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花1600万买下一家停产公司,凯撒旅业谋夺航食新布局
新京报· 2025-09-26 07:30
收购交易概述 - 凯撒旅业全资孙公司新华航食拟以1600万元自有资金收购青岛汉莎100%股权 [2] - 青岛汉莎主营业务为航空餐食及冷冻冷藏食品标准化生产与配送服务 [3] - 标的公司股权权属清晰且无重大法律纠纷 但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并于2024年9月30日停产 [3] 标的公司资产与经营状况 - 青岛汉莎工厂占地面积33333平方米 生产空间12381平方米 配备8条生产线 [3] - 年最大产能达2500万份 日均产量约10万份 仓储容量40万份餐食 [3] - 2024年度净亏损1536.98万元 2025年1-6月净亏损760.36万元 [3] - 停产主因外航客户订单减少及连锁餐饮品牌重要客户订单下降 [3] - 经评估净资产账面价值2820.85万元 评估价值4438.58万元 增值率57.35% [3] 战略意图与协同效应 - 收购系公司深耕航食领域、推进供应链升级及拓展大众餐饮市场的关键举措 [4] - 青岛汉莎地处华东核心区域 与华北/西北/海南业务形成区域互补 [4] - 通过承接现有生产能力与专业资质 快速切入山东及周边航食/团餐/零售市场 [4] - 避免自建产线的高额前期投入与漫长认证周期 降低投资与运营风险 [4] 整合挑战与应对措施 - 标的公司处于停产状态 设备与员工需经历恢复整合过程 [4] - 并购初期因产能未释放及刚性成本 可能造成短期经营压力 [4] - 公司将通过设立复工复产专项小组、关键资源支持及严格成本控制推动运营恢复 [4] - 制定明确整合目标与渐进式过渡方案以建立协同机制 [4] 收购方财务背景 - 凯撒旅业2020-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 累计亏损额达28亿元 [6] - 2023年因净资产为负值被ST 同年完成破产重整 2024年10月摘帽 [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17亿元同比降1.2% 净利润-2428万元同比降43.98% [7] - 亏损主因旅游渠道恢复缓慢及地面餐饮业务开拓导致成本上升 [7] 近期资本运作与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全资子公司收购国旅福建51%股权 交易对价1683万元 [7] - 截至9月25日收盘价6.49元/股 单日涨幅6.05% 市值约104亿元 [7]
凯撒旅业:孙公司拟1600万元收购青岛汉莎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19
收购交易 - 凯撒旅业全资孙公司新华航食拟以1600万元收购(香港)国际食品服务有限公司所持青岛汉莎天厨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 [1] 标的公司业务 - 青岛汉莎主营业务涵盖航空餐食及冷冻冷藏食品的标准化生产与配送服务 [1] - 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主要外航客户订单减少及连锁餐饮品牌重要客户订单下降 公司持续亏损并于2024年9月30日停产 [1] 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是公司在专业航食领域持续深耕、推进供应链升级并拓展大众餐饮市场的关键战略举措 [1]
凯撒旅业:孙公司拟以1600万元收购青岛汉莎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3:14
收购交易 - 凯撒旅业全资孙公司新华航食拟以1600万元收购(香港)国际食品服务有限公司所持青岛汉莎天厨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 [1] 标的公司业务 - 青岛汉莎主营业务涵盖航空餐食及冷冻冷藏食品的标准化生产与配送服务 [1] - 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主要外航客户订单减少及连锁餐饮品牌重要客户订单下降 公司持续亏损并于2024年9月30日停产 [1] 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是公司在专业航食领域持续深耕、推进供应链升级并拓展大众餐饮市场的关键战略举措 [1]
凯撒旅业(000796.SZ)孙公司拟1600万元收购青岛汉莎100%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3:05
收购交易概况 - 凯撒旅业全资孙公司新华航食拟以1600万元自有资金收购香港国际食品服务有限公司持有的青岛汉莎天厨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 [1] 标的公司业务与产能 - 青岛汉莎主营业务涵盖航空餐食及冷冻冷藏食品的标准化生产与配送服务 [1] - 工厂总占地面积33,333平方米 生产空间12,381平方米 配备8条生产线 [1] - 年最大产能约2500万份 日均产量约10万份 仓储容量达40万份餐食 [1]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主要外航客户订单减少及连锁餐饮品牌重要客户订单下降 公司持续亏损 [1] - 已于2024年9月30日停产 [1]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收购是公司在专业航食领域持续深耕 推进供应链升级并拓展大众餐饮市场的关键战略举措 [1] - 青岛汉莎地处华东核心区域 与公司华北 西北及海南航食业务形成区域互补 [1] - 可迅速补充公司航食业务产能 推动全国化服务网络建设 实现业务协同与规模效应 [1]
凯撒旅业孙公司拟1600万元收购青岛汉莎100%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24 13:02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凯撒旅业全资孙公司新华航食拟以1600万元自有资金收购香港国际食品服务有限公司持有的青岛汉莎天厨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 [1] 标的公司业务与资产状况 - 青岛汉莎主营业务涵盖航空餐食及冷冻冷藏食品的标准化生产与配送服务 [1] - 工厂位于青岛莱西市 总占地面积33,333平方米 生产空间12,381平方米 [1] - 拥有8条生产线 年最大产能约2500万份 日均产量约10万份 仓储空间达40万份餐食 [1] - 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主要外航客户订单减少及连锁餐饮品牌重要客户订单下降 公司持续亏损并于2024年9月30日停产 [1] 战略意义与协同效应 - 收购是公司在专业航食领域持续深耕、推进供应链升级并拓展大众餐饮市场的关键战略举措 [1] - 青岛汉莎地处华东核心区域 与公司在华北、西北及海南的航食业务形成区域互补 [1] - 收购可迅速补充公司航食业务产能 推动全国化服务网络建设 实现业务协同与规模效应 [1]
叮咚买菜官宣“寻味中国”计划,打造全国地道食材与风味地图
扬子晚报网· 2025-09-15 01:22
9月13日,在山东东营黄河口大闸蟹开捕仪式暨中国农民丰收节现场,叮咚买菜签下超3000万元直采订 单,并同步宣布升级"寻味中国"计划,聚焦全国地道食材与地道风味的挖掘与推广。 从洪泽湖"六月黄"、清水蟹,到黄河口大闸蟹、青藏高原大闸蟹、新疆天山雪蟹,再到阳澄湖大闸蟹, 叮咚买菜通过多产区直采和供应链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地标蟹矩阵",将各具风味的地域大闸蟹 稳定送上更多家庭的餐桌。不同地域的风土孕育出各具特色的蟹味——黄河口有咸鲜味,青藏高原更鲜 甜,阳澄湖经典浓香,清水蟹清爽适口;不同上市时间拉长了整个蟹季,保证消费者一年大部分时间都 能尝到地域鲜味。这不仅是"寻味中国"在单品类上的落地,更体现了叮咚买菜"走上游、做深做透"的供 应链能力。 这一策略不仅丰富了消费者一日三餐的选择,也为产地农产品提供了全国化销售与品牌化的机会,更推 动叮咚买菜形成独特的差异化定位。自提出"4G战略"以来,叮咚买菜持续押注"好商品",不断增强寻 品、选品、直采、品控等全流程能力。与过去行业竞争集中在价格和履约效率不同,叮咚买菜通过"寻 味中国"深入产地直采与标准制定,在源头掌控产品特色与品质,让消费者在日常品味地道风味和文 ...
市场规模近300亿,茶餐厅如何在转型中“破局”吸引年轻人?
搜狐财经· 2025-09-12 17:02
行业规模与市场格局 - 2024年中国茶餐厅市场规模达285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300亿元 [1] - 全国门店总数超过2.8万家 企业存量为2.15万家 反映市场整合加速 [1] - 新一线城市以22.7%门店占比领跑 三线及一线城市分别占20.6%和17.8% [3] - 广州以7.3%门店占比居首 深圳和上海分别占5.5%和3.8% 广东七城跻身全国前十 [3] 品牌竞争与地域特征 - 行业呈现区域深耕为主特征 除大家乐、翠华等少数全国品牌外 多数香港品牌聚焦本地 [3] - 新兴品牌快速崛起 深圳克茗冰室突破140家门店 广州太哼冰室达100家门店 [3] -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茶餐厅核心市场 凸显地域集中度特征 [3] 产品创新与消费痛点 - 超六成消费者认为存在换店不换菜现象 经典产品吸引力持续下降 [3] - 产品更新节奏滞后于现制饮品等赛道 供应链标准化加剧同质化 [3] - 多品类经营推高食材管理成本 形成创新难降本更难的困境 [3] - 32%消费者将价格折扣作为首要考量 50-80元人均消费竞争力较弱 [4] 品牌转型与创新策略 - 头部品牌弱化港式快餐标签 融入年轻潮流元素重塑形象 [4] - 太食獸泰式茶餐厅开创异域风情定位 实现单店月均营业额提升25% [4] - 产品创新三大路径:拓展品类边界(如煲仔粉/鸡煲) 升级核心食材(如伊比利亚黑猪肉) 融合地域风味(如东南亚菜品) [4] 场景与模式创新 - 文通冰室打造复古港风+赛博朋克主题店 客流量提升40% [6] - 翠华餐厅推出Express轻型店 出餐效率提高30% 人力成本降低25% [6] - 九龙冰室试点卫星店+旗舰店组合 通过中央厨房配送降低运营成本 [6] 供应链升级成效 - 定制化供应链方案缩短新品研发周期60% 可应用于20余个热门品类 [7] - 采用专业供应链的茶餐厅产品标准化率提升至92% 跨区域扩张成功率提高3倍 [7] - 自主建设+专业协同的供应链模式正在重塑行业竞争力格局 [7]
火锅迈入“70元时代”,性价比、细分赛道、区域深耕成破局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9-10 18:0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 2025年预计增至6500亿元 [1] - 全国火锅门店总数超49万家 连锁化率28%高于餐饮行业整体水平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火锅门店占比达52.3% 覆盖超7亿人口 [4] 消费趋势变化 - 人均消费从2022年86.7元降至2025年77.1元 四年降幅11% [1] - 2025年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仅2.2万家 较前四年每年5-10万家增速大幅放缓 [1] - 中高端品牌主动降价应对市场 巴奴人均消费从148元降至138元 湊湊三年累计下调客单价27元 [1] 竞争策略调整 - 海底捞副牌"举高高"以59.9元实现100+SKU畅吃 [1] - 熊喵来了通过免费甜品、无限续加鸭血豆腐提升体验 [1] - 牛真诚鲜切牛肉山野小火锅将菜品价格压至0.9-11.9元区间 强调明档鲜切和"不隔夜"承诺 [1] 品牌差异化路径 - 许府牛转型"牛肉专家" SKU精简至40个 推出"传世牛杂煲"特色套餐 [3] - 笨姐居民楼火锅聚焦社区市场 80%门店位于居民楼底商 采用80-150平米精简店面 [3] - 江西季季红火锅采用"蜂窝式扩张" 省内340余家门店中南昌占比超40% 食材成本28% 人力成本18% [3] 区域深耕案例 - 河南员和记鲜牛肉火锅专注原切牛肉十二年 从新乡拓展至周边下沉市场 [3] - 湖北火瀑椒麻火锅以鲜藤椒绿色锅底和本地食材为特色 16家直营店连续六年蝉联必吃榜 [3] - 围辣小火锅1000余家门店中近80%位于下沉市场 依靠高性价比抢占县域市场 [4] 供应链创新 - 逮虾记与豪渝、珮姐等品牌共建"制贩同盟" 开发黑金黑虎虾滑等特色产品 [4] - 季季红建立蔬菜基地 食材成本低于市场20% 引入非遗工坊定制年糕 [4] - 许府牛联合顺丰建成26个区域分仓 打造2小时冷链圈降低物流成本 [4] 细分品类创新 - 山野火锅持续走红 山缓缓4月单月新开13家店 总门店数突破80家 [5] - 许府牛推出"山野秘境锅"系列 带动客单价微幅上调 [5] - 苏州"苏见山・山野茶火锅"以茉莉碧螺春锅底+苏州园林场景吸引打卡 [5] - 黄山"陶元茗山野茶火锅"将黄山毛峰融入麻辣锅底营造丛林氛围 [5] 下沉市场表现 - 巴奴下沉门店经营利润率达24.5% 高于一线城市20.7% [4] - 许府牛门店规模五年增长20倍至1400家 [3]
汇通达网络(9878.HK):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AI+SAAS赋能门店初见成效
格隆汇· 2025-09-05 20: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3.4亿元同比下降25.9% [1] - 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毛利率从3.5%提升至4.6%增长1.1个百分点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41.3亿元同比增长65.7% [1] - 经营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5.9% [1] 交易业务结构 - 交易业务收入239.6亿元同比下降26.0% [2] - 会员零售门店收入占比提升至47.4% [2] - 消费电子收入146.3亿元同比下降25.1% [2] - 家电收入43.2亿元基本持平 [2] - 农资收入28.8亿元同比下降30.4% [2] - 交通出行收入10.9亿元同比下降62.3% [2] - 家居建材收入7.6亿元同比下降22.9% [2] - 酒水饮料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62.2% [3] 自有品牌发展 - 自有品牌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同比增长490.7% [3] - 柔性供应链模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3] 服务业务表现 - 服务业务收入3.1亿元同比下降19.0% [3] - SaaS+订阅收入2.5亿元同比下降18.4% [3] - 商家解决方案收入6122万元同比下降21.2% [3] - AI相关收入占总服务收入约20% [3] 客户基础与数字化 - 累计注册会员零售门店超25.1万家 [3] - 活跃门店超9.8万家 [3] - SaaS+订阅用户约10.7万家 [3] - 付费用户超3.5万家 [3] AI赋能成效 - AI工具使门店经营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 [3] - 库存周转缩短15%至20% [3] - AI+SaaS产品于2025年5月正式商业化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601亿元同比持平 [4] - 预计2026年营收650亿元同比增长8%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5亿元 [4]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4.7亿元 [4] - 将持续推进AI赋能与供应链升级 [1][4]
供应链差异化突围:Olé精品超市的高端业态进阶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17
公司战略升级 - 2024年品牌成立20周年之际发布三条新产品线:Olé Lifestyle聚焦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稀缺独家体验、Olé Food Hall围绕一二三线城市打造健康饮食与生活灵感中心、Olé Supermarket提供高质价比即食餐食与简易烹饪食材 [2][3] - 2025年上半年在南京/呼和浩特/郑州等多地开设新店 重点布局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核心区域 下半年计划新开北京大融城店与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店 并完成多家重点门店改造焕新 [3][4] - 产品线战略是对生活方式和消费趋势的精准回应 新店作为供应链模式试验场支撑全国性布局策略 [3][4] 供应链体系建设 - 采用"全球+全国+本地"三级商品结构 供应链需同步具备全球采购/全国统筹/本地整合三重能力 商品池从最初3个核心品类拓展至12个专业模块 覆盖全球近80个国家超10,000种商品 [4][7] - 在全国建立超10个高标准生鲜认证基地 包括广东韶关三华李基地/辽宁大连樱桃基地/科尔沁牛肉基地 构建"牧草种植-终端销售"全产业链体系以减少流通损耗 [9] - 自有品牌开发三大系列(Every Day/Original/Leading)覆盖超500款商品 其中专注自然健康的Original系列累计近300个单品 海产品优先选择全球食品安全认证原料 [11][16] 供应链差异化策略 - 源头直采依托科尔沁草原黄金畜牧带天然优势 通过标准化生产稳定售价 广东佛山三文鱼定制加工基地采用德国进口Baader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大西洋三文鱼和新西兰帝王鲑 [9][11] - 数智化升级实现生鲜商品全链路数据可视可控 通过数据驱动优化选品与库存管理 [20] - 绿色供应链覆盖生鲜/家庭/个护等品类超2000款环保商品 深圳湾睿印"低碳实验店"集结近400款有机认证商品 其中20余款获碳足迹或碳中和认证 [16][17] 行业趋势响应 - 消费需求从"购买商品"转向"商品与服务并重" 更注重情感交流/生活品质提升及家庭与自我取悦的平衡 [7] - 实体零售价值重新定义为提供可感知品质体验/可触摸信任连接及能引发共鸣的生活场景 而非单纯商品销售渠道 [2][23] - 健康消费驱动供应链向优质蛋白/优质脂肪/优质碳水方向升级 重点引进低糖低盐低卡/可溯源商品响应"适食"生活态度 [11][20] 组织运营优化 - 统一供应链体系打造商品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链条 扁平化城市群组织运营缩短决策链条以实现市场策略快速执行 [22] - 通过全球直采与本土深耕构建商品力护城河 用扁平化组织与中心化管理平衡效率与灵活性 [24] - 实体零售转型为生活方式提案者与消费趋势引领者 通过物理空间打造不可替代的体验载体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