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195亿市值解禁,拓荆科技实现“全流通”,利润增速放缓
IPO日报· 2025-04-21 08:25
解禁情况 - 拓荆科技于4月21日解禁1.24亿股限售股,占总股本的44.5%,涉及21名股东,包括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国投上海及员工持股平台等 [1] - 按当日收盘价157.27元计算,解禁市值达195亿元,实现全流通 [2] -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5026693股(占比19.6714%),国投上海持股3788.8万股(占比13.5445%),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约2515.0516万股(占比8.9906%) [6] 股价表现 - 公司上市首日股价上涨28.41%至92.3元,后复权股价在2024年11月达475.1元峰值,但2025年3月后下滑27%至330元左右 [7] - 近两月股价呈现震荡下滑趋势 [5] 财务与业务 - 2024年营收41.03亿元(同比+51.7%),归母净利润6.88亿元(同比+3.91%),增速较2022年(营收+125.02%、净利润+438.09%)和2023年(营收+58.6%、净利润+79.82%)明显放缓 [9][10] - 总资产153.14亿元(同比+53.61%),增长主因在手订单增加及存货增长 [10] - 新型设备平台PF-300M、PF-300T Plus及反应腔Supra-D ACHM等获客户重复订单并大批量出货 [10]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4.98亿元(占营收12.17%),资本化率44.57% [10] 估值与市场预期 - 当前总市值439.9亿元,市盈率(TTM)63.9倍,高于申万半导体行业平均水平 [10] - 产业资本如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可能长期持有,但部分短期投资者或选择解禁后减持 [10] 行业地位 - 国内半导体薄膜设备龙头,产品应用于国内外主流晶圆厂,具备替代空间和客户稳定性优势,但面临外部竞争及客户需求调整压力 [9]
吉峰科技易主,股价创年内新高……
IPO日报· 2025-04-21 08:25
公司股权变更 - 安徽澜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将以14亿元入主吉峰科技,完成实控人变更 [2] - 通过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安徽澜石将持有19.65%的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田刚印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6] - 安徽澜石拟以5.66元/股认购1.08亿股定增股份,金额6.12亿元,进一步巩固控制权 [6] 交易细节 - 拓展公司以8.06元/股向安徽澜石转让7236万股,金额5.83亿元 [6] - 拓展公司以8.06元/股向湖北尚旌转让2476万股,金额2亿元 [6] - 湖北尚旌将2476万股表决权委托给安徽澜石行使 [6] - 两份股份转让协议和定增金额合计13.95亿元 [7] 股价表现 - 吉峰科技停牌前股价8.06元/股,总市值39.84亿元 [5][6] - 复牌后股价8.31元/股,涨幅3.10%,总市值41.07亿元 [7] - 年内累计涨幅达50% [4][7]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吉峰科技是国内农机流通领域唯一一家全国化网络布局的上市公司 [10] - 主营业务包括农机连锁销售服务和高端特色农机研发制造 [10] - 2024年营业收入27.09亿元,同比增长2.2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081.28万元,同比下降283.36% [11][12] - 亏损原因包括玉米播种机行业需求疲软、竞争加剧以及玉米价格低迷 [12]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农机行业正加速向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12] - 国家政策向高端智能农机倾斜,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智能农机装备和绿色低碳技术 [12] - 公司积极探索与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合作,切入高端、智能、绿色农机领域 [13] - 根据"一体两翼"战略,公司正积极寻找智能、智慧农机的并购标的 [13]
英力股份欲并购优特利,版图或延伸至锂电池
IPO日报· 2025-04-20 03:03
交易概述 - 英力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优特利控制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 交易对方包括吉安优特利、费维群、深圳聚和恒达、深圳聚和能达等股东 [5] - 上述四大股东合计持有优特利54.4471%股权 交易成功将导致优特利易主 [5][6] 交易双方业务协同性 - 英力股份主营业务为笔记本精密结构件及光伏组件 优特利主营业务为锂电池 [2] - 双方终端客户均为笔记本、消费电子等知名品牌 可实现客户资源共享互通 [2] - 并购可补充拓展上市公司产品线 深化在消费电子领域布局 [2][11] 英力股份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营业收入18.43亿元同比增长24.18% 归母净利润1026.77万元 [9] -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31亿元、13.72亿元、14.84亿元 呈现V字走势 [9] - 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6352.16万元、-2784.97万元、-3501.33万元 连续两年亏损 [9] - 2021年至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12.36%、7.06%、11.49% 2022年显著下降后2023年回升 [11] - 公司现有货币资金近2亿元 资产负债率53.19% [15] 标的公司优特利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 注册资本5793.75万元 主营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品研发销售 [5] - 客户包含京东方、诺基亚、飞利浦、沃尔玛、华勤技术等 2013年与奥迪合作发布车规电池产品 [5] - 2023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3] - 股东背景多元 包括深圳国资、江西吉安国资、顺络电子、富士康等 [13] - 曾在2021年1月进行IPO辅导备案但未见实质性进展 [2][13]
*ST银江处罚落地,合规整改持续跟进
IPO日报· 2025-04-20 03:03
公司违规事实 - 关联方资金占用未披露:2023年至2024年6月通过支付往来款、员工借款等方式向控股股东银江集团及其关联方输送资金,例如2023年通过子公司支付预付款1.2亿元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5] - 关联担保重大遗漏:2018年至2023年为银江集团及智谷创业提供担保未披露,涉及未过户房产抵押,担保余额达3.5亿元 [6] - 财务报告虚假记载:2021年至2023年三季度虚构5个项目虚增收入1.8亿元、利润0.6亿元 [7][8] - 公告文件信披违规:2023年三季报、2024年半年报存在数据错误,如应收账款多计2.1亿元 [9] 处罚结果 - 公司被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700万元,实控人王辉罚款600万元,其他责任人罚款50万至600万不等 [1][9] 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13日立案调查后股价从5.2元跌至3.4元,跌幅60%,市值蒸发超40亿元 [11] - 立案次日股价跌13.33%,2024年12月23日实控人被查股价再跌9.14% [12] 经营状况 - 2023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5.45亿元同比下降44.74% [14] - 2024年预计全年亏损7.1亿-9.6亿元,同比增亏203%-310%,主因新订单下降、固定费用未减及计提减值准备 [15] - 若2024年年报再被出具非标意见将触发退市,反之可能摘帽 [15] 主营业务 -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打造"城市大脑"数据平台 [13]
安迪苏欲再融资30亿,加码蛋氨酸国产替代
IPO日报· 2025-04-20 03:03
公司资本运作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8亿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亿元,用于四大核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这是继2015年通过反向收购重组上市后规模最大的资本运作 [3] - 该事项已于4月16日获上交所受理 [2] 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动物营养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多个核心产品的产业规模与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6] - 产品分为功能性产品(蛋氨酸、维生素)和特种产品(提升消化性能、动物健康、适口性等)两大类 [7] - 功能性产品提供基础营养,特种产品提供进阶服务如增强免疫力、改善产奶量等 [7] 募投项目详情 - 募资投向四大项目:功能性产品(46.3%)、特种产品(8.6%)、可持续发展项目(3.3%)、补充流动资金(30%) [9] - 功能性产品项目拟投入17.43亿元建设15万吨/年固体蛋氨酸产能,预计2027年投产于福建泉州 [7][9] - 特种产品项目包括南京工厂年产3.7万吨添加剂(投资3.05亿元)和西班牙布尔戈斯项目(投资3.95亿元) [9] - 可持续发展项目为南京丙烯酸废水处理工程(投资3.25亿元) [9] 行业竞争与市场格局 - 蛋氨酸市场长期被赢创、住友、诺伟司等国际巨头垄断,当前国产化率不足30% [7] - 全球蛋氨酸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150万吨 [7] - 公司南京工厂液体蛋氨酸产能已达全球第二,与新增固体产能将形成协同效应 [8] 财务表现与周期性 - 2024年营业收入155.3亿元(同比+17.83%),归母净利润12.04亿元(同比+2215%) [1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仅0.52亿元,较2022年12.47亿元下滑96% [11] - 2016-2023年毛利率从47.43%降至21.38%,2024年回升至30.21% [14] - 2016-2024年营业成本从74.65亿元升至136.69亿元,主要因原材料及能源价格高位运行 [17] 行业周期与价格趋势 - 2016-2023年全球蛋氨酸扩产导致供过于求,国内市场价格较2016年下降34% [13] - 参股企业恺迪苏重庆工厂2024年净亏损1.2亿元(同比增亏45%) [19]
下周超830亿元解禁洪流来袭!联盛化学流通盘扩容300%
IPO日报· 2025-04-20 03:03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下周(4月21日-4月27日),A股限售股解禁规模将迎来大幅增加,解禁市值超过830亿元,同比大涨587.98%。 其中,两只个 股解禁市值超百亿,四只个股解禁市值在70亿以上;下周一(4月21日)将有17股票解禁,合计解禁市值为406.10亿元。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下周A股市场将有37只股票面临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数量为390284.03万股。按4月18日收盘价计 算,上述股票合计解禁市值为831.08亿元。 从解禁股情况来看,下周解禁市值最高的股票是拓荆科技(688072.SH),4月21日解禁市值190.21亿元。排在第二位的是南京 银行(601009.SH),4月23日将解禁市值119.22亿元。 即将解禁的股票中,流通盘将增加超100%的有9只,分别为联盛化学(301212.SZ)、恒帅股份(300969.SZ)、鸿富瀚 (301086.SZ)、德昌股份(605555.SH)、宏德股份(301163.SZ)、新特电气(301120.SZ)、可孚医疗 (301087.SZ)、福莱蒽特(605566.SH)、药康生物(688046.SH)。其中,联 ...
又一家公司“官宣”重大违法退市
IPO日报· 2025-04-20 03:03
公司退市决定 - 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 [1] - 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2025年4月28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5月21日 [2] 财务造假详情 - 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4.36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8.90%,多计利润总额2.90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62.06% [5] - 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4.56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5.23%,多计利润总额3.79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86.36% [5] - 2021年通过贸易业务多计营业收入7799.73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5.17% [5] - 2022年通过贸易业务多计营业收入5925.97万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3.28% [5] - 两年合计虚增利润总额近7亿元 [4][5] 处罚措施 - 公司及6名责任人被处以累计2420万元罚款 [6] - 董事长范敏华被罚款500万元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 [7] - 财务总监罗佟凝被罚款400万元并采取8年证券市场禁入 [7] 公司历史与业绩 - 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营化药制剂,地氯雷他定系列国内市占率一度超过70% [9] - 2017年3月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11.49元/股 [10] - 2017-2020年收入从3.25亿元增长至11.89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98亿元增长至4.08亿元 [10] - 股价最高达196.28元/股(后复权),累计涨幅超10倍 [10] - 2023年年报延迟至2024年7月发布 [10] - 最新股价为11.12元 [11] 行业退市情况 - 2025年以来A股已有5家公司完成退市,包括*ST美讯、海通证券等 [12] - 多家公司已锁定退市命运,包括*ST旭蓝、*ST嘉寓等 [12] - 玉龙股份、中航产融申请主动退市 [12]
13亿增资!华资实业实控人再变!
IPO日报· 2025-04-19 07:42
控制权变更 - 华资实业控股股东盛泰创发与中裕科技等签署增资协议,中裕科技以13亿元现金增资获得盛泰创发55%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张文国变更为宋民松 [1][6] - 增资完成后,中裕科技通过盛泰创发间接持有华资实业29.90%股份 [6] - 中裕科技成立于2025年4月7日,由中裕食品100%持股,中裕食品实控人为宋民松 [8] 市场反应 - 控制权变更消息公布后,华资实业股价复牌立即涨停,收于8.21元/股 [2][3] 业务协同 - 华资实业主营业务为粮食深加工,产品包括糖、食用酒精、谷朊粉等;中裕食品为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包括挂面、谷朊粉、特级酒精等,两家公司业务具有相关性 [8][9] - 华资实业多位高管曾任职于中裕食品,包括董事、副董事长、总经理刘福安和监事、监事会主席王涛 [10] - 分析认为中裕科技通过增资控股股东实现控制权转移,可能出于"买壳"动机,规避二级市场波动和要约收购压力 [10] - 宋民松有望将中裕食品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产业资源逐步注入华资实业 [11] 财务状况 - 华资实业2024年货币资金4155.99万元,同比下降11.80%,流动比率仅0.44,短期债务压力较大 [13]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5.16亿元,同比减少19.09%,归母净利润2544.51万元,同比增长34.81%,主要得益于联营企业恒泰证券业绩增长和回收部分债权投资 [13] - 中裕科技向盛泰创发注入13亿元现金,若资金能提供给上市公司,可间接减轻华资实业资金压力 [13] 历史背景 - 2020年华资实业因制糖业务恶化被给予退市警示 [15] - 2021年公司控股股东曾筹划控制权转让,海南盛泰创发以6.88亿元受让29.9%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张文国成为实控人 [15] 未来发展 - 华资实业近年投资建设2万吨/年黄原胶项目,2024年已建成并试产,该项目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17] - 此次增资若能缓解资金压力,公司业务发展或有进一步动作 [17]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这家公司业务转型还能顺利进行吗?
IPO日报· 2025-04-19 07:42
并购重组方案调整 - 宝塔实业及独立财务顾问申请撤回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文件,深交所决定终止审核[1] - 公司未放弃资产置换,将对原重组方案进行重大调整[1] - 原方案涉及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调整后方案将不涉及发行股份及募集配套资金[4][6] - 调整后方案将太阳山风电三四期项目自置入资产中剥离,并对置入资产交易作价进行调整[6] - 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作价差额将由上市公司以现金方式支付[6] - 调整后方案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6] - 交易对方宁夏电投为上市公司关联方,调整后方案预计构成关联交易[6] 原重组方案内容 - 原方案拟将公司除保留部分资产外的全部资产负债作为置出资产,与宁夏电投持有的电投新能源100%股权进行置换[4] - 置入资产与置出资产差额部分由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向宁夏电投购买[4]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4] - 调整原因是电投新能源太阳山风电场三四期项目补贴资金回收存在不确定性[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1-2023年及2024年1-9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75亿元、2.50亿元、2.98亿元和1.91亿元[8] - 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7亿元、-8983万元、-1.63亿元和-5942万元[8] - 2024年度预计营业收入2.3亿元-2.5亿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4亿元-1.9亿元,同比减少14%-17%[8] 交易标的财务数据 - 电投新能源2022、2023年及2024年1-7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54亿元、4.14亿元和2.68亿元[10]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547万元、1.15亿元和4648万元[10] - 截至评估基准日,电投新能源净资产账面价值9.29亿元,收益法评估价值10.71亿元,增值率15.32%[10] 业务转型 - 宝塔实业主营轴承、船舶电器的生产与销售,近年来业绩低迷[8][9] - 电投新能源主营业务包括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及储能技术服务[10]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置出亏损轴承业务,置入新能源发电及储能业务资产,实现产业转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