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合资信
icon
搜索文档
基础资产表现整体符合预期,证券端整体兑付良好
联合资信· 2025-09-05 03:32
行业投资评级 - 小微贷款ABS存续期表现整体符合预期 证券端整体兑付良好 大部分证券存续期评级调升 无评级下调证券 [2][29][32] 核心观点 - 2025年1-7月小微贷款ABS发行规模同比下降9.67%至1214.79亿元 但发行单数同比上升10.53%至126单 [4] - 不同市场发行表现分化:ABN发行规模同比上升96.06%至497亿元 交易所ABS同比下降21.98%至397.21亿元 信贷ABS同比下降44.94%至320.58亿元 [5] - 信托公司(规模占比55.88%)和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占比26.39%)为发行主力 资产提供方呈现多元化趋势 [8][15] - 存续产品累计违约率最高为2.81% 但超额利差可弥补损失 实际违约表现/预测违约率倍数中位数为0.81倍 [20][24] - 循环购买率均值为86.91%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循环购买率均值57.98% 互联网机构产品达99.17% [27] - 跟踪样本涉及159支证券中46支评级上调 112支维持AAAsf级别 [29][31] 市场概况总结 - 小微贷款ABS占全市场ABS发行规模11.08% 同比下降2.92个百分点 [4] - ABN市场受益于交易商协会政策支持 发行单数同比上升181.82% [5] - 存量规模1852.33亿元 占全市场5.58% 其中ABN市场存续规模占比最高达42.96% [16] - 互联网系机构发行最活跃(规模占比31.94%) 民营银行次之(规模占比31.28%) [15] 存续期表现总结 - 公募ABS累计违约率平稳 私募ABS同类产品违约率较2024年小幅上升 [19][22] - 31单私募ABS中27单表现符合预期 4单优于预期 [22] - 循环购买倍数最高达4.34倍 有效解决期限错配问题 [27] - 证券持续兑付提升信用支持水平 优先档证券风险很小 [20][22] 未来展望总结 - ABN市场(占比40.91%)和交易所ABS市场(占比32.70%)将继续为主要发行渠道 [30] - 信贷ABS市场虽短期收缩 但国有商业银行大额发行特性使其具备增长潜力 [30][32] - 基础资产剩余期限缩短降低风险暴露 证券风险承受能力持续提升 [32]
2025 年 NPL 产品存续期表现:发行规模持续增长,回收进度存在波动
联合资信· 2025-09-02 06:03
发行规模与市场结构 - 2016年至2025年7月NPL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达2865.08亿元[4] - 2025年1-7月发行规模399.77亿元(同比增69.77%)和87单(同比增45.00%)[4] -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合计发行162.24亿元,占总规模40.58%[5] - 个人住房抵押不良贷款产品发行占比49.18%,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产品占比23.34%[29] 产品定价与利差特征 - 优先档证券(AAAsf)发行利率集中在2%-3%区间稳中有降[7] - 信用卡/消费贷/汽车贷类产品发行利差收窄至30BP以内[7] - 房贷和小微企业贷类产品利差维持在50BP-70BP区间[7] 基础资产回收表现 - 纯信用类产品实际回收与预测回收平均偏离度为-11.24%[22] - 含押品类产品中4单(占跟踪样本21%)出现超20%负偏离[24] - 优先档证券平均兑付时间从2023年的6.6个月延长至9个月[25][28] - 2024年发行产品中54单(41.54%)已完成优先档全额兑付[25] 兑付情况与政策环境 - 76单未完成兑付产品中43单(56.58%)优先档本金兑付超50%[34] - 银登中心2025年信贷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注册额度同比提升50%[30]
鲍威尔于杰克逊霍尔“最后演讲”:为何市场读懂了降息,却忽视了滞胀风险?
联合资信· 2025-09-02 05:26
美国经济数据与滞胀风险 - 美国7月CPI同比上涨2.7%,核心CPI同比涨幅扩大至3.1%[4] - 7月PPI环比大涨0.9%(三年新高),同比上涨3.3%[4] - 7月非农新增就业仅7.3万人,远低于预期,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非农就业仅3.5万人[4] - 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2%,就业市场降温趋势明显[4] 鲍威尔政策立场与市场反应 - 鲍威尔承认劳动力市场显著放缓,强调就业下行风险上升[5] - 鲍威尔指出关税推升通胀,过去12个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累计同比上涨2.9%[6] - 债券市场反应克制,因美财政部用关税收入干预国债价格压制长端利率[11] - 股票市场乐观上涨,科技股和成长股表现强劲[12] 政策影响与中国启示 - 美国政策干预扭曲市场信号,压缩企业利润并减缓岗位创造[11] - 中国需保持充足外汇储备和宏观政策空间应对外部冲击[19] - 应扩大内需并推动科技创新投资减少外部依赖[20] - 利用香港金融市场助力科技企业融资,激活港股估值[21]
2025年消费金融ABS存续期研究:消费金融ABS发行活跃,资产表现有波动,证券端兑付仍然良好
联合资信· 2025-08-27 12:0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8][9][10][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核心观点 - 消费金融ABS发行市场活跃 2025年1-7月发行331单 规模2838.29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3.86%和76.66% [1] - 消费金融ABN市场快速崛起 发行规模1291.72亿元 同比增长118.57% 成为第二大发行市场 [3] - 基础资产表现存在波动但整体可控 大部分项目累计违约率低于1.50% 实际违约率/预测违约率中位数为0.73倍 [16][18] - 优先级证券兑付情况良好 304只样本证券中138只级别上调 无下调情况 [21] - 政策环境利好 消费金融ABS占ABS总发行规模比重达25.90% 未来增长空间可观 [1][22][23] 市场概况 - 2025年1-7月消费金融ABS发行规模2838.29亿元 同比增长76.66% 占ABS市场总规模25.90% [1] - 交易所市场仍是主力 发行规模1348.16亿元 占比47.50% [3] - 消费金融ABN发行规模1291.72亿元 同比增长118.57% 占比45.51% [3] - 信贷ABS发行规模198.41亿元 同比增长66.99% 占比6.99% [3] - 信托公司和互联网机构为主要发起机构 合计发行规模占比92.79% [6] - 互联网系机构为最主要底层资产供应方 发行规模2530.54亿元 占比89.16% [10] - 截至2025年7月底存续规模4483.54亿元 较上年底增长20.44% [12] - 消费金融ABN存续规模2230.58亿元 占比49.75% 成为第一大存量市场 [12] 存续期表现 - 商业银行发行ABS累计违约率/预测违约率接近1倍 消金公司分布在(0.44,2.20]区间 [14] - 私募产品大部分累计违约率低于1.50% 仅少数存续期超一年项目突破2.00% [16] - 消费分期产品违约率明显低于现金贷资产 [16] - 实际违约率/预测违约率分布在(0.11,3.85]区间 中位数0.73倍 超八成项目低于2.00倍 [18] - 高利率资产产生超额利差 交易结构设置可动态调整折溢价率缓释风险 [19] - 优先级证券信用支持持续提升 151只AAAsf级证券风险承受能力进一步增强 [21] 市场展望 - 政策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 财政贴息支持提振消费 [22][23] - 互联网小贷机构加速入场 平安消金成为第22家获准发行ABS的消金公司 [23] - 经济下行周期对资产质量形成压力 但交易结构设计有效保障优先级证券安全 [23]
专项研究:2025年应收账款ABS存续期研究:市场活跃叠加产品创新,资产表现呈现差异化
联合资信· 2025-08-25 14:09
政策环境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解决应收账款回收难、周期长和变相拖欠问题[1]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债权类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职调查工作细则》提升信息披露规范性和审核效率[2] - 人民银行等部门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机构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并允许开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试点[2][4] 市场发行 - 2025年1-7月应收账款ABS发行158单,同比增长37.39%,总规模达1410.60亿元,同比上升25.71%[5] - 交易所市场发行规模占比80.53%,银行间市场占比19.47%[6] - 建工类应收账款ABS占主导地位,发行规模989.29亿元,占比80.16%[8][11] 产品创新与结构 - 特定标识产品发行30单,包括数据资产、科创票据等创新品种,助力政策支持领域发展[9] - 全国首单“应收账款+数据资产”ABS在深交所挂牌,首单科创供应链票据ABN在银行间市场发行[13] - 循环购买结构发行规模551.69亿元,占比39.11%,解决期限错配问题[18] 发行人与增信 - 前五大发行人发行规模占比41.82%,央企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保持活跃发行[14] - 含主体增信的ABS发行规模占比84.07%,关联方增信占比52.76%[24][27] - 无增信ABS发行规模占比15.93%,主要来自中国铁建和京东集团[24][27] 信用评级与利率 - AAAsf和AA+sf级证券合计规模占比95.90%,高信用等级占主导[29] - AAAsf级1年期以内产品发行利率区间为1.70%~3.00%,平均利差为85bp[20] 二级市场表现 - 二级市场成交金额2700.50亿元,同比上升118.57%,为ABS第一大交易品种[32] - 银行间市场换手率35.62%,交易所市场换手率17.96%[33][36] 资产质量表现 - 建工类应收账款回款受工程进度影响,存续期现金流可能出现偏差[37] - 贸易类和工程机械类应收账款回款稳定,医药类回款来源可靠且符合预期[38][39][40] 存续期信用表现 - 599只证券兑付良好,无级别下调,10只证券级别调高,占比11.11%[41] - 级别调高原因包括超额抵押积累、剩余期限缩短和增信方信用提升[41] 市场趋势展望 - 去增信化趋势明显,资产质量重要性提升,聚焦债务人信用和资产池分散度[44][45] - 创新品种如数据资产、供应链票据和一带一路项目将推动市场多元发展[44][45]
融资租赁ABS市场运行稳健,证券兑付情况良好:2025 年融资租赁 ABS 存续期表现
联合资信· 2025-08-25 13:54
行业投资评级 - 融资租赁ABS市场运行稳健,证券兑付情况良好,未出现信用等级下调的证券[2][38] 核心观点 - 融资租赁ABS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持续扩容,发行规模同比增长13.30%,资产质量表现良好,发行利率下行,市场头部效应显著[8][9][17][38] 政策环境 - 2025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修订业务指南,规范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上市流程,提升办理质效[5] - 试点开展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提升发行效率及市场流动性[5] - 八部门联合发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从8个方面支持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及实体经济[6] - 小微租赁ABS作为重要资产类型,覆盖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发行规模稳步增长[6][7] 市场发行情况 - 2025年1-7月全市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11753.76亿元,同比增长22.47%[9] - 融资租赁ABS发行140单,规模1358.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38%和13.30%[9] - 交易所市场发行123单,规模1245.13亿元,占比91.63%,同比增长17.09%[12] - 对公租赁类ABS发行119单,规模1028.68亿元,占比75.70%;小微租赁类ABS发行21单,规模330.12亿元,占比24.30%[13][16] - 特定领域标识ABS发行39单,规模355.27亿元,涵盖高端制造、乡村振兴、碳中和绿色、两新、低空经济等领域[15] 发起机构特征 - 前十大原始权益人/发起机构合计发行625.82亿元,占总规模46.06%,头部效应显著[17] - 新增原始权益人/发起机构15户左右,多为地方产业系背景租赁公司,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19][21] 发行利率与增信 - AAAsf级别优先级证券平均发行利率2.35%,同比下降46bps;AA+sf级别平均利率3.42%,同比下降53bps[24] - 93.56%的ABS产品附有外部增信,其中关联方增信占比32.21%,原始权益人自身增信占比57.58%,专业担保机构增信占比3.76%[27] - 增信主体信用等级AAA占比70.90%,AA+占比18.01%[27] 存续期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末,融资租赁ABS共存续687单,存续规模3442.96亿元,占ABS市场总规模10.37%[34] - 小微租赁ABS资产池分散,信用质量稳定;对公租赁ABS资产质量存在分化[35] - 存续期内29只优先级证券级别调升,无信用等级下调[36] 市场展望 - 融资租赁公司将持续推动业务结构调整,深入服务实体经济多个领域[39] - 小微租赁ABS和特定领域标识ABS发行规模将进一步增长,涵盖领域渐广[39] - 产业类国企加速组建背景下,租赁公司或将加速投放产业类资产[39] - 未来融资租赁ABS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容[40]
融资租赁ABS市场运行稳健,证券兑付情况良好
联合资信· 2025-08-21 06:04
行业投资评级 - 融资租赁ABS市场运行稳健,证券兑付情况良好 [1] - 2025年1-7月融资租赁ABS存续规模达3,442.96亿元,占ABS市场总规模的10.37% [30] 核心观点 - 政策环境持续鼓励融资租赁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 [1][3] - 2025年1-7月融资租赁ABS发行规模达1,358.80亿元,同比增长13.30% [7] - 小微租赁ABS发行规模稳步增长,占融资租赁ABS总发行规模的24.30% [12] - 特定领域标识的融资租赁ABS发行规模达355.27亿元,涵盖高端制造、乡村振兴、碳中和绿色等领域 [14] - 融资租赁ABS发行利率持续下行,AAAsf级别证券平均发行利率为2.35%,较上年同期下降46bps [22] 市场发行情况 - 2025年1-7月全市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11,753.76亿元,同比增长22.47% [7] - 融资租赁ABS发行140单,发行规模1,358.80亿元,同比增长13.30% [7] - 交易所市场发行规模占比91.63%,银行间市场发行量有所收缩 [9] - 对公租赁类ABS发行规模占比75.70%,小微租赁类ABS占比24.30% [12] 发起机构/原始权益人情况 - 前十大原始权益人/发起机构合计发行金额为625.82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46.06% [17] - 新增原始权益人/发起机构15户左右,多为地方产业系背景租赁公司 [19] - 头部效应显著,头部租赁公司融资能力强,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 [20] 租赁物情况 - 融资租赁ABS入池资产涉及的租赁物结构稍有调整,公共服务类设备的租赁投放有所提升 [21] - 租赁物类型包括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十四五"规划重点行业领域 [5] 发行利率与增信方式 - AAAsf级别优先级证券平均发行利率为2.35%,AA+sf级别为3.42%,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46bps和53bps [22] - 93.56%的融资租赁ABS产品附有外部增信,其中原始权益人自身增信占比57.58% [25] - 增信主体信用等级以AAA和AA+为主,占比分别为70.90%和18.01% [25] 存续期资产表现 - 融资租赁ABS存续期内兑付情况良好,未出现信用等级下调的证券 [33] - 29只优先级证券级别调升,主要因资产质量提升和超额利差累积 [33] - 小微租赁ABS资产池分散,资产质量相对稳定且风险敞口逐渐降低 [32] 市场发展趋势 - 融资租赁公司将持续推动业务结构调整,深入实体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 [35] - 特定领域标识融资租赁ABS发行规模将进一步增长,涵盖领域愈渐广泛 [35] - 融资租赁ABS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容,受益于政策指引和产业升级加速 [36]
美对等关税多米诺效应系列研究(二)——全球供应链或加速重组
联合资信· 2025-08-17 10:44
关税政策特征与实施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呈现"国别差异化与重要商品叠加"双轨并行特征,对英国加征10%关税,欧盟、日本和韩国加征15%关税[5]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统一加征25%关税,并追加25%惩罚性关税,累积税率升至50%[6]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24%关税进入第三轮90天暂停期,同时保留10%关税[6] 关税政策目标与影响 - 美国加征商品关税旨在缩小贸易逆差(2024年运输设备等类别逆差超万亿美元)、保护本土产业、遏制竞争对手[10] - 对半导体拟加征100%关税,中国光伏产品拟累积加征超100%关税,进口药品最高税率或达250%[10] - 2024年美国商品进口额接近3.3万亿美元,庞大需求对全球供应链调整具有绝对话语权[18] 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 - 本土化和区域化成为全球供应链重构主流,形成"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集群[20] - 美国制造业自产比例约60%-70%,钢铁等基础材料年产能不足国内需求20%-30%[16][24] - 中国或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中枢节点",高端环节国产化率有望突破60%[25] 区域供应链调整 - 欧盟或成为中高端技术供应链重要承接方,2024年对美出口总额516亿欧元[26] - 东盟地区2024年流入越南FDI达38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承接中国中低端产业转移[27] - 墨西哥2024年出口规模近62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十大产品出口国[28]
2025 年半年度水泥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
联合资信· 2025-08-08 03:10
行业投资评级 - 水泥行业债券融资主体以高信用等级央企和国企为主,整体偿债风险可控 [2] - 行业效益整体仍将承压,需关注下游需求疲弱、盈利难以恢复以及债务集中到期等负面因素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水泥需求乏力,供需失衡导致行业竞争加剧,价格在3月短暂上升后再次进入下行通道 [2] - 受煤炭价格下行影响,一季度行业盈利有所恢复,企业亏损数量减少 [2] - 国家延续"去产能"政策,但去产能进展缓慢,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依然突出 [2] - 展望未来,水泥需求仍将下降,价格回升依赖供给端改革,但短期内难有强力措施出台,预计价格将低位运行 [2] 行业运行情况 供需情况 - 2025年1-6月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同比下降4.30% [5] -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速为-11.20%,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00%,施工面积同比下降9.10% [4] - 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为4.60%,同比下降0.80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上半年新投产熟料线3条,涉及产能约500万吨/年,预计下半年还有5条线投产,合计产能682万吨/年 [5] - 2024年底全国熟料产能17.93亿吨,水泥熟料在产产能利用率约59.6%,水泥产能利用率约50.8% [7] 价格表现 - 2025年1-2月受春节影响价格下行,3月到4月上旬小幅回升,4月中下旬再次进入下行通道 [10] - 东北地区价格与其他区域差异明显,4月以来呈现上升后企稳趋势 [14] - 整体价格仍处于低位运行 [9] 行业效益 - 2025年一季度25家主要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6.64%,利润总额亏损规模同比下降91.03% [15] - 盈利企业数量从7家增至14家 [15] - 但4月以来价格下行,预计全年亏损情况仍难好转 [15] 行业政策动态 错峰生产 - 各地错峰停窑时间延长,非采暖季错峰停产力度加大 [17] - 华北地区停窑时间120-236天,东北不少于150天,华东80-170天,华南95-160天,西南100-190天,西北100-210天 [19][20] 产能置换 - 新政策加严置换要求,明确低效产能不能用于置换,不得拆分转让产能 [21] - 实施地区差异管理,产能利用率低于50%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从省外置换产能 [21] - 推动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统一,要求超产企业补齐产能差额 [22] 双碳政策 - 分阶段将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2026年为启动实施阶段 [24] - 2025年各省水泥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从25.2%到70%不等 [25] - 政策将加大行业运营成本,有利于行业出清 [23] 债券市场表现 一级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发行债券30只,规模313亿元,同比增长23.28% [26] - 发债企业集中在高等级,8家AAA和2家AA+ [26] - 中长期债券占比78.59%,较上年同期提升 [26] - 发行利率下行明显,AAA级短期债券加权平均利率1.87%,利差54.38BP [27][29] 企业财务 - 2024年以来经营业绩下降,2025年一季度部分企业扭亏或减亏 [30] - 发债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但压降财务杠杆趋势明显 [31] - AAA企业表现好于AA企业,但债务杠杆偏高 [31] 债券到期 - 1年内到期或回售债券规模423.05亿元 [33] - 主要到期主体为高等级央企和国企,兑付风险较小 [34][36] 信用风险展望 - 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基建投资保持增长但水泥需求仍疲软 [37] - 预计2025年水泥需求量将继续下降 [38] - 供给端改革进展缓慢,供需矛盾难解决,价格缺乏支撑 [38] - 债券市场整体信用风险可控,但需关注企业效益和流动性影响 [38]
反内卷”法治化工具:《价格法》修正破解“增产不增利”困局
联合资信· 2025-08-07 08:56
宏观经济背景 - PPI连续33个月负增长,2025年6月同比降幅扩大至3.6%[7] - 2025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但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6] -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突破40%,市场主体数量从49万户增长至1.9亿户[5] 政策与法律修正 - 《价格法》27年来首次大修,明确"低于成本+排挤对手"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2] - 罚款上限从5000元提升至5万元,新增拒绝成本监审的法律责任[17] - 新增数字经济监管条款,禁止算法杀熟、动态定价歧视等行为[15] 行业影响 - 新能源汽车行业2025年6月销量同比增长26.7%,但车企普遍降价促销[7] - 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头部企业毛利率有望回升,高端制造估值逻辑转向技术溢价[18] - 光伏、锂电等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均受低价无序竞争波及[14] 市场预期 - PPI预期提前转正,中游装备制造利润率修复弹性最大[18] - 资本市场资金从债市向"顺周期+反内卷"板块迁移,钢铁、光伏龙头股上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