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子(00285)

搜索文档
港股苹果概念股集体下挫,蓝思科技跌7%,鸿腾精密跌超4%
格隆汇APP· 2025-09-23 03:46
港股苹果概念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苹果概念股集体下挫,蓝思科技跌7%,鸿腾精密跌超4%,舜宇光学科技、丘钛科技、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跌超3% [1] - 蓝思科技跌7.01%至29.18港元,总市值1541.98亿港元 [2] - 鸿腾精密跌4.18%至6.65港元,总市值485.61亿港元 [2] - 舜宇光学科技跌3.68%至83.85港元,总市值917.99亿港元 [2] - 丘钛科技跌3.72%至15.26港元,总市值181.52亿港元 [2] - 瑞声科技跌3.13%至47.74港元,总市值560.89亿港元 [2] - 比亚迪电子跌3.16%至41.64港元,总市值938.23亿港元 [2] 其他相关个股表现 - 伟仕佳杰跌4.22%至10.21港元,总市值146.04亿港元 [2] - 东江集团控股跌2.82%至2.41港元,总市值20.08亿港元 [2] - 富智康集团跌2.18%至17.05港元,总市值133.52亿港元 [2] - 通达集团跌1.00%至0.099港元,总市值9.64亿港元 [2]
端侧硬件场景丰富,产业链有望迎高增机遇
东方证券· 2025-09-22 11:03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端侧硬件场景丰富,产业链有望迎来高增长机遇[2] - 智能终端呈现百花齐放态势,iPhone销量回暖,OpenAI等大模型厂商入局加速智能终端品类和形态创新[3] - 端侧AI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中石科技、华勤技术、歌尔股份、蓝特光学、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3] 行业动态与趋势 - OpenAI计划在2026年末或2027年初推出首款设备,包括无显示屏智能音箱、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等产品,立讯精密已获得至少一款OpenAI设备组装订单,歌尔股份作为潜在声学部件供应商接洽[8] - 未来更多大模型厂商和互联网厂商入局硬件产品,抢占下一代数据流量入口,形成“模型—终端—用户”直达路径,例如阿里将发布AI眼镜产品,字节布局AI耳机、AI眼镜、VR等品类[8] - iPhone17系列销售表现优异,京东平台以旧换新销量达去年同期4倍,苹果要求供应链提高日产能,硬件升级包括外观、散热、电池等刺激销量[8] - 苹果AI进展加速,Apple Intelligence基础语言模型在跨语言、文本和视觉模式具竞争力,软件及系统端生态优势显现,硬件端多品类创新周期开启[8] - Meta发布3款AI&AR眼镜产品,包括Ray-Ban Meta升级款、Oakley Meta Vanguard运动AI眼镜和Meta Ray-Ban Display(右眼增加全彩单目显示屏,采用LCoS+阵列光波导组合),AR眼镜进入“0-1”市场培育阶段[8] - 量子计算有望加速落地,存储行情景气度持续,国产存储产业链看好,长存三期成立推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加速[7]
高盛:降比亚迪电子目标价至53.0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22 07:11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高盛将比亚迪电子12个月目标价下调3.5%至53.08港元 原为54.98港元 [1] - 目标市盈率调整为17.1倍 原为19.5倍 仍较历史平均高一个标准差 反映产品组合升级的积极看法 [1] - 维持买入评级 基准年延伸至2026年 原为2025年 [1] 财务预测修正 - 下调2025至2027年净利预测11% 24%及26% 因终端市场疲软导致先前预测过于积极 [1] - 预期2025至2027年净利年复合增长率达26% 原预测为38% [1] - 仍预期收入实现环比增长且毛利率扩张 [1] 业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下半年收入预计按半年增长35% 受季节性改善和智能驾驶趋势推动 [1] - 增长支持来自新智能手机产品周期中金属中框业务拓展 [1] - 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及汽车市场竞争持续压制公司增长 [1] 战略转型与布局 - 计划从智能手机及汽车市场扩展至AI数据中心领域 涵盖液冷 电源和光模块 [1] - 长期有望通过终端市场多元化实现布局优化 [1] - 短期需投入更高研发需求 [1]
高盛:降比亚迪电子(00285)目标价至53.0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7:11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高盛将比亚迪电子12个月目标价下调3.5%至53.08港元(原为54.98港元)[1]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市盈率更新为17.1倍(原为19.5倍)[1] - 基准年延伸至2026年(原为2025年)仍采用短期市盈率推算目标价[1] 财务预测变化 - 下调2025至2027年净利预测11%、24%及26%[1] - 预期2025至2027年净利年复合增长率达26%(原预测为38%)[1] - 仍预期收入实现环比增长且毛利率扩张[1] 业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收入按半年增长35%[1] - 增长受季节性改善、智能驾驶趋势带动产品升级及新智能手机金属中框业务扩张驱动[1] - 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及汽车市场竞争持续压制增长[1] 战略布局与发展方向 - 公司计划从智能手机及汽车市场扩展至AI数据中心领域[1] - 新业务涵盖液冷、电源、光模块等产品[1] - 长期有望实现终端市场多元化 但短期需投入更高研发需求[1]
大行评级|高盛:下调比亚迪电子目标价至53.0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22 06:23
收入增长预期 - 预期2025年下半年收入按半年增长35%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季节性改善 智能驾驶趋势带动产品扩张提升价值 新智能手机产品周期中拓展金属中框业务带来增长支持 [1] - 维持2025至2027年净利年复合增长率26%的预期 尽管较先前38%的预测有所下调 [1] 业务扩展计划 - 计划从智能手机及汽车市场扩展至AI数据中心领域 涵盖液冷 电源 光模块等业务 [1] - 长期有望通过新业务领域实现终端市场多元化布局 [1] 市场环境挑战 - 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及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持续压制公司增长 [1] - 因终端市场疲软 高盛下调2025至2027年净利预测11% 24%及26% [1] 财务目标调整 - 将12个月目标价下调3.5%至53.08港元 同时维持买入评级 [1] - 仍预期收入实现环比增长且毛利率扩张 [1] 研发投入需求 - 短期需为AI数据中心等新业务投入更高研发需求 [1]
港股苹果概念股涨幅进一步扩大,瑞声科技涨超11%,丘钛科技涨超10%
新浪财经· 2025-09-22 05:37
港股苹果概念股整体表现 - 港股市场苹果概念股涨幅进一步扩大 涵盖鸿腾精密 蓝思科技 瑞声科技 高伟电子 丘钛科技 舜宇光学科技 富智康集团 伟仕佳杰 东江集团控股 比亚迪电子等公司 [1] - 鸿腾精密涨幅最大达15.45% 蓝思科技涨14.36% 瑞声科技涨11.28% 高伟电子涨10.65% 丘钛科技涨10.08% 舜宇光学科技涨7.17% 富智康集团涨6.40% 伟仕佳杰涨4.95% 东江集团控股涨3.70% 比亚迪电子涨3.13% [2] 个股表现详情 - 鸿腾精密最新价6.800港元 总市值496.57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86.30% [2] - 蓝思科技最新价31.860港元 总市值1683.6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76.31% [2] - 瑞声科技最新价49.920港元 总市值586.5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3.98% [2] - 高伟电子最新价40.740港元 总市值353.21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43.96% [2] - 丘钛科技最新价15.840港元 总市值188.42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48.28% [2] - 舜宇光学科技最新价87.400港元 总市值956.86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27.93% [2] - 富智康集团最新价17.800港元 总市值139.39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93.48% [2] - 伟仕佳杰最新价10.600港元 总市值151.61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14.44% [2] - 东江集团控股最新价2.520港元 总市值21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7.81% [2] - 比亚迪电子最新价42.800港元 总市值964.37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3.31% [2]
港股异动丨苹果概念股拉升 鸿腾精密涨超16% 瑞声涨近3% 据称iPhone 17标准版紧急增产
格隆汇· 2025-09-22 01:48
港股苹果概念股表现 - 鸿腾精密股价大涨超16%领涨板块 [1] - 高伟电子和蓝思科技分别涨超7% 伟仕佳杰涨6% 丘钛科技涨5.5% [1] - 舜宇光学涨5% 富智康集团与比亚迪电子涨超4% 瑞声科技涨近3% [1] iPhone 17生产计划调整 - 苹果要求立讯精密将标准版iPhone 17日产量提高约40% [1] - 非电子零部件供应商被通知将日供货量提升约30% [1] 全球预售需求表现 - iPhone 17全系机型交货时间较前代产品延长 标准版和Pro Max机型增加最多 [1] - 全球范围交货时间平均延长8天 [1] - 中国大陆市场交货时间增加17天至27天等待期 [1] 财务预期 - 高盛预计苹果第四财季iPhone收入将增长8% [1]
港股异动丨苹果概念股普涨 高盛指iPhone 17预购需求信号强劲
格隆汇· 2025-09-18 02:57
苹果概念股市场表现 - 鸿腾精密股价上涨4.69%至4.690港元[1] - 丘钛科技股价上涨4.37%至14.820港元[1] - 高伟电子股价上涨4.35%至37.460港元[1] - 蓝思科技股价上涨1.71%至28.580港元[1] - 舜宇光学科技股价上涨1.50%至84.400港元[1] - 富智康集团股价上涨1.21%至16.720港元[1] - 瑞声科技股价上涨0.54%至44.860港元[1] - 比亚迪电子股价上涨0.33%至42.260港元[1] iPhone 17预购需求表现 - 全球iPhone 17标准版交货时间延长8天[1] - 全球iPhone 17 Pro Max机型交货时间延长8天[1] - 中国大陆市场交货时间平均增加17天至27天等待期[1] 财务预期与市场信号 - 高盛预期苹果第四财季iPhone收入增长8%[1] - 预购需求信号支撑收入增长预期[1]
国联民生证券:25Q2乘用车需求延续高景气 零部件收入受益行业产销规模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8:12
行业整体表现 - 25Q2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 乘用车和商用车总量环比增长[1] - 行业总营收9211亿元 同比+9.1% 环比+15.4%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8.9% 环比+2.0%[1] - 行业毛利率15.6% 同比-0.9个百分点 环比-0.3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1.2% 同环比均改善0.4个百分点[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收入比重14.0% 同比+2.2个百分点 环比+16.2个百分点[1] 乘用车板块 - 25Q2乘用车批发销量711万辆 同比+13.0% 环比+10.8%[2] -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363万辆 同比+33.6% 环比+25.2% 渗透率51.1% 同比+7.9个百分点 环比+5.9个百分点[2] - 乘用车板块总营收5322亿元 同比+10.5% 环比+21.4% 归母净利润133.1亿元 同比-29.1% 环比-5.5%[2] - 小鹏汽车25Q2交付10.3万辆 同比+241.6% 零跑汽车交付13.4万辆 同比+151.7% 零跑2025H1净利润0.3亿元实现扭亏[2] 零部件板块 - 25Q2零部件总营收2516.4亿元 同比+10.5% 环比+9.9% 归母净利润149.7亿元 同比+19.4% 环比+6.5%[3] - 零部件毛利率18.2% 同比+0.1个百分点 环比+0.4个百分点 净利率6.0% 同比+0.4个百分点 环比-0.2个百分点[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88.3天 环比减少8.0天 存货周转天数73.3天 环比减少6.3天[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71亿元 同比+10.3% 占收入比重10.8%[3] 商用车板块 - 重卡销量25Q2环比增长 龙头公司通过产品力领先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超预期业绩[4] - 潍柴动力25Q2归母净利润29.3亿元 同比-11.2% 环比+8.2% 中国重汽净利润3.6亿元 同比+4.0% 环比+15.4%[4] - 客车行业归母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12.1% 环比+50.2% 净利率6.7% 同比+0.5个百分点 环比+0.9个百分点[4] - 宇通客车25Q2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16.1% 环比+56.4% 对板块拉动作用明显[4] 投资标的 - 乘用车领域推荐吉利汽车 比亚迪 上汽集团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赛力斯 长安汽车 长城汽车[5] - 零部件领域推荐新泉股份 拓普集团 电连技术 比亚迪电子 星宇股份 伯特利 隆盛科技 华丰科技 凌云股份 华域汽车 德赛西威 关注银轮股份[5] - 商用车领域推荐中国重汽 潍柴动力 宇通客车[6]
财通证券:首予比亚迪电子“增持”评级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16 07:40
公司业绩与财务预测 - 财通证券首次覆盖比亚迪电子并给予增持评级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95亿元、2082亿元和2282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806.1亿元 同比增长2.6% 低于机构预期的858.8亿美元 [1] - 公司零部件业务收入远超预期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略超机构预期 [1] 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增速超过60%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4.5亿元 同比增长60.5% [1] - 智能座舱产品和智能悬架出货量持续增长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贡献显著收入增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