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06979)

搜索文档
珍酒李渡(06979) - 致登记股束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 刊发2025中期报告之登载通知
2025-09-24 10:38
报告获取 - 公司2025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分别上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4][9] - 股东可填妥回条寄回或电邮获取印刷本,费用全免[5][9] 股东通讯 - 登记股东需提供有效邮箱,否则无法电邮收取登载通知和公司通讯[6][10] - 公司通讯含多种文件,可供行动通讯指要求股东行使权利通讯[7][8][10][11] - 对通知有查询可工作日致电股份过户登记分处热线[7][10]
珍酒李渡(0697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4 09: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39.6%至24.97亿元人民币[16]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同比下降23.5%至5.75亿元人民币[16]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39.8%至6.13亿元人民币[16] - 基本每股盈利同比下降24.4%至0.174元人民币[16] - 摊薄每股盈利同比下降23.5%至0.174元人民币[16] - 净利率为23.0%,较去年同期18.2%有所改善[19] - 经调整净利率保持稳定为24.6%[19]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下降39.6%至人民币24.97亿元(2024年上半年:41.33亿元)[112][113] - 期内利润下降23.5%至人民币574.8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751.7百万元[170][171]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降39.8%至人民币613.2百万元[177] - 经调整净利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保持稳定为24.6%[175][17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同比下降39.3%至14.74亿元人民币[16] - 毛利率为59.0%,较去年同期58.8%略有提升[19] - 销售成本下降40.0%至人民币10.228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7.045亿元)[135][139] - 毛利润下降39.3%至人民币14.743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24.287亿元)[136][140] - 整体毛利率上升至59.0%(2024年上半年:58.8%)[136][140] - 销售及经销开支减少38.5%至人民币5.553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9.029亿元)[157][159] - 行政开支减少11.3%至人民币2.437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2.747亿元)[161][162] - 财务费用增至人民币14.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3百万元大幅上升[164][167] - 所得税开支下降43.5%至人民币208.9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370.0百万元[165][168] - 其他收入增长11.6%至人民币165.6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148.4百万元[166]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4.95亿元[195][198] 珍酒品牌表现 - 珍酒品牌贡献公司约59.7%的收入[30] - 公司旗舰品牌珍酒连续两年(2023年及2024年)保持中国第四大酱香型白酒品牌地位[30] - 珍酒品牌在《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连续四年位列酱香型白酒品牌第三名[31][32] - 珍酒于2025年2月位列2024年度贵州白酒民营企业纳税十强榜单榜首[31][32] - 珍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多款标志性产品,包括高端产品珍五十系列、2014真实年份酒及宴席定制珍十系列[33][34] - 珍三十系列于2025年3月荣获IGC国际烈酒(香港)大赛双金奖[31][32] - 珍十五系列在2017年至2024年期间六次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31][32] - 老珍酒(精装版)于2024年9月荣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31][32] - 珍酒品牌收入同比下降44.8%至人民币14.9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65.4%降至59.7%[116][120] - 珍酒品牌毛利率为58.3%(2024年上半年:59.2%),李渡品牌毛利率为66.5%(2024年上半年:66.8%)[143] - 珍酒毛利减少45.6%至人民币8.699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6.004亿元)[144][146] - 珍酒毛利率下降至58.3%(2024年上半年:59.2%)[144][146] - 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珍酒实施双渠道增长战略拓展传统渠道及新兴KOL经销商网络[57] - 珍酒与江南大学合作大幅扩展白酒中大曲和非挥发性化合物检测方法并全面扩增数据库[51] - 珍酒与天津科技大学及贵州大学合作项目分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51] 李渡品牌表现 - 李渡品牌作为第二增长引擎专注于次高端及以上兼香型白酒[29] - 李渡品牌在2024年收入方面位列中国兼香型白酒品牌第五名,并在前五大品牌中实现最高同比增长率[35][36] - 李渡品牌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贡献公司总收入的约24.5%[35][36] - 李渡白酒酿造工艺被认定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37] - 李渡品牌于2024年被评为第八批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获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37] - 李渡高粱1955于2015年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大金奖[38][40] - 李渡高粱1308于2019年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大金奖[38][40] - 李渡高粱1975于2023年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38][40] - 李渡高粱1308申遗献礼产品于2024年获ISGC国际烈酒大奖赛大金奖[38][40] - 李渡品牌收入同比下降9.4%至人民币6.1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16.3%升至24.5%[116][120] - 李渡毛利减少9.8%至人民币4.063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4.507亿元)[144][146] - 李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为66.5%(2024年上半年:66.8%)[144][146] - 李渡郑家山基地的包装厂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103][107] - 李渡新的酿酒厂及谷物储存设施预计将于2026年底前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103][107] 湘窖和开口笑品牌表现 - 湘窖和开口笑品牌是湖南市场的区域领先品牌[29] - 湘窖品牌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贡献公司收入约11.1%[43][44] - 开口笑品牌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贡献公司收入约3.2%[45] - 开口笑品牌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贡献公司收入约3.2%[47] - 湘窖品牌收入同比下降38.7%至人民币2.7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10.9%微升至11.1%[116][120] - 开口笑品牌收入同比下降63.9%至人民币0.8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5.4%降至3.2%[116][120] - 湘窖毛利减少38.9%至人民币1.6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2.662亿元)[150][154] - 开口笑毛利减少67.0%至人民币0.338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025亿元)[150][154] - 开口笑毛利率下降至41.7%(2024年上半年:45.7%)[150][154] 产品价格带表现 - 公司专注于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白酒市场定位[29] - 高端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7.3%至人民币5.7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26.4%降至23.0%[123] - 次高端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1.6%至人民币9.8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40.7%微降至39.3%[123] - 中端及以下产品收入同比下降30.9%至人民币9.4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32.9%升至37.6%[123] - 高端白酒产品收入下降47.3%至人民币5.754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0.915亿元)[125][126] - 次高端白酒产品收入下降41.6%至人民币9.819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6.806亿元)[129][132] - 中端及以下白酒产品收入下降30.9%至人民币9.398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13.61亿元)[129][132] - 高端产品毛利率下降2.2%[152][153] 销售渠道表现 - 经销商渠道收入下降41.8%至人民币21.967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37.732亿元)[131][133][137] - 直销渠道收入下降16.6%至人民币3.004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3.6亿元)[131][133][137] - 总销售收入下降39.6%至人民币24.971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41.332亿元)[131] - 公司总销量同比下降35.6%至9,125吨(2024年上半年:14,165吨)[116] - 公司整体平均售价同比下降6.2%至人民币273.7千元/吨(2024年上半年:291.8千元/吨)[116] 渠道战略和经销商网络 - 公司推出万商联盟模式以吸引优质经销商并建立长期战略联盟[26] - 公司通过"国之珍宴"品鉴会持续招募优质经销商和消费者[26] - 公司于2023年第四季度启动双渠道增长战略以应对传统白酒分销渠道竞争[59] - 公司于2025年6月推出万商联盟模式应对渠道价格恶化及经销商利润压缩问题[60][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经销商合作伙伴总数达3,259家,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04家增加55家[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零售商数量为2,835家,较2024年12月31日的3,334家减少499家[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经销商数量为7,119家,较2024年12月31日的7,635家减少516家[63] - 公司正式推出万商联盟模式作为第三增长引擎[76][79] - 万商联盟模式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渠道利润空间并实施严格监管[80] - 公司设计万商联盟模式解决渠道价格体系恶化、经销商利润率收缩、财务压力及终端销售疲软等行业根本挑战[82] - 万商联盟模式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渠道利润率,并实施严格处罚措施和监管维护市场纪律[82] 产品创新和营销举措 - 公司产品组合覆盖酱香型、兼香型及浓香型三种香型[29] - 公司重点推广婚宴及生日宴等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小的消费场景产品[26] - 大珍产品缩短新产品上市消费者培育周期,凭借真实年份白酒系列良好知名度创造终端消费者认可竞争优势[81][83] - 牛市啤酒举措开拓未充分发掘高品质精酿啤酒领域,具有巨大市场潜力,作为重要多元化战略覆盖更丰富饮酒场景[84][86] - 李渡王通过水晶蓝及满堂红系列在宴席领域获得出色市场渗透率,珍十系列专门设计用于提升宴席体验[87] - 李渡高粱1965扩大光瓶酒系列市场范围,铁盖龙匠•红蕴战略定价较低定位宴席市场[88] - 湘窖铁盖龙匠系列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创造新增长机遇[88] - 2025年上半年聘请青年演员姚安娜担任申遗大使,推动品牌现代化与焕新战略[89][92] - 2025年3-5月李渡创新推出申遗文化季,结合两大遗址资源打造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90][93] - 珍酒国宴系列获得白酒行业广泛关注,提升高端客户群体品牌影响力[89][92] 技术和研发能力 - 公司产品开发团队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254名员工[46] - 技术委员会由76名白酒专家组成[46] - 技术委员会中包含9名国家级白酒鉴定师[46] - 技术委员会中包含10名持有高级酿酒证书的专家[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产品开发团队共有254名员工[49] - 产品开发团队中技术委员会由76名白酒专家组成 含9名国家级品酒师/10名高级酿酒师/5名高级工程师/52名省级品酒评委[49] 生产能力和供应链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运营7个生产基地[54] - 生产基地配备先进技术及设备包括自动化生产线以精简优化生产流程[54] - 公司储存大量基酒库存以支持高端及次高端白酒产品快速发展[55] - 通过扩大产能公司将逐步以自酿基酒取代第三方基酒供应以提高毛利率[55] - 基酒管理系统实现单坛测量时间约20秒,每日可完成600-700坛盘点[65][67] - 基酒管理系统采用雷达液位仪与算法结合,误差小于0.3%[65][67] - 2024年底建成智能监磅系统实现自动称重和数据实时上传[69][70] - 2025年上半年与华为合作建设物联网平台,覆盖生产安全与智慧消防[69][70] - 公司拥有4项基酒管理系统相关专利技术[65][67] 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 二维码系统显著降低劳动力成本并加强对经销商的控制[73] - 回厂游及封坛酒一体化平台大幅提高高净值客户接待效率和定制转化率[72] - 渠道管理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提升经销渠道透明度和销售效率[72] - 公司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发AI+专家勾调框架[74] - 公司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开发终端陈列识别模型和投资回报可视化系统[74] - 公司建立AI数字员工为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提供智能支持[74]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6.1%[16]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22.3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574.9百万元[178][182] - 银行存款及现金约为人民币5,287.1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6,202.2百万元下降[178] - 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人民币630.4百万元,较2024年底的510.2百万元增加[17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2.871亿元,较2024年末的62.022亿元下降14.8%[183]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6.304亿元,较2024年末的5.102亿元增长23.6%[183] - 公司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52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124亿元下降50.7%[189][193] - 公司处于净现金盈余状态,资产负债率不适用[184] - 资本债务比率因净现金盈余状况不适用于集团[179] 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 - 全职员工数量为10,988人,较2024年末的11,380人减少3.4%[195][197]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股份115,932,498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42%[196][200] 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 - 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185] - 公司无重大收购处置及重大投资活动[186] - 公司资产除已披露的银行承兑汇票质押外无其他抵押[188][192] 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 酒瓶回收文创项目在2025年上半年已回收并改造超过15,000个酒瓶,阶段性实现2025年回收不少于29,000个酒瓶的目标[95][9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用电密度同比下降8.74%,天然气消耗密度同比下降7.99%[96][100] - 公司通过安装水循环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实现取水强度同比下降22.57%[96][100] - 公司于报告期内阶段性实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96][10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捐款人民币680万元[101][104] - 集团员工在报告期内奉献义工时间10,285小时[101][104] - 公司万得ESG评级从「AA」级跃升至最高评级「AAA」,在58家饮料行业上市企业中排名第一[101][105] - 公司获得CDP「供应商合作评估(SEA)」最高评级「A」级[101][105]
著名投资人林园参加万商联盟创富论坛并出席"珍企会"座谈会
格隆汇· 2025-09-24 03:45
公司动态 - 著名投资人林园率队考察贵州珍酒 深入了解酿造工艺 基酒储备 品牌历史和市场布局 [1][2] - 林园参加万商联盟创富论坛和珍企会座谈会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全程陪同 [1][4] - 万商联盟项目开展三个多月签约联盟商突破3000家 展现强大市场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2] 商业模式 - 万商联盟作为应对行业变革核心战略 以超级单品大珍·珍酒精准触达中产人群 [2] - 通过超级模式解决渠道价格混乱和经销权益难题 以个人IP打造传递行业发展信心 [2] - 打造全球商学院沉浸式体验营销示范基地 为中小企业解决优质酱酒用酒需求 [8] 战略合作 - 珍企会由中企会企业家俱乐部与贵州珍酒联合发起 打造高端企业家社群 [6] - 旨在帮助会员形成合力提升合作价值 集商业价值与文化传承于一身 [6] - 吴向东为80余位珍企会会员颁发会员证书 来自全国的企业家参与活动 [4][8] 行业观点 - 白酒作为周期性行业过去几十年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不应因当前销售不佳而悲观 [12] - 白酒具有极强文化属性 能给人带来快乐 行业具备垄断性和成瘾性特征 [12] - 当前正是投资白酒行业好时机 珍酒被看好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12]
网红餐厅老祖宗,为啥不红了?
虎嗅· 2025-09-24 01:44
公司经营表现 - 绿茶餐厅曾实现日均翻台率高达6~8次 [1] - 顾客人均排队时间达两小时 [1]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面包诱惑和烤鸡 [1] 市场趋势变化 - 近两年公司出现明显热度下滑现象 [1]
研报掘金|招商证券:首予绿茶集团目标价11.8港元及“强烈推荐”评级
格隆汇· 2025-09-23 02:48
公司定位与业务模式 - 公司是国内中式休闲餐厅的引领者 长期聚焦融合菜赛道 [1] - 主要围绕华东 华北 广东三大区域进行深耕 打造高性价比中式融合菜 [1] 扩张战略与增长路径 - 未来通过小店型战略 区域加密 异地扩张 市场下沉等策略推进门店扩张 [1] - 供应链随中央厨房建立进一步成熟 推动收入持续扩张及利润提速释放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招商证券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11.8港元及强烈推荐评级 [1]
著名投资人林园到贵州珍酒考察交流
格隆汇· 2025-09-23 02:13
公司运营动态 - 著名投资人林园于9月22日考察贵州珍酒 并与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交流 [1] - 林园深入考察石子铺厂区及赵家沟生态酿酒区 了解酿酒制曲工艺、品牌历史及市场布局 [3] - 林园在酿酒车间详细了解"1287"酿造工艺和"831415"酿造密码 在制曲车间体验黄白黑酒曲闻香 [3] 产能与规模 - 公司近年投入120亿元用于增产扩能 [6] - 当前酿酒产能达4.5万吨 制曲产能9万吨 包装产能6万吨 [6] - 储存优质基酒达15万吨 位列贵州三大酱香品牌及最大民营酒企 [6] 投资价值评估 - 林园认可公司生态环境优美 生产规模庞大 酿造工艺复杂精细 [7] - 公司品牌故事独特 回厂游体验趣味性获肯定 [7] - 林园评价公司秉持长期主义理念 为实实在在的企业 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7] 投资者背景 - 林园被誉为"中国巴菲特" 为价值投资标杆人物 [4] - 凭借"行业+垄断+成瘾"投资哲学 过去三十多年创造数百亿财富传奇 [4]
开源晨会-20250922
开源证券· 2025-09-22 14:59
核心观点 - 宏观经济政策聚焦财政发力与产业转型 国内政策强调积极财政以支持稳增长 同时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3] 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25基点至4.00%-4.25%区间 预计年底再降50基点[6] - 债券市场增量由利率债主导 商业银行增持 债市杠杆率微升 经济预期修正下债券收益率或趋势性上行[9][10][12][13][14] - 创新药企受益于集采优化与医保政策 头部企业业绩稳健 恒瑞医药2025H1收入157.6亿元(同比+15.88%) 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29.67%)[17][18] - 保险行业财险与权益投资拉动业绩 分红险转型驱动增配权益资产 上市险企2025H1净利润改善[21][26][28] - 禽肉价格受进口扰动与需求提振上行 白羽鸡8月均价7.17元/公斤(环比+0.64元/公斤) 蛋鸡产能偏高压制蛋价[30][32] - 机器人行业估值重塑 Figure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核心零部件公司或享受高估值溢价[37][38] - 消费服务领域十一假期预订量增价稳 潮玩线上销售额12.75亿元(同比+16%) 茶咖龙头店效持续增长[42][43] 宏观经济 - 国内财政政策强调"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支持稳就业稳外贸及培育新动能[3] - 产业政策聚焦"十五五"规划 重点涉及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及新能源领域[3] - 央行文章探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指向多主权货币竞争格局及跨境支付技术演进[4] - 消费政策推出"服务消费季"及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4] - 上海优化房产税政策 对持居住证人才及满3年居民家庭给予首套房免税[4] - 中美领导人通话就双边关系交换意见 强调相互尊重与合作共赢[5] - 美联储9月降息25基点至4.00%-4.25% 预计年底再降50基点 鲍威尔称降息为"风险缓释"举措[6] 固定收益 - 8月末债券托管总量174.54万亿元(环比+15060.06亿元) 增量环比下降[9][10] - 利率债贡献主要增量 月净增18048.34亿元 其中国债净增8260.58亿元[10][11] - 商业银行为增持主力 月净增12020.46亿元 广义基金及境外机构减持[12] - 债市整体杠杆率106.88%(环比+0.07pct) 非银机构杠杆率109.66%(环比+0.15pct)[13] - 经济预期修正下债券收益率或趋势性上行 股债配置切换[14] 医药行业 - 头部药企2025H1业绩稳健 恒瑞医药收入157.6亿元(同比+15.88%) 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29.67%) 6款创新药获批[17] - 中国生物制药收入175.8亿元(同比+9.8%) 创新药收入增长27.2% 先声药业创新药收入增26%[17] - 医保目录调整进入谈判阶段 集采规则优化避免恶性竞争 第十一批集采以"入围均价50%"为价差控制锚点[18] 非银金融 - 上市险企2025H1净利润改善 主因财险利润拉动及权益投资受益[21] - 财险COR改善带动承保利润增加 寿险渠道转型中银保渠道新单高增[25] - 险企增配权益资产 投资端受分红险转型驱动[26] - 未来负债端有望高质量增长 分红险转型延续 看好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28] 农林牧渔 - 白羽鸡8月均价7.17元/公斤(环比+0.64元/公斤) 盈利0.86元/羽 因进口扰动及开学备货需求[30] - 黄羽鸡8月均价12.39元/公斤(环比+19.57%) 受升学宴需求提振[31] - 鸡蛋8月批发价6.22元/公斤(环比+2.30%) 但在产蛋鸡存栏13.17亿只(同比+8.93%) 产能偏高压制价格[32] - 益生股份8月鸡苗销量5791.85万只(环比+1.68%) 均价3.69元/羽(环比+1.93元/羽)[33] 机械行业 - Figure完成C轮融资后估值390亿美元 特斯拉机器人目标交付100万台对应5000亿美元市值[37] - 核心零部件公司估值溢价显著 假设单台机器人关节模组成本300美元 产业初期PE或达200倍[38] - 供应链聚焦灵巧手、关节总成等方向 需具备研发迭代、工程化及全球化制造能力[39][40] 社服行业 - 十一假期酒旅预订量增价稳 政策推出消费月活动补贴[42] - 8月潮玩线上销售额12.75亿元(同比+16%) 泡泡玛特店效同比+66%[42] - 茶饮行业8月店效同比+3.5% 蜜雪冰城店效增24.2% 古茗增22.2%[43] - Shopee与Facebook合作推出联盟营销 韩束新品首日京东销售额破4000万元[44] 公司研究 - 中海物业2024年在管面积4.31亿平(同比+7.4%) 新签第三方占比63.3% 关联方拿地规模行业第一[49] - 欧陆通为高功率服务器电源龙头 产品覆盖800W-5500W 应用于AI服务器 2025年预计净利润3.22亿元[51][52][53]
珍酒李渡跌超3% 机构称白酒基本面修复有赖于需求实质性改善
智通财经· 2025-09-18 04:14
股价表现 - 珍酒李渡股价下跌3.52%至9.32港元 成交额6159.67万港元 [1] 行业需求与渠道压力 - 酒企中报集中反映需求压力 场景缺失对渠道和酒企的压力预计将在第三季度报表进一步体现 [1] - 白酒市场动销环比有所回暖但同比预计延续承压 基本面的修复有赖于需求的实质性改善 [1] 行业周期与基本面判断 - 白酒行业正在筑底 预计本轮行业基本面底有望出现在2025年三季度 [1] - 今年三季度是行业动销、价格、市场信心压力最大的阶段 [1] - 今年下半年是白酒上市公司报表业绩压力最大的阶段 [1] - 后续逐步复苏趋势明确 看好白酒行业底部配置机会 [1]
港股异动 | 珍酒李渡(06979)跌超3% 机构称白酒基本面修复有赖于需求实质性改善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4:03
股价表现 - 珍酒李渡股价下跌3.52%至9.32港元 成交额6159.67万港元 [1] 行业现状 - 酒企中报集中反映需求压力 场景缺失对渠道和酒企的压力预计将在第三季度报表进一步体现 [1] - 白酒市场动销环比有所回暖但同比预计延续承压 基本面的修复有赖于需求的实质性改善 [1] - 白酒行业正在筑底 判断本轮行业基本面底有望出现在2025年三季度 [1] 业绩预期 - 市场对酒企全年增速下修预期较为充分 [1] - 预计今年三季度是行业动销、价格、市场信心压力最大的阶段 [1] - 预计今年下半年是白酒上市公司报表业绩压力最大的阶段 [1] 投资机会 - 伴随旺季临近和政策影响边际减弱 [1] - 后续逐步复苏趋势明确 看好白酒行业底部配置机会 [1]
珍酒李渡(06979):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严控节奏释放压力,产品渠道双轮驱动
华鑫证券· 2025-09-17 13: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总营收24.97亿元同比减少40% 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减少24% 受周期下行及高基数影响业绩整体承压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渠道革新保持盈利稳定性 [5][6] - 毛利率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59.04% 主要因高毛利品牌李渡收入占比增加及自产基酒替换降低生产成本 净利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至23.02% [6] - 推出新旗舰产品"大珍"定位协同现有高端系列 并通过万商联盟模式推进渠道创新 严控供应配额和终端触达以保障长期健康发展 [7][8] 财务表现 - 2025H1分品牌收入:珍酒14.92亿元同比减少45% 李渡6.11亿元同比减少9% 湘窖2.77亿元同比减少39% 开口笑0.81亿元同比减少64% [7] - 分渠道收入:经销渠道21.97亿元同比减少42% 直销渠道3.00亿元同比减少17% 电商渠道降幅远小于线下 [8]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5/0.41/0.48元 对应PE为26/22/19倍 [10][12] 战略举措 - 产品端聚焦次高端与中端价格带 利用婚宴及毕业庆功宴等消费场景抵消行业压力 并通过大珍新品拓展价格带覆盖 [7][10] - 渠道端通过万商联盟模式直接筛选授权强终端触达的联盟商 实施分阶段激励机制绑定利益 杜绝窜货乱价 [8] - 持续强化品牌布局和差异化战略单品 推动渠道革新以应对行业深度调整期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