化设备引入 生产流程优化和数字化改造 公司返单周期从4~5个月缩短至1~1.5个月[18][21] - 供应链升级涉及生产三要素重构 包括生产力 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的全面革新[12] - 公司规划全球六大生产基地 国内四个 海外两个 以应对未来产能需求[13] 产能扩张 - LABUBU毛绒玩具单日产能达10万只 工厂采用两班倒和机器不间断生产模式[4] - 毛绒类产品单月总产能超3000万只 2025年8月较3月增幅超1000%[5] - THE MONSTERS系列2025年上半年营收48.1亿元 同比增长668% 占公司总收入34.7%[8][9] 供应链挑战 - 2024年市场需求增速远超预期 导致终端出现数周脱销状况[8][10] - 供应链团队30%以上为2024年新招聘员工 面临新人融合与设备升级双重压力[11] - 毛绒玩具生产工艺复杂 人工精制环节成为产能扩张瓶颈[19] 技术升级举措 - 推动合作工厂自动化改造 喷油涂装线人数同比下降50%[21] - 采用激光打标法替代人工质检 提升标准化程度[21] - 推广柔性供应链理念 强化3A标准(敏捷性 随机应变 协同性)[22] 组织架构与协同 - 供应链管理中心承担生产中台职能 衔接IP管理 市场与工厂渠道[15] - 销售预测体系增加材质品类维度 提高市场需求权重[20][21] - 跨部门协同存在机制性挑战 非战略项目缺乏固定化协同制度[24] 全球化产能布局 - 生产基地向内地(江西 湖南 贵州 广西)和海外(东南亚)双向拓展[13] - 越南召开全球供应链年中会 讨论文化稀释与全球化适配问题[13] - 合作工厂超数千家 主要集中于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13]
情绪消费托起千亿级潮玩产业
每日商报· 2025-08-28 22:18
公司动态 - TOP TOY获得淡马锡投资 投后估值达100亿港元 [1] - TOP TOY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59%至3.4亿元 自研产品占比首次超40% [1] - TOP TOY独家签约IP"Nommi糯米儿"2024年全渠道营收过亿 2026年预计实现5亿元-6亿元 [1]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达55.93亿元 同比增长439.6% 营收占比升至40.31% [3] - 布鲁可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突破1亿元 占比从2024年前2%提升至8.3% [3] 业务模式 - TOP TOY产品覆盖盲盒、积木、手办等八大品类 SKU总量超1万个 价格带涵盖39元至万元级别 [1] - TOP TOY采用"授权IP+原创IP"双轮驱动模式 早期依托迪士尼、王者荣耀等IP授权 后期加强自有IP布局 [1] - 泡泡玛特建立从设计到销售的全链路本土化运营体系 [3] - TOP TOY通过"店中店+独立门店"双模式拓展东南亚市场 2025年第一季度搪胶毛绒系列占海外销售额35% [3] - TNT SPACE以IP形象"Rayan"为核心 通过快闪店、社交媒体互动和跨界合作增强海外影响力 [3] 行业格局 - 中国潮玩产业规模预计2026年达1101亿元 [2] - 行业形成多品牌、多业态生态化格局 布鲁可、卡游、52TOYS等品牌或已上市或正冲刺IPO [1][2] - 布鲁可登陆港股时招股阶段获6000倍认购 国际配售超39倍认购 [2] - 卡游2024年营收突破百亿元 上市进程已箭在弦上 [2] - 52TOYS已递交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 [2]
LABUBU的泼天富贵,泡泡玛特的产能焦虑
虎嗅· 2025-08-28 20:58
核心观点 - LABUBU毛绒玩具需求激增导致泡泡玛特面临产能瓶颈 公司通过供应链升级 自动化改造和产能扩张应对挑战 返单周期从4-5个月缩短至1-1.5个月 [3][6][15] 产能现状与扩张 - 东莞合作工厂采用200吨锁模力精密注塑机 5秒注塑+3秒脱模 单日LABUBU产能达10万只 工人两班倒生产 [1] - 2025年8月毛绒产品单月总产能超3000万只 较2025年3月增幅超1000% [2] - 全球六大生产基地规划:国内四家(江西/湖南/贵州/广西) 海外两家(东南亚为主) 合作工厂超数千家 [9] 产品表现与需求 - THE MONSTERS系列2025年上半年营收48.1亿元 同比增长668.0% 占公司总收入34.7% [3] - LABUBU供不应求 2024年春节后订单激增导致数周脱销 工厂需紧急调整产能 [6] 供应链升级措施 - 推动合作工厂自动化升级:喷油涂装线人数降50% 包装/质检环节引入激光打标取代人工 [15] - 重构销售预测体系 增加市场需求权重 将材质品类列为关键预测维度 [14] - 建立"柔韧供应链"标准:敏捷性/随机应变/协同性 返单周期缩短至1-1.5个月(2022年为4-5个月) [15] 组织与协同挑战 - 2024年供应链团队30%为新人 需在高速运营中完成融合 [7] - 跨部门协同依赖会议机制 非战略项目缺乏固定协同制度 [16] - 尝试AI质检提效 但担忧影响创意 且工厂数字化基础薄弱 [17] 产能提升合作模式 - 通过资金支持说服代工厂升级设备 预计产能可扩大3-5倍 [8] - 按产品品类划分专属工厂 非按IP分配生产资源 [12]
热搜!迷你版LABUBU开售 1分钟全部售罄!二手平台最高已加价至2290元 泡泡玛特上半年净利润大涨396.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5:49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响 - 泡泡玛特于8月28日晚间10点线上开售"迷你版LABUBU"(THE MONSTERS心底密码系列),开售仅1分钟后京东、淘宝等店铺全部售罄 [2] - 该产品分为两端,各含14个常规款和1个隐藏款,单个售价79元,整套售价1106元,产品高度约10.5厘米 [6] - 天猫旗舰店显示常规款已售出超过30万件,抖音直播间相关链接显示"已抢光",商品均处于下架状态 [6][13] -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整盒产品价格最高被加价至2290元左右 [2] - 产品发售期间话题"labubu"登上微博热搜榜首位置 [5] 公司财务表现与战略方向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税前利润61.57亿元,同比增长401.2%,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 [14] - 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将不低于300亿元,创始人强调更关注增长健康度而非单纯数据指标 [14] - 创始人表示LABUBU作为符号化IP具有多重开发潜力,但产品开发将保持相对克制态度 [14] - 公司认为IP营收占比集中度不是健康度关键指标,更注重各IP的特色发展 [14] 产品销售策略 - 该商品不参与任何店铺满送活动、直播间满送活动及购物金优惠 [8] - 天猫店铺显示新品区域同时推出THE MONSTERS前方高能系列,售价499元,已售出超过2万件 [13]
一分钟售罄!“迷你版LABUBU”,抢疯了!
证券时报· 2025-08-28 15:2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76亿元 同比增长204.4% [1] - 税前利润61.57亿元 同比增长401.2%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74亿元 同比增长396.5% [1] 热门IP销售数据 - THE MONSTERS系列收入48.14亿元 位列所有IP首位 [2] - MOLLY系列收入13.57亿元 [2] - SKULLPANDA系列收入12.21亿元 [2] - CRYBABY系列收入12.18亿元 [2] - DIMOO系列收入11.05亿元 [2] - 共有13个艺术家IP收入超过1亿元 [2] 产品市场热度 - 迷你版LABUBU线上开售1分钟内京东淘宝全部售罄 [1] - 二手市场整盒价格最高加价至2290元左右 [1] - 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前方高能"系列在全球掀起热潮 [2] - "怪味便利店"系列手办延续"看不见我"风格深受粉丝青睐 [2]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从单一盲盒厂商进化为IP全产业链运营商 [2] - 坚定不移推进集团化及国际化战略 [1] - 持续探索拓展授权IP合作范畴 推出多样潮流玩具及联名款 [3] - 获得大部分授权IP的全球授权 为全球消费者打造独特体验 [3] - 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世界级消费品牌 [1] IP运营策略 - 采取差异化运营策略提升IP热度 [2] - 积极推动IP商业化增强IP生命力 [2] - LABUBU凭借独特风格魅力跻身世界级IP行列 [2] - 通过与动漫游戏电影等版权方合作为粉丝提供更多选择 [3]
一分钟售罄!“迷你版LABUBU”,抢疯了!
证券时报· 2025-08-28 15:18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76亿元 同比增长204.4% [1] - 税前利润61.57亿元 同比增长401.2%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74亿元 同比增长396.5% [1] IP运营战略成果 - 公司从单一盲盒厂商进化为IP全产业链运营商 [2] - 采取差异化运营策略提升IP热度和商业化能力 [2] - 共有13个艺术家IP收入过亿元 [2] - THE MONSTERS收入48.14亿元 MOLLY收入13.57亿元 SKULLPANDA收入12.21亿元 CRYBABY收入12.18亿元 DIMOO收入11.05亿元 [2] 明星IP市场表现 - LABUBU跻身世界级IP行列 成为2025年上半年全球最热门IP之一 [2] - 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前方高能"系列在全球掀起热潮 [2] - "怪味便利店"系列手办延续"看不见我"风格深受粉丝青睐 [2] - 迷你版LABUBU线上开售1分钟内京东淘宝店铺全部售罄 [1] - 二手平台整盒mini版LABUBU价格最高加价至2290元左右 [1] 国际化与授权拓展 - 公司以"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为目标推进集团化及国际化战略 [1] - 持续探索拓展授权IP合作范畴 推出多样潮流玩具及联名产品 [3] - 与动漫游戏电影等版权方合作提供更多选择 [3] - 已获得大部分授权IP的全球授权 为全球消费者打造独特体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