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生长激素

搜索文档
济川药业20250924
2025-09-26 02:29
公司概况 - 济川药业核心收入来源为蒲地蓝和小儿豉翘 两款产品占公司收入的60%至70%[4] - 公司面临OTC和院内销售压力 第二季度库存和发货端不理想 OTC销售同比显著下降[3] - 现金流稳定 高分红比例接近百分百 有助于维持股价稳定[5][6] 核心产品与市场表现 - 独家品种蒲地蓝集采风险较低 主要用于院外市场[5] - 小儿豉翘虽面临集采风险 但公司已制定应对策略包括推出新机型 预计降价幅度温和 对利润影响有限[5] - 清热解毒类产品如蒲地蓝和小儿豉翘有望随流感季节到来逐步企稳[2][3] 新产品进展与策略 - 长效流感新药已于今年7月上市 正赶上流感季节 有望带动销售增长[2][3] - 长效生长激素预计明年年中上市 将借助公司强大销售渠道迅速铺货 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2][4] - 公司发展策略聚焦中药创新和拐点出清 重点关注BD引入的新产品孵化[2][4] 风险与估值 - 第三和第四季度同比增速预计无法达到去年水平 尚未出现强有力催化剂[3] - 当前估值约为15倍 具备明显性价比空间[5] - 股价已基本反映市场预期 但流感季节及新产品可能成为潜在催化剂[6] 投资建议 - 公司具备一定投资价值 尤其在流感高发季节可能带来阶段性收益[2][6] - 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与流感相关标的 并考虑配置呼吸道疾病领域的新产品矩阵[2][6]
济川药业业绩连续下滑 重营销轻研发转型之路挑战重重
新浪证券· 2025-09-18 10: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下降31.9% 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下降45.9% 扣非净利润6.21亿元同比下降47.4%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2.23亿元同比下降25.03%环比下降19.8% 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下降42.39%环比下降35.5% [2] - 营收创2017年以来历史新低 归母净利润处于历史极低水平 [3] 核心产品表现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合计销售收入占比从2024年60.12%降至2025年上半年49.51% [2]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累计销售超200亿元 曾在全国口服类中药用药中连续排名第一 [3]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被列入上海市重点监控药品名单 面临价格审查和替代品选择风险 [4] 政策环境影响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被河北、安徽、山东等12个省份医保目录调出 [3] -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23年国采中标价每片0.48元 降幅超80% [4] - 中成药被调出医保现象普遍 原因包括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和价格高于化药 [3] 市场竞争格局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虽为独家品种 但蒲地蓝大类有30余个批文 剂型多为消炎片剂 [4] - 直接竞品包括蓝岑口服液、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等知名产品 [4] - 创新药济可舒面临罗氏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片、东阳光药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成熟产品竞争 [6][7] 转型发展举措 - 日化业务2023年销售收入8900余万元 2024年未在财报中单独列示 [6] - 引进创新药包括与天境生物合作长效生长激素 与恒翼生物合作PDE-4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 [6] - 自研产品Z058和JC-ZC001进入临床三期阶段 适应症分别为功能性便秘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6] 研发投入状况 - 2024年销售费用29.54亿元占总营收36.85% 研发费用4.45亿元仅占5.55% [7]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9亿元同比进一步下滑8% [7] - 长效生长激素领域面临长春高新金赛药业垄断 特宝生物和维昇药业新产品相继上市 [7]
长春高新:以AI为核心驱动力,建立多种精准靶向药物开发技术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0: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亿元[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3亿元[1] - 基本每股收益2.44元[1] 战略布局与研发投入 - 构建覆盖创新药物设计、筛选、评价、工艺开发及制剂研究全流程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平台[2] - 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研发效率与创新能级[2] - 强化内分泌代谢和妇儿领域产品布局[2] - 前瞻性布局高需求和高潜力治疗领域[2] - 聚焦中美发病率双高、医疗负担重的大病种[2] 技术创新体系 - 建立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精准靶向药物开发技术平台[3] - 技术平台包括小核酸技术平台、抗体和蛋白偶联技术平台、裂解酶技术平台及多功能分子和多抗技术平台[3] - 围绕内分泌代谢病、肿瘤、免疫和呼吸、女性健康领域布局高度差异化管线[3] - 研发目标为全球首创或全球同类最优[3] 核心产品竞争优势 - 长效生长激素为唯一获批三大适应症的长效产品[4] - 通过5年真实世界数据验证长期安全性[4] - 国内唯一经长期安全性验证的长效生长激素[4] - 加快医院准入增加覆盖以实现药物广泛可及[4] 业务拓展方向 - 深耕儿童内分泌业务同时聚焦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和神经外科创伤性脑损伤领域[4] - 以IGF-1筛查为核心推进生长激素在成人领域的应用[4] - 推动业务结构从生长激素单一收入向创新药海外授权收入、创新药产品收入及生长激素收入的多元化发展[4]
长春高新(000661) - 2025年8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1 05:12
核心经营与战略 - 公司主动开展战略调整与强化创新投入,构建多个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核心技术平台,深度融合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与创新能级 [2] - 公司聚焦中美发病率双高、医疗负担重大病种,支持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布局和国际化战略目标 [2] - 公司努力由生长激素单一业务收入向创新药海外授权收入、创新药产品收入及生长激素产品收入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推进 [8] 核心产品与市场表现 - 伏欣奇拜单抗(金蓓欣®)于2025年6月获批上市,是国内首款抗人IL-1β单抗药物,填补痛风抗炎领域长效精准靶向治疗空白 [2] - 伏欣奇拜单抗已通过医保国谈形式审查,如顺利完成预计领先第二序位竞争对手两个国谈周期 [2] - 美适亚®是国内唯一纳米晶体甲地孕酮,疗效强、起效快,破解甲地孕酮不溶于水且需高脂高热餐配合等难题 [6] - 长效生长激素是唯一获批三大适应症的长效生长激素产品,通过5年真实世界数据证实长期安全性 [7] - 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由冻干剂型升级为液体剂型,无需复溶步骤,已获上市批准 [20] 研发管线进展 内分泌代谢领域 - GenSci098:拮抗甲状腺素受体治疗甲状腺眼病(TED)和甲亢(GD),处于中国I期临床试验阶段 [9][10] - GenSci134:全球首创GH样治疗月制剂,针对生长迟缓相关适应症,PGHD和ISS的注册临床试验申请于2025年8月获NMPA受理 [10] 女性健康领域 - GenSci074:用于治疗血管舒缩症(潮热,VMS)的NK3R拮抗剂,将开展中国Ⅲ期临床研究 [11] - GenSci142:基于AI设计治疗女性细菌性阴道炎的原创新药,预计2025年内IND申报 [11] 免疫和呼吸领域 - GenSci120:抗PD-1单抗,适用于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等,处于I期临床试验 [12] - GenSci136:APRIL/BAFF双重抑制剂,预计2025年内IND申报 [12][13] 肿瘤领域 - GenSci122:KIF18A小分子抑制剂,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14] - GenSci128:小分子P53重激活剂,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14] - GenSci145:新一代选择性PI3Kα变构抑制剂,处于IND申报准备阶段 [15] - GenSci139:EGFR/HER2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BsADC),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 [15][16] - GenSci140:FRα双表位抗体药物偶联物(BsADC),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 [16] - GenSci143:B7H3/PSMA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BsADC),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 [16] - GenSci093(CAMCEVI®):用于晚期前列腺癌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于2025年2月被NMPA受理 [17] 技术平台创新 - 小分子设计方面6个月完成分子验证,小核酸分子筛选与设计提升活性预测成功率20% [18][19] - 多抗设计实现复杂结构分子优化,裂解酶设计提高杀菌活性、降低免疫原性 [19] - 靶向递送RNA技术平台实现肺、肝、肾、脑各组织长效敲降,利用AI赋能序列设计和打分评估 [19] - 抗体偶联药物技术平台以高度稳定的亲水linker(MPMS)为核心,Free payload释放<1%,DAR值全程稳定 [19] - 蛋白药物长效控释技术通过三大子平台实现蛋白/多肽药物的长效化与控释 [19] - 双功能/多功能大分子平台以多样化单域抗体发现平台为基础,聚焦多靶点协同治疗需求 [19] 百克生物研发项目 - 天然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已完成Ⅱ期临床研究 [20] - HSV-2 mRNA疫苗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即将开展I期临床研究 [20] - 天然全人源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正在进行Ib/Ⅱ期临床研究 [20]
特宝生物(688278):2025 年中报点评:业绩高速增长,管线持续丰富
东方证券· 2025-08-29 09: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03.36元 对应2025年38倍PE估值 [3][6]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1亿元 同比增长27.0% 归母净利润4.3亿元 同比增长40.6% [9] - 核心产品派格宾在乙肝临床治愈领域持续放量 临床认可度提升 [9]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上半年净利率28.3% 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39.6% 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9] - 研发管线取得重大进展 长效生长激素于2025年5月获批上市 YPEG-EPO进入III期临床准备阶段 [9] - 多个创新药物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包括干扰素α2b喷雾剂(I期完成)、ACT300(I期完成)、AK0706(I期)、ACT500(I期)等 [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8.17亿元 同比增长34.1% 归母净利润8.28亿元 同比增长49.0% [5]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6.33亿元 同比增长29.0%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 同比增长33.9% [5] - 毛利率稳定在93%以上水平 2024年达93.5% 净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3年26.4%升至2024年29.4% [5] - 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优异 2024年达37.4% 预计2025-2027年维持在35%以上 [5] - 每股收益持续增长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2.72元、3.66元、4.58元 [3][5] 估值比较 - 当前股价82.73元(2025年8月28日) 总市值336.55亿元 [6] - 基于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38.34倍(2025E) 给予公司38倍PE估值 [3][10] - 公司2025年预测市盈率30.4倍 低于部分可比公司 [5][10]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派格宾临床证据不断积累 乙肝临床治愈研究项目处于技术审评阶段 [9] - 公司参与支持的"强盾"项目探究肝癌预防效果 [9]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11.6% 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9] - 规模效应显现 运营效率提升 [9]
特宝生物(688278):业绩高速增长,管线持续丰富
东方证券· 2025-08-29 08:5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03.36元 对应2025年38倍PE估值 [3][6]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 上半年实现营收15.1亿元 同比增长27.0% 归母净利润4.3亿元 同比增长40.6% [9] - 核心产品派格宾持续放量 临床认可度提升 净利率28.3%同比增加2.7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率39.6%同比减少2.4个百分点 [9] - 研发管线取得重大进展 长效生长激素获批上市 YPEG-EPO进入III期临床准备阶段 多个创新药处于I期临床研究 [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1亿元 归母净利润4.3亿元 扣非净利润4.3亿元 [9] - 预计2025年营收36.33亿元(+29.0%)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33.9%) 每股收益2.72元 [5] - 毛利率稳定在93%以上 净利率持续提升至30.5% ROE维持在35%以上高水平 [5] 业务进展 - 派格宾循证医学证据持续积累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研究处于技术审评阶段 [9] - 参与支持"强盾"项目 研究抗病毒治疗方案对肝癌预防的影响 [9] - 研发费用率11.6%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显示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9] 估值比较 - 当前股价82.73元 对应2025年市盈率30.4倍 低于可比公司平均38.34倍 [5][6][10] - 市盈率显著低于三生国健(33.81倍) 神州细胞(128.69倍)等同行 [10] - 市净率9.9倍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5] 增长预期 - 2025-2027年营收复合增长率约30%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33% [5] - 2027年预计营收达62.32亿元 归母净利润18.62亿元 [5] - 每股收益将从2025年2.72元增长至2027年4.58元 [5]
国信证券发布特宝生物研报,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长效生长激素产品获批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03:51
财务表现 - 营收及净利润快速增长 [2] - 净利率提升 [2] - 销售费用率持续改善 [2] 产品进展 - 长效生长激素产品获批上市 [2]
科兴制药: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提供无息借款以实施募投项目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5 16:2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967.5300万股,每股发行价22.33元,募集资金总额110,924.94万元,扣除发行费用11,460.85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99,464.09万元 [1] - 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并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1] - 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专户存储管理,并与保荐机构、商业银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 [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 - 公司调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77,179.30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99,464.09万元 [2] -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原实施主体为公司,后新增全资子公司深圳科兴药业为实施主体,新增实施地点广东省深圳市 [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向深圳科兴药业提供无息借款5,000万元,专项用于人干扰素α1b吸入溶液项目及长效生长激素项目的研发 [2] 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29,063.16万元,与承诺投资总额34,746.24万元的差额为-5,683.08万元 [3][4] - 项目募集资金专户余额7,396.18万元,包括差额及理财收益、银行利息收入净额 [4] - 项目主要子项目已进入临床阶段,公司优化资源配置以加快临床试验工作 [4] 新增无息借款安排 - 公司拟新增使用募集资金向深圳科兴药业提供无息借款2,000万元,用于干扰素α1b吸入溶液项目及长效生长激素项目研发 [4] - 本次借款后,公司向深圳科兴药业提供的无息借款总额达12,000万元 [5] - 项目实施主体及投资安排调整后,公司在山东省济南市投资16,480.36万元,深圳科兴药业在广东省深圳市投资12,000万元 [6][7] 全资子公司基本情况 - 深圳科兴药业经营范围包括研发、技术转让、药品生产与销售等 [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深圳科兴药业总资产53,561.43万元,净资产27,831.19万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31,677.40万元,净利润5,174.60万元 [7] 审批程序 - 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使用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提供无息借款的议案 [7] - 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公司已履行必要审批程序,符合相关规定,对本次无息借款事项无异议 [8][9]
长春高新:长效生长激素持续领跑全球 10年15万例临床验证安全壁垒
证券时报· 2025-08-06 14:49
行业动态 - 多款长效生长激素进入上市冲刺阶段,打破10年仅一款产品上市的格局 [1] - 国内外多款产品获批提升生长激素多样性,但疗效、质量、安全性及临床反馈是竞争核心 [1] - 全球范围内获批5年及以上长效生长激素仅诺和诺德Sogroya和金赛增,后者上市时间早6年 [7] - 国内目前仅金赛增和另一款产品获批,两者上市间隔10年,或与监管部门审慎态度有关 [7] 公司技术优势 - 长春高新旗下金赛药业研发全球首支PEG化长效生长激素,严重不良反应率低于0.01%,全球同类最低 [1] - 金赛药业锁定PEG化学修饰技术,优化分子结构设计,使药物半衰期延长至32小时,支撑每周给药 [2] - 首创GFC-CAD多维度联用检测体系等纯化手段,实现PEG纯度100%,远超供应商95%的标准 [6] - 构建全球最大分子排阻纯化设备,增加分子排阻层析作为补充,以收率损失20%和3亿元成本投入换取安全性 [6] 产品质量与安全 - 金赛增15万中国患儿临床数据显示严重不良反应率低于0.01%,显著优于海外同类产品 [6] - 金赛药业自产PEG原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中试和生产基地,实现最高纯度PEG量产 [4] - 短效生长激素原液纯度接近100%,为长效化研发奠定基础 [4] - 两款核心产品被收录于《中国药典》,成为基因工程药物标准化建设和安全性的权威认证 [7] 市场地位与适应症 - 金赛增是全球唯一获批GHD、特发性矮身材(ISS)、特纳综合征(TS)的长效生长激素 [7] - 竞品几乎仅限于生长激素缺乏症(GHD),金赛增适应症范围更广 [7] 长期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聚焦国际化发展、儿童健康领域深耕和剂型改良三方面 [7] - 计划通过出海突破成长天花板,迎国际质量与安全认证 [7] - 关注儿童全面健康,打通全程化管理路径,研发超长效、无痛、微针注射等改良剂型 [7]
福安药业:长效生长激素研发项目系重庆庆余堂参股公司的在研项目,属于创新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08:57
公司研发项目 - 长效生长激素研发项目属于创新药 由公司子公司重庆庆余堂参股公司苏州优诺金公司负责研发[2] - 该项目为生物制品项目 并非由公司主导研发[2] 公司股权结构 - 重庆庆余堂为公司子公司 其参股公司为苏州优诺金公司[2] 项目属性 - 长效生长激素不属于一类化药 但属于创新药范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