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珍酒李渡(06979)
icon
搜索文档
绿茶集团预计上半年利润2.3亿—2.37亿
北京商报· 2025-07-31 14:06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2.30亿元至2.37亿元 较上年同期1.74亿元增加约32%至36% [1]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2.47亿元至2.54亿元 较上年同期1.79亿元增加约38%至42%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门店网络持续扩张推动收入较2024年同期约18.60亿元增加3.91亿元至4.65亿元 [1] - 经营效率持续提升导致门店层面盈利能力提高 [1] 利润影响因素 - 上市开支约1500万元至2000万元部分抵消利润增长 [1]
珍酒李渡现跌超4% 公司上半年为渠道纾压 预计期内利润率有所回落
智通财经· 2025-07-31 07:27
股价表现 - 珍酒李渡股价下跌4.14%至6.71港元 成交额5826.08万港元 [1] 产品表现 - 大珍珍酒上市即热销 成为现象级爆款 定位珍三十与珍十五之间 以极致性价比开启招商 [1][1] - 大珍珍酒成为爆款主因包括公司倾斜大部分预算资源 商业模式具备显著领先性 从功能性满足转向情感性共鸣 [1] 渠道管理 - 行业承压背景下公司放松回款要求 协助渠道纾压 [1] - 珍三十库存提升后强化终端动销培育加速去库 珍十五商务场景受损后各地放松回款要求聚焦去库 [1] - 上半年持续加大费用投入为渠道纾压 缓解经销商现金流压力 [1] 财务表现 - 大珍产品预计贡献回款收入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40% 利润同比下降40%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率有所回落 [1] 品牌战略 - 李渡通过拓张价格带和延伸产品矩阵提升市场份额 [1] - 湘窖和开口笑品牌有所承压 [1]
港股异动 | 珍酒李渡(06979)现跌超4% 公司上半年为渠道纾压 预计期内利润率有所回落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7:26
股价表现 - 珍酒李渡股价下跌4.14%至6.71港元 成交额5826.08万港元 [1] 新产品表现 - 大珍·珍酒上市即热销 被定位为行业"超级产品"样本和"现象级爆款" [1] - 大珍·珍酒成为爆款主因包括公司倾斜大部分预算资源 产品从功能性满足转向情感性共鸣 商业模式具备显著领先性 [1] - 大珍·珍酒定位珍三十与珍十五之间价格带 以极致性价比开启招商 预计贡献回款收入 [1] 渠道与库存管理 - 行业承压背景下公司放松回款要求 协助渠道纾压 [1] - 珍三十因去年流通渠道铺货导致库存提升 公司强化终端动销培育加速去库 [1] - 珍十五商务场景受损 各地陆续放松回款要求并持续聚焦去库 [1] 品牌发展与市场策略 - 李渡通过拓展价格带和延伸产品矩阵提升市场份额 [1] - 湘窖和开口笑品牌面临市场压力 [1] 财务预期 - 公司上半年持续加大费用投入为渠道纾压 缓解经销商现金流压力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率回落 收入和利润同比均下降40% [1]
湾区酒价半年图谱:库存压力下价格防线松动,千元档“失守”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03:33
白酒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白酒市场呈现集体回调态势,高端名酒和中低端产品价格普遍松动,主要因消费环境趋冷和行业深度调整周期导致库存压力高企[1] - 大湾区白酒市场监测显示价格分化明显,21款样本产品中15款均价下滑,4款小幅上涨,2款持平,下滑产品占比71%[2] - 高端产品价格跌幅显著,飞天茅台半年均价下降256元至2368元,跌幅达9.8%,散瓶价格区间跌至2100-2400元,较年初高点跌幅超15%[2][3] - 千元价格带产品全线下跌,青花郎均价下降93元至943元,第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分别下跌47元和9元[3] 价格带分化特征 - 高端酒(800-1500元)价格倒挂严重,60%企业面临批零价倒挂,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达900天[15] - 中高端产品(500-800元)普遍下跌但幅度较小,国台国标、古井贡古20、金沙摘要分别下降68元、36元、23元[4] - 中低端产品(100-300元)表现坚挺,汾酒青花20均价稳定在450元,毛铺紫荞等三款产品均价小幅上涨[4][5] - 低端地产酒如九江双蒸、石湾玉冰烧价格基本无波动[5] 区域市场差异 - 广州市场17款产品均价下滑,飞天茅台跌幅最大达343元至2305元,经销商渠道价格显著低于商超[7][8] - 深圳市场高端酒价格虚高现象明显,飞天茅台因统计终端摆柜价偏差显示2600元以上,实际互联网渠道均价2298元[9][10] - 东莞市场价格波动剧烈,茅台在618期间骤降18%至2299元,青花郎逆势上涨至1055元,中端产品价差达70元[11][12] 行业趋势与策略 - 消费理性化推动市场向100-300元价格带下沉,500-800元价位生存困难,高端酒对中端形成"降维打击"[16][17] - 部分酒企采取收缩渠道策略保价,酒鬼酒内参、红西凤通过限制终端数量维持高价,实际电商渠道价格低至640-740元[18] - 即时零售渠道影响加剧,618期间通过补贴显著压低价格,未来统计将增加该类渠道并纳入佛山市场[20][21]
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从白酒教父到新晋网红,公司去年营收 71 亿元,大珍能否扛起突围大旗
搜狐财经· 2025-07-29 12:35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0.67亿元 同比微增0.52% [3][4][11] - 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3.24亿元 同比下滑43.12% [3][4][11] - 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受非经营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股权激励费用和上市开支影响 [11] - 分产品看 唯有李渡实现增长 营收同比提高18.3%至13.13亿元 珍酒、湘窖、开口笑分别实现营收44.80亿元、8.02亿元以及3.37亿元 [11] - 分档次看 次高端产品贡献营收大头 占比超四成 高端产品营收17.09亿元同比下滑10.82% 次高端产品营收29.95亿元同比增长8.77% 中端及以下产品营收23.63亿元同比微增0.87% [11] 品牌竞争与市场地位 - 珍酒品牌2024年实现收入44.80亿元 国台销售收入超40亿元 [9] - 按收入计 珍酒已连续两年维持贵州省第三大酱香型白酒品牌地位 [9] - 珍酒与国台曾陷入"贵州酱酒第三"争夺战 [9] - 2025年国台设定了60亿元的销售目标 [9] 战略调整与产品创新 - 2024年下半年珍酒有意减缓珍三十产品市场扩张节奏 削减珍十五和珍三十支线产品 [11] - 珍酒电商业务削减部分单价较低、毛利率不高的中低端产品 [11] - 2024年6月推出战略级大单品"大珍·珍酒" 定价888元 [14] - 官宣姚安娜担任白酒"申遗大使" [4][14] - 珍酒今年绝大部分预算开支向"大珍"倾斜 [14] - 大珍采用高配低价+饥饿营销策略 线上需预约抢购每人限购2箱 [14] - 代理商或喝酒大户打款30万加3万保证金可获得珍酒团购伙伴待遇 [14] 董事长背景与行业影响 - 董事长吴向东深耕行业近30年 从白酒代理商到手握华致酒行、珍酒李渡两家上市公司 [5] - 1969年出生于湖南醴陵 27岁开始接触白酒销售业务 [5] - 1998年以OEM模式创办金六福品牌 2008年营收突破60亿元规模仅次于茅台与五粮液 [5] - 2001至2012年间通过收购、参股或控股整合17家地方酒企 其中白酒企业达12家 [6] - 2003年收购邵阳市酒厂更名为湖南湘窖酒业 [6] - 2009年以8250万元收购贵州珍酒厂 同年将江西李渡酒业收入囊中 [6] - 2021年将珍酒、李渡、湘窖及开口笑四大品牌整合为珍酒李渡集团 [7] - 2023年珍酒李渡成功登陆港交所 成为"港股白酒第一股" 打破白酒行业近7年无新股上市僵局 [7] - 上市当天收盘价8.88港元 市值约29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55亿元) 按持有69.08%股权计算身家暴涨约176亿元 [7] 行业观点与专家分析 - 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 市场竞争激烈 人事变动频繁 [1] - 白酒企业将"改革"视为关键动力 积极探索新增长点 [1] - 珍酒李渡净利润下滑核心矛盾在于行业调整期的高端化瓶颈与库存压力 [12] - 品牌势能不足导致高端产品价格倒挂 传统经销商单店效率下滑制约边际改善空间 [12] - 大珍策略短期牺牲规模保利润 长期为品牌高端化积累势能 [14] - 珍酒面临茅台、郎酒、习酒甚至摘要、国台等品牌压力 亟需转型及增强行业适应能力 [15] - 珍酒李渡目前所做的创新营销在行业内已属于典范 [15]
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从白酒教父到新晋网红,公司去年营收 71 亿元,大珍能否扛起突围大旗?
搜狐财经· 2025-07-29 12:1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70.67亿元 同比微增0.52% [7][19] - 股东应占净利润13.24亿元 同比下滑43.12% [7][19] - 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受非经营性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股权激励费用和上市开支影响 [20] 产品结构分析 - 分品牌看唯有李渡实现增长 营收同比提高18.3%至13.13亿元 [20] - 珍酒实现营收44.80亿元 湘窖8.02亿元 开口笑3.37亿元 [20] - 次高端产品贡献营收大头占比超四成 高端产品营收17.09亿元同比下滑10.82% [21] - 次高端产品营收29.95亿元同比增长8.77% 中端及以下产品营收23.63亿元同比微增0.87% [21] 战略调整举措 - 2024年下半年有意减缓珍三十产品市场扩张节奏 削减珍十五和珍三十支线产品 [20] - 电商业务削减部分单价较低、毛利率不高的中低端产品 [20] - 2024年6月推出战略级大单品"大珍·珍酒"定价888元 [22][24] - 签约姚安娜担任白酒"申遗大使" [8][22] - 绝大部分预算开支向"大珍"倾斜 [24] 市场竞争地位 - 按收入计珍酒连续两年维持贵州省第三大酱香型白酒品牌地位 [18] - 2024年珍酒品牌实现收入44.80亿元 [18] - 国台销售收入超40亿元并设定2025年60亿元销售目标 [18] - 上市当天收盘价8.88港元市值约29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55亿元) [14] 渠道创新策略 - 大珍采用"高配低价+饥饿营销"组合拳 [24] - 线上需预约抢购每人限购2箱 非遗版本已售罄 [24] - 代理商或喝酒大户打款30万加3万保证金可获得团购伙伴待遇 [24] - 有助于将消费型客户转化为共创共建的团购商伙伴 [24] 创始人背景 - 吴向东1969年出生于湖南醴陵 27岁开始接触白酒销售业务 [12] - 1998年以OEM模式创办金六福品牌 2008年营收突破60亿元 [12] - 2001至2012年间整合17家地方酒企 其中白酒企业达12家 [13] - 2009年以8250万元收购贵州珍酒厂 同年将江西李渡酒业收入囊中 [13] - 2021年将珍酒、李渡、湘窖及开口笑四大品牌整合为珍酒李渡集团 [13] - 2023年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白酒第一股" [13]
食品饮料周观点:关注中报成长标的,白酒底部看绝对价值-20250727
国盛证券· 2025-07-27 1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注中报成长标的,白酒底部看绝对价值,建议关注白酒和大众品投资机会 [1] 各行业总结 白酒行业 - 酒企从管理、产品、渠道多维度改善强化内功,但行业处于淡季需求端压力仍在,飞天茅台原箱批价下降25元/瓶至1915元/瓶,散瓶批价稳在1870元/瓶,其余单品批价基本平稳 [2] - 当下白酒板块估值与预期均处低位,后续随着动销端与报表端释放压力,有望逐步筑底企稳 [2] - 建议关注“优势龙头、红利延续、强势复苏”三条主线,涉及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多家企业 [1] 啤酒饮料行业 - 珠江啤酒更换总经理,建议关注旺季板块销量、结构表现,优选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标的 [3] - 东鹏饮料25H1营收107.37亿元同比+36.37%,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37.22%;华润饮料25H1预计净利润同比-30%至-20% [3] - 饮料板块中报窗口期延续高景气度但旺季竞争激烈,建议优选渠道网点领先且有大单品增长潜力企业 [3] - 2025年包装水行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龙头农夫山泉和华润饮料有望受益 [3] 食品行业 - 山姆舆论事件舆论大于实质,其70 - 80%供应链已本土化,下架长尾特供产品调整至全国化大单品,MM自有品牌占比从40%下调至30% [4] - 25Q2乳制品低温表现好于常温,白奶中低温、常温销售额分别同比+19.4%、-14.4%,酸奶中低温、常温销售额分别同比+3.3%、-18.9% [4][7] - 劲仔食品拟回购股份用作激励计划,万辰集团人事变动,蒙牛发行境外债券,安井食品完成股权收购 [7] - 安井食品收购股权假设并表半年有望贡献2025年收入同比增速约2pct、净利润同比增速约2pct、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约1pct,后续关注新品动销 [7]
食品饮料行业 2025 年中报前瞻:白酒出清探底,食品亮点频现
华创证券· 2025-07-22 09: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经历极致压力测试,报表出清筑底,大众品需求偏淡但零食、饮料等景气居前,投资上短期聚焦中报绩优标的,头部白酒等传统消费步入底部吸筹期 [1][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酒板块 - 二季度行业经历极致压力测试,处于深度出清阶段,报表端进入加速出清见底 [5][10] - 高端酒中茅台维持增长,五泸调整纾压;基地型次高端加大费投,出清下滑;扩张型次高端大幅下滑,释放压力 [5] - 各公司具体情况:茅台二季度平稳过渡,预计收入/利润同增7%/8%;五粮液需求阶段性承压,预计Q2收入同增1%,利润持平;泸州老窖Q2梳理市场秩序,预计收入/利润分别下滑8%/10%等 [11][12][13] 大众品 - 整体需求偏淡,零食、饮料等景气居前,主要原料与包材价格同比回落,多数企业原材料成本红利延续 [5][20] - 各细分板块情况:乳业低基数下销售环比改善,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啤酒销量预计同比转正,成本红利持续释放;休闲及功能食饮中软饮料细分景气延续,零食企业间表现分化等 [25][26] - 各公司具体情况:伊利预计25Q2收入/利润分别同比+2%/+40%;蒙牛预计25H1收入/利润分别同比-7%/-24%;青岛啤酒预计Q2收入/利润同增1%/5%等 [27][28][29] 投资建议 - 短期聚焦中报绩优标的,头部白酒等传统消费步入底部吸筹期,新场景和新品类结构性机会频出 [7][47] - 白酒板块建议底部吸筹头部龙头,推荐茅台、古井,中长线布局五粮液、老窖 [7] - 大众品推荐酵母龙头安琪、山姆供应链企业立高,建议打包配置伊利、蒙牛,持续推荐东鹏、农夫等 [7]
中企会企业家俱乐部主席、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到珍酒考察
格隆汇· 2025-07-16 08:46
公司动态 - 中企会企业家俱乐部主席马蔚华一行考察贵州珍酒石子铺厂区,参观酿酒车间、封坛酒库等生产环节 [1][2] -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详细介绍珍酒庄园建设情况和万商联盟计划 [4] - 马蔚华高度评价珍酒品牌资产和珍酒庄园项目,认为其融合红色文化、白酒文化和历史文化 [4] 公司战略 - 公司聚焦主业强化核心竞争力,积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战略规划落地见效 [4] - 万商联盟计划旨在打造超级组织和超级产品,为经销商构建持续收益机制 [4] - 公司致力于向世界一流酿酒企业迈进 [4] 行业评价 - 白酒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 [4] - 珍酒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坚守高品质酿造战略,品牌和产品已形成全国性口碑 [2] - 珍酒庄园项目有望成为沉浸式体验消费的典范之作 [4] 人物背景 - 马蔚华曾任招商银行行长15年,带领招行成为全国第六大行和世界500强企业 [4] - 马蔚华现任多所知名高校兼职教授 [4]
喝珍三十中问界M9!全国首位中奖者诞生
格隆汇· 2025-07-11 07:20
品牌营销活动 - 公司举办"喝珍三十,中问界M9"锦鲤大奖交车仪式,向首位"城市锦鲤"邹俊交付问界M9大奖 [1] - 活动通过购买珍三十开盖扫码参与,奖品包括问界M9、纯金金条、商城积分等,中奖率达100% [9] - 邀请姚安娜担任白酒"申遗大使",基于其新生代影响力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6] 产品与市场表现 - 近期推出的"大珍"产品在酒体品质、包装设计、防伪溯源和质价比等方面赢得消费者青睐,一经上市便实现大卖 [8] - 公司通过万商联盟创富论坛打造超级组织,构建卖酒的全国高速公路网络,为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6] 消费者互动与体验 - 中奖消费者邹俊受邀参加珍酒回厂游活动,深入体验酿酒车间、封坛酒库、博物馆等,并参与"国之珍宴"品鉴会 [8] - 邹俊表示参观后对珍酒品质更加信赖,并会向更多人推荐珍酒 [8] 高管观点 - 董事长吴向东表示问界M9搭载华为鸿蒙智行系统,集科技感、舒适性与安全性于一身,是其最喜爱的车型 [5] - 吴向东对当前行业环境仍充满信心,认为行业正在经历格局重构、消费群体迭代与品牌价值重塑 [6] - 吴向东表示将通过个人IP打造,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