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国际集团(01908)

搜索文档
地产及物管行业周报:国常会要求有力控股止跌回稳,建发国际、绿城服务业绩靓丽-20250824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4 13: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房地产及物管行业"看好"评级 [3][5] 报告核心观点 - 房地产总量仍将继续磨底,但核心城市市场已在底部拐点区域并将领先筑底回升 [3][5] - 好房子政策将开辟"新产品、新定价、新模式"的新发展赛道,推动布局核心城市并打造好房子的优质房企率先进入底部拐点时刻 [3][5] - 行业经营模式正由金融业转向制造业,推动PB-ROE向上突破 [3][5] 行业数据总结 - 新房成交周环比上升:上周34城新房成交183.4万平米,环比+11.7%(一二线+11.7%,三四线+10.2%) [3][4] - 新房成交月同比下降:8月34城成交同比-20.9%(一二线-19.9%,三四线-32.7%),较7月下降6.7个百分点 [3][6][7] - 二手房成交回暖:上周13城二手房成交108.1万平米,环比+7.2%;8月累计成交同比-0.1% [3][11] - 库存去化压力加大:15城可售面积8939万平米(环比+0.2%),去化月数22个月(环比+0.7个月);成交推盘比回落至0.81倍(5-7月分别为1.14/1.02/0.95倍) [3][19] 政策与新闻动态 - 国常会要求有力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进城中村改造并释放改善性需求 [3][29] - 专项债收储加速:拟收储土地4300宗(面积2.2亿平米),已发行专项债1500亿元(占拟收储金额27%) [3][29][32] - 地方政策松动:广州花都落地"房票购房"模式,北京/昆明优化公积金提取政策 [3][29][32] - 土地市场分化:杭州宅地溢价13.88%成交,成都宅地由龙湖以14200元/㎡楼面价竞得 [3][29][32] 公司业绩与融资 - 房企业绩分化显著:建发国际归母净利润+11.8%(9.1亿元),绿城服务+21.4%(6.1亿元);万科A净利润-21.3%(-119.5亿元),绿城中国-89.7%(2.1亿元) [3][36][39][47] - 融资活动活跃:中国海外发展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保利发展获批50亿元中期票据,华发股份拟发行48亿元可转债 [3][36][42][43] - 物管企业表现亮眼:绿城服务归母净利润6.13亿元(+21.42%),万物云7.92亿元(+2.6%) [3][36][47] 板块市场表现 - 地产板块弱于大市:SW房地产指数上涨0.5%,相对沪深300收益-3.68%,在31个板块中排名第31位 [3][49][52] - 物管板块相对收益-3.84%:个股平均上涨0.33%,落后沪深300指数4.18%的涨幅 [3][54][58] - 估值水平:主流AH房企25/26年PE均值15.0/13.4倍;物管企业25/26年PE均值14.3/12.8倍 [3][53][60] 投资建议与推荐标的 - 推荐三条主线: 1)产品力房企:建发国际、滨江集团、华润置地、绿城中国、建发股份、中国金茂 [3][5] 2)低估值修复房企:新城控股、越秀地产、龙湖集团、招商蛇口、中海外发展、保利发展、华发股份 [3][5] 3)二手房中介及物管:贝壳-W、绿城服务、华润万象、招商积余、中海物业、保利物业 [3][5]
建发国际集团(01908):业绩靓眼、销投改善、资产质量优异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4 11: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靓眼,营收同比增长4.3%至341.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8%至9.1亿元,好于预期 [7] - 销售规模逆势上升,全口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至707亿元,权益销售金额同比增长5%至534亿元,销售均价同比大幅提升25%至2.65万元/平 [7] - 资产质量优异,新土储占比持续提升,22年后拿地项目占比达81%,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 [7] - 财务保持稳健,三条红线维持绿档,融资成本创新低至3.17%,较2024年末下降0.39个百分点 [7]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12.9%,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2.7%,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7] - 期间费用率合计8.3%,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2.9%,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7] - 已售未结金额达2,50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0%,覆盖2024年营收1.75倍 [7] - 2025H1基本每股收益0.48元,同比增长1.7% [7] 销售与投资 - 2025H1新增优质土地26幅,拿地金额495亿元,同比增长18%,拿地强度达70% [7] - 拿地货值987亿元,同比增长33%,土储可售面积1,271万方,可售货值2,496亿元 [7] - 厦门、杭州、上海、北京、成都五大核心城市货值占比54% [7] - 克而瑞销售排名第6位,较2024年末提升1名 [7] 财务稳健性 - 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58.9%,净负债率33.4%,现金短债比3.9倍,三条红线维持绿档 [7] - 国企背景具备明显融资优势,加权融资成本持续优化至3.17% [7] - 权益比例保持76%,兼具国企稳健性与民企灵活性 [7]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1亿元、53亿元、59亿元 [7]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498.5亿元,同比增长4.8%,2026年营业收入1571.92亿元,同比增长4.9% [6] - 现价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8.1倍、7.7倍 [7]
房地产开发:2025W34:LPR报价持平,本周二手房成交同比+9.5%
国盛证券· 2025-08-24 08:4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3][51] 核心观点 - 政策受基本面倒逼进入深水区 预计最终政策力度超过2008年和2014年 [3][51] - 地产作为早周期指标具备经济风向标作用 [3][51] - 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逻辑依旧适用 头部国央企和优质混合所有制及民企更受益 [3][51] - 城市布局策略聚焦一线+2/3二线+极少量三线城市 [3][51] - 供给侧政策如收储和闲置土地处理有新变化 一二线城市更受益 [3][51] - 2025年板块以政策主导 建议关注政策beta和仓位控制 [3][51] LPR报价与利率情况 - 8月5年期以上LPR报3.5% 与上月持平 [1][10] - 1年期LPR为3.0% 5月调降10bp后连续3个月持平 [1][10] 行业行情表现 - 申万房地产指数本周累计变动0.5% 落后沪深300指数3.68个百分点 [1][13] -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1名 [1][13] - 本周上涨个股92支 较上周增加25支 [13] 新房成交情况 - 本周30城新房成交面积157.0万平方米 环比+16.7% 同比-16.1% [1][20] - 一线城市成交39.0万方 环比+8.2% 同比-22.1% [1][20] - 二线城市成交89.5万方 环比+47.6% 同比-10.9% [1][20] - 三线城市成交28.5万方 环比-24.7% 同比-22.3% [1][20] - 年初至今30城累计成交6389.0万方 同比-2.1% [1][25] - 一线城市累计1685.2万方 同比+2.4% [1][25] - 二线城市累计3066.2万方 同比-5.5% [1][25] - 三线城市累计1637.6万方 同比+0.1% [1][25] 二手房成交情况 - 本周14城二手房成交面积191.5万方 环比+6.4% 同比+9.5% [2][30] - 一线城市成交77.3万方 环比+4.1% [2][30] - 二线城市成交89.2万方 环比+9.7% [2][30] - 三线城市成交25.0万方 环比+2.3% [2][30] - 年初至今累计成交6867.7万方 同比+16.7% [2][30] - 一线城市累计2812.8万方 同比+20.3% [2][30] - 二线城市累计3192.0万方 同比+15.5% [2][30] - 三线城市累计862.8万方 同比+10.7% [2][30] 信用债发行情况 - 本周发行房企信用债18只 环比增加5只 [2][39] - 发行规模152.82亿元 环比增加69.21亿元 [2][39] - 净融资额33.78亿元 环比增加28.51亿元 [2][39] - 主体评级以AAA级为主(69.0%) [39][42] - 债券类型以一般中期票据为主(47.9%) [39][45] - 债券期限以5年以上(39.3%)和1-3年(31.4%)为主 [39][42] 政策动态 - 国务院强调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49] - 成都出台公积金新政 购买保障性住房最低首付比例降至15% [50] - 广州推出商转公贷款实施办法 个贷率低于75%时启动 [50] 重点推荐标的 - 基本面alpha公司:绿城中国、建发国际集团、华润置地等H股;滨江集团、招商蛇口等A股 [3][51] - 地方国企/城投/化债:城投控股、城建发展、信达地产 [3][51] - 中介机构:贝壳 [3][51] - 物业公司:华润万象生活、保利物业等 [3][51]
财面儿丨建发国际集团: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1亿元 同比增加11.8%
财经网· 2025-08-22 14:0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收入约人民币341.6亿元 同比增长约4.3%或14.1亿元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9.1亿元 同比增长约11.8%或0.9亿元 [1] - 物业开发分部收入约人民币321.4亿元 同比增长约3.7%或11.3亿元 [1] 销售与回款情况 - 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533.5亿元 同比增长4.9%或24.8亿元 [1] - 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200.8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8.4%或45.1万平方米 [1] - 物业开发现金回款合计约人民币658亿元 [1]
建发国际集团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9.14亿元,同比增长11.8%
智通财经· 2025-08-22 11:42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341.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3%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9.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8% [1] - 每股基本盈利48.09分 [1] 盈利能力 - 毛利润从上年同期39.0亿元人民币增至44.0亿元人民币 [1] - 毛利率从11.92%提升至12.89% [1] - 毛利率上升主要因本期部分已交付项目毛利率水平高于上年同期 [1]
建发国际集团(01908)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9.14亿元,同比增长11.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1:3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341.6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3%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9.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8% [1] - 每股基本盈利48.09分 [1] 盈利能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44.0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12.89% [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39.0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11.92% [1] - 毛利率上升主要由于期内部分已交付项目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高 [1]
建发国际集团(01908.HK):上半年净利润9.1亿元 同比增加11.8%
格隆汇· 2025-08-22 11:30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341.6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同期增长14.1亿元或4.3% [1] - 物业开发分部收入32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3亿元或3.7%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9.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9亿元或11.8% [1] - 基本每股盈利48.09分人民币 [1] 销售与回款数据 - 归属股东权益的累计合同销售金额533.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8亿元或4.9% [1] - 归属股东权益的累计合同销售面积200.8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45.1万平方米或18.4% [1] - 物业开发现金回款合计658亿元人民币 [1]
建发国际集团(0190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11: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入约人民币341.7亿元,同比增长4.3%[2][4] - 物业开发分部收入约人民币321.4亿元,同比增长3.7%[2] - 总收益为34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18] - 集团收入同比增长4.3%至341.6亿元人民币[66]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9.1亿元,同比增长11.8%[2] - 期内溢利人民币15.0亿元,同比增长4.7%[4] - 毛利人民币44.0亿元,同比增长12.8%[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817,068千元[5] - 期内溢利总额为人民币1,436,478千元[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789,331千元[5]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913,748千元,同比增长11.8%[3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润为913,748千元人民币[30]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2.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0.1亿元人民币[8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1.8%至9.1亿元人民币[6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长至人民币9.1亿元,同比增长人民币0.9亿元或11.8%[8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融资成本人民币4.67亿元,同比增长75.1%[4] - 总借贷成本为15.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5.9亿元人民币[80] - 已出售物业成本从27,441,170千元增加至28,244,621千元,增幅为2.9%[20]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36,766千元增加至57,732千元,增幅为57.0%[20] - 物业存货及其他合同成本拨备从284,937千元增加至392,815千元,增幅为37.9%[20] - 向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拨回65,225千元转为计提20,629千元[2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总额为750,096千元人民币[21] - 公司当期企业所得税为1,731,246千元人民币[21] - 公司当期土地增值税为100,665千元人民币[21] - 公司递延所得税项为(1,081,815)千元人民币[2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总额为571,216千元人民币[21] - 所得税开支增加至人民币7.5亿元,同比增长约31.6%(从5.7亿元)[85]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损失为3485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37万元人民币[81] - 其他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1亿元人民币[79] - 公司总员工成本为人民币18.5亿元,较去年同期19.5亿元下降5.1%[100]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业开发 - 物业开发收益为32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8] - 物业开发业务收入达321.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4.1%[67] - 交付物业总建筑面积为190.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5.1万平方米[67] - 已交付可供销售总建筑面积为190.1万平方米,去年同期为205.2万平方米[76] - 某一时间点确认收益为32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8] - 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533.5亿元,同比增长4.9%[2] - 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累计合同销售总建筑面积约200.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8.4%[2] - 物业开发现金回款合计约人民币658亿元[2] - 公司归属股东权益的累计合同销售金额达人民币533.5亿元,同比增长4.9%[70] - 归属股东权益的累计合同销售总建筑面积为20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4%[70] - 2025年公司总销售金额为533.52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为200.79万平方米[72] - 2024年公司总销售金额为508.73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为245.95万平方米[72] 各条业务线表现:物业管理及其他服务 - 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收益为20.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18]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13.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9%[18] - 建设管理及代建服务收益为4.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18] - 物业租赁租金收入为4320.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18] - 一段时间内确认收益为19.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18] - 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收益为2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77] - 在管建筑面积达8330万平方米[77] 各地区表现:销售金额和面积 - 上海地区销售额达77.11亿元人民币,厦门地区达47.89亿元人民币[68] - 杭州地区销售金额达119.1亿元,销售面积35.2万平方米[71] - 北京地区销售金额82.6亿元,销售面积11.1万平方米[71] - 厦门地区销售金额55.5亿元,同比增长202.4%[71] - 上海地区销售金额47.7亿元,销售面积10.9万平方米[71] - 苏州地区销售金额13.5亿元,同比下降49.5%[71] - 泉州地区销售金额13.0亿元,同比下降47.3%[71] - 长沙地区销售金额10.6亿元,同比下降58.6%[71] - 宁波地区总金额达321.4亿元[69] - 株洲2025年销售金额23,786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35,228平方米,同比增长30.4%[72] - 合肥2025年销售金额22,227万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2,555平方米,同比下降67.6%[72] 各地区表现:土地储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土地储备总面积达1,271.0万平方米[73] - 上海土地储备1,153,141平方米,同比增长20.9%[73] - 杭州土地储备991,803平方米,同比增长27.5%[73] - 漳州土地储备478,112平方米,同比增长272.9%[73] - 泉州土地储备456,605平方米,同比增长93.3%[73] - 北京土地储备361,705平方米,同比增长71.9%[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与运营 - 公司2025年下半年聚焦"稳规模/稳利润"工作方向[103] - 销售端将提升核心城市市场占有率并动态调整价格策略[103] - 投资端优先考虑去化周期和价格风险并增强库存流动性[105] - 产品端将持续推进新中式产品迭代升级并加大研发投入[106] - 公司通过城市更新/资产包等方式补充核心城市优质项目[105] - 公司重点推动高品质灯塔项目落地并强化生产品质管控[106] - 公司实施差异化投资销售策略以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102] - 公司推出"锦·秀·华·章"四大产品系列包含王府中式/盛世唐风等新中式住宅[106] - 公司持续推进供应链模块化与标准化以降低成本[107] - 公司深化与央国企优质供方的战略合作[10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财务与融资 - 净负债为人民币357.1亿元(2024年底:325.8亿元),净负债权益比率升至33.37%(2024年底:31.78%)[88] - 计息借款总额为人民币411.1亿元(利率0.95%-3.05%),间接控股公司贷款为人民币453.3亿元(利率4.06%)[89] - 借款总额中约93.6%按浮动利率计息,6.4%按固定利率计息[89] - 负债比率降至85.9%(2024年底:87.6%),借款总额中人民币136.3亿元一年内到期[91] - 财务担保合同余额降至人民币217.6亿元(2024年底:433.2亿元),减少因部分新销售项目未提供担保[92] - 资本承担余额增至人民币667.1亿元(2024年底:599.7亿元),因开发中物业增加[93] 其他重要内容:资产与负债状况 - 资产总值从4124.83亿元增加至4439.32亿元,增长7.6%[6] - 开发中物业从2230.28亿元增加至2439.23亿元,增长9.4%[6] - 银行及手头现金从572.59亿元略降至562.55亿元,减少1.8%[6] - 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从1808.37亿元增加至1976.86亿元,增长9.3%[6] - 投资物业从277.81亿元增加至301.69亿元,增长8.6%[6] - 递延税项资产从510.71亿元增加至615.07亿元,增长20.4%[6] - 收购土地的订金(流动)从11.17亿元大幅增加至585.04亿元,增长424.0%[6] - 持作销售物业从217.40亿元减少至195.78亿元,下降10.0%[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161.36亿元增加至170.81亿元,增长5.9%[6] - 应收非控股权益款项从486.85亿元增加至526.85亿元,增长8.2%[6] - 银行及手头现金总额为人民币562.55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572.59亿元减少1.8%[50] - 开发中物业账面价值增长至2439.23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44] - 持作销售物业账面价值下降至195.78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44] - 物业存货总额(含其他存货及合同成本)达2661.93亿元人民币[44]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58.87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258.51亿元基本持平[53] - 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36.93亿元,较期初人民币309.98亿元增长8.7%[7] - 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07.00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02.50亿元增长4.4%[7] - 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07.00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02.50亿元增长4.4%[7] - 银行及手头现金为人民币562.6亿元(2024年底:572.6亿元),总资产为人民币4,439.3亿元(2024年底:4,124.8亿元)[88] 其他重要内容:融资与借款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从人民币337.47亿元增至411.12亿元,增长21.8%[58]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从人民币61.25亿元增至81.00亿元,增长32.2%[59] - 间接控股公司贷款实际年利率从4.45%降至4.06%[55] - 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区间为0.95%至3.05%,较上年收窄[60] - 无抵押借款中建发股份担保150.0亿元人民币,建发房产担保294.77亿元人民币[60] - 银行借款抵押物中开发中物业账面值从人民币464.40亿元降至237.33亿元,减少48.9%[59] - 开发中物业抵押物价值为237.33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45] 其他重要内容:应收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2.32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0.269亿元,降幅为6.3%[47][48] - 其他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29.037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0.543亿元,增幅为8.9%[47] - 贸易应收款项的亏损拨备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77亿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668亿元[48] - 其他应收款项的亏损拨备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793万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349万元[48] - 账龄超过181天的贸易应收款项显著增加,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655亿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7.502亿元[48] - 按金项目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2.017亿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5.71亿元[47] - 意向开发项目的预付款项为人民币25.357亿元,2024年末该项目余额为零[47] - 90天以上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88.45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62.00亿元大幅增加42.7%[53] - 应付股息为人民币3.46亿元,2024年末该项金额为0[53] - 应付薪金为人民币4.16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9.56亿元大幅下降56.5%[53] - 应付增值税为人民币3.74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9.39亿元大幅下降60.2%[53] - 已收按金为人民币8.20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7.18亿元增长14.3%[53] - 0-30天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20.93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165.15亿元下降26.8%[53] - 应收非控股权益款项账面净值从人民币486.85亿元增至526.85亿元,增长8.2%[54] - 应付关联公司及非控股权益款项总额从人民币283.52亿元增至299.87亿元,增长5.8%[54] - 应收非控股权益款项计提减值准备从人民币4873万元增至5274万元,增长8.2%[57] - 应付非控股权益计息款项从人民币130.15亿元增至167.00亿元,利率3.5%-10%[54] - 应收非控股权益计息部分为人民币6.52亿元,利率1.92%-6.5%[54] - 应付合营公司计息款项从人民币6.65亿元增至7.78亿元,利率1.95%-4.3%[54] 其他重要内容:投资物业 - 投资物业账面值从人民币2,778,052千元增至3,016,927千元,增长8.6%[33]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人民币34,849千元[33] - 自尾盘转拨投资物业人民币273,724千元[33] - 人民币623,000千元投资物业已抵押给银行[33] - 所有投资物业均归类为公允价值层级第三级[38] - 投资物业估值采用直接资本化法,参考租金收入和资本化比率[39] - 南宁区域投资物业市场月租金范围36至1920元人民币/平方米,资本化比率3.5%至7%[40] - 上海区域投资物业市场月租金范围220至489元人民币/平方米(2025年),资本化比率5.5%至6%[40] - 苏州区域投资物业采用市场比较法估值,市价23,850元人民币/平方米(2025年)[42] - 福州区域投资物业市场月租金52元人民币/平方米,贴现率5.5%[42] - 成都区域投资物业市场月租金62元人民币/平方米,贴现率5%[42] - 北京区域投资物业市场月租金109元人民币/平方米(2025年),贴现率5.5%[43] 其他重要内容:利息收支 - 利息收入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355,155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98,617千元,降幅为15.9%[19] - 银行借款利息费用从502,061千元降至399,215千元,降幅为20.5%[19] - 间接控股公司贷款利息费用从1,029,169千元降至960,110千元,降幅为6.7%[19] - 合同负债的主要融资成本从2,509,394千元大幅下降至1,750,473千元,降幅为30.2%[19] - 总借款成本从4,100,323千元降至3,253,739千元,降幅为20.6%[19] - 资本化利息从3,833,616千元降至2,786,842千元,降幅为27.3%[19] 其他重要内容: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未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上年同期:无)[115] - 公司于2025年5月13日完成非执行董事变更,黄文洲及郑永达辞任,许晓曦获委任[116] - 审核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共4人[11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期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并确认符合适用会计准则[119] - 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间寄发股东并可在联交所网站查阅[120]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4人非执行董事2人独立非执行董事4人[123] - 执行董事林伟国担任董事会主席[123] - 执行董事田美坦担任行政总裁[1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㭝维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19] - 公告以英文版本为准如有歧异[123] - 公司及附属公司期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113] - 公司自年报刊发以来无重大业务变动[112] - 公司发行158,376,501股普通股用于以股代息计划[62] - 公司通过配售发行64,600,000股普通股[63] 其他重要内容:运营与风险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8:46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8月22日收盘,共有108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亦辰集团(08365)以32.77%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1.580港元,最高价1.580港元 [1] - 上海小南国(03666)创高率31.11%,收盘价0.051港元,最高价0.059港元 [1] - 赛伯乐国际控股(01020)创高率20.16%,收盘价0.155港元,最高价0.155港元 [1] - VALA(02051)创高率18.87%,收盘价0.540港元,最高价0.630港元 [1] - CTR HOLDINGS(01416)创高率16.52%,收盘价0.120港元,最高价0.134港元 [1] - 荧德控股(08535)创高率16.48%,收盘价0.201港元,最高价0.205港元 [1] - 中国生物科技服务(08037)创高率16.19%,收盘价1.220港元,最高价1.220港元 [1] - 华兴资本控股(01911)创高率9.11%,收盘价8.620港元,最高价8.620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01347)创高率8.85%,收盘价56.000港元,最高价56.600港元 [1] - 腾讯控股(00700)创高率1.08%,收盘价600.000港元,最高价606.500港元 [2] - 泡泡玛特(09992)创高率1.05%,收盘价320.400港元,最高价328.000港元 [2] - 中国移动(00941)创高率0.28%,收盘价89.800港元,最高价89.950港元 [3]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力盟科技(02405)创低率-19.19%,收盘价1.980港元,最低价1.600港元 [3] - IFBH(06603)创低率-14.29%,收盘价34.540港元,最低价30.000港元 [3] - 中加国信(00899)创低率-10.81%,收盘价0.350港元,最低价0.330港元 [3] - 中能控股(00228)创低率-5.88%,收盘价0.032港元,最低价0.032港元 [3] - 佳明集团控股(01271)创低率-5.50%,收盘价1.070港元,最低价1.030港元 [3] - 德信服务集团(02215)创低率-5.00%,收盘价0.670港元,最低价0.570港元 [3] - 东阳光药(06887)创低率-4.05%,收盘价49.000港元,最低价48.360港元 [3] - 时代中国控股(01233)创低率-1.67%,收盘价0.180港元,最低价0.177港元 [4]
建发国际集团(1908.HK):高质高效 逆势进阶
格隆汇· 2025-08-21 20:01
公司概况 - 建发国际集团控股股东为福建省大型国企厦门建发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2016年开始以"黑马"之姿崭露头角,2025年上半年销售规模排名提升至第六,成为行业前列的质量"白马" [1] 竞争优势 资产质量 - 长期坚持流速优先、兼顾盈利的投资策略,拿地溢价率相对更高且以小地块为主,行业下行期库存去化压力更小、土储安全边际更高 [1] - 2024年后新增项目静态毛利率和流速均有提升,利润兑现情况边际改善,存量土储货值结构新货占比较高、问题项目占比相对更少 [1] 周转效率 - 库存健康+区域深耕+产品力强是周转速度领先的核心原因,福建省保持绝对优势、核心城市崭露头角,深耕新中式产品且持续进化 [2] - 经营性举债能力逐步提升且相对靠前,回款能力保持较好水平,期间费用率维持行业低位 [2] - 大股东建发房产提供大力融资支持,财务安全边际较高,产业链条上下游布局完善,业务协同具备优势 [2] 投资建议 综合竞争力 - 受益于控股股东品牌、信用和资源支持,凭借精准投资策略、优秀产品力和市场化激励机制,资产质量、周转效率、费用控制、杠杆水平、业务协同具备相对优势 [3] 短期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增货值987亿元,全年1500亿货值拿地目标有望完成,拿地强度(拿地金额/销售金额)达70% [3] - 2025年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金额707亿元,同比增长7%,全年1500亿销售目标完成可期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9 1/53 1/58 8亿元,同比分别+2 1%/+8 2%/+10 8%,对应PE分别为7 4/6 8/6 2倍 [3] - 现金分红比例维持40%以上,按45%测算2025年股息率约6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