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09863)

搜索文档
零跑汽车:上半年收益242.5亿元 同比增174%
格隆汇APP· 2025-08-18 10:1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4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88.5亿元增加174.0% [1] - 收益同比增加主要原因是整车及备件交付量增加 战略合作与碳积分交易收入增加 以及整车交付量增长带动相关服务收入增加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0.3亿元 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1] 交付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总交付量为221,664台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1] - 2025年7月交付量达50,129台 连续5个月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1] - 成为2025年以来唯一一家月交付量超5万台的中国新势力品牌公司 [1]
零跑汽车业绩爆发:实现半年度盈利、毛利新高,营收翻倍、全球化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8-18 10: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1] - 营业收入达24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174% [1] - 毛利率达14.1% 创公司成立以来半年度新高 [1] - 在手资金达295.8亿元 保持正向经营现金流与自由现金流 [1] 销售业绩 - 2025年上半年交付新车221,664台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1] - 交付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155.7% [1] - 7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台 连续多月稳居新势力月销量榜前列 [1] 行业地位 - 首次入围2025《财富》中国500强榜单 [1] - 交付量增速与盈利表现显著领先同业 [1]
零跑汽车(09863)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上半年净利为3303万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0:0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期汽车总交付量达221,664台 同比增长155.7% [1] - 收益达人民币242.5亿元 同比增长174.0% [1] - 毛利率提升至14.1% 较2024年同期1.1%增长13个百分点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人民币3303万元 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收益驱动因素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整车及备件交付量增加 [1] - 战略合作与碳积分交易带来额外收入贡献 [1] - 整车交付量增长带动相关服务收入提升 [1] 运营指标 - 2025年7月交付量达50,129台 创单月历史新高 [1] - 连续5个月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1] - 2025年以来唯一月交付量超5万台的中国新势力品牌 [1] 财务健康度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人民币3.3亿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20.2亿元大幅改善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流动性资产结余达人民币295.8亿元 资金充裕 [1]
零跑汽车:上半年净利润为0.3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0: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达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0% [1] - 净利润为0.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1] 行业地位 - 公司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1]
零跑汽车(09863.HK)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74.0%,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总交付量登顶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格隆汇· 2025-08-18 10: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半年度净利润人民币0.3亿元 首次转正 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达14.1% 创成立以来半年度毛利率新高 [1]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24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88.5亿元增长174.0% [1]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人民币3.3亿元 2024年同期为亏损20.2亿元 [1] 交付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总交付量达221,664台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1] - 2025年7月交付量达50,129台 连续5个月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且为2025年以来唯一月交付量超5万台的国产新势力品牌 [1]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8.6亿元 2024年同期为2.7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金融资产及银行定期存款结余达人民币295.8亿元 [2]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收益同比增长主要源于整车及备件交付量增加 战略合作与碳积分交易收入增长 以及交付量增长带动相关服务收入提升 [1]
零跑汽车(0986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8 09:5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半年度淨利潤為人民幣0.3億元,首次實現半年度淨利潤轉正[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益為人民幣242.5億元,同比增長174.0%[7]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242.496亿元,同比增长174%[6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0.3亿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22.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3.3亿元[33]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人民币0.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2.1亿元亏损大幅收窄[49]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3.3亿元,包含3.0亿元的股份基础付款开支[49]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2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1.65元[6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030千元,同比扭亏(2024年同期亏损2,211,736千元),每股基本盈利0.02元[8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3303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22.12亿元人民币[85]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为0.02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每股亏损1.65元人民币[8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為14.1%,較2024年同期的1.1%提升13個百分點[7]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34.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亿元增长3,330.0%,毛利率从1.1%提升至14.1%[2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34.256亿元,毛利率为14.1%[61]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0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7.9%[25]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开支为人民币14.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0亿元增长56.7%[27] - 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7.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4亿元增长79.5%[2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8.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2.2亿元增长54.9%[29]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8.943亿元,占收益的7.8%[61]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激增131.6%至18,615,129千元,雇员福利开支增长107.5%至2,974,680千元[79] - 2025年上半年确认存货减值拨备3320.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减少72.2%(1.19亿元人民币)[88] 业务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車總交付量為221,664台,同比增長155.7%[7][10] - 2025年7月公司交付量達50,129台,連續5個月位居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榜首[7][10] - C10上市13個月全球交付破10萬台,單月交付量最高超過1.4萬台[10] - B10上市次月交付即超萬台,是公司最快交付破萬的產品[10] - 2025年上半年智能駕駛研發投入相較2024年同期提升近100%[13] - AR-HUD技术应用于全新C11,搭载同级最大60英寸AR-HUD,未来将覆盖D平台及C平台主力车型[14] - 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提升约1%,新一代压缩机NVH性能达业内最佳水平,运行脉动有效值(RMS)≤10kPa[14] - 零跑CTC电池通过1029项安全实验与128项性能验证,已搭载超25万套CTC2.0电池[15]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24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4.0%,电动汽车及部件销售为人民币231.0亿元,同比增加161.4%[2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24,249,60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1%,其中汽车及零部件销售贡献24,057,938千元(占比99.2%)[72]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口20,375台,位居造车新势力品牌第一;6月德国BEV市场占有率超1%[20] - 零跑国际在约30个国际市场建立超600家销售与售后服务网点,欧洲超550家,亚太近50家[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内地的收益为222.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9%,欧洲市场收益为18.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07.3%[71] 销售和服务网络 - 销售服务网络覆盖286个城市,新增88城,布局806家销售门店和461家服务门店,单店店效同比提升超50%[16] - 2025年上半年潜客锁单率较2024年底提升2个百分点,全车系到店锁单率提升5个百分点,门店运营效能同比增长27%[17] - 服务响应快,专属服务群15分钟响应率99.5%,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车辆一次性修复率98.3%,环比提升4.4个百分点[18]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淨額為人民幣28.6億元[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等結餘為人民幣295.8億元[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8.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7亿元增加25.9亿元[39] - 2025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8.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8亿元改善13.4亿元[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总额为人民币295.8亿元[3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8.0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82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6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0.89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减少25.38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发行普通股获得资金26.0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业务扩展[6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净流入37.09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定期存款为96.8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40.33亿元人民币增长140.2%[6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付款为19.6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35亿元人民币增长167.6%[6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76.4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462.90亿元人民币,增长22.96%[64][6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130.0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0.71亿元人民币增长29.16%[64][66] 债务和借款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266.7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12.4%(237.42亿元人民币)[91] - 长期银行借款利率区间为2.65%至2.95%,抵押资产包括39.92亿元人民币楼宇和78.82亿元人民币在建工程[92] 应付款项和存货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存货总额为259.0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8.1%(202.26亿元人民币)[87]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中的存货确认金额为186.5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135.4%(79.25亿元人民币)[8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28.8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45.5%(19.81亿元人民币)[8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233.2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3.4%(189.03亿元人民币)[9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应付款项中应付材料款达118.54亿元人民币,应付票据达114.73亿元人民币[95] - 贸易应付款项账龄分析显示,2025年6月30日6个月内的应付款为11,628,151千元,占比98.1%(11,628,151/11,854,381)[97] - 2025年6月30日应计费用中广告及宣传开支为979,551千元,占比22.4%(979,551/4,370,802)[98] - 2025年6月30日应付返利为691,461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3.1%(691,461 vs 561,917)[98] - 2025年6月30日运费用为273,002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1056.2%(273,002 vs 23,611)[98] - 2025年6月30日应付薪金及福利为709,232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9.0%(709,232 vs 650,991)[98] - 2025年6月30日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应付款项为449,691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7.3%(449,691 vs 418,951)[98] - 2025年6月30日设计及开发服务应付款项为374,536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9.6%(374,536 vs 341,620)[98] - 2025年6月30日供货商及经销商按金为313,420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26.6%(313,420 vs 247,508)[98] - 2025年6月30日其他应付税项为322,127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长36.9%(322,127 vs 235,351)[98] 合约负债和资产 - 合约负债从2024年末446,729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466,220千元,其中非流动部分(357,447千元)主要关联1-8年期的增值服务承诺[73][75] - 未达成履约责任对应的交易价格总额达768,880千元,其中108,773千元(14.1%)预计1年内确认,660,107千元(85.9%)在1-8年分期确认[75] - 合约资产首次出现在2025年6月末,账面价值67,197千元(已计提1,005千元亏损拨备)[76] 其他财务数据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净额87,794千元,同比增加72.2%,推动其他收益净额达67,932千元[78] - 公司及子公司浙江凌昇享受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其他内地子公司适用25%标准税率[80] - 研发开支加计扣除政策允许按200%比例抵扣税费,香港子公司自2025年起适用16.5%利得税率[80][81]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持有1,361,793千股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9%[83]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金融工具用于对冲外汇或利率风险[50][51]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53] - 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人民币7,226千元,主要来自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1,656名全职员工,雇员福利开支为人民币29.7亿元[52]
港股收评:冲高回落,恒指跌0.37%,影视股强势半导体走低!柠萌影视涨21%,猫眼娱乐涨6%,长城汽车涨超10%
格隆汇· 2025-08-18 08:4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跌0.37% 国企指数跌0.06%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曾大涨2.3%但最终涨幅收窄[1] - 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三大指数冲高回落[1] 行业板块表现 - 影视股全天强势 暑期档票房持续冲高带动观影需求回暖 柠萌影视大涨超21% 稻草熊娱乐涨近15% 猫眼娱乐涨近6%[3] - 互联网医疗股集体上涨 平安好医生与京东健康均涨超8%[3] - 汽车股表现活跃 长城汽车涨10.21% 蔚来-SW涨6.98% 零跑汽车涨4.20% 吉利汽车涨2.96% 广汽集团涨2.70%[2][3] - 稀土概念股 军工股 脑机接口概念股 苹果概念股普遍表现活跃[3] - 内房股普遍下跌 因7月地产基本面继续走弱[3] - 钢铁股与铜业股走低 因美国宣布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3] - 煤炭股 石油股 半导体芯片股 内银股 海运股多数表现低迷[3] 大型科技股表现 - 午后涨幅缩窄且部分转跌 京东涨2.65% 阿里巴巴 百度 小米涨幅在1%以内 快手跌1.47% 腾讯与美团收跌[3]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晒周末订单 日均超过3000台
凤凰网· 2025-08-18 08:19
公司业绩表现 - 零跑汽车周末日均订单超过3000台创历史新高 [1] - 公司1-7月销量达27.2万辆超过理想汽车23.5万辆和小鹏汽车23.4万辆 [1] - 2025年1-7月累计出口2.5万台海外扩张步伐持续 [1] 行业整体态势 - 新能源汽车前十五大集团1-7月合计销量782万辆同比增长41.1% [1] -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达95.1%较上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 [1]
销量难掩隐忧,车企利润率创10年新低
36氪· 2025-08-18 06:25
行业产销表现 - 2025年7月乘用车零售总量182.6万辆 同比增长6.3% 1-7月累计零售1272.8万辆 同比增长10.1% [3] - 7月厂商批发总量222.1万辆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3.0% 当月生产222.9万辆 同比增长12.1% [3] - 1-7月乘用车生产1545.8万辆 累计同比增长13.2% [3] 行业盈利状况 - 2025年1-6月汽车行业收入50917亿元 同比增长8% 成本44780亿元 增长9% 利润2444亿元 同比仅增3.6% [5] - 2025年上半年行业利润率4.8% 但全年预测利润率将降至3.9% 创历史新低 较2018年7.1%和2020年5.6%显著下滑 [4][5] - 行业平均利润率从2015年8.2%持续下降至2025年预测3.9% 反映盈利压力持续加剧 [4] 企业财务表现 - 上汽集团2024年营收6275.9亿元 同比减少15.73% 归母净利润16.66亿元 同比减少88% 扣非后净亏损54.09亿元 [8] - 上汽集团2024年整车批发销量401.3万辆 同比减少20.07% 但2025年一季度销量94.5万辆 同比增长13.3% 净利润30.2亿元 同比增长11.4% [8] - 蔚来汽车2024年营收657.3亿元 同比增长18.2% 交付新车221,970辆 同比增长38.7% 但净亏损224亿元 同比扩大8.1% 毛利率从18.9%跌至7.6% [10] - 北汽蓝谷旗下极狐品牌2024年净亏损69.48亿元 毛利率恶化至-14.94% 尽管下半年实现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 [10] 市场竞争格局 - A股25家上市车企中 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上汽/长城/长安4家企业贡献全行业76.2%营收和94.77%净利润 利润分化加剧 [6] - 2023年雪铁龙C6推出9万元最高优惠引发价格战 2024年初比亚迪将秦PLUS价格下探至8万元内 引发行业连锁反应 [10][12] - 2024年7月国家首次提及防止"内卷式"竞争 2025年综合整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2] 行业发展路径 - 零跑汽车通过全栈自研覆盖整车成本60% 较早实现利润正循环 [13] - 保时捷2024财年营收400.8亿欧元 销售利润56.4亿欧元 尽管同比下降22.7% 但单车利润保持高位 [15] - 行业需通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电池管理/动力系统/智能驾驶)降低成本依赖并提升技术溢价 [13] - 高端化差异化战略可提升毛利率 如小米运动化战略/仰望/尊界等高端车型布局 [15] - 全球化布局可分散国内市场压力 通过本地化生产/技术输出/合资合作实现更高利润 [17]
崔东树:7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22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5:45
2025年7月乘用车市场总体表现 - 7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222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环比下降11% [1] - 1-7月全国乘用车厂商累计批发1,550万辆同比增长12.4% [1] - 7月零售销量183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下降12%增速低于批发7个百分点 [2] - 自主车企批发158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下降5%主流合资车企批发44万辆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21%豪华车批发20万辆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25% [1] 细分市场车型批发与零售表现 A00级轿车 - 7月批发12.31万辆占比13.27%同比增长49%环比下降14% [5] - 7月零售同比增长13%环比下降13% [5] - 1-7月累计批发94.02万辆同比增长78%累计零售73.97万辆同比增长41% [5] - 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等多元化主力车型表现突出微型电动车体现增量潜力 [5] A0级轿车 - 7月批发13.38万辆占比14.42%同比增长105%环比增长1% [8] - 7月零售同比增长79%环比下降7% [8] - 1-7月累计批发82.49万辆同比增长74%累计零售55.06万辆同比增长82% [8] - 自主电动车替代燃油车趋势明显竞争格局由合资主导转为自主为主 [8] A0级SUV - 7月批发14.39万辆占比12%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8% [10] - 7月零售同比下降7%环比下降5% [10] - 1-7月累计批发108.15万辆同比下降3%累计零售65.53万辆同比下降2% [10] - 日韩系基本退出市场自主电动车表现较强 [10] A级轿车 - 7月批发33.58万辆占比36.2%同比增长3%环比下降5% [13] - 7月零售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8% [13] - 1-7月累计批发225.17万辆同比下降6%累计零售216.51万辆同比下降5% [13] - 新能源占据主导地位比亚迪绝对领先燃油车市场阶段性回暖 [13] A级SUV - 7月批发69万辆占比57.54%同比增长27%环比下降8% [16] - 7月零售同比增长17%环比下降14% [16] - 1-7月累计批发476.73万辆同比增长17%累计零售349.53万辆同比增长16% [16] - 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的SUV表现超强实现自主品牌国内外突破 [16] B级轿车 - 7月批发28.73万辆占比30.96%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16% [19] - 7月零售同比增长3%环比下降14% [19] - 1-7月累计批发218.39万辆同比增长4%累计零售203.31万辆同比增长9% [19] - 日系迅速萎缩新能源高端自主崛起出租网约市场被自主电动车占领 [19] B级SUV - 7月批发29.76万辆占比24.82%同比下降6%环比下降14% [21] - 7月零售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16% [21] - 1-7月累计批发202.52万辆同比增长4%累计零售177.13万辆同比增长3% [21] - 自主新能源迅速崛起传统燃油车优势弱化宝马等高端品牌有所改善 [21] B级MPV - 7月批发5.05万辆占比53.65%同比增长0%环比下降19% [23] - 7月零售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14% [23] - 1-7月累计批发38.52万辆同比增长19%累计零售32.98万辆同比增长4% [23] - 市场进入低增长阶段GL8表现较强比亚迪、腾势、传祺表现超强日系优势下降 [23] 市场结构性变化与驱动因素 - 出口高增长和国内零售较强支撑上半年厂家销量 [3] - 政策驱动明显报废更新推动轿车需求以旧换新政策推动SUV需求 [3] - 县乡市场繁荣经济型车表现较好油车市场销量恢复 [3] - C级SUV成为零售主力SUV高端表现较强A0级轿车销量回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