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市场将成外资避风港
IPO日报· 2025-04-19 07:42
IFBH公司案例分析 - 轻资产运营模式:采用全链条外包策略,仅保留品牌管理、产品创新和营销推广等核心环节,员工仅46人却创造11.56亿元营收[3] - 差异化市场定位:主打"100%天然椰子水"概念,强调零添加、低糖低卡,与传统椰汁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3] - 高效营销策略:签约顶流明星如肖战、赵露思,结合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KOL种草,快速提升品牌曝光度[3] - 中国市场依赖:超过90%的收入来自中国内地,凸显中国市场对公司成功的关键作用[3]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趋势 - 行业巨头加大投资:德国巴斯夫在上海投资约5亿元建设新装置,宝马、大众、苹果、丰益国际等近期纷纷宣布增加在华投资[3] - 中国市场吸引力:中国GDP连续多年全球第二,拥有最完整工业体系,从传统制造到高端科技产业全覆盖[3] - 政策环境优势:外资企业认为中国提供可靠、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与美国的贸易政策形成鲜明对比[3] 中国宏观经济地位 - 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中国GDP规模全球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显著[3] - 完整产业链优势:即使在当前贸易环境下,美国汽车、飞机制造等仍依赖中国供应链[3] - 持续开放政策:中国不断降低关税、优化营商环境,举办国际展会,推行免签政策,展现开放姿态[4] - 全球合作引领者: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外企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和避风港[4]
宁波方正“钟情”它!
IPO日报· 2025-04-19 07:42
交易概述 - 宁波方正拟以现金方式收购骏鹏通信60%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实现全资控股[1] - 交易前已持有骏鹏通信40%股权 交易对手方为关联方鹏鑫创展[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标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市公司实控人之女方如玘[1][9]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但不涉及发行股份及控制权变更[2] 标的公司背景 - 骏鹏通信成立于2003年 主营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设备结构件业务[5] - 2023年6月方如玘通过鹏鑫创展以9.45亿元收购标的100%股权 3个月后宁波方正首次筹划收购[10] - 2024年8月宁波方正终止原51%股权收购计划 改为3.4亿元收购40%股权 对应估值8.63亿元较前次下降但增值率仍达181.02%[7][8][10] 财务与业绩 - 骏鹏通信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5.66亿元、2.24亿元 净利润1.04亿元、3568万元[12] - 交易方承诺2024-2026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1.1亿元、1.2亿元 增幅平缓[12][13] - 宁波方正2021-2023年营收7.02亿→9.69亿但净利润由2593万转为亏损907万 2024年预亏824-1145万元[17][18] 战略动机 - 双方业务协同性强 均聚焦新能源领域 可整合客户资源与生产效率[14][15] - 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拓展产品线 标的公司可借助上市平台加速发展[15] - 宁波方正业绩持续承压 新能源结构件业务毛利下降 需新增长点[16][18] 资金安排 - 截至2024年9月末账面货币资金7.15亿元 含8亿元定增专款不可挪用[20] - 现金收购可能增加负债压力 具体融资方式未披露[19][21]
罗博特科演出“悲喜剧”:一边并购上会获通过,一边收到监管函……
IPO日报· 2025-04-19 07:42
并购案概况 - 罗博特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案于4月17日获深交所审议通过,此前1月3日曾因暂缓审议需补充说明关联性及定价公允性问题 [2][10] - 2025年沪深交易所并购重组过会率为100%(截至4月17日统计8家案例) [4] 交易结构 - 交易总价10.12亿元,含发行股份支付3.84亿元、现金支付6.28亿元 [9][10] - 通过收购斐控泰克81.18%股权(作价9.27亿元)及FSG/FAG各6.97%股权(作价8510.37万元),间接控制德国公司FSG和FAG 100%股权 [7][8][9] - 斐控泰克全部权益评估值11.41亿元,FSG和FAG全部权益评估值12.21亿元 [9] 标的公司业务 - FSG和FAG为德国光电器件自动化设备商,产品应用于硅光芯片、激光雷达等领域的晶圆测试与封装 [10] - 并购有助于罗博特科拓展半导体领域,实现"清洁能源+泛半导体"双轮驱动战略 [10] 监管问题 - 因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与交易对手方的回购及收益补偿协议,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深交所书面警示 [12][13][14] - 协议涉及2019-2020年期间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对5名交易对手方的股权回购承诺 [13] 财务影响 - 交易完成后合并报表新增商誉10.92亿元,占备考净资产60.81%、总资产27.80% [10] - 商誉将进行年度减值测试而非摊销处理 [10]
东实股份IPO折戟,天汽模欲实控!
IPO日报· 2025-04-18 06:14
并购交易概况 - 天汽模拟以现金方式分步收购德盛拾陆号持有的东实股份50%股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从25%提升至75% 实现对东实股份的控股[1] - 东实股份曾于2023年5月申报深市主板IPO 拟募资17.98亿元 但在2024年5月撤回申请 此次并购被视为"曲线上市"路径[4][5] - 2023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出现多起类似案例 包括概伦电子收购锐成芯微、至纯科技收购威顿晶磷等曾申报IPO的企业[3] 标的公司分析 - 东实股份主营业务为商用车和乘用车零部件生产 在汽车轻量化、集成化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是国内少数同时服务两类整车市场的零部件厂商[4]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 2020-2022年对东风公司销售占比分别为65.24%、58.55%、47.14% 深交所此前IPO审核中重点问询了客户依赖问题[5] - 2022年财务数据显示营业收入32.58亿元 扣非净利润1.59亿元 但存在改制遗留的18.5亿元负债等历史问题[5] 收购方战略意图 - 天汽模主营汽车模具及冲压件制造 客户包括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车企 2023年营收27.96亿元 扣非净利润0.27亿元[6] - 此次收购旨在实现产业链纵向整合 通过东实股份的零部件量产能力与自身模具技术(年开发新车模超500套)形成协同 打通从模具设计到零部件生产的全链条[6] - 战略转型意图明显 从单一模具制造商向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商升级 增强对整车厂议价能力 特别是在铝合金车身和一体化压铸等新能源车轻量化领域[6] 财务表现与行业背景 - 天汽模2019-2020年受汽车行业下行冲击显著 2020年净利润亏损8.45亿元 但2022年起业绩回升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9.56%至27.96亿元 净利润8362万元[7]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9.18亿元(同比+15.6%) 净利润9040万元(同比+3%)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大增188.2%[7][8] - 行业面临新能源车轻量化趋势 并购有助于天汽模应对竞争 同时帮助东实股份降低对东风系的单一客户依赖[8]
东实股份IPO折戟,天汽模欲实控!
IPO日报· 2025-04-18 06:13
核心观点 - 天汽模拟分步收购东实股份50%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达75%,实现控股 [1] - 东实股份曾于2023年申报深市主板IPO但撤回,原计划募资17.98亿元 [5][7] - 并购反映"曲线上市"趋势,2024年多家上市公司收购曾IPO失败企业 [3] - 交易将推动天汽模从模具制造商向零部件系统集成商转型,形成产业链协同 [11][12] 公司概况 东实股份 - 主营业务为商用车/乘用车零部件生产,国内少数同时服务两类车型的厂商 [4] - 2020-2022年对东风公司销售占比分别为65.24%、58.55%、47.14%,存在客户集中风险 [8] - 2022年营收32.58亿元,扣非净利润1.59亿元 [8] - IPO终止原因包括18.5亿元改制遗留负债及独立性问询 [8] 天汽模 - 主营汽车车身模具及冲压件制造,客户含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 [11] - 2023年营收27.96亿元(同比+9.56%),扣非净利润0.27亿元 [12][13]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9.18亿元(同比+15.6%),归母净利润9040万元(同比+3%) [14] - 历史业绩波动:2020年亏损8.45亿元,2022年起扭亏 [13] 交易细节 - 收购方式为现金分步收购,当前已持有东实股份25%股权 [1] - 双方保荐机构均为国新证券,存在关联性 [9] - 天汽模年开发新车模超500套,技术积累与东实量产能力互补 [12] 行业趋势 - 新能源车轻量化趋势下,并购将强化铝合金车身、一体化压铸领域协同 [12] - 2024年并购重组市场频现"曲线上市"案例,如概伦电子收购锐成芯微等 [3] - 天汽模通过收购德国GIW、设立军工基金持续拓展业务边界 [12]
光韵达连续四年增收不增利,现发起并购,瞄准“一带一路”市场……
IPO日报· 2025-04-18 06:13
公司股价及收购动态 - 4月17日光韵达股价以8.23元收盘,上涨5.51% [1] - 公司拟以现金不超过6.5亿元收购亿联无限100%股份,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2] - 收购是公司从激光智能制造向网络通信设备制造的战略延伸,旨在整合电子制造产业链并拓展海外市场 [3] 公司主营业务及财务表现 - 公司是国内激光智能制造龙头,业务涵盖SMT精密模板、3D打印、智能检测设备,主要客户包括华为、富士康等 [6]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8.87亿元增至11.18亿元(增幅26%),但归母净利润从1.30亿元下滑至-0.27亿元,出现亏损 [7] - 同期毛利率从42.45%降至29.38%,主因新能源电池、航空零部件领域竞争加剧导致订单单价下滑 [9][12] - 2024年收入结构:应用服务(占比近50%)、智能装备(29.55%)、航空零部件(15.49%),激光器业务收入虽同比增长167%至3814万元,但仅占总收入3.41% [11][12] 收购标的及战略意义 - 亿联无限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宽带接入设备、无线网络设备,业务聚焦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市场 [14] - 收购后公司将借助标的海外渠道加速扩张,对冲国内电子制造增速放缓风险 [14] - 标的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500万元、6000万元、7500万元 [14] 资金压力及应对措施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3.84亿元,6.5亿元现金支付或对短期流动性造成压力 [15] - 公司正筹划定增募资,拟以6.41元/股向控股股东关联方发行不超5800万股,募资不超3.7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5]
光韵达连续四年增收不增利,现发起并购,瞄准“一带一路”市场……
IPO日报· 2025-04-18 06:13
公司股价及收购动态 - 光韵达股价4月17日以8.23元收盘,上涨5.51% [1] - 公司拟以现金不超过6.5亿元收购亿联无限100%股份,已签署意向协议 [1][2] - 收购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2] 收购战略意义 - 此次收购是公司从激光智能制造向网络通信设备制造的战略延伸 [3] - 目标为完成电子制造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并拓展海外市场 [3] - 亿联无限业务聚焦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市场,收购可加速海外扩张 [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8.87亿元增至11.18亿元(增幅26%),但归母净利润从1.30亿元下滑至-0.27亿元 [7] - 毛利率从2020年42.45%持续下滑至2024年29.38% [7][9] - 2024年应用服务收入占比近50%,智能装备和航空零部件分别占29.55%、15.49% [11] - 激光器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67%至3814万元,但仅占总收入3.41% [12] 收购标的及业绩承诺 - 亿联无限主营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设备,客户为新兴市场通信设备品牌商 [14] - 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500万元、6000万元、7500万元 [14] 资金压力与融资安排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3.84亿元,6.5亿元收购或导致短期流动性压力 [15] - 公司正筹划定增募资,拟以6.41元/股发行不超过5800万股,募资3.7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5]
这家上市公司发起重大资产重组……
IPO日报· 2025-04-17 08:37
昇辉科技收购赫普能源交易概况 - 昇辉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赫普能源控制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尚处筹划阶段,初步交易对方为赫普绿色储能技术等4家公司[1]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3] 赫普能源公司背景 - 赫普能源成立于2016年7月,注册资本1.25亿元,总资产近10亿元,业务覆盖10余个省份,拥有17家分/子公司,是国内火电调峰调频领域龙头企业[5] - 公司2020年曾筹划IPO未果,2021年西子洁能拟以30亿元估值收购51%股权但未成功,最终调整为以13.6亿元估值收购14%股权[6][7][8] - 西子洁能后续通过多次交易累计持有赫普能源25.2%股权,总投入金额达34,272万元[9][10][11] 赫普能源财务表现 - 2020-2021年收入分别为2.96亿元、1.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6.22万元、7461.5万元[6] - 2021-2022年前11个月收入分别为2.45亿元、1.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07.3万元、4932.45万元[11] - 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为2.99亿元、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1.12亿元,业绩整体稳定[12][13] 昇辉科技现状与收购动机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气设备、LED照明及氢能,2020-2023年收入从41.94亿元下滑至20.02亿元,净利润从5.77亿元转为连续两年亏损(2022年-9.82亿元,2023年-17.04亿元)[14] - 亏损主因系地产行业调整导致子公司昇辉控股商誉减值近15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至3160-6321万元[16][17] - 收购赫普能源可能帮助公司拓展新能源电力消纳业务,改善业绩困境[18] 历史沿革与行业影响 - 昇辉科技前身为鲁亿通,2018年以20亿元收购昇辉控股后更名,原主营电气设备制造业务[15] - 昇辉控股长期服务地产客户,受行业收缩影响导致母公司业绩大幅下滑[16]
欧菲光收购方案,变了……
IPO日报· 2025-04-17 08:37
欧菲光股价表现 - 4月17日收盘价为12.29元,跌幅-3.91% [1] - 前一日因重组复牌股价一度涨停,收盘12.79元,涨幅4.58% [2] 重组交易方案 - 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欧菲微电子28.2461%股份,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5] - 交易前已持有欧菲微电子71.75%股权,交易后将实现100%控股 [5] - 标的资产审计评估未完成,预估值及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5] - 不再推进收购江西晶浩48.9281%股权,因未就交易对价达成一致 [6] 标的公司情况 - 欧菲微电子为指纹识别整体方案提供商,产品包括指纹芯片封装、模组及测试软件 [6] - 应用领域涵盖手机、金融支付、安防、汽车、健康等 [6] - 2023年营收55.45亿元,净利润2.83亿元;2024年营收46.26亿元,净利润2.8万元 [7] - 当前股权结构:欧菲光71.6345%、南昌产盟投资28.2461%、深圳欧菲创新0.1194% [6] 交易目的 - 增强对重要非全资子公司的控制力 [8] - 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8] - 目前尚未签署业绩承诺及补偿协议 [8]
这家老牌房企有一个大动作!
IPO日报· 2025-04-17 08:37
公司重大资产出售 - 卧龙地产拟将持有的上海卧龙矿业90%股权出售给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集团,彻底剥离矿业贸易业务并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1][2] - 此次交易为关联交易,宣告公司三年跨界尝试的终结 [3] - 交易采用现金支付,不涉及股份变动,但交易定价合理性待关注 [1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收36.11亿元,同比下滑24%,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下滑75% [7] - 归母净利润连续6年下滑,2024年较2018年下滑93% [8] - 上海矿业2024年净利润0.55亿元(占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135%),营收24.7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68.61%) [11][12] - 房地产开发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10.64亿元,同比下降15.35% [14] 股价与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年内涨幅超60%,截至4月16日报收6.41元/股,市值44.87亿元 [4] - 市场可能看好其"干净壳"价值,公司资产负债率连续5年下降至35.8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 战略转型与新能源布局 - 剥离矿业业务后,公司将全面转向新能源,已收购龙能电力45.68%股权、卧龙储能80%股权、卧龙氢能51%股权及舜丰电力70%股权 [16][17] - 2024年前三季度,卧龙储能、卧龙氢能、舜丰电力分别亏损1434.23万元、364.63万元、36.88万元 [17] - 2025年经营目标为营收55.36亿元(较2024年增加近20亿元),重点发展新能源板块 [22] 现金流与未来挑战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65亿元,同比下降92.42% [18] - 新能源业务需持续投入,但当前收购标的造血能力较弱,未来或面临资金压力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