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预期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深度报告:房价止跌回稳系列三:鉴往知来,人口不是影响房价唯一因素
开源证券· 2025-09-24 09:50
**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房价止跌回稳需多因素共振 非单一人口因素驱动 中短期货币政策、供需关系及经济预期影响更显著 [5][6][7] - 发达国家房价下跌周期普遍超3年 但最终均能修复企稳 政策协同是关键 [6][21][22] - 一线城市房价有望率先企稳 2025年8月70城新房价格同比降3.0% 二手房降5.5% 一线降幅较小 [16][20] **分目录总结** **1 房价下行现状与周期特征** - 70城房价自2022年进入下跌通道 新房和二手房同比下跌周期分别达41和43个月 [16] - 2025年8月一线新房价格指数回落至2021年4月水平 三四线回落至2018年12月水平 [17][18] - 海外房价下跌周期普遍较长 美国次贷危机后跌5.5年 日本跌超18年 [21][22] **2 人口因素对房价影响有限** - 8个发达国家/地区数据显示 中期房价指数与人口增长率无显著正相关(调整R²多小于0.5)[25][39][41] - 人口需转化为有效购房需求才影响房价 依赖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 德国2010年后低人口增长但房价随收入上涨 [39] - 适龄购房人口非房价主导因素 美国金融危机期间房价波动与人口变化脱节 [45] **3 海外房价企稳经验与政策启示** - 美国次贷危机后靠量化宽松与财政救济修复 利率从5.25%降至0.25% 政府杠杆率大幅提升 [51][54][58] - 日本2012年后通过货币宽松、财政刺激及产业政策推动房价回升 长期贷款利率维持1%左右 [62][63][68] - 韩国低息环境(基准利率曾降至0.5%)及高居民杠杆率(近100%)推动12年房价上涨 [75][76][81] - 中国香港1998年后通过停卖地、降利率(最优惠利率从9.5%降至5%)及内地资金流入促房价修复 [90][93] - 核心启示:需宽松财政货币政策协同 稳定政策预期 降低利率 改善供需结构 [6][48] **4 投资建议与标的推荐** - 推荐四类企业:强信用房企(如建发国际、保利发展)、住宅商业双驱动企业(如华润置地)、优质物管(如华润万象生活)、房地产服务商(如贝壳)[7][129]
黄金,早盘探底大涨,多空关键3660!
搜狐财经· 2025-09-15 03:28
地缘政治与外交动态 - 以色列总理提出清除哈马斯领导层是实现加沙停火的关键条件 [1] - 俄罗斯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引发国际关注 特朗普要求北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实施制裁 [1] - 中美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经贸问题会谈 [1] 央行政策与利率决议 - 本周迎来多国央行利率决议 包括日本/英国/加拿大/巴西/南非/挪威央行 [1] -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公布利率决议 市场普遍预期降息25个基点 [1] - 需重点关注美联储未来利率路径/经济预期/点阵图及鲍威尔新闻发布会讲话 [1] 黄金市场表现 - 黄金周线连续4周收阳 累计上涨360余美元至3674美元后进入高位震荡 [2] - 国际白银创年度新高至42.5区域 国内沪金主力突破840创历史新高 [2] - 沪银主力持续创新高 目前徘徊于1万关口 [2] 黄金技术面分析 - 短期运行区间为3612-3674美元 关键阻力位3660区域 突破后将挑战3688-3692及3715-3720区域 [3][5] - 重要支撑位在3612区域 下破将考验3580中期关键位置 [5] - 4小时图显示3660区域压制比3674更重要 该位置决定多头延续性或阶段性见顶 [5] 日内交易策略 - 早盘探底上涨 预计日内震荡运行 阻力位关注3657-3660区域 支撑位3625及3612区域 [7] - 操作建议以关键阻力位逢高做空 依托支撑位做多 避免追涨杀跌 [7] - 沪金银及融通金操作策略跟随国际黄金走势 [7]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港股可选消费板块盈利预期下修
市场表现 - 全球股市涨跌不一 MSCI全球下跌0.4% 其中发达市场下跌0.4% 新兴市场下跌0.6% [2] - 法国10年期国债利率大幅上升 银价在大宗商品中涨幅居前 [2] - 美元升值 英镑贬值 日元持平 人民币升值 [2] - 港股材料板块领涨 美股能源板块表现偏强 [2] 交投情绪 - 全球股市交投活跃度普遍提升 恒指 标普500 欧洲Stoxx50 日经225成交量上升 仅韩国Kospi200成交下降 [2] - 港股投资者情绪环比下降但仍处历史高位 美股投资者情绪下降且处于历史高位 [2] - 港股 美股 欧股波动率上升 日股波动率下降 [2] - 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整体估值较前周均有所下降 [2] 盈利预期 - 美股2025年盈利预期表现最优 标普500指数EPS预期从268上修至269 [3] - 港股盈利预期下修 恒生指数2025年EPS预期从2190下修至2140 [3] - 欧股盈利预期下修 欧元区STOXX50指数2025年EPS预期从335上修至336 [3] - 港股可选消费板块盈利出现下修 [3] 经济预期 - 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上升 主要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和科技龙头中报亮眼提振 [3] - 中国经济意外指数上升 得益于政策预期催化 居民入市预期和中报结构性亮点 [3] - 欧洲经济意外指数下降 受8月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下跌影响 [3] 资金流动 - 多位美联储官员暗示9月降息 期货市场隐含利率显示预期年内降息2.2次 较前周上升 [4] - 7月全球资金主要流入印度 欧洲 中国香港与韩国市场 [4] - 上周灵活型外资和港股通资金净流入港股 [4] - 美元流动性出现边际收紧 [4]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财报季全球盈利预期齐上修
市场表现 - 上周全球市场普遍反弹,MSCI全球指数上涨2.3%,其中MSCI发达市场指数上涨2.4%,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1.8% [1] - 分板块看,港股周期板块领涨,美股科技和可选消费板块表现占优,欧洲金融和地产板块表现居前 [1] - 债市方面,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有所上升,大宗商品中油价涨幅居前 [1] - 汇率方面,美元贬值,英镑升值,日元贬值,人民币汇率持平 [1] 交投情绪 - 上周欧美和港股成交放量,日韩股市成交缩量 [1] - 港股投资者情绪环比下降但仍处历史高位,美股投资者情绪上升且处历史高位 [1] - 波动率方面,上周港股、美股、欧股波动率下降,日股波动率上升 [1] - 估值方面,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整体估值均较前周提升 [1] 盈利预期 - 上周主要市场盈利预期不同程度上修,日股2025年盈利预期边际变化表现最优,港股、美股次之,欧股表现最末 [2] - 港股恒生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192上修至2194 [2] - 美股标普500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67上修至268 [2] - 欧股欧元区STOXX50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持平在335 [2] 经济预期 - 上周中国经济预期边际上修,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上升,受益于反内卷和育儿等积极政策情绪催化以及海外科技大模型映射 [2] - 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下降,主要受美印关税谈判受阻、关税通胀传导预期、美联储内部降息分歧等影响 [2] - 欧洲经济意外指数下降,或受俄乌局势影响 [2] 资金流动 - 上周全球宏观流动性预期变动不大,非农数据披露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2.3次 [3] - 6月资金主要流入印度、欧洲、韩国与中国香港 [3] - 上周南向资金流入港股,外资流出港股 [3]
【申万宏源策略 | 一周回顾展望】经济预期谨慎,A股缘何延续强势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过于简略,仅包含标题和基本信息,无法提取具体的关键要点和核心观点。以下是基于现有信息的结构化整理: 文章主题 - 标题显示文章探讨在经济预期谨慎背景下A股延续强势的原因 [1] 内容缺失说明 - 原文未提供具体行业分析、公司数据或市场表现细节 [1] - 无宏观经济指标、板块轮动或资金流向等可总结要素 [1] 注:若需完整分析,请补充文章正文内容包含行业数据、市场表现或具体论证逻辑
6月PMI数据点评:站在需求的十字路口
长江证券· 2025-06-30 14:15
制造业PMI情况 - 6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7%,好于49.6%的彭博一致预期,新订单、生产、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拉动PMI回升0.12pct、0.07pct、0.06pct[3][11] 需求扩张情况 - 6月PMI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0.2%、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至47.7%,生产指数回升至51%,采购量指数回升至50.2%,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至48%,但行业间分化明显,并非普遍扩张[11] 价格与库存情况 - 6月出厂价格指数回升至46.2%,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升至48.4%,价格改善动力源于海外大宗价格回升,但出厂价格指数仍处荣枯线下,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至48%,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至48.1%,细分行业价格和库存互动逻辑清晰[11] 非制造业PMI情况 - 6月非制造业PMI回升至50.5%,建筑业PMI回升至52.8%,服务业PMI回落至50.1%,建筑业房屋建筑PMI和基建新订单由收缩转向扩张,服务业旺季过后季节性回落,暑期消费启动后有望再度走强[11] 需求现状与预期 - 6月PMI超预期回升反映需求有韧性,内需有结构性动力,外需未单边下行且走势好于季节性,但供需改善持续性存疑,企业用工需求环比下滑、生产经营预期小幅回落,经济预期仍偏弱,政策发力承托增长必要性强[3][11] 风险提示 - 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外需变化节奏不明确;对行业需求的判断可能不够精确,PMI统计规则对行业划分粗略,可能忽略或误判行业实际需求变动方向[10][55]
德国消费者信心下滑 消费者更愿意储蓄而非消费
快讯· 2025-06-26 06:11
德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 - 德国消费者信心指数4个月来首次下降 [1] - 信心下降主要由于消费者更愿意储蓄而非消费 [1] - 高收入家庭的乐观情绪被储蓄意愿部分抵消 [1] 收入预期与储蓄行为 - 工资协议、退休人员福利增加及通胀率下降共同提高收入预期 [1] - 消费者储蓄意愿上升反映其对经济前景仍感到不确定 [1] - 消费者经济预期攀升至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 [1] 政府政策影响 - 德国政府的国防和基础设施刺激计划将于今年晚些时候生效 [1] - 刺激计划是推动消费者经济预期改善的关键因素 [1]
帮主郑重划重点!特朗普炮轰鲍威尔背后,美联储降息博弈进入深水区
搜狐财经· 2025-06-21 01:17
美联储利率政策动态 - 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从91 7%降至83 5%,市场降息预期显著下滑[1] - 6月会议点阵图显示支持与反对降息的委员比例接近五五开,反映内部政策分歧[3] - 美联储将2023年GDP增长预期从1 7%下调至1 4%,同时上调通胀预期,呈现经济"滞胀"特征[3] 特朗普政治施压影响 - 特朗普公开呼吁将利率降至1%-2%,声称每年可节省1万亿美元利息支出[3] - 当前美国国债规模超30万亿美元,利率每降1个百分点可减少约3000亿美元利息支出[3] - 摩根大通警告降息可能引发通胀反弹,导致长期利率上升并增加偿债成本[3] 美联储政策立场分析 - 鲍威尔强调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核心目标是经济稳固与物价稳定[4] - 历史案例显示美联储主席任期受法律保护,1980年代沃尔克曾顶住压力实施20%高利率[4] - 鲍威尔任期将持续至2026年,政治层面难以被直接撤换[4] 市场预期与观察指标 - 当前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定价约60%,呈现多空博弈格局[5] - 关键观测指标包括:7-8月通胀数据走势、失业率是否突破4 5%阈值、特朗普后续行动[5] - 美联储通过下调经济预期与上调通胀预期双向调节市场预期[5] 投资策略建议 - 中长期投资应聚焦企业基本面与行业趋势,而非短期利率波动[5] - 政治言论对市场影响具有暂时性,需警惕跟风操作风险[5] - 利率决策最终取决于经济数据而非政治压力[5]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与事件:2025年6月18日 周三
快讯· 2025-06-17 16:10
今日财经数据与事件 - 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办 具体时间待定 [1] - 加拿大央行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北京时间01:30 [1] - 美国至6月13日当周API原油库存数据公布 北京时间04:30 [1] - 英国5月CPI月率及零售物价指数月率公布 北京时间14:00 [1] - 欧元区4月季调后经常帐数据公布 北京时间16:00 [1] - 欧元区5月CPI年率终值及月率终值公布 北京时间17:00 [1] - 美国至6月1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公布 北京时间20:30 [1] - 美国5月新屋开工总数年化及营建许可总数公布 北京时间20:30 [1] - 美国至6月13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库欣原油库存及战略石油储备库存数据公布 北京时间22:30 [1] - 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勒姆发表讲话 北京时间23:15 [1] - 美国至6月13日当周EIA天然气库存数据公布 次日00:00 [1] - 美联储FOMC公布利率决议和经济预期摘要 次日02:00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 次日02:30 [1]
全球股市立体投资策略周报:情绪修复兑现,股市风偏回落-20250526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26 15:11
市场表现 - 上周MSCI全球跌1.9%,发达市场跌2.1%,新兴市场跌0.5%,英国富时100涨0.4%最强,标普500跌2.6%最弱,恒生指数涨1.1%最优,韩国综合指数跌1.3%最差[6][14] - 防御板块偏强,新兴市场医药涨幅显著,除港股外科技板块调整,港股原材料业、医疗保健业涨幅领先,美股日常消费、通讯服务领先,欧股公用事业、通讯服务领先,英股通讯服务、公用事业领先,日股医疗保健、工业领先[6][21] - 全球股市成交回落,港股卖空占比升至15.6%,美股NAAIM经理人持仓指数升至80.9%,港股波动率降,美股、欧股、日股波动率升,美债波动率降[6][28] 估值情况 - 发达市场估值降,最新PE、PB为21.9倍、3.5倍,处于2010年以来86%、97%分位数,纳斯达克、道琼斯工业指数PE最高,法国CAC40、日经225最低[37] - 新兴市场估值升,最新PE、PB为15倍、1.9倍,处于2010年以来72%、85%分位数,创业板指、印度Sensex30PE最高,恒生指数、韩国综合指数最低[38] 盈利预期 - 全球股市盈利预期多数下修,港股上修,恒生指数2025年EPS从2214上修至2222,医疗保健业上修最多,工业下修最多[4][60] - 美股下修,标普500指数2025年EPS从264下修至263,可选消费上修最多,金融下修最多[4][60] - 欧股下修,欧元区STOXX50指数2025年EPS从348下修至347,房地产上修最多,能源下修最多[4][61] 流动性 - 全球流动性边际收紧,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1.9次,欧央行降2.3次,日央行加0.7次,主要国家10Y国债收益率上行,欧元/美元、日元/美元互换基差走扩[7][72][74] - 3月资金流入欧洲、中国香港、日韩、印度,全球共同基金净流入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度规模分别为-26亿、25亿、38亿、1亿、43亿美元,净流入美国、欧洲规模分别为-476亿、63亿美元[80] 经济预期 - 美国经济景气回落,4月制造业PMI为48.7%,服务业PMI为51.6%,CPI为2.3%,核心CPI为2.8%,非农新增17.7万人,零售销售周同比为5.4%,抵押贷款固定利率续升[85] - 欧洲经济景气稳定,4月制造业PMI为49%,服务业PMI为50.1%,3月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回升,CPI为2.2%,核心CPI为2.7%,失业率为5.8%,零售销售指数同比为1.5%[91] - 经济领先指数显示全球经济预期分化,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从-12.6升至6.0,欧洲从15.4降至12.5,中国为45.9[7][96] 风险提示 - 部分指标为测算值,美联储降息快于预期,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