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工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铜箔加工费涨价信号浮现
高工锂电· 2025-08-17 08:19
铜箔产业涨价信号 - 全球铜箔龙头三井金属上修2025财年归母净利润预期30亿日元至170亿日元,经常利润调升至440亿日元,核心驱动力为AI服务器高端HVLP铜箔(VSP系列)量价齐升 [3] - 中国台湾厂商金居上调RTF铜箔价格每吨0.3-0.4万元,涨幅约14%,主因三井加大HVLP投产挤压中端产品供应空间 [3] - 三井VSP产品出货从每月460吨上修至580吨,环比提升26% [3] HVLP铜箔技术壁垒与供需 - HVLP铜箔为AI服务器和数据核心材料,第四代产品是M8等级以上服务器标配,加工费达12万至20万元/吨,超传统铜箔10倍以上,预计2026年突破20万元/吨 [3] - 全球HVLP单月有效产能仅约700吨,日系企业占350吨,其余由台系和卢森堡供应,传统RTF/HTE产能无法直接切换至HVLP [3] - 高端产能转向HVLP导致中档RTF铜箔供应压缩,供需缺口扩大 [4] 国内厂商布局进展 - 诺德股份新一代HVLP铜箔通过多家头部PCB企业认证,应用于AI服务器及人形机器人控制模块,胜宏科技等下游龙头PCB厂商为其重要客户 [4] - 德福科技通过收购卢森堡铜箔切入全球高端市场,成为AI芯片厂商指定HVLP3供应商 [5] - 铜冠铜箔凭借批量供应能力进入国际CCL巨头供应链,将直接受益于2025年RTF产品涨价 [6] - 隆扬电子以真空磁控溅射工艺研发第五代HVLP铜箔,表面粗糙度控制在0.2微米以下,产品正向全球芯片厂送样 [7] 锂电铜箔市场现状 - 锂电铜箔加工费从2024年9月1.5万元/吨回升至2025年二季度1.8万元/吨,重回2023年同期水平 [8] - 行业供应端产能难以削减,新增产能释放速度快于需求增长,电池端需求稳健但低价订单泛滥,下游电池厂议价权强 [8] - 市场竞争重心从6微米向5微米及4.5微米转移,近期4.5/5微米铜箔加工费受下游压价 [8] 电子电路铜箔整体格局 - AI带动PCB领域铜箔需求缺口显现,但终端消费整体偏弱难有复苏迹象 [8]
干法电极设备迎全球“出货”小高峰
高工锂电· 2025-08-16 08:40
干法电极技术进展 - 近期海内外多家设备企业密集交付干法电极设备,标志着该技术正从研发验证迈向产线导入阶段 [3] - 干法电极是固态电池的关键技术路线,省去传统湿法工艺中的溶剂涂布、烘干与回收环节,显著降低能耗和制造成本 [7] - 该工艺面临粉末混合均匀性难控制、成型后电极机械强度不足等技术挑战 [8] 国内企业动态 - 利元亨7月初开始交付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包含干法电极相关设备,其第三代设备采用高通量多辊压延技术,可将孔隙率降至20-30% [4] - 清研电子7月24日交付高速宽幅干法电极设备,8月5日又出货行业首台应用于锂一次电池领域的干法多辊成膜复合装备 [4][5] - 清研电子设备已实现800mm幅宽下负极80m/min及正极50m/min的双面复合成膜速度,计划将幅宽提升至1.2米 [5] - 清研电子国内首条0.1GWh干法电极全自动产线已于4月投产,物料利用率达99.5%,计划2026年将产能扩展至5GWh [5] - 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合作研发的干法核心设备已成功交付客户 [6] 国际企业进展 - 美国LiCAP Technologies的300兆瓦时卷对卷正极生产线已通过验收测试,7月10日生产出首卷长度超500米的自支撑正极薄膜 [6] - LiCAP与韩国SK On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将共同评估和开发适用于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的干法电极工艺 [6] - 先导智能2024年底向韩国头部电池企业交付固态干法电极涂布设备,支持50m/min的连续成膜速度 [6] 固态电池设备发展 - 近期固态电池设备交付增长不限于干法电极,华彩科技8月14日交付解决固态电解质"难混匀"痛点的匀浆搅拌设备 [8][9] - 华彩科技干法电极生产线将传统12道工序简化为3次精准碾压,实现纤维化均匀程度提升40%,PTFE纤维长度突破15μm [10] - 行业认为纤维化设备是干法工艺核心,占设备成本30%以上,难点在于将粘结剂PTFE处理成纳米级原纤维 [8]
“湿法涂布”承压升级:固态电池直面GWh交付挑战
高工锂电· 2025-08-16 08:40
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 - GWh级别订单开始浮现,商业化闭环初步形成 [2] - 当前订单交付主要依赖对传统锂离子电池湿法涂布设备的改造和革新 [3] - 行业面临核心矛盾:在"干法"工艺未成熟时如何利用现有"湿法"工艺制造下一代电池 [3] 湿法涂布工艺挑战 - 固态电池湿法涂布并非简单材料替换,而是从根本上改变浆料体系的物理学本质 [4] - 传统锂电浆料固含量60%-70%,固态电解质引入后体系转变为"富固相",粘度大幅攀升 [6] - 颗粒团聚导致涂层厚度不均、条痕、针孔等缺陷,损害电池性能 [7] - 系统从"双峰颗粒"演变为"多峰颗粒"共混体系,工程挑战升级 [8] - 不同密度材料在重力场下产生不同沉降速率,导致"垂直不均匀性" [9] 氧化物路线发展 - 氧化物电解质坚硬脆性,高固含浆料高压输送时对设备产生剧烈磨蚀 [10] - QuantumScape路线:增加700°C-1000°C高温烧结工序,热处理设备效率提升25倍 [12] - 鹏辉能源路线:绕开烧结实现280-300Wh/kg能量密度,成本有望与传统锂电持平 [14] - 鹏辉能源策略:将氧化物角色从主角变为配角,牺牲电解质"纯粹性"换取商业化速度 [15] 硫化物路线挑战 - 湿法涂布成为制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的主流方法 [17] - 湿法工艺可将膜片减薄至20μm级别,广汽团队证实1.8mS/cm高离子电导率 [19] - 硫化物对极性溶剂化学脆弱性导致材料分解并释放剧毒硫化氢气体 [19] - 粘结剂在溶解性与粘结性上难以兼顾,成为核心瓶颈 [20] - 刮刀涂布成本低廉但精度不足,狭缝涂布被视为大规模安全生产必然选择 [21][22] 设备商布局进展 - 曼恩斯特发布高温涂布系统,将涂布加热至40℃-65℃温区改善浆料流动性 [24] - 先导智能干湿法固态涂布系统并行研发,湿法工艺可实现10μm至60μm厚度量产 [26] - 赢合科技已向头部电池企业交付固态湿法涂布设备,布局复合转印及连续复合设备 [27][28] - 璞泰来湿法涂布机等新设备已取得订单并有部分交付 [29] 行业发展趋势 - 固态电池产业化是在多重矛盾下寻找局部最优解的动态过程 [32] - 未来成功企业需具备跨学科整合能力 [33] - 湿法涂布是当前推动固态电池规模化生产最现实、最经济的路径 [34] - 长期看湿法工艺环保与成本压力仍存,干法工艺持续演进仍是最终目标 [34]
固态电池:从“永远的五年”到实战冲刺
高工锂电· 2025-08-15 12:19
固态电池发展关键节点 - 2027年和2030年是固态电池发展的两个关键节点,行业普遍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2030年达成规模化量产 [2] - 固态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量产的五年倒计时 [2] 企业固态电池进展及量产计划 - CATL计划2027年小规模生产500Wh/kg硫化物固态电池 [4] - 比亚迪计划2027年示范400Wh/kg固态电池,2030年大规模量产 [4] - 中创新航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430Wh/kg、容量50Ah固态电池 [4] - 亿纬锂能计划2028年推出400Wh/kg硫化/卤化/聚合固态电池 [4] - 国轩高科计划2027-2030年推出350Wh/kg硫化物固态电池 [4] - 欣旺达计划2026年商业化量产第4代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 [4] - 上汽/清陶能源计划2026年量产400Wh/kg硫化/卤化/聚合固态电池 [4] - 太蓝新能源计划2027年批量生产720Wh/kg氧化物复合电解质固态电池 [4] - 卫蓝科技计划2027年量产400Wh/kg硫化/卤化/聚合固态电池 [4] - 松下计划2029年前量产450Wh/kg硫化物固态电池 [4] - 三星SDI计划2027年量产600Wh/kg固态电池 [4] - SK On计划2028年商业化混合固体电解质固态电池 [4] - LG新能源计划2030年量产锂硫全固态电池 [4] 固态电池企业产能规划 - 卫蓝新能源规划总产能128.2GWh,分布在北京房山、江苏溧阳、浙江湖州、山东淄博等地 [8] - 清陶能源规划总产能65GWh,分布在江西宜春、江苏昆山、成都、内蒙古乌海、浙江台州等地 [8] - 辉能科技规划产能50GWh,分布在欧洲、中国台湾等地 [8] - 赣锋锂电规划产能40GWh,分布在江西新余、重庆、东莞等地 [8] - 吴威斯能源规划产能30GWh,专注于固态方形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 [8] 固态电池应用进展 - 上汽集团将在售价10万元的MG4纯电车型上搭载半固态电池,向大众市场普及该技术 [9] - 南都电源签署2.8GWh独立储能订单,采用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 [9] - 孚能科技已向美国头部eVTOL客户商业化交付半固态电池,成为国内首个实现航空级电池国际交付的企业 [9] - 孚能科技已向某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并与其他5-6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对接需求 [11]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普遍采用"半固态过渡、全固态突破"的渐进策略推进商业化 [11] - 2027年将成为技术验证与小批量量产的重要分水岭,2030年是规模化量产的决胜期 [11] - 材料创新、产线优化与政策协同将成为决定技术落地速度的关键变量 [11]
揽超 40GWh 储能电芯大单,远景如何脱颖而出?
高工锂电· 2025-08-15 12:19
行业政策与市场转型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的136号文取消储能配置前置条件,推动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竞争,迫使企业重新审视盈利模式[6] - 储能行业重心从满足基本性能指标转向关注电芯实际衰减速度、一致性和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4] - 全球零碳转型为中国储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机遇,出海成为生存刚需[2][6] 远景动力订单与技术优势 - 远景动力与超10家集成商签署总规模超40GWh储能电芯合作协议,相当于2024年全球需求总量的约八分之一[2][7] - 采用高品质电芯可减少全生命周期25%运维支出,大幅降低度电成本[8] - 盐城射阳250MW/500MWh储能电站采用远景动力305Ah电芯,实现日均2-3次满充满放,综合效率和调峰认定转换效率全省第一[10] - 获得中国首张GB 44240认证证书,测试标准严于行业要求:贯穿测试替代浅刺、短路电流达标准5倍、过充持续时间最长、跌落测试高度5m远超市场标准[11] - 产品通过全球200多项安全测试和多国认证,累计为国际集成商交付超50GWh电芯,应用于全球20多个国家300余个项目,保持零起火、零安全事故纪录[11] 储能技术需求演变 - 电芯安全性能、循环寿命和能量效率成为决定项目投资回报率的关键变量[2][7] - 应用场景从风光大基地延伸至工商业用户侧、电网调频、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等领域,不同场景对电芯特性有差异化需求:风光储需长循环寿命、电网调频需高功率密度、用户侧看重充放电速度[8] 全球化竞争与产业格局 - 中国企业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据超80%份额,预计2025年出口超300GWh锂电池,欧洲、中东、澳洲市场增速迅猛[13][14] - 价格战蔓延至海外市场导致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可能制约研发投入并削弱中国企业长期竞争优势[14] - 远景合作企业涵盖国内实力派(昆宇电源、科林电气)和出海先锋(沃太能源、飞毛腿能源),覆盖源网侧和工商储领域玩家[16] - 欧洲市场要求电芯CE认证和本地化运维服务,远景动力已配套欧洲头部企业并具备本地化交付能力[16] 行业发展趋势 - 盈利模式转向捕捉电价波动和提供调频服务,要求电芯具备更快响应速度以满足电网调频需求[16] - 生态协同价值凸显,如内蒙古风光储项目通过AI算法优化充放电策略提升辅助服务市场收益[16]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成为核心竞争力[17]
HI锂电出口格局生变:德国上位,美国退居次席
高工锂电· 2025-08-15 12:19
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总额达341.02亿美元(约合2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4%,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前五大出口市场为德国、美国、越南、荷兰和韩国,越南排名上升1位,韩国下降2位,荷兰从第六升至第三,日本跌出前五 [2] 出口市场格局变化 - 德国取代美国成为中国锂电池最大出口目的国,此前美国连续五年(2020-2024年)稳居第一 [3] - 2024年1月美国仍居首,但2月起德国连续5个月保持第一,美国退居第二 [3] 美国市场影响因素 - 5月中国对美锂电池出口额骤降至6.46亿美元,同比降22.7%、环比降43%,主要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 [4] - 4月美国对中国锂电池最高税率达145%,5月中美经贸会谈后关税下调,6月出口额回升至10.86亿美元,环比增长68.1% [4] - 7月美国通过"大而美"法案,限制中国锂电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同时本土产能提升(如特斯拉超级工厂)降低进口需求 [4] 德国市场需求驱动 - 德国动力电池需求增长源于大众ID.7、宝马Neue Klasse等车型量产导致本土产能不足,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中国企业通过"定向捆绑"协议深度嵌入供应链 [5] - 德国储能领域布局加速,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推动电力储能需求,政府鼓励企业和家庭安装储能系统 [5] - 德国作为欧洲枢纽,发达的交通网络和新能源基础设施(充电桩、换电站)促进锂电池需求 [5] 欧盟政策调整 - 欧盟原计划2024年8月实施的电池供应链尽职调查和2月执行的碳足迹报告提交均推迟,前者拟延期至2027年8月18日,后者因细则未出台暂缓 [5][6] - 政策延期为中国企业提供缓冲,但长期合规风险仍存 [6] 其他信息 - 广州飞升精密设备有限公司为注液泵供应商,主打FSH-CF恒流系列产品 [9][10] - 高工锂电提供品牌策划、研究咨询、产业规划等服务,涵盖产业链数据、行业蓝皮书、企业定制报告等 [12]
每日速递|孚能科技获国内头部车企定点,预计2026年开始供货
高工锂电· 2025-08-15 12:19
电池行业动态 - 孚能科技获得国内头部新能源商用车客户项目定点 采用SPS超级软包动力电池解决方案的磷酸铁锂电池 预计2026年开始供货 [2] - 南都电源民用锂电业务集中在换电和整车配电领域 下半年将推出半固态民用锂电产品 [3] - 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项目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 开发能量密度超400Wh/kg的富锂锰基正极固态电池系统 面向低空飞行器动力应用 [4][5] - 锂电池行业迎来最严监管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正式实施 未取得3C认证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 [5] 材料领域进展 - 我国首批进口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顺利通关 由中国资环旗下公司从海外引进20吨原料运抵宁波 [6][7] 海外资源开发 - 澳大利亚Tabba-Tabba锂矿项目被证实具有开发经济性 基于锂辉石价格1384美元/吨估算 内部收益率26.6% 税后投资回收期5.4年 预计税前自由现金流45.7亿澳元 税后净现值32.7亿澳元 [8][9] - 英国电池开发商Harmony Energy计划融资3亿英镑(折合4亿美元) 通过出让股权进军德国和意大利市场 拓展欧洲储能业务 [10][12]
每日速递|安徽星川新能源高功率电池启动二期项目
高工锂电· 2025-08-14 10:45
行业会议与活动 - 2025年11月18-20日将在深圳举办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 涵盖金球奖颁奖典礼 由高工锂电和高工产研主办 海目星激光总冠名 大族锂电特别赞助 [1] 电池产能与项目建设 - 安徽星川新能源高功率电池二期项目开工建设 总投资约9.8亿元 占地面积61亩 规划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 [2] - 该公司一期项目已于一个月前竣工投产 总投资20亿元 占地101亩 首款135C产品完成两轮试制 预计2024年实现首批量产交付 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6亿元 [2] - 天能与港华能源合作在江苏沭阳 河南濮阳 贵州台江建设三大用户侧储能项目 总规模达110.18MWh 计划2025年年底投运 采用天能自产314Ah电芯及自主开发电池舱 投运后可通过削峰填谷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3][4] 电池回收与资源再生 - 北京北矿资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为矿冶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 经营范围涵盖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该公司隶属国务院国资委旗下央企 [6] 海外市场动态 - VinFast与欧洲充电服务商Plugsurfing达成战略合作 客户可通过应用程序接入24个欧洲国家超100万个公共充电站 其中在德国 法国和荷兰三大重点市场已建设超55万个充电站 [7][8] - 索尼本田合资企业Sony Honda Mobility在美国俄亥俄州工厂启动Afeela品牌首款电动车预生产 计划2026年中期在日本和美国加州交付 新车提供两个版本 售价分别为8.99万和10.29万美元 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 最大功率480马力 配备91kWh电池组 续航约483公里 集成40个传感器阵列和沉浸式娱乐系统 [9]
国内电动化渗透率54%“徘徊” 电池出口增速超58%
高工锂电· 2025-08-14 10:45
行业趋势分析 -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放缓,7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量约115万辆,同比增长22%但环比下降3%,零售销量约99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下滑11% [5] - 新能源车整体库存下降约6万辆,单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在50%-54%之间徘徊未能突破55% [5] - 纯电动零售市场同比增长约25%,插电混动销量同比下降0.2%,增程式同比大降11% [5] - 新势力车企纯电与增程销量占比从去年43%对57%反转为今年64%对36% [5]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稳定在70%,其新能源渗透率高达75%,豪华车渗透率30%,主流合资品牌仅有7% [5] 市场竞争格局 - 特斯拉份额降至4%(同比降1.1个点),主流合资品牌份额降至不足4%(同比降0.6个点) [6] - 7月LG已跌出动力电池装车TOP10行列,电池厂商与车企绑定深度决定订单走势 [6] - 7月新能源车新车降价力度平均达1.7万元,降价幅度11.1%,插混领域降价力度达14% [6] - 国内动力电池装机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高达81%同比增长49%,三元电池装机同比下降4% [7] - 1-7月TOP2企业市场份额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国轩高科7月同增超100% [7] 出口市场表现 - 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达21万辆同比增长120%环比增长8%,占乘用车出口总量45% [9] - 纯电动占新能源出口65%,A00+A0级小型纯电动车在纯电动出口中占比从26%猛增至43% [9] - 插混车型出口同比暴增超2倍,比亚迪7月汽车出口达8万辆同比增长1.6倍 [10] - 比亚迪电池出口同比增长97%远超国内装车业务10%增速,呈现"车+电池"协同出海 [10] - 7月动力电池出口量同增超48%反超国内销量,三元电池出口8.4GWh占57%同比增长33%,磷酸铁锂出口6.2GWh占42%同比增76% [10] 高端市场与技术发展 - 25万元以上高端市场成为新战场,华为鸿蒙智行车型成交均价约39万元已超越BBA [11] - 全球三元材料产量7月创历史新高,市场对高比能长续航高性能电池需求强劲 [11] - 瑞浦兰钧连续两月出口增速超100%,蜂巢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出口1-7月同比增170% [10][11] 产业链活动 - 2025年11月将举办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2][3] - 活动由海目星激光总冠名,大族锂电特别赞助,欣旺达等企业专场冠名 [3]
GGII:锂盐价格持续调整,2026H2有望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高工锂电· 2025-08-14 10:45
锂盐价格走势 - 2022年底锂盐价格一度超过60万元/吨,2025年6月下跌至6万元/吨,降幅超过90% [5] - 2025年7月碳酸锂价格回升至7万元/吨左右,较6月低谷上涨超过10% [5] - 预计2025年下半年碳酸锂均价维持在8万元/吨左右,高点可能冲击8.5-9万元/吨 [5] 锂需求分析 - 2025年全球锂电池对碳酸锂需求增加约35万吨LCE,增速超过30% [7] - 预计2026年全球锂电池对锂需求将达到186万吨,增加量约37万吨 [7] - 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储能市场超预期增长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增加 [7] 锂供给分析 - 2025年全球锂矿供给增加32万吨,达到165万吨 [9] - 新增供给主要来自海外锂辉石矿(12万吨)和海外盐湖(9万吨) [9] - 2024年起锂矿项目大规模延期,供给增速低于市场需求增速 [9] 行业前景预测 - 预计2026年下半年锂盐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10] - 上涨驱动因素包括锂矿扩产速度减缓、国家反内卷治理、国内锂矿合规治理加强、海外锂电池需求增长 [10] - 供需失衡局面逐步缓解将支撑价格回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