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制造

搜索文档
泰和新材:公司正在开发由POD(聚噁二唑)为基材制备的高性能导热膜材料,目前项目已经进入中试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1:39
产品技术区分 - 手机用散热膜与芳纶导热膜并非同一产品 [2] - 公司开发的高性能导热膜材料以POD(聚噁二唑)为基材 [2] 研发进展 - 新型导热膜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 [2] - 该材料在电子设备导热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
泰和新材:纤维锂电池中试线已建成 正与客户共同开发应用场景
格隆汇· 2025-09-25 11:57
纤维锂电池业务进展 - 纤维锂电池产品已建成中试生产线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领域 [1] - 公司正与相关客户共同开发应用场景 [1]
新乡化纤:公司部分生产线停产改造
新浪财经· 2025-09-22 09:31
公司运营调整 - 公司决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对北区生物质纤维素长丝生产线设备进行有序停产改造 停产改造时间约为90天 [1] - 本次有序停产改造涉及公司生物质纤维素长丝产能31,200吨/年 [1] 财务影响 - 预计2025年度减少公司生物质纤维素长丝产量约7,000吨 [1] - 减少公司营业收入约18,500万元 [1] - 减少利润总额约4,800万元 [1]
英威达,尼龙特种纤维扩能至2.8万吨
DT新材料· 2025-09-12 16:07
产能扩张 - 英威达特种纤维上海公司新增尼龙6,6特种纤维年产能0.2万吨 全厂总产能达到2.8万吨/年 调试期为2025年9月10日至2026年6月30日 [2] - 尼龙6,6聚合物生产基地年产能翻番至40万吨 总投资约17.5亿元人民币 于2024年8月8日完工 [4] - 己二腈生产基地年产能40万吨 总投资超70亿人民币(10亿美元) 全面投产后每年可支持80万吨尼龙6,6生产 [3] 产业链布局 - 公司在中国的尼龙6,6价值链投资超过140亿元人民币 在上海化学工业区部署了从己二腈到己二胺及尼龙6,6聚合物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2] - 亚太区研创中心于2022年9月投入运营 是亚洲首个尼龙6,6应用研发中心 支持工程聚合物应用研发 [3] - 己二腈生产基地采用丁二烯法专有技术 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丙烯法减少60% 比己二酸法减少80% [3] 历史投资与业务发展 - 英威达纤维上海公司成立于2001年 在青浦园区投建氨纶生产基地 占地70109平方米 生产LYCRA和ELASPAN纤维 [2] - 英威达特种纤维上海公司成立于2006年 在青浦建立亚洲首家气囊纤维工厂 2013年扩建后产量翻番 [2] - 公司宣布未来五年追加超过5亿美元(约179.7亿元)投资 用于CORDURA品牌新业务开发及纤维创新 过去10年已累计投入超20亿美元 [4]
新凤鸣:拟向控股股东收购赛弥尔100%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3:30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1.02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新凤鸣控股持有的浙江赛弥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对价比赛弥尔净资产溢价236.74万元 溢价率为2.37% [1] - 溢价原因主要为土地评估增值 [1] 战略意义 - 收购将有效降低公司对外部油剂供应商的依赖 [1] - 减少中间环节 实现部分油剂自供 [1] - 降低生产成本 [1]
新凤鸣(603225.SH)拟1.02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赛弥尔100%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3:27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拟以1.02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持有的浙江赛弥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1] 产能与供应链影响 - 标的公司一期项目纺织助剂产能达1.5万吨 预计2025年底投产 [1] - 收购可实现部分油剂自供 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并降低中间环节 [1] - 生产成本降低将增强经营稳定性和盈利能力可持续性 [1] 公司治理优化 - 交易显著减少公司与关联方的日常交易 [1] - 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并提升经营独立性与透明度 [1]
吉林碳谷(836077):2025年半年报点评:碳纤维原丝销量增加,25H1业绩同比上涨
光大证券· 2025-09-01 10:48
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碳纤维原丝销量增加驱动业绩增长 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长57.5% 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13.1% [2] - 碳纤维原丝业务表现突出 25H1碳纤维原丝实现营业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69.6% 碳丝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11.3% [3] - 公司规模化优势显著 年产15万吨碳纤维原丝项目已投产超80% 成为全国最大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 [4] - 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获得国家专利38项 其中发明专利20项 35K原丝成功应用于国内外风电叶片 [5] - 盈利预测上调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上调9.4% 2.27亿元上调43.6% 3.32亿元 [5]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结构优化 碳纤维原丝毛利率16.9%同比下降4.6pct 碳丝毛利率9.4%同比上升5.5pct [3] - 费用控制有效 25H1销售费用率0.2%同比下降0.3pct 管理费用率1.2%同比下降0.6pct 财务费用率4.0%同比下降1.4pct [3] - 盈利预测显示高增长 预计25-27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8.41% 22.50% 22.8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70.17% 42.41% 46.14% [6]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预计毛利率从25年17.4%提升至27年18.1% ROE从25年6.13%提升至27年10.50% [14] 业务进展 - 高端项目突破进展 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突破T800/T1000级关键指标 25年上半年分批次进行客户验证 [4] - 产业链自主化突破 年产6000吨碳纤维助剂项目实现原丝油剂国产化 大幅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4] - 产品应用领域拓展 实现全牌号全规格发展 重点开拓工业用和民用市场 35K原丝成功应用于丹麦维斯塔斯风电叶片 [5] 市场数据 - 当前估值水平 总市值87.92亿元 对应25年PE为55倍 26年PE为39倍 [6][7] - 股价表现优异 近1年绝对收益110.11% 相对收益71.56% [10] - 资产规模持续扩张 预计总资产从25年64.80亿元增长至27年72.39亿元 [13]
超120亿元!杜邦卖了一项重要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9-01 09:41
交易概述 - 杜邦以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余亿元)出售芳纶业务给Arclin 交易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1] - 交易对价包括12亿美元现金 3亿美元应收票据及估值3.25亿美元的非控股普通股权益(占股约17.5%)[1] 业务组合优化 - 出售芳纶业务是杜邦持续优化业务组合的重要举措 旨在强化战略聚焦并提升增长潜力与利润率水平[1] - 芳纶业务包含凯夫拉(Kevlar)和诺梅克斯(Nomex)两大全球知名品牌 拥有1900名员工及五处生产基地[1] 标的资产状况 - 杜邦芳纶业务2024年实现净销售额13亿美元 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研发芳纶技术[1] - 收购方Arclin专注于聚合物技术及特种材料制造 在美国 加拿大和英国设有生产基地与办事处[1]
聚合顺(605166):25Q2利润短期承压 中长期核心主线奠基长期价值
新浪财经· 2025-08-28 12: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0.30亿元同比下降13.87%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降低27.60% 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降低26.01% [1] - 2025Q2营收14.67亿元同比降低21.93%环比降低6.11% 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降低63.87%环比降低63.07% 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降低61.33%环比降低58.41% [1] 业绩变动原因 - 原料己内酰胺2025Q2均价9193元/吨环比Q1下降12.65% 受纯苯价格上涨及下游采购意愿减弱影响 [2] - PA6切片2025Q2均价10270元/吨环比下降12.65% 因贸易壁垒导致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及行业高库存压力 [2] - 下游客户采购意愿下降造成产能利用率降低 5月贸易壁垒阶段性缓和仅维持一周 [2] 行业供需状况 - 尼龙切片行业2025年底预计产能达850万吨 产量700万吨 表观需求量640万吨 [2] - 2025-2027年行业在建产能接近150万吨 产能消化成为当务之急 [2] 公司战略布局 - 拥有杭州本部 山东枣庄 湖南常德 山东淄博四个生产基地 专注高端尼龙切片细分领域 [2] - 调整杭州本部原募投项目为"年产5.08万吨尼龙新材料建设项目" 常德聚合顺二期将于年内投料试生产 [2] - 新产品尼龙66布局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具备多品类多牌号差异化产品竞争力 [2][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0亿元 4.56亿元 5.53亿元 [3] - 对应8月28日收盘价PE分别为11倍 9倍 7倍 [3]
泰和新材股价微跌0.09%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7.58%
金融界· 2025-08-26 17:27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10.98元 较前日下跌0.01元 跌幅0.09% [1] - 当日成交量21.17万手 成交额2.32亿元 [1]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970.40万元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1.13亿元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9.03亿元 同比下降2.48% [1] - 归母净利润2634.1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77.58% [1] - 扣非净利润171.44万元 同比急剧下降95.7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4亿元 较上年同期6554.16万元由正转负 [1] 业务领域 - 主营业务涵盖绿色化工、高端纺织、高性能纤维、新能源材料 [1] - 中国首家实现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产业化生产企业 [1] - 全球首家智能纤维生产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