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是说芯语
icon
搜索文档
长鑫存储严正声明
是说芯语· 2025-06-16 15:27
招聘诈骗警示 - 公司发现有人假借其名义进行招聘诈骗 [1] - 官方招聘信息仅通过长鑫存储官网、招聘官网、各官方账号及合作第三方平台发布 [1] - 招聘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要求下载软件或点击相关链接 [1] - 提醒应聘者警惕诈骗行为,遇骗需保留证据并报警 [1] - 公司将追究不法分子的法律责任 [1] 行业合作与宣传 - 公司加入"中国IC独角兽联盟" [2] - 提供投稿及商务合作联系方式 [2]
最新:CETC15所被列入军队采购暂停名单
是说芯语· 2025-06-16 14:37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 [1] - 产品覆盖军用与民用两大领域 [2] 军用领域核心产品 -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特殊用途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如为航天测控、军事指挥自动化等系统配套的嵌入式计算机设备,包括DJS-180系列机、NCI-2000系列机及AP数组处理机 [2] - 大型军事信息系统:开发军事指挥控制系统、战场环境保障系统等,参与载人航天、绕月探测等国家级项目的测控系统建设 [2] - 军用软件与平台:提供军用共性软件、仿真训练系统等,军用飞行模拟器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并出口至多个国家 [3] - 嵌入式计算机与加固设备:生产抗恶劣环境的嵌入式计算机、加固服务器(如CETC TJ-A422系列服务器)及通信设备,应用于车载、舰载、机载等移动作战平台 [3] - 网络安全设备:提供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产品,近期中标某业务应用系统防火墙采购项目 [3] 民用领域主要产品 - 信息系统集成与行业解决方案 [4] - 金融电子化:参与"金卡工程",提供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支付清算平台等 [5] - 电子政务:开发政府办公自动化、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6] - 能源与工业:电厂电网监测、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7] - 公共安全:安防监控系统(如网络视频服务器、视频解码器),覆盖交通、园区等场景 [8] - 参与机载气象雷达、低空航行系统等研发,为低空经济提供飞行服务保障设备 [9] 技术服务与制造能力 - 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提供分布式计算、云计算平台及数据处理分析解决方案,应用于公安、卫星情报等领域 [12] - 集成电路与核心元器件:生产微处理器、FPGA、抗辐加固电路等,满足高可靠电子设备需求 [12] - 印制电路板与精密制造:具备PCB设计、电子装配、精密机加工等能力 [13] - 系统测评与运维:提供信息系统测评、运维服务,保障关键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 [13] 典型应用案例 - 国防领域: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测控设备 [13] - 民用领域:参与北京市政信息化建设、金融行业核心系统搭建 [13] - 国际市场:军用飞行模拟器出口至亚非拉国家,安防产品进入民用市场 [13] 公司负面事件 - 在项目编号为2023-VQ01-F1053的采购项目中存在资料被人套用、管理不善问题 [1] - 2024年8月5日被某部物资供应处给予书面警告 [1] - 自2025年06月15日起暂停其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资格 [1]
重磅:紫光、太极股份因串通投标被列入全军采购失信名单
是说芯语· 2025-06-16 14:02
公司违规事件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和北京太极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因涉嫌串通投标被暂停参与军队采购活动 [1] - 北京太极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在项目编号2023-JY01-W1098采购活动中存在违规失信行为 [1] - 北京太极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自2025年06月10日起被暂停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资格 [1] - 北京太极法定代表人陈轮控股或管理的其他企业及授权代表倪xx在暂停期内不得参与军队采购活动 [1]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在项目编号2023-JY01-W1098采购活动中存在违规失信行为 [1]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自2025年06月10日起被暂停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资格 [1] - 紫光软件法定代表人李翔宇控股或管理的其他企业及授权代表刘xx在暂停期内不得参与军队采购活动 [1] 行业动态 - 文章转自数智荟说平台,涉及中国IC独角兽联盟相关信息 [2] - 平台提供投稿及商务合作渠道,联系方式为微信dolphinjetta [2]
芯片公司,130万薪酬抢人!
是说芯语· 2025-06-16 13:50
英伟达设立中国台湾总部及人才招募计划 - 英伟达计划将中国台湾总部设立于台北北士科,并大规模招募AI与芯片设计人才,年薪高达550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34万元),薪资水平接近台积电与联发科等本土科技巨头 [1] - 公司CEO黄仁勋亲自说明选址原因,称北士科地段极具吸引力且腹地大小完美,总部外观复刻硅谷总部的太空星际战舰外型 [1] - 黄仁勋以"新产品发布"形式公布总部选址,视频中星舰从外太空飞至台北市落脚,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1] 中国台湾科技人才市场现状 - 调查显示,42.01%的企业预期未来2-3年AI人力需求将增加(大幅增加22.66%+小幅增加18.35%),而20.13%企业认为需求会减少,20.32%表示不确定 [1] - 中国台湾科技业面临人才荒,外商直接在当地设点并提供优渥条件揽才,加剧企业竞争压力 [2] - 研究机构建议从高中阶段布局人才培育,企业需调整留才策略,除加薪外应提供职涯规划、工作愿景和完整福利制度 [2] 中国台湾在AI产业链的角色与发展方向 - 全球AI产业链中中国台湾将扮演重要角色,但AI发展需延伸至法律、商业、政策与伦理等应用层面 [2] - 行业人士指出AI市场规模扩张依赖"软件"与"跨领域整合"能力,文科学生通过AI素养训练可成为"既懂AI又懂人文"的复合型人才 [2] - 黄仁勋强调中国台湾优秀工程师数量增长是设立总部的重要原因,并透露与地方政府达成"黄金地段"交易 [2]
吃定你们了!Arm公司强袭下游芯片厂商腹地
是说芯语· 2025-06-16 11:29
Arm公司战略调整 - Arm计划向客户提供自研芯片,直接进入芯片设计领域,对下游合作伙伴形成商业威慑 [1] - 公司近期将授权费率提高3倍,同时通过"一代一买"机制强化对客户的控制,增加客户转换成本 [2] - 首款定制芯片已为Meta设计,但可能引发与现有客户的竞争关系,前五大客户贡献56%收入,存在合作终止风险 [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高通联合4家科技巨头尝试开发替代技术并提起诉讼,但未能动摇Arm的垄断地位 [2] - RISC-V架构凭借开源特性成为潜在替代方案,阿里玄铁RISC-V处理器出货量超40亿颗,生态建设取得进展 [6][7] - 国产厂商如华为已开始布局RISC-V路线,寻求突破Arm的技术封锁 [6] 中国市场动态 - Arm中国贡献公司17%营收和近一半专利费收入,中国市场依赖度高 [4] - 华为、中兴等曾遭授权断供,导致产品迭代危机,国产厂商被迫使用落后版本设计芯片 [4] - 部分国产厂商通过加价购买或局部授权等隐蔽方式获取新版技术,但代价高昂 [4][5] 商业模式争议 - Arm的授权模式被指通过限制客户自主创新能力来强化市场控制力 [6] - "一代一买"机制导致客户持续投入后难以脱离,形成深度绑定 [2][4] - 公司战略从IP授权扩展到终端芯片设计,直接与客户争夺市场利益 [1][3] 技术替代趋势 - RISC-V架构在嵌入式等场景应用成熟,生态扩张加速,成为对抗Arm封闭体系的重要力量 [6][7] - 信创领域对"安全可控"的需求推动国产厂商寻求非Arm技术路线 [6] - 行业预计随着更多厂商转向替代架构,Arm的市场主导地位可能被削弱 [8]
路透社:美国施压越南与中国科技 “脱钩”
是说芯语· 2025-06-16 08:34
美国施压越南减少中国技术依赖 - 美国在与越南的关税谈判中施压,要求减少出口美国设备中使用的中国技术 [1][2] - 越南是苹果、三星等科技公司的重要制造基地,其组装设备多依赖中国零部件 [1][2] - Meta和谷歌在越承包商生产的虚拟现实头盔、智能手机等也存在类似情况 [2][4] 美国的战略目标 - 美方要求越南"降低对中国高科技的依赖",旨在加速与中国科技"脱钩" [4] - 2024年中国对越出口约440亿美元科技产品,占对越出口30% [4] - 越南对美出口330亿美元科技商品,占对美出口28%,双向贸易额持续上升 [4] 越南的应对与挑战 - 越南正组织本地企业会议,推动国产零部件供应,但企业表示需时间与技术支援 [6] - 越南工业生态仍落后中国15-20年,供应链规模和成熟度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 [6] - 美国威胁对越加征46%关税,若实施将冲击越南出口导向型经济 [6] 供应链调整与谈判进展 - 美国要求越南打击"中国制造转贴越南标签"以规避关税的行为 [5] - 第三轮谈判在华盛顿取得进展,但关键问题未决,7月8日关税生效截止日期临近 [6] - 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计划访美,可能在6月下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 [7] 行业现状与各方反应 - 苹果、三星、Meta、谷歌及越方贸易部门未回复置评请求 [8] - 越南在纺织和电子领域快速追赶,但对华依赖仍深刻 [8] - 贸然调整供应链可能影响中越关系,中国是越南主要投资国 [8]
彭博社:台当局将华为、中芯国际拉入黑名单!
是说芯语· 2025-06-15 11:35
中国台湾地区对华为和中芯国际实施技术出口管制 - 台湾"经济部国际贸易局"6月14日更新"战略性高科技货品实体清单",华为、中芯国际及其多家海外子公司(包括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地)被列入 [1] - 台湾企业向清单实体出口相关产品需事先获得批准,新管制将部分切断华为与中芯国际获取台湾关键技术、材料与设备的渠道 [1] - 受影响资源对建设芯片工厂、生产AI芯片至关重要,包括台积电为英伟达代工的高端芯片所依赖的工艺 [1] 历史背景与行业影响 - 华为与中芯国际此前已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外国技术获取能力已受严重限制 [1] - 台湾此前仅禁止向中国大陆出口光刻机等关键设备,但未将中国大陆主要科技企业或芯片制造商正式列入实体清单 [1] - 2020年台积电因美国出口管制停止向华为供货,该公司为苹果和英伟达的主要芯片供应商 [1] 企业回应 - 截至报道时,华为与中芯国际尚未就此事发表评论 [2]
“我们不给中国卖芯片,让他们钻空子”
是说芯语· 2025-06-15 07:46
来源:内容来自观察者网。 在前任美国拜登政府的胁迫下,日本和荷兰加强了对华半导体出口管控措施。现任特朗普政府在着 手制定更严格的管控措施时,还对这些"小弟"不爽上了。 据《 日经亚洲评论 》6月13日报道,美国商务部负责产业与安全的副部长 杰弗里·凯斯勒 (Jeffrey Kessler)12日在对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下属的南亚和中亚小组委员会作证时声称,美国与日本、 荷兰等盟友协调出口管制措施的努力"尚未完成","我们不能让其他国家通过钻空子来破坏美国的出 口管制措施"。 凯斯勒还威胁称,"在世界各地的盟友和伙伴必须明白,美国国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希望他们在美 国实施出口管制时与我们站在一起",如果继续"钻空子",美国将动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该规则规定,外国制造的产品只要使用了美国技术,美国就有权对其实施 出口管制。 美国商务部负责产业与安全的副部长杰弗里 · 凯斯勒 视频截图 根据《日经亚洲评论》对海关数据的分析,2024年中国从主要来源国进口了309亿美元的半导体设 备,其中近200亿美元来自日本和荷兰。 特朗普政府暂未正式出台新的管制措施,但就 ...
杰华特、华大北斗、紫光股份,3大半导体港股IPO!
是说芯语· 2025-06-15 07:32
半导体公司港股IPO趋势 - 6月12日杰华特微电子、深圳华大北斗、紫光股份等3家半导体公司递交港股IPO招股书 [1] - 自去年12月起已有10家A股半导体公司(含5家科创板公司)公告拟港股IPO 多家意图打造"A+H"模式 [1] - 深圳基本半导体成为中国碳化硅功率器件领域首家申报港股IPO企业 英诺赛科已成功上市成为港股第三代半导体第一股 [3] 港股市场生态变化 - 此前港股以金融、地产公司为主 缺乏硬科技特色 此次半导体企业赴港上市潮有望推动港股新一轮重塑 [1] - 2023年港交所新增特专科技公司18C章节 允许尚无收入、无盈利的"专精特新"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3] - 港股市场从"折价融资平台"向"价值发现中枢"转型 境内外投资者对港股公司价值评估体系趋于融合 [4] 半导体企业国际化战略 - 多家A股头部半导体公司计划打造"A+H"上市模式 提及加快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布局 [4] - 申报港股IPO的A股半导体公司境外业务收入、毛利率超过境内业务 [4] - 半导体企业出海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市场复杂程度高 成功与失败并存 [4] 第三代半导体发展机遇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优势显著 契合电动车、数据中心及新能源等领域发展需求 [3] - 多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企业扎堆申报港股IPO [3] - 半导体企业此前多倾向于科创板上市 近期转向港股与政策变化有关 [3] 头部企业特征 - 申报港股IPO的A股半导体公司多为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市值普遍超百亿元 [4] - 宁德时代实现零折扣上市 显示港股市场吸引力提升 [4] - 中国半导体企业借A股成长后 欲借港股打造国际化发展平台 [1]
本土MCU大厂进入“无主时代”
是说芯语· 2025-06-15 01:27
股权转让交易 - 威朗国际及Win Channel拟合计转让14.20%公司股份给致能工电,转让价格为25.677元/股,总交易对价约12.45亿元 [1] - 转让价格较停牌前收盘价21.12元溢价约21.5% [4] - 威朗国际将剩余9.20%股份对应的表决权等委托给致能工电24个月,致能工电合计控制公司23.40%表决权 [4] - 交易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4] 原控股股东情况 - 傅启明通过威朗国际间接持有公司14.41%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 [3] - 傅启明现年67岁,拥有40余年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经验,曾任职联华电子、飞利浦等公司 [3] - 傅启明于2002年加入中颖电子 [3] 新控股股东情况 - 致能工电成立于2020年12月,注册资本24.46亿元 [7] - 由上海市政府、武岳峰科创及徐州市政府共同出资设立 [7] - 定位为高端智能工业电子产业平台,聚焦工业及汽车芯片领域 [9]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51.7亿元,资产负债率仅1.32% [9] 公司业务概况 - 采用Fabless模式,主营工规MCU、电池管理芯片、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及车规MCU [9] - 工规MCU营收占比近六成,BMIC占比约三成 [9] - 在家电MCU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9] - 2024年工业控制业务同比增长7.9% [10]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02亿元、13亿元和13.43亿元 [10] - 同期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23亿元、1.86亿元和1.34亿元 [10] 市场与技术进展 - 复牌首日股价涨幅达7.43%,次日回落1.83% [12] - WiFi/BLE Combo MCU及品牌手机规格AMOLED驱动芯片已进入客户端验证 [14] - 车规级芯片处于导入阶段 [14] 交易影响与展望 - 国资背景股东有望带来资金注入与政策扶持 [13] - 可能加速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高附加值领域布局 [14] - 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可能影响决策效率和治理结构 [13] - 需完成经营者集中审查等程序后方能完成过户 [16] -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产业协同效应成为关注焦点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