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财政

搜索文档
税收高增的非经济因素——8月财政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9-19 16:31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事项 8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0.3%,7月同比3.6%;8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6%,7月同比12.1%。 报告摘要 联系人:高拓 (13705969808) 一、 现象:7、8月税收逆经济而上 一般认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 7 、 8 月多项经济数据增速放缓,但税收收入增幅明显回升, 7 、 8 月增幅均超过 5% (未扣除出口退税的税务部门征收口径)。 什么因素导致的? 从拉动拆分看, 7~8 月税收收入增速的主要贡献来自以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为代表的 价格相关税 ( 7 、 8 月分别拉动税收收入增速 3.9 、 4.4 个百分点) 和个人所得税 ( 7 、 8 月分别拉动税 收收入增速 0.9 、 1.1 个百分点),除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外, 或对应三个非经济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 企 业反内卷 修复税收经济剪刀差、 政府反内卷 提升实际税率、 资本市场交易活跃 带动相关税收 (详见下 文)。 有什么政策启示? 目前判断而言, 考虑到准财政空间尚存,年内直接跨过准财政进行预算调整、增发债务尚 没有特 ...
稳增长的下半场支柱: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如何托底?
东北证券· 2025-09-04 03: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性金融工具核心是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本金 历史上有2015年专项建设基金与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两轮实践 此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延续货币财政协调特点 创新集中于投资领域与参与主体 关注央行调降PSL利率或创设新型再贷款工具可能性 [10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何为政策性金融工具 -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对立 强调政府宏观调控 政策性金融工具为其载体 核心是为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提供资本金 具“准财政”属性 往年实践有2015年专项建设基金、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能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起逆周期调节作用 [13][14] 2. 回望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历史实践与进化脉络 2.1 更具"第二财政"特色的专项建设基金 - 设立背景:2015年为扩大有效投资、缓解经济下行压力 发改委提出设立专项建设基金 当时外部美联储退出QE收紧流动性 外需回落 内部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新常态 内需回落 [19] - 资金来源:前期国开行、农发行向邮储定向发行专项债券筹资 中央财政贴息90% 后期改为向市场公开发行 分档贴息 具“第二财政”特色 [22] - 投资领域:支持“看得准、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不重复建设、不发生挤出效应”重点建设项目 2015年重点支持五大类33个专项 后微调 重点支持水利建设领域 投资范围向转型升级领域扩张 [26] - 运作模式:国开行、农发行筹资后创设专项建设基金公司统筹管理股权投资项目 地方政府、国央企向发改委提交项目申请 发改委汇总形成项目清单 专项建设基金以股权方式投资 不参与实际经营决策和收益分配 每年收取固定回报 最后以股权转让、回购或ABS等方式退出 类似“明股实债” [30][32][33] - 投放效果:理论上可撬动4 - 6.67倍投资规模 实际可撬动3.45 – 4.29倍投资资金 起到基建投资“稳定器”作用 2016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回升 水利等基建行业固投增速上升幅度明显 [40][41] 2.2 凸显"货币财政协调性"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 设立背景:2022年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冲击 经济各板块增长乏力 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中央出台一揽子稳增长政策 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44][45] - 资金来源:第一批资金来源或为市场化发债融资 后续投放资金来源中或有PSL补充 体现货币与财政协同性 [51] - 投资领域:支持领域扩大 纳入部分新基建、绿色能源项目等 实际投放仍倾向传统基建领域 [53][54] - 运作情况:运作模式与专项建设基金类似 三家政策性银行成立基础设施基金投资公司 地方政府、国央企向发改委申报项目 发改委形成项目清单推荐给政策行 政策行筛选、对接和投资 中央财政按实际股权投资金额适当贴息2年 贴息力度约70%-80% 投放利率3.0%-3.5% 投资期限15 - 20年 [59][60] - 投放效果:拉动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投资进度 刺激融资需求 2022年大项目投资增长12.3% 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个百分点 基建行业贷款需求明显修复 [69] 2.3 两类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实践对比 - 相同点:核心作用均为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项目资本金 本质为“资本金贷款”类工具 均以股权形式提供资本金支持 不参与经营和收益分配 按约定取固定回报 具“明股实债”特征 [71][76] - 不同点:在资金来源、投放主体、贴息政策、投放利率、投放期限、注资比例、投资领域存在差异 [74] 3. 如何理解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核心作用:或仍是补足项目资本金 为项目提供资本金 [78][79] - 投向领域:除传统基建领域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等新基建领域或纳入支持范围 [79] - 支持主体:或向民营企业倾斜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79] - 资金来源:或由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发债弥补财政短板 央行通过PSL提供支持 中央财政辅以部分贴息 但PSL投放利率偏高 关注后续降息或加大贴息力度可能性 [80] - 总规模:约5000亿元 [81] - 运作流程:与前两期类似 各地储备项目上报 政策行挑选投资 参与方式有股权投资、股东借款、专项债券资本金搭桥借款 股东借款或为主要方式 [85] - 设立时间:设立速度相对较慢 或因宏观经济基础稳固保留政策空间、为项目申报提供准备时间 近期基建增速回落 预计最快9 - 10月正式设立并投入使用 [90][98] 4.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稳增长的拉动效应测算 - 信贷需求拉动效应:以2022年为参考 政策性金融工具约能撬动1.55 - 4.73倍信贷需求 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额度5000亿元且年内投放完毕 约撬动0.78 – 2.37万亿元信贷需求 以近三年人民币贷款余额均值为基准 约拉动信贷增长0.33 - 1.00个百分点 [102][104] - 基建投资拉动效应:从2022年经验看 约能撬动10 - 13.2倍总基建投资规模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约拉动5 - 6.6万亿元总投资 假设基建项目建设投资周期3 - 5年 平均每年贡献1 - 2.2万亿基建增长 以近三年基建(狭义口径)增长规模均值为基准 约拉动2025年基建投资增速5.67 - 12.38个百分点 但实际拉动效果或弱于前两轮 [105][106][107] 5. 总结 - 政策性金融工具核心是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本金 历史上两轮实践使政策性金融工具从“第二财政”向“货币财政政策协调”转化 此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延续该特点 创新在投资领域与参与主体 关注央行相关政策调整可能性 [108]
5000亿“准财政”工具将出,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2:37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与投向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规模为5000亿元 [1] - 重点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具体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绿色低碳、农业农村、交通物流、城市基础设施等 [1] - 区别于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本次工具使用范围更广泛 更侧重于提振消费和新兴产业领域 [2] 地方项目储备进展 - 湖北省咸宁市从市"十五五"规划储备项目库、重点工业企业项目、高技术含量新项目中筛选项目 [3] - 广东省梅州市高新区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短板及企业发展需求谋划优质项目 [3] -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储备11个项目 总投资133.69亿元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需求21.86亿元 其中交通物流、城市更新、绿色低碳转型领域项目较多 已筛选4个项目 资金需求1.49亿元 [3] - 南京浦口区新增国有平台入库储备项目12个 总投资42亿元 申报基金金额3.9亿元 另推动18个民营企业项目入库 总投资149.6亿元 申报基金约15亿元 [4] 政策背景与推进时间线 -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指出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 [5] - 5月以来河南、四川、浙江、江苏、湖南、广东、山东、北京等多地召开宣讲会或项目储备会 [5] - 8月1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表示要加力扩大有效投资 发挥重大工程引领带动作用 [1] -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 工具运作机制与特点 - 定位为"准财政"工具 由发改部门筛选项目清单 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融资提供项目资本金 财政部提供贴息支持 [2] - 主要通过股东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给项目注资 坚持财务投资人定位 要求项目有经营性收益 [8] - 预计与专项债配合 新型工具注重前端补资本金 专项债主攻项目后端建设 [8] - 项目筛选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形成备选项目清单并推荐给政策性银行 银行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决策 [7] 经济背景与政策必要性 - 1-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 1-7月增速回落至1.6% 投资面临下行压力 [8] - 工具对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降低融资门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升级有积极意义 [6] - 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 尤其是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领域投资 有助于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和优化供给结构 [8] 历史工具对比与规模 - 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三家政策性银行累计投放7400亿元 [7] - 2022年工具重点投向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其他专项债投资项目 [7]
5月财政支出更为侧重科技、消费与民生,A500ETF基金(512050)成交额超1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23 03:12
中证A500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3日10:43,中证A500指数(000510)上涨0 07% [1] - 成分股航天发展(000547)涨幅最高达9 94%,国轩高科(002074)涨6 15%,华友钴业(603799)涨5 48%,中国宝安(000009)涨5 43%,精测电子(300567)涨5 29% [1] - A500ETF基金(512050)上涨0 11%,最新价报0 93元,盘中换手率7 31%,成交额11 31亿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额35 73亿元,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 [1] A500ETF基金规模与资金流向 - 最新规模达154 90亿元 [1] - 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入2 55亿元 [1] 中证A500指数构成 - 指数从各行业选取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0只证券作为样本,反映各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1 21%,包括贵州茅台(4 28%)、宁德时代(2 96%)、中国平安(2 46%)、招商银行(2 37%)等 [2][4] - 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紫金矿业(201899)涨0 98%,兴业银行(601166)涨0 95%,美的集团(000333)跌0 91% [4] 财政收支数据 -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623亿元,同比下降0 3% [1] - 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953亿元,同比增长4 2% [1] 财政政策展望 - 5月财政收支节奏边际放缓,支出侧重科技、消费与民生领域 [2] - 三季度政府债券或维持平稳发行,"准财政"工具可能成为加码重点 [2]
5月财政数据点评:科技与民生类支出提速
开源证券· 2025-06-20 14:43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07亿元,支出1937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897亿元,支出5989亿元[3] 公共财政收入情况 - 5月狭义财政收入同比增长0.13%,增速较前值下滑1.76个百分点;1 - 5月累计同比下滑0.3% [3] - 5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0.6%,截至5月累计下降1.6%;非税收入同比下滑2.2% [3] - 个税同比增长12%,企业所得税基本零增长,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6% [3] 公共财政支出情况 - 5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6%,前5月累计增长4.2%,截至5月完成全年的38% [4] - 科技消费和民生投入加快,基建领域支出放缓,如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20%,农林水事务支出同比下降11.5% [4] 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 5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8.2%,前5月同比下滑6.9%;地方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下滑15% [5] - 5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8.8%,截至5月支出进度约为全年目标的25.7% [5] - 1 - 5月新增专项债发行1.63万亿元,较2024年多4728亿元,全年额度多出5000亿 [5] 后续展望 - 三季度政府债券或继续平稳发行,关税扰动下经济可能承压,财政再加码可期 [6]
财政仍有提速空间——4月财政数据点评(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5-22 01:27
财政收支情况 - 2025年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 [2][7] - 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7%较3月提升4.4个百分点 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9%较3月提升2.8个百分点 [3][8] - 前4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度33%高于过去五年平均31.8% 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度28.4%略高于过去五年平均28.2% [3][8] 财政支出提速原因 - 广义财政收支差达-2.7万亿元高于2020-2024年同期平均-1.4万亿元 一般财政收支差-1.3万亿元高于同期平均-0.6万亿元 显示国债和新增一般债支撑明显 [10] - 截至5月16日国债净融资规模2.4万亿元发行进度49.4%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20.9% [10]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4.7%较3月提升16个百分点 主因土地出让收入同比4%较3月提升21个百分点 [31] 专项债发行与土地收入 -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 截至5月16日发行规模1.37万亿元进度31%低于2022-2023年同期的43.5%和43.1% [13] - 土地出让收入修复带动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8.1%较3月提升19.7个百分点 预算完成度5.3%高于2024年同期4.4% [19] 财政支出结构 - 一般财政支出中基建类和民生类增速较高 交通运输同比10.6% 卫生健康同比10.3% 社保就业同比9.6% [28] - 教育、科学技术支出占比提升较3月分别增加1.6和1.4个百分点 [28] 增量政策动向 - 当前为关税暂缓期 金融政策已先行落地 财政政策关注债务发行和增量续力 [15] - 准财政工具如政金债、PSL或快速落地 预算调整需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15]
财政仍有提速空间——4月财政数据点评(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1 14:40
财政收支情况 - 2025年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 [2][7] - 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 [2][7] - 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7%,较3月提升4.4个百分点;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9%,较3月提升2.8个百分点 [3][8] - 前4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33%,高于过去五年平均31.8%;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28.4%,略高于过去五年平均28.2% [3][8] 政府债务融资 - 2025年4月广义财政收支差-2.7万亿元,高于2020-2024年同期平均的1.4万亿元 [10] - 一般财政收支差-1.3万亿元,高于2020-2024年同期平均的-0.6万亿元,显示国债、新增一般债对财政支持有效 [3][10] - 截至5月16日国债净融资规模2.4万亿元,发行进度49.4%,明显高于2024年同期的20.9% [3][10] 专项债与土地出让收入 - 截至5月16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1.37万亿元,发行进度31%,低于2022年和2023年同期的43.5%、43.1% [13] - 4月地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同比4%,较3月增速提升21个百分点 [12][19]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4.7%,较3月增速提升超16个百分点,主因土地出让收入修复和专项债加速发行 [31] 收入与支出结构 -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8.1%,一般财政收入同比1.9%,推动广义财政收入回暖 [16] - 税收收入同比1.9%,较3月提升4.1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同比大幅改善,较3月提升超67个百分点 [25] - 一般财政支出中基建类和民生类增速较高,交通运输、城乡社区、卫生健康、社保就业支出同比分别为10.6%、6.8%、10.3%、9.6% [28] 增量政策与金融政策 - 当前90天关税"暂缓期"是加快既定政策落地和增量政策储备的窗口期 [15] - 财政政策关注债务发行使用情况及增量"续力"可能,预算外"准财政"如政金债、PSL或落地较快 [15]
财政仍有提速空间——4月财政数据点评(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21 08:38
财政收支情况 - 2025年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 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 [2][7] - 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7%较3月提升4.4个百分点 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9%较3月提升2.8个百分点 [3][8] - 前4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度33%高于过去五年平均31.8% 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度28.4%略高于过去五年平均28.2% [3][8] 财政支出提速原因 - 广义财政收支差-2.7万亿元高于2020-2024年同期平均-1.4万亿元 一般财政收支差-1.3万亿元高于同期平均-0.6万亿元 显示国债和新增一般债支撑明显 [10] - 国债净融资规模达2.4万亿元发行进度49.4%明显高于2024年同期20.9% [10]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4.7%较3月提升超16个百分点 主因土地出让收入同比4%较3月提升21个百分点 [31] 专项债发行情况 -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 截至5月16日发行进度31%明显低于2022年和2023年同期的43.5%和43.1% [13] - 土地出让收入修复带动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8.1%较3月提升19.7个百分点 但地产销售低迷下持续性待观察 [12][19] 财政政策动向 - 增量政策窗口期开启 金融政策已先行 财政政策关注债务发行使用和增量续力可能 [15] - 准财政工具如政金债和PSL或较快落地 预算调整需关注后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15] 收入结构改善 - 税收收入同比1.9%较3月提升4.1个百分点 其中印花税同比14.7% 个人所得税同比改善超67个百分点 [25] - 非税收入同比1.7%较3月回落超4个百分点 显示收入质量提升 [25] 支出结构优化 - 一般财政支出中基建类和民生类增速较高 交通运输同比10.6% 卫生健康同比10.3% 社保就业同比9.6% [28] - 教育、科学技术支出占比分别较3月提升1.6和1.4个百分点 [28]
2025年前4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仍有提速空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1 05:44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2025年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1][9] - 2025年4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7%,较3月提升4.4个百分点;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9%,较3月提升2.8个百分点[1][3][10][18][27] - 前4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33%,高于过去五年平均31.8%;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28.4%,略高于过去五年平均28.2%[1][10] 财政收支支撑因素 - 广义财政支出延续提速,或因政府债务融资支撑,4月一般财政收支差 -1.3万亿元,高于2020 - 2024年同期平均 -0.6万亿元[1][12] - 截至5月16日,国债净融资规模达2.4万亿元,发行进度49.4%,高于2024年同期的20.9%[1][12] 专项债与土地出让收入情况 - 截至5月16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1.37万亿元,发行进度31%,低于2022年和2023年同期的43.5%、43.1%[15] - 4月地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当月同比4%,较3月增速提升21个百分点,后续能否持续修复需跟踪[15][21][35] 财政收支分项情况 - 4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8.1%,较3月提升19.7个百分点;一般财政收入同比1.9%,较3月提升1.6个百分点[18][21][22] - 4月一般财政支出同比5.8%,较3月提升0.1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4.7%,较3月提升超16个百分点[27][31][35] 风险提示 - 政策变化超预期,稳增长政策可能影响内需修复斜率[43] - 经济变化超预期,海内外形势使内需修复偏慢[43]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51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15 01:13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404点,1日涨0.86%,5日涨4.33%,1月涨1.83% [1] - 深证综指收盘2011点,1日涨0.52%,5日涨5.63%,1月涨2.17% [1] - 大盘指数昨日表现涨1.29%,1个月表现涨5.22%,6个月表现跌1.84% [1] - 中盘指数昨日表现涨0.42%,1个月表现涨3.09%,6个月表现跌7.78% [1] - 小盘指数昨日表现涨0.16%,1个月表现涨3.26%,6个月表现跌1.55% [1] 行业涨跌 涨幅 - 保险Ⅱ昨日涨5.07%,1个月涨11.08%,6个月跌4.24% [1] - 航运港口昨日涨3.76%,1个月涨6.85%,6个月涨2.17% [1] - 证券Ⅱ昨日涨3.63%,1个月涨6.92%,6个月跌13.53% [1] - 化学纤维昨日涨2.84%,1个月涨10.51%,6个月涨8.1% [1] - 多元金融Ⅱ昨日涨2.81%,1个月涨5.95%,6个月跌9.09% [1] 跌幅 - 航天装备Ⅱ昨日跌2.43%,1个月涨3.05%,6个月跌10.42% [1] - 工程机械Ⅱ昨日跌1.7%,1个月涨2.87%,6个月涨5.97% [1] - 贵金属昨日跌1.63%,1个月跌5.91%,6个月涨21.25% [1] - 光伏设备Ⅱ昨日跌1.63%,1个月涨5.2%,6个月跌28.41% [1] - 个护用品昨日跌1.35%,1个月涨11.97%,6个月涨30.53% [1] 京东25Q1业绩点评 营收与利润 - 京东25Q1营收3011亿元,同比增15.8%,服务收入588亿元,同比增14.0%,Non - Gaap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43.4%,业绩超预期 [2][10] 零售业务 - 京东零售收入同比增16.3%至2638亿元,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速超20%,连续6季度双位数增长 [2][8][10] - 国补加力扩围推动带电品类收入同比增17.1%至1443亿元,增速环比升1.3ppt,预计销售延续高增长 [10] - 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14.9%至980亿元,商超品类连续5季度双位数增长 [10] - 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户数和订单量双位数增长,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增速环比加速至15.7% [10] 盈利能力 - 集团毛利率15.9%,同比升0.6ppt,履约毛利率9.3%,同比升0.5ppt [3][10] - 京东零售经营利润率同比升0.8ppt至4.9%,京东物流经营利润率同比降0.2ppt至0.3% [10] - Non - GAAP净利润率达4.2%,同比升0.8ppt [10] 外卖业务与回购 - 4月22日京东外卖当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预计加大投入用户补贴等强化生态势能 [3][1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内回购15亿美元,80.7百万股A类普通股,占2024年底流通股2.8% [3][10] 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下调FY25 - 26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测 [10] 增量政策专题 政策窗口期信号 - 4月中央政治局提前召开会议,关注扩内需、促消费、稳就业等政策,强调办好自己的事,稳就业等“四稳” [4][11] - 4月28日国新办发布会围绕稳就业,涉及稳内需与就业协同、拓展就业空间、强化民营经济支持 [11] - 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围绕稳市场,包括稳股市、稳楼市、强化科创金融支持 [4][11] 增量政策调整 - 90天关税“暂缓期”是出口缓冲期,也是政策落地和储备窗口期,5月抢出口或延续,6月效应或消退 [11] - 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央行降准降息,引导下调存款利率 [11] - 财政政策关注债务额度发行使用和增量“续力”,二季度政策或落地,关注增量资金节奏 [11] 增量资金投向 - 一季度GDP增速较高,后续经济结构需关注政策落地和关税谈判进展 [11] - 若关税谈判顺利,政策重心或向长期制度改革倾斜,促消费关注减负增收和服务消费政策支持 [11] - 稳投资方面,新基建成增长点,传统基建开工落地需重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