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研究社

搜索文档
特斯拉:内部人士购买和赖特定律要求评级上调
美股研究社· 2025-09-24 11:23
最新内部人士披露的信息显示,马斯克在9月中旬以每股约390美元的价格大量 购买了特斯拉公司 ( NASDAQ: TSLA ) 股票。最新估计也表明, 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的交付量可能会大幅超过华尔街。 这些进展值得关注,原因有几个。内部人士的披露表明马斯克对其商业计划充满信心——或者说过度自信。第二个进展表明,特斯拉的生产和 成本曲线正向所谓的赖特定律靠拢,这意味着规模经济正在改善。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短期内回报/风险曲线会更好。 正如下图所示,根据该公司9月15日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披露了一系列规模可观的股票购买 交易。这些股票的购买价格约为每股390美元,总交易金额接近10亿美元。这些购买交易远远超过了抛售活动。在过去三个月中,内部人士报 告了总共11笔抛售,总交易金额"仅"约为7700万美元。最后一笔抛售是由董事詹姆斯·默多克于9月15日以每股约422美元的价格出售的6 万股 股票 。 | Selection Criteri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联邦快递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为何现在应该买入
美股研究社· 2025-09-23 11:46
联邦快递 ( NYSE: FDX ) 近期公布了财报。该公司股价基本持平;然而,其估值较低。该公司的估值,加上其在难以复制的 网络中不断提升的 业绩,使其成为一项不错的投资。 【如需和我们交流可扫码添加进社群】 更重要的是,货运只是公司业务的一小部分,因此风险极小。 联邦快递是一家价值 550 亿美元的公司,其 2026 财年第一季度的收入高达 220 亿美元。 | Q1 FY26 Results | $22.2B | | | --- | --- | --- | | Revenue | 3% YoY | | | $1.30B | Adj. operating income* | 7% YoY | | 5.8% | Adj. operating margin® | 20 bps | | $3.83 | Adj. EPS" | 6% YOY | 该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调整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公司收入和利润率双双增长,支撑了强劲的盈利增长,这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令人印 象深刻。公司实现了2亿美元的成本节约,联邦快递的货运业务也继续表现优异。 最终结果是,该公司调整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市盈率却保持在两位数的低 ...
AMD 在 AI 推理领域悄然领先
美股研究社· 2025-09-23 11:46
AMD ( NASDAQ: AMD ) 在过去数年中从落后者成长为有力竞争者,这得益于其在数据中心 CPU 领域的某些优势以及向 AI 加速器迁移的加 速。上个季度该公司表现强劲,但过于关注 短期波动的投资者却忽略了整体情况。 AMD 构建了涵盖 CPU、GPU、AI PC 以及未来机架式系统的多引擎增长基础设施。后者将推动 CPU 的长期增长周期,并将在未来十年内规划 其未来发展。 分析 师仍然看好AMD。最近的回调与其说是疲软,不如说是健康的调整,并重新定位至新的高点,此前其已从 最初看涨的97美元 上涨了62% 。 AMD 未来最关键的战场就在数据中心 —— 因为现在推理任务的算力需求已经超过了训练,成了算力需求的第一驱动力。不管是超大规模科技 公司、各国政府,还是普通企业,都在想办法降低成本,同时支撑更大规模的模型落地。 这说到底,其实是改变了 AMD 的竞争逻辑:以前比的是训练速度,现在 "每单位 token 的成本" 才是核心指标。 AMD 2025 年第二季度数据中心收入达到 32.4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4%,这得益于创纪录的 EPYC CPU 销量。Turin 的采用率正在极快增长, EP ...
尽管“观感上存在争议”,美银:英伟达对OpenAI的这笔“1000亿美元投资”会大赚3-5倍
美股研究社· 2025-09-23 11:46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AI ,作者专注科技产研的 硬AI . AI时代,快人一步~ 来源 | 硬AI 美银认为英伟达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这一举措,有望在未来为英伟达带来3000到5000亿美元的收入,并确保其在AI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优 势地位。 9月22日,据华尔街见闻,英伟达与OpenAI签署意向书确立达成战略合作。 英伟达将对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OpenAI将借此利用英伟达的系统打造和部署至少10千兆瓦(GW)的AI数据中心。 据硬AI,美银随后发布研报估算, 此项合作可能在未来为英伟达创造约3000亿至5000亿美元的累计收入,同时将直接提升对竞争对手(如博通 和AMD)的竞争壁垒。 研报指出,尽管此举在"观感"上可能引发"客户融资"的质疑,但 这本质上是一次战略性股权投资,旨在锁定OpenAI作为优先战略合作伙伴,从 而进一步巩固英伟达在AI计算和网络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 解 读 " 客 户 融 资 " 争 议 一 项 战 略 性 股 权 投 资 对一个主要客户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其"观感"会引发外界关于会计处理和真实意图的疑问。 然而,美银分析师澄清了这一问题。他们的核心假设是 ...
AI日报丨突发!英伟达最大手笔投资承诺!
美股研究社· 2025-09-23 11:46
A I 快 报 在这个快速 变 化的 时代, 人工 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带来了广泛的机会 。 《AI 日 报 》致力于挖掘和分析最新的AI概念股公司和市场趋势,为您提供深度的行 业 洞察和 价 值 分析。 整理 | 美股研究社 1 . 特斯拉股价创逾八个月新高,现涨近3%。 Piper Sandler分析师Alexander Potter上调股价目标至500美元(之前为400美元),谈及人工 智能(AI) 2. 据海外媒体报道,英伟达宣布计划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这是英伟达迄今为止做出 的最大手笔投资承诺。这次投资以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这是双方达成的"具有 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 两家公司表示,OpenAI计划在这项交易中购买数百万个英伟达的AI处理器。英伟达计划随着其 系统的部署,逐步购买OpenAI的股权。据一位熟悉此交易的人士透露,投资将以现金形式进 行。 基础设施协议的第一阶段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上线,将部署英伟达下一代"Vera Rubin"芯片系 统,它是现有的Blackwell技术的后续版本。 "所有事情都始于计算,"OpenAI首席 ...
巴菲特成为日本五大商社“主要股东”
美股研究社· 2025-09-23 11:46
来源 | 华尔街见闻 巴菲特正在深化其对日本大型综合商社的押注,通过将其在三井物产的持股比例提升至"主要股东"水平。 此次增持标志着伯克希尔投资策略的微妙转变。巴菲特在2020年首次披露其对日本前五大商社(即"综合商社")的投资。根据巴菲特在今年2月 发布的年度投资者信,伯克希尔最初计划将其在这些公司的持股比例控制在10%以下。 然而,信中提到, 这些日本公司已同意"适度"放宽这一持股上限。 这一变化为伯克希尔如今突破10%的门槛、成为"主要股东"铺平了道路,使 其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这些日本商业巨头的未来发展中。 "'投资之神'正在买入更多,这对日本商社股而言是一个利好,"SBI Securities Co.的分析师Ryunosuke Shibata表示。自2020年巴菲特首次背书 以来,这些业务范围广泛的公司(从液化天然气到三文鱼养殖)的股价表现持续优于东证指数。 分析认为,巴菲特的持续加码,凸显了日本综合商社独特的商业价值。这些公司高度多元化的业务结构,使它们在面对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的 时期,比海外同行展现出更强的韧性。此外,这些公司近年来更加注重股东回报,也使其投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如需和我们交流 ...
高德的野心:成为一个超级高德
美股研究社· 2025-09-20 14:21
文章核心观点 - Uber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6万亿元),验证"一站式出行+生活服务"模式的巨大潜力 [3] - 国内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开启新一轮扩张周期,高德成为阿里打造"出行+消费"超级平台的核心突破口 [3][10][14] - 高德凭借用户行为数据、生态协同、AI技术及小微商户连接能力,有望重构生活服务信用体系并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 [11][12][19]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社零总额2024年接近50万亿元,但尚未出现比肩Uber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 [3] - 2025年本地生活赛道进入扩张周期,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成为巨头重点布局方向 [3] - Uber案例显示:综合服务用户留存率比单一业务高35%,总预订量为单一业务消费者的3倍 [16] - 中国社零实际购买力已是美国的1.6倍,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消费创新潜力巨大 [27] 高德的战略定位与优势 - 承担阿里大消费生态"奇兵"角色,通过"扫街榜+团购"切入到店业务 [9][11][14] - 四大核心优势:近9亿月活用户行为数据、阿里生态协同(饿了么/支付宝/淘宝)、AI助手单日调用12亿次、连接全国近600万家餐饮夫妻店 [11] - 以真实导航行为重构信用体系:日生活服务AI搜索1.2亿次,日导航总里程超15亿公里 [12] - 扫街榜上线首周上榜烟火小店流量增长187%,首日超4000万人使用评分评论功能 [19] 业务进展与数据表现 - 淘宝闪购上线4个月月活突破3亿,较4月前增长200% [26] - 外卖业务带动淘宝APP日活跃用户(DAU)增长20% [8] - 每1元闪购优惠券撬动6.76元额外消费,预计全年带动近7000亿元消费增量 [8] - 团购业务同步登陆淘宝、支付宝、高德三端,形成供给-支付-出行闭环 [9] 生态协同与资源支持 - 阿里投入超10亿元补贴鼓励到店消费,战略资源向高德倾斜 [9][17] - 高德与饿了么即时履约、飞猪酒旅、支付宝信用体系深度协同 [17] - 阿里将"大消费"与"AI+云"列为两大核心战略,持续加码生态建设 [17] 未来增长空间 - 若成功打通出行与消费市场,高德有望开启千亿美元级估值空间 [29] - 可拓展夜间经济、宅经济、文旅融合等新消费场景 [27] - 对标Uber Eats:2025年Q2订单额增速已超越传统出行业务 [16]
AI日报丨重磅!英伟达与英特尔世纪握手:将投资50亿美元合作开发AI芯片
美股研究社· 2025-09-19 10:23
整理 | 美股研究社 在这个快速 变 化的 时代, 人工 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带来了广泛的机会 。 《AI 日 报 》致力于挖掘和分析最新的AI概念股公司和市场趋势,为您提供深度的行 业 洞察和 价 值 分析。 3. 9月19日凌晨,美国两大芯片巨头英伟达与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与陈立武现身网络直 播,共同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英伟达以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交易完成后,英伟达将持有英 特尔这家老牌芯片制造商约4%或更高的股份。 "与英特尔的战略合作不会影响英伟达的现有业务。"黄仁勋称,投资合作动作背后,英伟达既不 会将芯片制造合作伙伴从台积电转向英特尔,也不存在战略转移,英伟达始终坚持Arm的发展路 线,芯片架构不会转向x86架构。 两家公司将使用英伟达的NVLink接口整合各自的架构,该接口支持CPU和GPU之间的数据和控 制代码传输。相比PCI Express等其他标准,NVLink能够实现芯片间更快的传输速度,这对需要 多个GPU协同工作处理巨大工作负载的AI应用至关重要。 在数据中心领域,英特尔将制造专门为英伟达AI基础设施平台定制的新x86 CPU产品线,面向企 业和超大规模客户提供服 ...
鲍威尔的最后一搏?新美联储通讯社:降息是权衡“政治”和“经济”压力后的艰难选择
美股研究社· 2025-09-19 10:23
美联储降息决策背景 - 美联储在周三宣布降息 表面常规操作但实际代表鲍威尔证明独立性和履行双重使命的最后一搏 [2] - 鲍威尔任期内第三次尝试预防性降息 在经济未发出明确衰退信号情况下进行高风险政策赌博 [3] - 面临特朗普政治压力 被要求立即降息且幅度需比预想更大 [4] 就业市场数据变化 - 最新修正数据显示8月三个月平均就业增长从最初15万降至2.9万 降幅达80.7% 显示显著疲软 [4] - 鲍威尔承认存在重大下行风险 七周前还认为劳动力市场状况良好 [4] - 经济学家指出就业增长很少在放缓到当前水平后重新加速 除非经历衰退 [4] 结构性风险与通胀担忧 - 可能将结构性变化误读为周期性疲软 特朗普政策如移民限制和关税增加正永久改变经济生产能力 [5] - 消费者对通胀担忧持续 普通美国人非常担心通胀 高通胀可能使定期涨价行为固化 [5] - 专家警告过度降息风险 认为公众与经济学家在通胀认知上存在脱节 [5] 美联储内部决策分歧 - 三位地区联储行长虽对通胀担忧但仍支持降息 两位曾投反对票的理事也支持本次行动 [7] - 唯一反对票来自新任理事米兰 主张降息50个基点至略低于3% [7] - 19位会议参与者中7位认为今年不需再降息 2位认为只需再降息一次 显示明显政策分化 [7] 经济表现与政策挑战 - 股市蓬勃发展但劳动力市场疲软 住房部门停滞 消费者支出稳定与企业AI基础设施投入形成矛盾 [8] - 收入增长放缓可能影响支出持续性 政策需平衡多重经济力量 [8] - 鲍威尔需在数据分歧中为央行独立性辩护 决策影响全球货币政策走向 [8] 历史经验与可能结果 - 最理想情形是重现1990年代中期软着陆 通过调整加息步伐延长经济扩张而不引发通胀 [10] - 1967年过早降息曾引发1970年代持续价格压力 在政治压力和误判下恶化 [10] - 1990年、2001年和2007年降息均未能阻止衰退 显示货币政策存在局限性 [11]
亚马逊仍有上涨空间,得益于供应链的改善
美股研究社· 2025-09-19 10:23
亚马逊公司 ( NASDAQ: AMZN ) 面临一些相互矛盾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阻碍其实现更强劲的增长。 随着美国经济疲软,人们对消费者支出的担忧日益加剧,其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增长可能面临风险。另一方面,亚马逊的 云计算订单不断增加, 并且正在通过逐步改善供应链和实现更多仓库运营自动化来积极提高运营利润率。鉴于 AWS 的增长前景看好,分析师重申对亚马逊股票的"买 入"评级,目标价为每股 252 美元,对应 2026 财年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EV/EBITDA) 的 16.19 倍。 亚马逊一直在大力改进其配送供应链,通过区域化设施提升速度和效率。这使得2025年第二季度从配送到派送的效率提升了40%,无需额外停 靠,同时平均运输距离减少了12%。 除了改善供应链外,亚马逊还致力于通过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改善成本结构,其全球配送网络已部署超过 100 万台 机器人。自主运营包括使用 移动机器人进行包裹分拣和在配送设施之间移动。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亚马逊推出了用于机器人编排的 AI 基础模型 DeepFleet。考虑到向自主 仓库运营的快速转变,这种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可能使亚马逊更接近实现完全自主的配送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