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申万宏源研究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宏源策略】周度研究成果(4.7-4.13)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4-16 01:02
一周回顾 - 专题研究显示AI可能开启新一轮全面扩散行情 [7] - 周期行业中石油煤炭供需压力导致价格继续承压,贵金属景气高位波动,工业金属供给格局改善、价格有望延续上行 [8] - 若关键验证期平稳度过,价值和核心资产可能演绎补涨行情 [9] 市场估值 - 经过市场急速深度调整后,当前A股大盘宽基指数估值远低于美股,与欧洲和东南亚相当,港股估值也具备良好性价比 [10] 行业动态 - 周期行业呈现价换量为主的趋势 [8]
走近申万宏源研究人 | 王珂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4-16 01:02
专业领域知识 - 机械行业是研究各类下游行业及景气周期的重要参考系,观察其细分需求变化可起到见微知著的中观效果 [5] - 机械作为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国家工业经济各阶段均有对应机械品类大发展 [5] - 典型发展案例包括:2000年代WTO带动的集装箱/船舶、2010年代"4万亿"刺激的工程机械、2015年后人口红利消退催生的机器人/锂电光伏设备、近2年AI推动的人形机器人 [5][6] 行业见解 - 机器人产业链采用跨行业协作机制,由6-7个行业20余位分析师组成团队,实现"集团军式"交叉覆盖 [7] - 该机制能兼顾上市公司传统主业价值判断与新兴业务前瞻性研究,并提供国际化视角辅助产业决策 [7] 个人成长经验 - 理工科背景通过跨学科思维打破研究局限,技术专利经历强化了技术创新商业化价值的思考维度 [8] 从业经历分享 - 2023年10月率先发布市场首篇低空经济报告,较2024年两会政策催化提前半年挖掘该板块 [9] - 持续两年坚定推荐机器人板块,前瞻性源于产业链机制与跨行业趋势研判能力 [9] 党建文化 - 将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融入研究,通过提升专业水平服务实体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11]
调整之后,红利板块重回配置区!——更新红利20组合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4-11 09:48
A股红利板块调整与分化 - 年初至今中证红利指数下跌2.5%,整体股息率从5.04%提升至6.30% [3] - 降息预期延迟及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16BP [3] - 国产大模型突破推动成长预期回归,风险偏好上升导致红利板块资金分流 [3] - 申万三级行业内部显著分化:股份行、白酒、非运动服饰、乳品估值提升;动力煤、焦煤、炼油化工、房屋建设、教育出版估值回落且性价比提升 [3] 港股红利板块表现与溢价变化 - 年初至今中证港股通高息精选指数上涨2.8% [3] - 自定义A/H红利溢价指数(算术平均)从54%下行至44%;市值加权指数从48%下行至33%,显示港股相对A股溢价明显收窄 [4] 无风险利率与政策环境 - 10Y国债利率从1.60%低点上升至1.83%,但后续上行空间有限 [4] - 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适时降准降息” [4] - 2月CPI为-0.7%,低于全年2%目标,叠加美元走弱缓解汇率压力,为降息打开空间 [4] 险资入市与高股息配置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获批规模达1620亿元 [4] - 首批500亿元私募基金“鸿鹄志远”已全部投资落地,二期基金获批复 [4] - 第二批试点合计1120亿元,参与机构包括太保、泰康、阳光、人保、国寿、太平、新华、平安等 [4] - 2024年以来险资举牌公司均具备高股息特征,如农业银行(股息率8.3%)、工商银行(10.1%)、中远海能(10.5%)等 [8][9][10] A股红利组合筛选 - 组合包含20只A股高股息股票,覆盖公用事业、银行、石油石化、煤炭等行业 [11] - 代表性公司:长江电力(市值6717亿,股息率3.8%)、中国移动(市值22969亿,股息率4.3%)、工商银行(股息率6.7%) [11] 港股红利组合筛选 - 组合包含20只港股高股息股票,较A股存在显著折价 [12] - 代表性公司:中国神华(港股股息率7.9%,较A股折价21%)、中国海洋石油(股息率7.7%,折价35%)、建设银行(股息率9.5%,折价26%) [12]
【申万固收】地方债,正当时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4-10 01:52
地方债发行节奏与供给分析 - 一季度新增债发行进度低于2023年同期但高于2024年同期,新增一般债/专项债累计发行占全年额度比例分别为34.9%和21.8% [8] - 置换隐债专项债2万亿额度发行进度已超2/3,截至4月3日累计发行13373亿元 [11] - 二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可能明显提速,预计4-6月各月发行相对平滑,计划发行规模近2万亿元 [17] - 10年及以上期限地方债供给或明显放量,2024年全年发行占比超7成,30年期占比18.2% [18] 机构配置行为与流动性变化 - 商业银行仍是地方债配置主力,占比74.2%,但广义基金等交易盘配置意愿明显增强,投资占比从2023年10月的5.44%提升至2025年2月的8.54% [28] - 地方债周度换手率中枢从0.6%左右提升至0.9%左右 [28] - 保险持续净买入且偏好10年以上长期限,农商行更多买入7-15年,基金公司转向7年及以上中长期限 [32] - 地方债流动性弱于国债,行情表现滞后,利率下行时利差先走阔再收窄 [36] 地方债投资价值分析 - 10年期地方债与国债利差顶部或在30-35BP,底部或在5-10BP [41] - 截至4月8日,10/30年期地方债减国债利差回落至22/23BP,分别处于2023年以来历史分位数的62.0%和92.9% [46] - 银行自营配置10年期地方债实际收益率优于10年期国开债和铁道债,30年期一般债优于30年期国债 [51] - 建议重点关注5年期、7年期、15年期(骑乘收益可观)以及20-30年期(票息高)地方债 [55]
【申万固收|利率专题】一文读懂国债期货及期权研究框架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4-10 01:52
国债期货概述 - 国债期货是在有组织的交易场所内交易挂钩虚拟债券的标准化合约,采用国债现券交割机制[3] - 我国自2013年起陆续上市了5年期、10年期、2年期和3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3][17] - 参与机构覆盖证券公司、基金、保险、银行等群体[3] - 公募基金可能主要使用国债期货进行空头套保[3][97] 国债期货功能与应用 - 主要功能包括套期保值、方向交易和套利策略[3] - 套利策略包括跨期套利、基差交易、IRR套利、曲线交易和跨品种套利等多种形式[3] - 可用于对冲利率波动风险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16] - 与权益标的及大宗商品呈现负相关性,可优化资产组合[32] 国债期货指标与计算 - 关键指标包括转换因子、隐含回购利率IRR、最廉价交割券CTD等[3] - 转换因子是可交割国债与名义标准券之间的价格换算比例[46] - 隐含回购利率IRR是买入现券并卖出期货的理论年化收益率[52] - 最廉价交割券CTD是IRR最高的可交割国债[55] 机构参与情况 - 2023年机构投资者成交占比81.30%,持仓占比92.79%[91] - 公募基金参与需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并受到多项比例限制[96] - 公募产品持仓国债期货以做空方向套保持仓为主[101][104] - TS和TL合约可能较多用于套保,T合约可能用于做多方向[108] 交易策略分析 - 套期保值可采用基点价值法、修正久期法和回归模型法计算套保比率[115][121][125] - 方向策略基于收益率判断进行投机交易,提供杠杆交易债券净价的工具[131] - 跨期套利交易可能面临远月合约流动性较差的约束[133][147] - 基差交易收益等于持有期间净基差的涨幅或跌幅[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