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汽车(09868)
icon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将正式启用
巨潮资讯· 2025-09-08 09:31
产品展示 - 公司在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展出五款车型包括全新小鹏P7、2025款小鹏G6、2025款小鹏G9、小鹏X9和小鹏P7+ [2] - 公司同步展出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模型和SEPA扶摇架构等前沿展品 [2][3] 全球化战略 - 公司宣布欧洲首个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作为全球第九大研发中心与硅谷和圣地亚哥研发中心形成协同 [2] - 新研发中心以"In Europe With Europe"为核心 深度挖掘本地用户需求以加速技术创新与本地化落地 [2] - 该中心使公司能够直接倾听欧洲用户声音并将其需求转化为创新成果 [3] 机器人业务 - 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已进入工厂实训 计划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下一代超类人机器人 [3] - 人形机器人目标于2026年实现量产 将应用于工厂运营、门店接待和零售导购等场景 [3] 低空出行领域 - 小鹏汇天历经12年研发 投入约6亿美元 完成7代飞行器迭代 [3] - 陆地航母飞行汽车将于2024年10月在迪拜完成全球首飞 [3] - 该产品在中国市场已收获近5000份订单 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正式交付 [3] 自动驾驶规划 - 公司期望在2026年推出L4级智驾量产车型 并在中国开始Robotaxi试运营 [3] - 小鹏图灵AI智驾已开启全球适配 目标在2026年第四季度让全球用户拥有最先进和最适应本地路况的智能驾驶体验 [3]
美股异动|小鹏汽车盘前涨超2% 小鹏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将在慕尼黑启用
格隆汇· 2025-09-08 08:36
股价表现 - 小鹏汽车盘前股价上涨2.67%至20.36美元[1] - 成交量达560.83万股 成交额1.12亿美元[1] - 总市值189.03亿美元 流通市值132.82亿美元[1] 全球化战略进展 - 公司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亮相并分享出海战略[1] - 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将在慕尼黑正式启用[1] - 采用AI技术进行全球市场交流[1] 自动驾驶技术规划 - 计划2026年推出L4级智驾量产车型[1] - 将在中国市场开始Robotaxi试运营[1]
小鹏汽车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将启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08:23
公司动态 - 小鹏汽车在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举办以"引领AI未来出行"为主题的发布会 [1] - 小鹏汽车宣布其欧洲首个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作为品牌全球第九大研发中心 [1] - 欧洲研发中心与硅谷 圣地亚哥研发中心形成协同 [1] 行业活动 - 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于9月8日启幕 [1] - 发布会于慕尼黑时间上午9:20(北京时间下午15:20)举行 [1]
小鹏汽车宣布其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将在慕尼黑正式启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08:15
公司战略布局 - 小鹏汽车在欧洲首个研发中心于慕尼黑正式启用 [1] - 公司计划在2026年推出L4级智驾量产车型 [1] - 公司计划在中国开始Robotaxi试运营 [1]
美股盘前,热门中概股普涨,百度涨超6%,阿里巴巴涨超3%,小鹏汽车涨超2.5%。
新浪财经· 2025-09-08 08:10
中概股盘前表现 - 热门中概股普遍上涨 其中百度涨幅超过6%[1] 阿里巴巴涨幅超过3%[1] 小鹏汽车涨幅超过2.5%[1]
Leading the Future of AI Mobility: XPENG Showcases Its Latest Technology Breakthroughs at IAA Mobility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9-08 07:40
核心观点 - 公司在IAA Mobility 2025展示AI移动生态技术领先性 包括Next P7欧洲首发 图灵AI智驾系统全球化适配及飞行汽车 人形机器人等多领域突破 [2][3][6] - 公司通过慕尼黑研发中心深化欧洲本土化创新 并凭借81%的净推荐率成为德国市场最认可的中国汽车品牌 [2][11][12] - 公司计划2026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汽车量产 飞行汽车2026年底投产 人形机器人同年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 [3][14][19][20] 全球化战略 - 公司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名第六 业务覆盖46个市场 慕尼黑研发中心是第九个全球研发枢纽 毗连硅谷与圣地亚哥中心 [8][11] - 欧洲市场战略地位显著 公司在中高端纯电汽车销售中领先中国品牌 德国市场净推荐率(NPS)达81%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1][1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Next P7运动轿车具备593马力 0-100km/h加速3.7秒 极速230km/h 24小时续航测试达3961公里 创量产电动车耐力纪录 [17] - 图灵AI智驾系统启动全球适配 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提供顶级智能驾驶体验 L4自动驾驶车辆拟于2026年量产 [3][14] - 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获5000份预售订单 拟2026年底大规模生产 十月在迪拜完成国际首飞 [19] - 人形机器人IRON历经5年6代研发 正进行工厂场景训练 预计2026年量产 新一代机型拟今年第四季度发布 [20] 研发与生态布局 - 自研AI架构整合云 车 算力与硬件 采用高度集成中央计算与区域控制架构 实现深度软硬件协同 [13] - 产品矩阵包含新G6/G9 SUV X9 MPV及P7+等五款车型 其中P7+为全球首款AI定义汽车 即将登陆欧洲市场 [16]
小鹏全新P7正式上市,能打败小鹏的只有小鹏自己?
虎嗅· 2025-09-08 06:36
产品表现 - 小鹏P7上市五年内快速完成10万辆交付量 成为新能源行业典型案例 [1] - 该车型曾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新能源车型 [1] 市场竞争 - 全新小鹏P7正式上市 可能对老款P7形成直接竞争压力 [1] - 新款车型上市或改变现有市场格局 [1]
小鹏汽车_ 2025 年亚洲领导者会议-要点总结:强劲的增程式电动车产品线;重申 2025 年第四季度盈亏平衡目标
2025-09-08 06:2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小鹏汽车(XPeng Inc 股票代码 XPEV ADR 和 5868 HK)[1] *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销量与新车型发布 * 公司2025年8月总销量达到37,000辆 管理层预计从9月开始月交付量将超过40,000辆[4] * 公司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多款EREV(增程式电动车)车型 包括X9 EREV 以推动通常为淡季的第一季度销量[4] * 公司计划为当前大部分纯电(BEV)产品线推出EREV版本 小型轿车除外[4] * 展望2026年 MONA系列将推出两款SUV车型[4] * 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于海外市场推出P7+车型 并于2026年推出MONA SUV和小鹏EREV车型[1][5] * 公司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在新车型发布上持续改进 MONA M03和P7+的销量在其各自细分市场中排名前三[6] * 公司加快了新车型发布频率 计划在2024-2026年间推出10款新车型 远高于2019-2023年间每年1-2款新车的节奏 并将转变为每年推出10款新车型+改款车型以应对动态市场[6] 财务表现与目标 * 公司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毛利率为14.3% 同比提升8.0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3.9个百分点[4] * 管理层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汽车毛利率将达到中等十几(mid-teens)水平 2025年第四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将达到高等十几(high-teens)水平[4] * 管理层重申有信心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1] * 今年推出的新车型均实现了两位数毛利率[4] * 目前 MONA M03的综合毛利率为较高的个位数 其Max版本销量占比达80%[4] * X9 BEV版本的毛利率超过20% 即将推出的X9 EREV版本预计将与BEV版本有相似的定价和物料清单(BOM)成本[4] * 公司报告2024年研发费用为65亿元人民币 管理层预计2025年研发费用将达9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 并预计2026年保持相似增速 投资主要集中于AI技术、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4] * 公司于2023年初启动了一项成本削减计划 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传感器套件优化 将整体BOM成本降低25%(其中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BOM成本降低50%)[6] 海外战略与市场扩张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18,700辆 同比增长209%[4] * 管理层预计到2025年底 海外销量 海外市场数量及经销商门店数量将较2024年翻倍 分别达到23,000辆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及150多家销售门店[4] * 公司计划到2025年底将海外市场和销售门店数量较2024年翻倍 分别拓展至60多个市场和300多家门店[1] * 海外车型的平均售价超过4万欧元 且其边际贡献率远高于国内市场[5]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高盛对小鹏汽车ADR和H股给予买入(Buy)评级[6] * 基于贴现现金流(DCF)法的12个月目标价为:ADR 24美元 H股94港元[7] * 当前股价相较于目标价有上行空间:ADR为18.5%(现价20.25美元) H股为19.1%(现价78.95港元)[8] * 看好公司因产品与成本结构竞争力转变带来的可持续销量增长和利润率改善前景[6] * 公司当前交易价格与其过去一年的历史平均远期市销率(P/S)一致 鉴于其增长轨迹 该估值具有吸引力[6] 其他重要内容 潜在风险 * 风险包括:销量低于预期 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 市场需求弱于预期[7] * 高盛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高盛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可能持有该公司1%或以上的普通股(截至第二最近月末)[16] 可能在未来3个月内寻求或获得投资银行服务报酬[16] 在过去12个月内存在投资银行服务客户关系[16] 并作为该证券的做市商[16] 并购可能性评估 * 高盛对其覆盖范围内的公司进行并购框架分析 小鹏汽车的M&A Rank为3 代表其成为收购目标的可能性较低(0%-15%)[12]
“蔚小理”集体撕毁价格底线
36氪· 2025-09-08 02:45
新势力车企价格策略调整 - 蔚来、理想、小鹏三家新势力车企集体进入关键产品推新周期并采取统一降价策略 [2] - 蔚来乐道L60采用BaaS方案后价格进入15万元区间 L90车型价格降至20多万元级别 [2] - 蔚来第三代ES8预售价格较老款降幅达8万至20多万元 BaaS方案后起步价降至30多万元 [2] - 理想i8价格下调至33.98万元 低于同级别增程车型L8 [3] - 小鹏MONA M03价格下探至11万-14万元级 新一代P7起步价降至21.98万元 [4] 具体车型价格变化 - 第一代ES8(2017年)整车指导价44.8万元 BaaS车价34.8万元 [3] - 第一代ES8改款(2020年)整车指导价46.8-62.4万元 BaaS车价38.8-51.0万元 [3] - 第二代ES8(2023年)整车指导价49.8-59.8万元 BaaS车价42.8-47.0万元 [3] - 第三代ES8(2025年预售)整车指导价41.68-45.68万元 BaaS车价30.88-34.88万元 [3] - 理想i8取消Pro版 Max版调整为33.98万元并赠送价值1万元铂金音响 [6] - 小鹏新一代P7全系定价21.98万元-25.98万元 较初代顶配40多万元大幅下降 [8]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新势力降价是市场竞争进入"生死阶段"的无奈之举 非主动让利 [4] - 理想i6预计价格将低于L6 击穿理想现有车型最低价 [4] - 华为鸿蒙智行产品覆盖十几万元到超百万元区间 形成全面竞争 [16] - 小米SU7与YU7获得几十万订单 终端供不应求 [16] - 行业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 马太效应加剧 [16] 企业战略调整 - 理想重新调整定价体系 i6将采用"大满配+拼刺刀"打法 [8] - 蔚来全系NT2平台车型标配100度电池包 变相官降3.8万元 [12] - 小鹏主销区间退至25万元甚至20万元以下 成为主流大众品牌 [9] - 新势力为保留决赛资格不得不重塑价格体系 [1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车市内卷加剧 面临增量见顶、对手围堵、盈利承压三重压力 [16] - 新势力竞争将更残酷 价格进一步下探 技术更快迭代 用户更挑剔 [18] - 传统品牌如比亚迪、吉利凭借规模化和技术储备加入战局 [18] - 降价虽能提振销量但属双刃剑 可能冲击品牌定位和用户信任 [18]
海内外龙头共振 机器人催化可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8 02:09
乘用车及新能源销量表现 - 本周乘用车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9.5% [1][2]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9.0万辆,同比增长13.9%,环比增长8.1% [1][2] - 新能源渗透率达55.3%,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1][2] - 8月周度销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第五周达52.3万辆,新能源渗透率区间为52.8%-57.3% [4] 汽车板块市场表现 - A股汽车板块本周上涨1.0%,在申万子行业中排名第9位,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0.6%) [1][2] - 细分板块中商用载客车涨幅最高达6.2%,乘用车、商用载货车、摩托车及其他、汽车零部件分别上涨1.7%、1.0%、0.9%、0.4%,汽车服务板块下跌1.9% [1][2] 新车型与战略动态 - 问界M7开启预订24小时内小订量突破15万辆,新车尺寸5080×1999×1780mm,轴距3030mm,新增后排娱乐屏、压缩机冷暖箱及主驾零重力座椅 [4] - 吉利汽车合并极氪获股东高票通过,"一个吉利"战略取得进展 [4] - 9月多款新车集中上市包括问界M7、上汽尚界H5、蔚来ES8、极氪9X,魏牌旗舰SUV预计25年第三季度上市 [4][5] 人形机器人产业催化 - 宇树科技计划2025年10-12月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通过社交媒体展示提升板块热度 [3] - 特斯拉目标2025年生产数百台Optimus V3原型机,5年内实现百万台量级产能 [3] - 技术环节创新包括灵巧手传动方案、触觉传感器构型、轻量化材料替代及关节结构优化 [3] - 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证券化进程加速成为板块情绪催化剂 [3] 投资组合与细分领域推荐 - 乘用车领域推荐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小米集团、赛力斯 [2][5] - 零部件智能化推荐伯特利、地平线机器人、科博达(智能驾驶)及继峰股份(智能座舱) [5] - 新势力产业链推荐H链星宇股份、沪光股份,小米链无锡振华,T链拓普集团、新泉股份、双环传动 [5] - 机器人领域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银轮股份等汽配企业,建议关注浙江荣泰、双林股份、雷迪克 [5] - 摩托车板块推荐春风动力、隆鑫通用 [6] - 轮胎板块推荐赛轮轮胎、森麒麟 [7] - 重卡板块因天然气重卡需求上升推荐中国重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