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座舱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2800亿的潮商龙头,冲刺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09-16 09:56
在招股书里显示,立讯精密在2024年营收达了2687.95亿元,净利润是145.79亿元,稳居全球精密制造解 决方案行业的第四、中国大陆的第一。立讯精密的产品渗透率令人惊叹:全球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只 智能手表、每五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部或一辆搭载了立讯精密的零部件。客户涵盖了苹果、华为、特 斯拉等全球顶级品牌,并且为超过百家《财富》500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8月18日,中国精密制造巨头立讯精密,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登陆港股主板。这是继 蓝思科技、歌尔微之后,又一家苹果产业链核心企业,选择在港股二次上市。这一次IPO预计募资超10 亿美元(约合71.8亿元人民币),由中信证券、高盛、中金联合保荐。 从"代工小厂"到全球第四的逆袭之路 立讯精密创办始于2004年,创始人王来春创业前,是从富士康的基层员工做起,创业后带领团队深耕连 接器领域,逐步切入苹果供应链。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时,公司市值还不足百亿;如今,立讯精密已成 为了横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等领域的"超级工厂",2023-2025年连续上榜《财富》世界500强。 果链企业的突围之道 港股上市背后的战略雄心 立讯精密赴港上市,可 ...
比亚迪电子(0285.HK):业绩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9-14 04:3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6.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8% 归母净利润17.3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97% [1]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占比75.61% 其中组装业务占58.55% 零部件业务占17.06%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占比8.94% 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15.45% 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 [1][3] 业务板块分析 - 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收124.50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60.50% 主要受益于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产品量产交付 [3]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营收72.09亿元人民币 AI服务器大量出货 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头部客户认证 [2] - 消费电子业务总营收609.47亿元人民币 其中零部件业务137.52亿元 组装业务471.95亿元 通过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改善盈利能力 [3]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全栈自研智能悬架系统 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出货量显著增长 [3] - 液冷服务器技术凭借高效散热与低能耗优势逐步取代风冷方案 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 [2]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部制造场景 提升仓储和配送效率 [2] 客户合作与市场地位 - 在海外大客户业务中整机组装份额持续提升 带动出货量和收入增长 [3] - 巩固高端产品供应链领导地位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手机等旗舰型号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3] - 积极拓展AI数据中心、AI机器人等新赛道 新产品通过下游头部客户认证 [2]
斑马智行IPO:背靠阿里“爸爸”上汽“妈妈”却遭离职CFO炮轰
犀牛财经· 2025-09-12 10:06
阿里巴巴分拆上市计划 - 2023年3月阿里巴巴启动"1+6+N"组织变革 计划分拆菜鸟、盒马、云智能集团上市[2] - 截至2025年8月 原计划分拆公司均未上市 菜鸟于2024年3月撤回上市申请[3] - 斑马智行意外成为首家启动分拆上市实体 于2025年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4] 斑马智行业务发展历程 - 2015年由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共同投资成立 聚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4][5] - 2016年7月首款产品在上汽荣威RX5落地 当月销量达2.5万辆[6] - 早期市场份额领先 但受制于深度绑定上汽导致客户拓展困难[7] - 2021年市场份额为1.99% 2025年上半年降至0.94% 同期华为鸿蒙OS份额升至2.78%[7]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05亿、8.72亿、8.24亿元 呈现波动下降趋势[9] - 同期年度亏损分别为8.78亿、8.76亿、8.47亿元 累计亏损41.83亿元[9][12]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53.9% 2023年46.4% 2024年38.9%[9] - 2025年Q1收入1.36亿元同比下滑19% 亏损扩大至15.82亿元[9] - 研发投入远超收入:2022-2024年研发费用合计32.14亿元 达同期收入4倍[11][12] 战略转型与资金状况 - 2025年Q1计提18.4亿元无形资产减值 转向AI业务战略[12] - 现金储备紧张:截至2025年6月底现金及等价物仅31.61亿元[13] - IPO募资将重点投向AI大模型座舱研发及全球市场拓展[1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风险 - 上汽为最大客户:2022-2024年贡献收入占比54.7%、47.4%、38.8%[16] - 阿里巴巴为最大供应商:同期采购占比53.5%、58.4%、50.5%[16]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88% 存在高度依赖[16] 公司治理与市场质疑 - 前CFO夏莲公开质疑业务前景 称"座舱技术没有门槛"[23] - 批评上市动机为"圈钱" 并质疑高管价值观[23] - 2018-2019年曾出现高管离职潮 包括CEO、CTO等多位核心成员[25] - 公司目前未设CFO职位 由CEO兼任财务管理工作[25]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00285)“买入”评级 25H1业绩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9:36
核心观点 -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预计2025至2027年收入达1874 9亿至2348 1亿元 归母净利润达49 5亿至78 4亿元[1] - 公司上半年营收806 06亿元同比增长2 58% 归母净利润17 30亿元同比增长13 97% 业绩超预期[1] - 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 消费电子占比75 61% 新型智能产品占8 94% 新能源汽车业务占15 45%且同比提升5 58个百分点[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6 06亿元同比增长2 58%[1] - 归母净利润17 30亿元同比增长13 97%[1]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609 47亿元 其中零部件业务137 52亿元 组装业务471 95亿元[4]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板块营收124 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 50%[3] - 在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辅助 智能悬架 热管理等领域具备先发技术优势并实现多产品量产[3] - 全栈自研智能悬架系统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出货量显著增长[3]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营收72 09亿元[2] - AI服务器大量出货 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头部客户认证[2]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内部制造场景[2] 消费电子业务 - 巩固高端产品供应链领导地位 涵盖钛金属手机 折叠手机等旗舰产品[4] - 海外大客户整机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 带动出货量和收入增长[4] - 通过自动化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 盈利能力改善[4] 技术布局与行业趋势 - 液冷技术因高效散热和低能耗优势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方案[2] - 全球算力升级和AI需求激增推动液冷服务器市场加速增长[2] - 2025年为智驾平权元年 推动汽车技术革新和行业需求拉升[3]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25H1业绩超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9-12 09:33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6.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17.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7% [1]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874.9/2061.2/2348.1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62.4/78.4亿元人民币 [1] 业务板块构成 - 消费电子(组装业务)占比58.55%,消费电子(零部件)占比17.06%,新型智能产品占比8.94%,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15.45%(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 [1] - 消费电子业务整体实现营收609.47亿元人民币(其中零部件业务137.52亿元,组装业务471.95亿元) [4]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实现营收72.09亿元人民币 [2] - 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24.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0.50% [3] 消费电子业务发展 - 巩固高端产品供应链领导地位,持续拓展海外大客户合作 [1] -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手机等旗舰型号中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4] - 整机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带动出货量和收入同比增长 [4] - 通过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盈利能力 [4] 新型智能产品布局 - 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增长,AI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2] - 数据中心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下游头部客户认证 [2]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部制造场景 [2] - 积极布局AI数据中心、AI机器人等新赛道 [2]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等领域具备先发技术优势 [3] - 全栈自研智能悬架系统核心零件和系统总成,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3] - 2025年成为智驾平权元年,推动汽车技术革新和行业需求拉升 [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算力升级和AI需求激增推动液冷服务器市场加速增长 [2] - 液冷技术因高效散热与低能耗优势正逐步取代风冷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方案 [2] - 智驾平权时代重塑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3]
智博会上,智能婚戒、智能宠物牵引绳、智能座舱系统……让人大开眼界 从展品到商品,智能产品的路有多远?
四川日报· 2025-09-08 00:27
智能产品创新与市场需求 - 鹿客科技2023年推出掌静脉识别智能锁 2024年新品支持语音信息录入、天气提醒和包裹看管功能 2023年智能锁出货量超800万套[4] - 智能宠物牵引绳配备电子防爆冲系统解决安全性问题 智能婚戒具备心率监测和睡眠分析功能解决婚戒闲置痛点[5] - 重庆千里科技智能座舱系统支持截图识别导航和语音模糊搜索餐厅功能[5] 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 - 赛力斯集团构建AI驱动的产业大脑 问界M系列车型特别是M9在高端SUV市场取得成功[6] -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汽车从交通工具升级为具备感知、思考与进化能力的移动智能体[6] 机器人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路径 - 宇树科技展出的打拳击机器人和机器狗吸引大量观众 但行业仍处早期阶段 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距离较远[8][10] - 松灵机器人推出双臂具身遥操机器人 通过真人动作采集帮助高校和企业低成本获取高质量数据集 产品已在多地数据采集工厂应用[9] - 乐聚机器人聚焦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场景 在汽车工厂搬运料箱 在线缆工厂扫描物料 通过工业场景锻炼稳定性和安全性指标[10] - 川机集团光电图像位移监测系统基于AI视觉技术 100米距离测量精度达0.05毫米 服务于建筑物位移监测等传统行业痛点[9]
从展品到商品,智能产品的路有多远?
四川日报· 2025-09-07 21:59
智能家居与安防产品创新 - 鹿客科技2023年推出掌静脉识别高端智能锁 去年智能锁出货量达800万套以上 [3] - 新产品支持语音信息录入 天气提醒及包裹看管功能 专注老年用户简便操作需求 [3] - 智能宠物牵引绳配备电子防爆冲系统 解决安全性及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 [4] - 智能婚戒具备心率监测 睡眠分析及运动记录功能 针对婚后闲置痛点 [4] 汽车智能座舱技术演进 - 重庆千里科技智能座舱支持截图识别导航 语音模糊搜索历史目的地 [4] - 赛力斯集团构建AI驱动产业大脑 问界M9在高端SUV市场取得成功 [4] - 人工智能重塑汽车为移动智能体 实现情感交互与主动服务 [4] 机器人行业商业化路径探索 - 宇树科技展出的拳击机器人及机器狗吸引大量观众 但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尚需时日 [6] - 松灵机器人推出双臂具身遥操机器人 通过真人动作采集加速技术落地 已应用于数据采集工厂 [6] - 川机集团光电图像位移监测系统基于AI视觉技术 100米外测量精度达0.05毫米 服务于建筑监测领域 [7] - 乐聚机器人聚焦工业场景应用 在汽车工厂搬运料箱 线缆工厂物料扫描 锻炼机器人稳定性与安全性 [8] - 人形机器人目前处于勉强能用阶段 通过标准化工业场景训练为最终进入C端市场铺垫 [8] 智能化产品发展逻辑 - 智能产品需抓住用户痛点实现功能进化 例如贴合老年人需求的简便操作设计 [3] -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深刻变革 重塑产品形态与商业逻辑 [4] - 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需同步推进 实现快速落地闭环形成经济效益 [7] - 智能化成为标配后 任何解决痛点的创新均可能催生爆品 [5]
BYD ELECTRONIC(285.HK):ALL FRONTS PAVING WAY FOR FY26E
格隆汇· 2025-09-05 20:21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同比增长2.6%至806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同比增长14.0%至17.3亿元人民币[1] - 净利润符合彭博共识 营收低于彭博共识约6% 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分别达到全年预测的40%和32%[2] - 毛利率同比微增0.1个百分点至6.9% 研发费用率降至2.8%(去年同期3.1%) 金融资产减值回转4360万元支撑利润[2] 消费电子业务 - 组装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至472亿元人民币 零部件收入同比下降10%至约138亿元人民币[4] - 杰普拉业务全年收入预计同比持平 因新旗舰机型材料从钛合金改为铝合金导致ASP下降[4] - 收购杰普拉新加坡后 公司目标参与美国关键客户高端项目 长期带来协同效应和收益提升[4] - 预计FY26E杰普拉业务同比增长超50% 因钛合金外壳应用扩展及首款折叠屏手机传闻[5] 新智能产品与汽车智能系统 - 新智能产品收入同比下降4%至7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 因储能业务持续承压[5] - 汽车智能系统收入同比大涨60.5%至12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5%)[7] - 单台车价值量提升至超5000元人民币(FY24为3000-4000元)[9] - 管理层下调FY25E收入增速指引从50%至35-40% 因行业竞争加剧[9] AI服务器业务 - AI服务器相关业务上半年收入超10亿元人民币 英伟达GB200/300 NVL72机架液冷产品已获认证[5] - 预计2H25开始发货 FY26E进入大规模发货 国内AI服务器将从风冷转向液冷扩大市场空间[5] - 800G光模块已具备量产能力 目标FY25达到月出货5万单位 CPO产品研发中预计2026年末量产[6] 增长驱动与战略 - 新智能与汽车智能业务预计FY25E-FY27E保持25%以上增速 FY25E/FY26E收入目标分别超300亿/400亿元人民币[10] - 汽车业务增长持续超越整体增速 因比亚迪汽车销量强劲(占该业务收入约80%)[10] - 通过创新设计、高毛利产品组合优化及上游供应链能力提升 毛利率(目前约10%+)仍有扩张空间[10] - 欧洲市场拓展成为未来2-3年重点 通过热管理和主动悬架系统等产品切入当地客户[9] 估值与展望 - FY24-FY27E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约20% 当前股价对应FY26E市盈率13.9倍(较5年均值折价11%)[11][12] - 目标价53.20港元对应18倍FY26E市盈率(较5年均值高+1个标准差) 维持买入评级[12] - 业务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 新智能与汽车智能业务将成为第二增长引擎[11]
比亚迪电子(0285.HK):2025年中报点评 业绩稳健增长 迈入第二成长曲线
格隆汇· 2025-09-02 12:1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06.06亿元 同比增长2.58% [1] - 净利润17.30亿元 同比增长13.97% 扣非归母净利润16.90亿元 同比增长20.67% [1] - 整体毛利率6.88% 同比提升0.03个百分点 净利率2.15% 同比提升0.24个百分点 [1] 业务结构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609.47亿元 同比下降3.72% 占总营收75.61% [1] - 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124.50亿元 同比增长60.50% 占总营收15.45% [1]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营收72.09亿元 同比下降4.15% 占总营收8.94% [1]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持续攀升 智能驾驶和热管理产品市场份额提升 [2] - 新品类智能悬架系统开始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出货量显著增长 [2] - 在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等领域具备先发技术优势 [2] AI与新兴业务 - AI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AI服务器大量出货 [2] - 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行业领军企业认证 [2][3]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制造场景 [2] 战略转型 - 研发重心由传统消费电子转向新能源汽车和AI相关新兴业务领域 [2] - 持续拓宽能力边界 迈入第二成长曲线 [2] - 全面拥抱AI发展机遇 积极投入新产品研发和新客户拓展 [3]
比亚迪电子(00285):业绩稳健增长,迈入第二成长曲线
民生证券· 2025-09-01 07:03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新能源汽车业务表现强劲 正积极向新能源汽车和AI相关业务转型 持续拓宽能力边界 迈入第二成长曲线 [2][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06.06亿元 同比增长2.58% 实现净利润17.30亿元 同比增长13.97%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90亿元 同比增长20.67% [1][2] - 整体毛利率为6.88% 同比提升0.03个百分点 净利率为2.15% 同比提升0.24个百分点 [1][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982.11/2189.29/2429.5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71/64.47/76.32亿元 [4][5] - 对应PE分别为16/13/11倍 [4][5] 业务分部表现 - 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收609.47亿元 同比下降3.72% 占总营收75.61% [2] - 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收124.50亿元 同比增长60.50% 占总营收15.45% [2]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实现营收72.09亿元 同比下降4.15% 占总营收8.94% [2] 战略转型与成长动力 -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同期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分部 在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等领域具备明显先发技术优势 [3] - AI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AI服务器大量出货 液冷和电源产品已通过行业领军企业认证 [3]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制造场景 研发重心已由传统消费电子转向新能源汽车和AI相关新兴业务领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