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驱动力(838275)
icon
搜索文档
动物保健板块7月29日跌0.5%,驱动力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984.08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29 08:33
板块整体表现 - 动物保健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5% [1] - 上证指数上涨0.33%至3609.71点,深证成指上涨0.64%至11289.41点 [1] - 板块内个股涨跌分化明显,*ST绿康领涨2.91%,驱动力领跌1.62% [1][2] 个股涨跌及成交情况 - *ST绿康收盘价25.46元,涨幅2.91%,成交额5731.13万元 [1] - 驱动力收盘价10.32元,跌幅1.62%,成交额1233.03万元 [2] - 贤丰控股成交量56.82万手居首,成交额2.17亿元 [2] - 生物股份成交额最高达2.81亿元,成交量131.84万手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984.08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164.1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21亿元 [2] - 贤丰控股获主力净流入758.59万元(占比3.49%),游资净流入673.48万元(占比3.10%) [3] - 回盛生物主力净流出2760.22万元(占比10.74%),但散户净流入3593.36万元(占比13.98%) [3] - 中牧股份主力净流出1569.30万元(占比16.06%),为板块内主力净流出占比最高个股 [3]
AI为何成基础设施投资核心驱动力 解读IDC最新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28 09:18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融合整体市场规模超过30.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1% [1] - 新华三在超融合整体市场份额中排名领先,深信服与SmartX分别在全栈超融合与软件市场中排名第一 [1] 核心增长驱动力 - 人工智能场景的落地正在推动全栈超融合的增长,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将在未来18个月内成为基础设施投资的首要驱动力 [1][6] - 企业对海量、多类型数据处理的需求以及对多层级技术与资源的部署管理要求,将推动软件定义存储和超融合基础设施的增长 [6] AI应用对IT基础设施的关键要求 - 需要灵活的计算与存储资源调度,以支持高性能CPU与GPU算力,提升资源利用率 [3] - 需要高性能、低时延的存储支持,为GPU并行计算提供高速数据读写能力 [3] - 需要支持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多样化数据存储技术 [4] - 需要统一支持和管理虚拟化与容器化工作负载,以应对云原生AI应用和传统虚拟机应用并存的情况 [4] - 需要具备灵活扩展、简易运维、快速部署的能力,以支持AI应用的快速上线和业务规模发展 [5] 全栈超融合产品的价值与案例 - 针对AI训练与推理场景打造的全栈超融合产品能整合算力、存储与数据预处理能力,解决“算力浪费、数据孤岛、训练效率低下”三大核心难题 [5] - SmartX推出的面向AI应用的超融合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通过算力融合、工作负载融合和存储融合,为企业级AI应用提供高性能、低时延、灵活敏捷的资源支持 [5] - SmartX超融合已升级为榫卯云平台,新增AI平台能力,结合全栈能力,其方案已在制造业、电商、医疗、金融等领域成功落地 [5]
中国互联网协会黄澄清:数智技术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广州日报· 2025-07-26 12:41
中国互联网大会主题与数智化发展 - 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主题为"数驱新质·智创未来",强调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1] - 数智技术被定义为数字化与智能化有机融合的新形态,是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数智化发展政策建议 - 建议以政策引领数智化发展,完善人工智能、6G等前沿技术领域的专项扶持政策 [1] - 政策需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抢占技术制高点 [1] - 战略布局应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目标深度契合,把握政策红利 [1] 数智化技术创新路径 - 核心技术是数智化发展的关键,需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2] - 需集中攻关"卡脖子"技术领域,同时完善技术伦理框架以防范风险 [2] - 技术创新需与国家战略、社会伦理、法治文明同步发展 [2] 数智化赋能实体经济 - 数智化赋能是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 [2] - 行业应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优化产业链并提升竞争力 [2] - 数智融合可完善生产流程、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产业链韧性,实现提质增效和降本降耗 [2]
浦银国际:港股流动性问题显著改善 盈利将取代估值成为市场走势的关键驱动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09:14
港股估值修复与市场展望 - 港股估值已大幅修复 进一步扩张空间较为有限 后续上涨依赖企业盈利增长 [1][3] - 流动性持续改善为港股大盘提供强劲支持 行业轮动将加快 [1][4] - 港股低估值逻辑被打破 投资者结构改变 科技消费行业占比提升推动重估 [1] 流动性改善驱动因素 - 港股资金面改善源于金管局流动性投放 南向外资净流入 IPO火热及公司加速回购 [2] - 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降至864.3亿港元 1个月HIBOR维持在1%附近 市场资金仍充裕 [2] - 预计流动性边际趋紧但下行风险可控 [2] 企业盈利成为关键驱动力 - 恒生指数今明两年盈利增速预期偏低 关税影响将逐步显现 [3] - 需关注不受关税波及 与经济周期关联度低且受益AI的行业个股 [3] - 上半年国内经济韧性或削弱短期政策预期 [3] 结构性行情与板块轮动 - 半年报业绩公布期临近 资金或从拥挤板块(新消费 创新药 银行)转向低估值科技(AI产业链) [4] - 若市场情绪高涨 红利+科技杠铃策略仍有效 可关注A股美股主题行情外溢机会 [4] - 业绩符合预期可能仍不足 市场或出现回调 [4]
新材料50ETF(159761)涨超2.0%,下游需求与替代或成行业驱动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06:12
新材料行业分析 - 新材料行业面临下游需求高景气和替代机遇 龙头公司凭借高技术壁垒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 [1] - 新型玻璃、碳纤维等品种受益于新能源等高景气下游的持续拉动 [1] - 电子纱市场短期需求支撑来自高端产品及低介电领域 中高端产品货源持续紧俏 [1] 细分市场动态 - 玻纤行业当前风电等需求启动有望带动去库涨价 无碱粗纱市场热塑订单略有增加 [1] - 光伏玻璃市场整体交投平稳 库存增速放缓 随着组件企业适量备货 局部需求稍有好转 [1] - 电子玻璃则有望受益于替代和折叠屏等新品放量 [1] 中长期展望 - 新材料板块成长性明确 [1] 指数与基金产品 - 新材料50ETF(159761)跟踪的是新材料指数(H30597)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从A股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先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该指数注重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行业代表性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新材料主题ETF发起联接A(014908)和国泰中证新材料主题ETF发起联接C(014909) [1]
董秘说|洲明科技董秘陈一帆:ESG已成为重构商业生态的核心驱动力
新浪财经· 2025-07-23 07:03
公司概况 - 洲明科技是全球领军的LED显示与照明产品及光显解决方案供应商,旗下LED显示屏连续6年销售额以及出货面积保持行业第一、世界第一 [3] - 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1年上市(股票代码:300232),连续六年蝉联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奖",并于2020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3] - 公司营销网络已覆盖160多个国家,与5600多家经销商达成合作,成立20余家海外分子公司及办事处 [3] - 公司大亚湾产业园二期投产,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为当前全球单项最大规模的LED显示屏智能制造基地 [3] - 公司自2011年上市后,实现了企业营收"十年十倍"的高速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74亿元 [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通过研发和使用更高效的LED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6] - 在超低衰减LED光源模组及系统集成技术取得突破,在降低终端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加速了技术产业化与规模化应用 [8] - 公司LED显示屏及照明产品搭载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基于环境光、观看距离及使用场景智能调节亮度与功耗 [8] - 洲明UMicro 0.4系列采用"冷屏技术",产品最大功耗仅200W/m² [8] - 洲明LED显示屏共阴方案通过电压精准分配减少冗余热损耗,以Umini W(P1.8)为例,单箱最大功耗30W,较常规95W降低70% [9] - 洲明DVPS节能方案通过优化电源管理系统及LED驱动电路,提升能效转换效率 [9] ESG战略 - 公司通过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及ISO 26000社会责任标准,建立覆盖环境、社会、治理的全维度管理框架 [6] - 公司及公司旗下蓝普品牌,凭借LED显示产品技术优势,被正式授权为"碳中和承诺示范单位",洲明LED显示屏荣获TUV南德碳足迹证书 [6] - 2024年,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获得信息披露最高评级"A"级 [10] - 公司荣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度上市公司董办优秀实践案例"等荣誉 [10] 社会责任 - 公司爱心"U基金"2023年合计支出196.75万元,覆盖职工807人次 [7] - 2023年,公司通过洲明公益基金会,全年公益支出近500万元,用于教育文化、乡村振兴、运动健康等社会公益事业领域 [7] - 公司荣登"2022中国企业慈善公益500强" [7] - 2024年总体敬业度81.4分,满意度80.1分,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敬业度:62.87分,满意度:64.87分) [11] - 2024年收集1,039份有效问卷优化制度流程 [12] - 2023年,志愿者服务组织"洲明志愿服务总队"正式成立,2024年度志愿服务时长205小时,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368小时 [13] - 2024年,洲明公益基金会完成《点亮乡村》、《点亮未来》标准化项目手册制定 [13]
【期货热点追踪】政策市or基本面?多晶硅盘中涨超7%再创历史新高,背后的真实驱动力是什么?点击了解。
快讯· 2025-07-22 03:55
多晶硅价格走势分析 - 多晶硅期货价格盘中涨幅超过7% 创历史新高 [1] - 当前市场对价格上涨驱动因素存在分歧 主要聚焦政策影响与基本面因素 [1] 价格驱动因素探讨 - 需进一步分析政策调控与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实质性影响 [1] - 行业需关注原材料产能扩张节奏与下游光伏装机需求的匹配程度 [1]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全面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7-21 20:1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及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2022年登陆科创板并获超百亿元融资[1][2] - 2024年国内影像产品(不含超声和DSA)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35%至22.66亿元,占总营收22%[1][6] - 累计专利申请突破9300项(发明专利占比超80%),140款产品获批上市,49款获FDA许可,46款获CE认证[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2.61亿元,占比21.95%,构建"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底层元器件"三级技术攻坚体系[3][4] - 完成光子计数能谱CT关键技术突破及整机测试,布局无液氦磁共振、超声全系列等下一代产品[4] - AI赋能设备获批数量超20个(FDA清单行业领先),建成跨产品线数智化超级平台[4][5] 全球化战略与供应链布局 - 海外战略以自研高端设备+AI为核心,覆盖85国200城,设立18个区域服务中心及30+全球备件库[5][6] - 北美总部扩容、亚太生产中心筹建中,形成"中国总部+多级全球网络"供应链体系[6] - 海外本地化运营体系涵盖美国、荷兰等区域总部,推行"全球资源整合+本地化深耕"模式[5][6] 科创板赋能与产业链协同 - 科创板融资助力公司实现核心零部件(磁体、射频等)全自研体系,覆盖原材料至战略材料开发[2] - 培育近千家国产供应商(含近百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助推数十家生态链企业上市[2] - 科创成长层制度有望加速高成长性企业资本对接,提升全球产业链话语权[3]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AI与云平台、大数据融合,实现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智能管理[5] - 加速海外销售中心建设,强化服务网络覆盖与本地化团队[7] - 坚持"一核多翼"全球化战略,提升中国医疗器械海外影响力[1][7]
让社区文明从生活场景 跃升为城市进步的驱动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23:11
公司战略与产品理念 - 公司坚持"不做百强 只做百年"的战略定位 专注于打造可传承的"百年建筑"而非追求规模扩张 [4] - 产品开发强调资源集中投放 每个项目要求创新且考量周期长达数十年 避免简单堆砌豪华装修 [4] - 豪宅标准突破物理指标 注重社区生活体验 解决房子与城市 人与房子 人与人三重关系 [4] 标杆项目案例 - 汇悦台项目拥有26米南向一线江景 通过隐藏式灯光设计实现江景与室内光效的沉浸式交互 [5] - 从都国际庄园以汉唐风格建筑群闻名 接待过200多位国际政要 被誉为"中国至好的现代庄园" [5] - 汇景新城运营20余年 吸引全球6000户家庭入住 形成跨代际居住的社区生态 [3][6] 用户忠诚度与社区文化 - 老业主复购率显著 汇景新城存在多代同区置业现象 2003年首批业主仍持续选择该社区 [6] - 高复购率源于产品对"家"概念的深化理解 以及高标准物业服务维持社区"常住常新"状态 [6] - 形成独特社区文化 业主认同感极高 该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稀缺性 [6] 行业倡议与运营方法论 - 发布《中国社区居住文明倡议》 推动行业关注居住文明建设 将社区作为城市进步驱动力 [7] - 社区运营五大核心:长期主义信念 资源聚焦 品质坚守 设计创新 业主与企业共生关系 [7] - 汉唐风格建筑与自然融合的实践 验证了"好社区"作为文明载体的价值主张 [3][5] 企业价值观 - 秉持"引入世界先进生活方式 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双向国际化理念 [8] - 产品策略强调引领而非迎合生活需求 每个项目均以创造"现象级"标杆为目标 [5]
美国银行全球市场部门主管DeMare:特朗普与市场关系密切,而不仅仅是驱动力。
快讯· 2025-07-17 12:22
美国银行全球市场部门主管DeMare观点 - 特朗普与市场关系密切,而不仅仅是驱动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