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研究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研究】2026届秋季校园招聘正式开始!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08 09:13
公司背景 - 公司创建于1992年 隶属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是中国大陆成立早、规模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证券研究咨询机构[7] - 拥有超300人的证券研究服务团队 聚焦研究千余家海内外重点上市公司[7] - 开展涵盖宏观经济、行业公司、股票债券及衍生品投资策略、指数与产品设计、制度与发展等综合领域的投资研究 以及产业研究、政策研究[7] 人才培养体系 - 提供最全面的培训课程体系 包括创新与传统双能力体系化分级进阶投研培训[9] - 实行新生代员工导师带教机制 搭建平台补充现有培养机制[9] - 提供多维度全方位培养 包括入职引导、投研方法论和金融顾问等定制培养课程[10] - 设立管理&专业内部双通道发展机制 提供控股公司跨业务条线发展机会[10] 招聘岗位 - 招聘岗位包括宏观\债券\策略分析师、金融工程分析师、股票分析师、市场分析师、申万指数技术全栈工程师、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下设五个产业中心)[11] 招聘对象 - 境内院校要求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7月31日毕业[14] - 境外院校要求2025年5月1日至2026年7月31日毕业[14] 招聘流程 - 网申截止时间为9月30日 笔试预计10月12日举行[22] - 后续流程包括百试、答辩、公示等环节 持续到次年1月[22] - 应聘需通过官网注册登录并完善简历后投递岗位 支持手机端扫码投递[17][19]
如何打造特色与持久竞争力兼具的产业体系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08 09:13
文章核心观点 - 各地需在"十五五"规划中立足产业基础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重点从传统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扩围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入手优化产业政策 形成区域特色与全国协同的产业新格局[3] - 当前地方政府产业规划存在概念化 趋同化 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等五大误区 需革新理念顺应数字经济 终端需求 流量竞争等四大产业新变化[4][5][6][7][8] - "十五五"期间应通过传统产业改造 新兴产业精准布局 服务业提升 招商模式优化及企业参与度提高五大着力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3] 当前地方政府产业规划误区 - 产业规划概念化:21省将量子科技纳入"十四五"规划但不足半数出台具体方案 规划与实际布局脱节[4] - 产业政策趋同化:中西部盲目对标东部产业方向导致全国政策趋同 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项目烂尾[4][5] - 过度追求高精尖产业:16省市部署人形机器人 超10地建立产业基金 但忽视传统产业升级 甚至出现"一关了之"现象[5] - 重制造业轻服务业:规划过度聚焦工业制造业 服务业缺乏具体发展抓手[6] - 忽视企业需求:规划从管理部门本位出发 未考虑人才 技术 数据等企业核心要素需求[7] 产业发展新变化 - 数字经济催生"三段式"产业结构:核心产业 转化平台 应用场景替代传统上下游结构 重塑产业生态[9][10] - 产业动态转换: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可衍生新兴产业(如低空经济从未来产业转为新兴产业)[10] - 终端需求成为产业牵引力: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6.2% 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形成终端链主带动模式[11] - 流量成为关键变量:人流 物流 资金流等流量聚集能力决定招商优势 需将"流量"转化为"留量"[12]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 能源资源产业转型:河南平顶山打通煤基尼龙新材料产业链 实现传统产业升级[15] - 因地制宜制定方案:山东2013年出台化工转型计划 实现资产和营收占比逆势增长[16] - 创新驱动产业链集群:推动农业食品加工业品牌化 制造业向新能源 新材料 新制造蜕变[17] 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 打造特色产业链:采取"N+N"产业链规划模式 建立重点企业 项目 创新资源三清单[18] - 尊重新兴产业规律:杭州以"最优本体+最强大脑"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18] - 建设创新要素市场:从要素交易市场 中介机构 相关产业三维度构建要素供给体系[19] 服务业发展重点 - 挖掘功能型服务业价值:发挥能源 电信等行业的枢纽性和数据优势 探索数据资产入表[20] - 吸引专业服务人才:东部城市增强机构实力 中西部承接核心城市辐射[21] - 拓宽生活服务业半径:抓住城市扩容机遇 发展线上化服务 打造社区消费新场景[22] - 释放社会服务业潜力:推进医疗 教育制度型开放 形成国企 民企 外企多元供给[23] 招商引资优化 - 树立全域招商理念:近三年上海利用外资前三大行业均为服务业 证明产业带动效应[24] - 链式招商模式:合肥通过基金招商带动人形机器人企业落户[25] - 避免招商内卷:省级政府建立招商项目"首谈制" 防止"互挖墙脚"[25] 企业参与产业规划 - 提高企业政策参与度:通过线上征询 线下座谈等方式开门定政策[26] - 健全公共服务渠道:政策起草阶段广泛听取意见 论证阶段构建多方沟通平台 施行阶段推动"政策找人"[27]
【申万宏源研究】2026届秋季校园招聘正式开始!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06 12:04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2年 是中国大陆成立早 规模大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证券研究咨询机构[7] - 公司隶属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拥有超300人的证券研究服务团队 聚焦研究千余家海内外重点上市公司[7] - 公司开展涵盖宏观经济 行业公司 股票债券及衍生品投资策略 指数与产品设计 制度与发展等综合领域的投资研究 以及产业研究 政策研究[7] 人才培养体系 - 公司提供最全面的培训课程体系 包括创新与传统双能力 体系化分级进阶投研培训[9] - 公司实施新生代员工导师带教机制 搭建平台补充现有培养机制[9] - 公司提供定制培养课程 包括入职引导 投研方法论和金融顾问等多维度全方位培养[10] - 公司为员工提供管理专业内部双通道发展机会 以及控股公司跨业务条线发展机会[10] 招聘岗位 - 公司招聘宏观债券策略分析师 金融工程分析师 股票分析师 市场分析师[11] - 公司招聘申万指数技术全栈工程师 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产业研究院下设五个产业中心[11] 招聘对象要求 - 境内院校要求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7月31日毕业 以毕业证落款时间为准[14] - 境外院校要求2025年5月1日至2026年7月31日毕业 以毕业证落款时间为准[14] 招聘流程 - 网申截止时间为9月30日 笔试预计在10月12日进行 以实际通知为准[22] - 面试答辩环节安排在11月至次年1月 最终公示在次年1月[22] - 应聘需登录官网注册完善简历后投递岗位 支持手机端扫码投递[17][19]
【脱水研报】对比历史上成长板块上行波段,探讨当前科技行情位置和节奏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06 12:04
核心观点 - 当前科技行情第四波已充分演绎 提示短期调整风险 盘整后期待第五波行情 [1][2] - 市场对AI科技持续上行预期过高 需更强边际催化和基本面验证 [3] - 短期面临交易拥挤度高 事件催化减少和基本面验证空窗期等调整风险 [3] 历史行情对比分析 - 2025年4月调整后至8月末 科技指数上涨近100个交易日 涨幅近60% [4] - 对比历史成长板块第四波上涨阶段:2018年10月-2021年半导体/CXO/光伏/电池 以及2012年-2015年TMT 第四波上涨时间平均70个交易日左右 涨幅平均60%左右 [4] - 历史第五波启动前调整平均耗时30-40个交易日 回踩幅度15%-30%不等 [4] - 具体历史数据:半导体在2020年3月30日至7月14日上涨80%(71个交易日) 光伏设备在2020年3月30日至2021年1月25日上涨294%(203个交易日) 电池在2020年9月11日至2021年1月25日上涨102%(90个交易日) [7] - TMT板块历史表现:传媒在2014年12月30日至2015年6月3日上涨165%(103个交易日) 计算机在2014年12月30日至2015年6月3日上涨214%(103个交易日) 通信在2014年5月19日至2015年6月12日上涨243%(264个交易日) 电子在2014年12月30日至2015年6月12日上涨141%(110个交易日) [7] 资金与市场情绪指标 - 成交额占比:截至8月末科技成交额占比40.7% 超过2024年10月的38.5% 接近2月deepseek行情45%水平 [8] - 换手率:8月TMT日均换手率6.3% 略低于年初7.5% 但接近2019和2020年初6.5%水平 [8] - 融资盘:8月末科技板块融资余额占比28.1% 超过年初27.9%高点 融资买入占成交额比例近期达11.5% 超过年初2月份水平 [8] 行业表现与展望 - 第四波人工智能行情自4月9日低点上涨近100个交易日 一级行业涨幅50%-100%不等 [11] - 短期看好科技应用端:智能驾驶 金融科技 机器人等性价比方向 [11]
【申万宏源研究】2026届秋季校园招聘正式开始!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04 02:16
公司背景 - 公司创建于1992年 隶属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是中国大陆成立早、规模大、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证券研究咨询机构 [7] - 公司拥有超300人的证券研究服务团队 聚焦研究千余家海内外重点上市公司 [7] - 研究领域涵盖宏观经济、行业公司、股票债券及衍生品投资策略、指数与产品设计、制度与发展等综合投资研究 以及产业研究和政策研究 [7] 人才培养体系 - 公司提供最全面的培训课程体系 包括创新与传统双能力体系化分级进阶投研培训 [9] - 实行新生代员工导师带教机制 搭建平台补充现有培养机制 [9] - 定制培养课程涵盖入职引导、投研方法论和金融顾问等多维度全方位培养 [10] - 提供管理专业内部双通道发展路径 以及控股公司跨业务条线发展机会 [10] 招聘岗位 - 宏观债券策略分析师、金融工程分析师、股票分析师、市场分析师等研究类岗位 [11] - 申万指数技术全栈工程师、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等技术及产业研究岗位 [11] - 产业研究院下设五个产业中心 [11] 招聘对象要求 - 境内院校需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7月31日毕业 以毕业证落款时间为准 [14] - 境外院校需2025年5月1日至2026年7月31日毕业 以毕业证落款时间为准 [14] 招聘流程 - 网申截止时间为9月30日 笔试预计于10月12日举行 [22] - 面试环节安排在10月 答辩环节为11月至次年1月 最终公示在次年1月 [22] - 应聘需通过官网注册完善简历后投递岗位 手机端支持扫码投递 [17][19]
地方经济增长动力从何而来?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03 09:22
新时期经济增长目标设定 - 经济步入新一轮平稳增长期 需科学分析发展环境和增长条件 向产业新增长点 需求扩容消费提质 企业效率提升要动力[4][5] - 内需成为核心驱动力 消费占GDP比重从50%升至57% 投资占比从47%降至41%[7] - 政策工具储备丰富 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能力增强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建立[7] - 法人单位数量大幅增长52.7% 企业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2025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提供法治保障[7] - 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升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京津冀协同创新 中西部和东北承接新产业能力增强[7]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6.7% 较"十一五"末期上升11.6个百分点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45%提升至60%[10] - 工业增加值占比降至30% 较"十一五"末期下降9.3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占比降至25%[10] - 传统消费品行业营收占比降至33.1% 高端制造业资产和营收占比分别上升至37%和39.1%[11] - 能源资源型产业资产比重降至16.6% 但营收占比稳定在19%[11] - 功能型服务业占比回落至28.5% 专业服务业占比从8.4%升至10.1% 社会服务业占比达7%[12][13] 区域发展差异与策略 - 中部地区服务业5年营收增长73% 工业增长22% 差距达51个百分点[14] - 东部 西部 东北地区服务业与工业营收增速差值分别为41 33和16个百分点[14] - 海南 福建 山东 江西 安徽 山西 广西 四川 甘肃 陕西等地服务业增长迅速[15] - 青海工业营收五年增速达84.3% 服务业增速为51.2%[15] 消费结构变化与带动效应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 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3个百分点[18]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7.4%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18] - 商品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近48% 但存在地域分离问题[17] - 服务消费具有更强本地带动效应 就业收入和产出就地转化[17] 新兴消费趋势 - 年轻群体催生单身经济 宠物经济 盲盒经济等新业态[20] - 青少年偏好动漫 电竞 虚拟偶像 国潮服饰等领域消费[20] - 3亿中老年人形成银发消费市场 老年大学 老年旅游 健康管理服务持续扩容[20] 企业创新与区域差异 - 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64.9% 5年增速56.5%[25] - 中部地区R&D经费支出占比20.9% 5年增速77.5% 安徽湖南江西增速超80%[25] - 西部地区R&D经费支出占比11.3% 支出增速73.2% 外部支出增速达118%[26] - 东北地区R&D经费支出占比仅2.9% 内外支出增速均偏低[26] - 41个工业细分行业中 前15行业研发投入占比高达86.6%[24]
【脱水研报】反内卷有哪些国际成功经验可借鉴?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8-29 12:06
反内卷与定价权 - 反内卷是国际现象 夺取定价权是核心目标 价格联盟是常见实现形式 [1] 价格联盟特征 - 卖方来自发达国家 成员少且市场集中度高 [2] - 买方数量多且高度分散 难以形成合力博弈 [2] - 产品需标准化 易于储运且无替代品 [3] OPEC成功案例 - 通过公开协议分配市场份额 制定统一价格 限制产品供给 [5] - 维持全球最高综合产油量 灵活调整联盟规则 [5][6] - 设立规范议事机制如月度产量报告 会议 发展基金支持能源增长 [6] - 减产调整量占参考产量比重约4.45%-4.74% 伊朗增产2.26% [7] - 沙特阿拉伯参考产量10,544 tb/d 利润达117,671,040美元 [7] 新兴资源联盟 - 锂三角国家推进建立锂OPEC 印尼提议成立镍集团 俄罗斯卡塔尔探讨天然气OPEC [9] 制造业竞争力策略 - 上游资源及出口制造业采用配额+限价锚定定价权 避免超产低价竞争 [16] - 光伏新能源等优势制造业通过集体议价增强谈判能力 [16] - 反内卷联盟需调整竞争模式 跟踪宏观环境 设立产业基金支持供应链 [16]
创新规划编制理念 引导地方特色化发展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8-27 13:13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地方经济发展存在同质化竞争、产业布局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需通过"十五五"规划编制引导各地差异化发展 打破内卷式竞争格局 [6][7][8] - "十五五"规划需创新编制理念 重点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产业模式重塑、数字经济变革和国际经贸形势变化五大环境挑战 [7][12][18] - 规划编制需突出高质量发展、地方特色、人的全面发展、数字发展和开门问策五大理念 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19][22][23][26][28] 规划编制背景与重要性 - 地方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 表现为政策洼地竞争、产业布局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党中央明确要求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并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6][8] - 过去40年地方政府良性竞争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但当前需转向差异化发展以激发经济活力 [6] - "十五五"规划是衔接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 需承接"十三五""十四五"改革任务 并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9][11] 五年规划历史演进 - "一五"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国民经济基础 "二五"至"五五"实现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和"两弹一星"突破 [10] - "六五"至"九五"实施改革开放 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十五"至"十二五"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10] - "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制定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0] 人口结构变化挑战 - 2022-2024年人口增速放缓 202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2.0% 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降至60.9% [12] - 202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超35% 65岁以上超25% 较"十三五"早期显著提升 [12] - "十五五"时期人口将从轻负担型向适度负担型过渡 需加强人力资本培养和城乡社会保障 [12][13] 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 2012年以来扩大内需重要性提升 2018年后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 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亿平方米较2021年下降近一半 [13] - "十四五"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60% 服务业占GDP比重提升至55%以上 [13] - 需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和服务业创新要动力 形成创新驱动、内需主导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13][14] 产业发展模式重塑 - 信息技术打破传统与新兴产业界限 新质生产力成产业竞争力重要维度 [14] - 平台经济改变产业组织方式 终端驱动和链主主导模式取代传统产业链模式 [14] - 需结合地方主导产业打造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减少同质化布局和低效招商内卷 [14][15] 数字经济变革影响 - 数字经济规模从2012年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53.9万亿元 占GDP比重超40% 对GDP增长贡献率超60% [16] - 数字技术提升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决策水平 政务数字化需打破数据孤岛并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 [16][17] - 需重视数据要素开发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优化数字市场监管和政务服务方式 [17][26][27] 国际经贸形势变化 - 逆全球化浪潮加速 大国博弈和经贸摩擦频发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巨震 [18] - 我国加快贸易结构转型 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活跃 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18] - 需调整贸易区位和产品结构 强化延链补链强链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18] 规划理念创新方向 - 打破重规模轻效率思路:"十四五"期间资产增速快于营收和利润增速 需建立投资效益指标库 [19][20] - 打破重总量轻结构思路:制造业呈现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趋势 服务业在广西、新疆等窗口地区快速发展 [20][21] - 打破重经济轻社会思路:需发布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涵盖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GDP能耗等指标 [21] - 突出地方特色:需避免规划层层嵌套 结合城市群战略挖掘比较优势 聚焦技术长板和场景优势 [22] -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生育、教育、医疗、养老等全产业链发展 解决城乡医疗养老资源不足等民生问题 [23][24] - 数字发展理念:能源优势地区可发展算力基础设施 产业基础地区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26] - 开门问策:通过网络征集、专家座谈等形式征求意见 确保规划与企业投资意愿一致 [28]
海外高频 | 美欧日制造业PMI反弹、美国扩大钢铝关税(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8-26 08:08
大类资产表现 - 发达市场股指多数上涨 英国富时100上涨2.0% 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5% 法国CAC40上涨0.6% 但日经225下跌1.7%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6% [2][3] - 新兴市场股指多数上涨 伊斯坦布尔证交所全国30指数上涨3.9% 巴西IBOVESPA指数上涨1.2% 胡志明指数上涨0.9% 但韩国综合指数下跌1.8% 泰国SET指数下跌0.5% [3] - 美国标普500行业多数上涨 能源上涨2.8% 房地产上涨2.4% 金融上涨2.1% 但信息技术下跌1.6% 通讯服务下跌0.9% [6] - 欧元区行业悉数上涨 医疗保健上涨3.6% 必需消费上涨3.2% 非必需消费上涨2.6% 能源上涨2.5% 材料上涨1.7% [6] - 恒生指数全线上涨 恒生科技上涨1.9% 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5% 恒生指数上涨0.3% 行业方面非必需性消费上涨1.6% 资讯科技上涨1.6% 电讯业上涨1.0% 但原材料下跌2.2% 能源下跌1.8% [11] - 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跌 美国下行7.0bp至4.3% 意大利下行6.9bp至3.6% 法国下行4.6bp至3.4% 英国下行0.1bp至4.7% 但日本上行4.3bp至1.6% 德国上行1.0bp至2.8% [16] - 新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悉数上涨 土耳其上行208.0bp至31.3% 巴西上行26.8bp至14.1% 印度上行14.7bp至6.6% 越南上行11.2bp至3.7% 南非上行5.5bp至9.6% 泰国持平前值2.1% [18] - 美元指数下跌0.1%至97.72 欧元兑美元升值0.2% 英镑兑美元贬值0.2% 加元兑美元贬值0.1% 日元兑美元升值0.2% 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多数贬值 印尼卢比兑美元贬值1.1% 雷亚尔兑美元贬值0.4% 埃及镑兑美元贬值0.4% 但菲律宾比索兑美元升值1.3% [21] -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汇率为7.1805 离岸人民币汇率为7.1712 欧元兑人民币升值0.1% 日元兑人民币维持前值 英镑兑人民币贬值1.1% [28] - 大宗商品价格多数下跌 WTI原油价格上涨1.4%至63.7美元/桶 布油价格上涨2.9%至67.7美元/桶 但焦煤价格下跌5.5%至1162元/吨 螺纹钢价格下跌2.2%至3119元/吨 [32] - 有色价格悉数下跌 LME铜下跌0.1%至9725美元/吨 LME铝下跌0.6%至2587美元/吨 贵金属价格涨跌互现 COMEX黄金上行1.1%至3373.6美元/盎司 COMEX银下跌2.0%至37.7美元/盎司 [37] 贸易政策动态 - 美国扩大232钢铝衍生品征税范围 新增407个产品类别 征收50%的关税 涉及进口产品金额约1380亿美元 [2][42] - 美欧公布贸易框架协议细节 美国对大多数欧盟商品征收不超过15%的关税 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27.5%降至15% 但汽车关税降低需欧盟先启动立法程序取消对美国工业品零关税 [2][42] - 美国与多个贸易伙伴达成新关税协议 对越南征收20%关税 对印度尼西亚征收19%关税 对菲律宾征收19%关税 对日本征收15%关税 对欧盟征收15%关税 对韩国征收15%关税 对巴基斯坦征收约19%-20%关税 但对中国征收30%关税 对印度威胁征收50%关税 [44] 美联储政策与美债市场 -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演讲放鸽 表示风险平衡的转变可能需要调整政策 就业面临下行风险 市场对联储未来降息预期提升 [2][57] - 美联储发布最新货币政策框架声明 放弃通胀补偿机制 回归2%通胀长期目标 最大就业方面从关注不足回归关注双边的偏离 [57] - 美债需求表现稳健 短期国债投标倍数4个月券为3.14 6个月券为2.95 间接投标占比分别为60.9%和66.1% 20年期国债中标利率为4.88% 投标倍数2.54 间接中标占比60.6% 30年期通胀保护国债中标利率为2.65% 尾差为-2.75bps 表现显著强于预期 [45] - 截至8月16日美国2025年累计财政赤字规模达1.1万亿美元 累计支出规模5.19万亿美元 累计财政税收收入3.21万亿美元 累计其他财政收入规模4471亿美元 [48] 经济数据与通胀指标 - 8月美欧日制造业PMI反弹 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回升至53.3 欧元区回升至50.5 日本回升至49.9 显示海外制造业需求有所恢复 [2][64] - 日本7月核心CPI不含新鲜食品同比3.1% 强于市场的3% 商品通胀稳步攀升 可能促使日央行下半年加息 [2][61] - 美国失业金申领人数高于预期 截止8月16日当周初申领人数23.5万人 高于预期的22.5万人 截止8月9日当周持续申领人数197.2万人 高于预期的196万人 [65] 全球宏观日历 - 关注美国7月PCE物价指数数据 8月非农就业报告 8月ISM制造业PMI 以及欧元区7月工业生产数据和ECB议息会议 [69]
热点思考 | “临阵”转鸽——鲍威尔2025年杰克逊霍尔年会演讲(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8-26 08:08
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立场 - 鲍威尔政策基调转向中性偏鸽,相比7月FOMC例会立场明显软化[3][9] - 就业市场呈现供需双弱下的脆弱平衡,非农就业增速放缓至月均3.5万个,显著低于2024年的月均16.8万个,就业下行风险上升[3][10][11] - 通胀方面关税效应清晰可见,7月PCE同比2.6%、核心PCE同比2.9%,但被视为一次性冲击,核心商品CPI反弹至1.1%[3][10][17] - 货币政策需在滞胀风险中平衡,政策利率处于限制性区域,调整方向倾向宽松[3][21] 长期货币政策框架修订 - 2025年框架回归长期2%通胀目标制,删除平均通胀目标(FAIT)和补偿措辞,新增对稳定通胀预期的强力承诺[4][23][25] - 最大就业目标从关注短缺(shortfall)回归更广泛的灵活定义,删除对就业超调的容忍度表述[23] - 修订背景是应对有效利率下限(ELB)约束消退,经济环境回归正常,双重目标需重新平衡[4][23][25] - 新框架强调风险平衡策略,承认就业可能高于最大水平而不必然引发通胀风险[23] 降息预期与市场影响 - 鲍威尔演讲后9月降息预期从72%升至94%,年内降息次数从1.9次升至2.2次,2026年底前降息次数从5.0次升至5.3次[5][31] - 市场反应包括标普500上涨1.4%、纳斯达克涨2.0%,10年期美债利率下行7.8bp至4.26%,美元指数跌1.1%至97.6[31] - 9月降息关键取决于9月5日非农报告和9月11日通胀数据,第二次降息需失业率升至4.4%以上[5][42] - 基准场景预计失业率升至4.4-4.5%,年内降息2次,概率70%;风险场景包括失业率低于4.3%时降息1次(概率10%)或高于4.6%时降息3次(概率20%)[43] 2026年宏观展望与风险 - 2026年上半年通胀或保持粘性,经济企稳修复,失业率下行,当前定价降息3次可能过于乐观[5][53] - 关税2.0通胀效应更平滑但后置,动态有效关税税率已升至7.9%,较2024年累计升5.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税率约18.3%[54] - 2026年在金融条件宽松、财政脉冲及需求回补下,经济展望乐观,企业资本开支意愿有望反弹[60] - 需关注中长端美债收益率上行和美元汇率反转风险,类似2024年9月降息50bp后情形[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