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涉嫌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这家公司被立案调查!
IPO日报· 2025-07-02 10:15
公司概况 - 元成环境是一家环境综合服务商,核心业务包括生态景观、绿色环保、休闲旅游,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 [6] - 公司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5.97亿元降至1.4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9253.06万元转为亏损3.25亿元 [7]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01.15万元(同比+25.3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532.26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245.79万元) [8] 财务问题与监管风险 - 公司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若认定重大违法将触发强制退市 [1][13] - 2024年更正年报数据:原披露Q4营收占比近七成,更正后为29.8%,解释为工作人员输入错误 [9] - 2024年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涉及2022年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2023年报多项重要内容错误 [9] - 2024年财务指标触发退市风险警示:扣除非主营收入后营收1.43亿元,扣非净利润-3.23亿元 [14] 控股股东违规记录 - 实控人祝昌人同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 [2] - 控股股东存在未披露持股变动、融资融券业务及被动减持等违规行为 [10] - 2019年祝昌人曾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调查,2020年证监会认定违法事实不成立 [10][11] 经营困境分析 - 2024年巨亏主因:退出北方市场及PPP业务导致订单减少、并购标的商誉减值3.25亿元、工程回款放缓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7] - 行业环境影响:工程结算周期拉长导致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增长 [7] 退市风险 - 存在双重退市风险:财务类指标连续两年不达标可能终止上市,重大违法调查也可能导致强制退市 [13][14] - 截至7月2日,A股已有23家公司锁定退市,其中4家因重大违法、8家因财务问题退市 [15][16]
连亏三年IPO过会成功,赢认可
IPO日报· 2025-07-02 05:02
公司IPO过会成功 - 禾元生物科创板IPO申请于2025年第21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顺利通过[1] - 成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的IPO企业[2]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主要产品或业务需经国家批准,医药企业需至少一项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试验[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4.8亿元[2] - 2024年营收2521万元,主要来自科研试剂等非核心产品[2] - 核心产品尚未产生利润贡献,公司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 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核心产品HY1001为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3] - 产品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药物,打破60%依赖进口的局面[3] - "稻米造血"技术(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代表合成生物学与医药的跨界融合[3] 未来发展挑战 - 需实现核心产品上市并证明效能,夺取预期市场份额[4] - 与美国Ventria Bioscience公司存在专利纠纷,部分产品被禁止在美销售,败诉可能限制国际化并引发高额赔偿[9] - 若持续未能实现盈利,将面临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沟通的挑战[9]
连续三年亏损,这家公司要重大资产置换……
IPO日报· 2025-07-01 09:26
重大资产重组公告 - 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的时间内披露交易方案 [1] - 交易方式包括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控股股权,交易对手为南京金浦东裕投资有限公司和南京恒誉泰和投资合伙企业 [3] 标的公司情况 - 利德东方成立于2011年9月29日,注册资本2亿元,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零部件、橡塑制品等 [4] - 利德东方由金浦东裕、恒誉泰和分别持股91%、9%,实际控制人郭彦彤是金浦钛业实际控制人郭金东的女儿 [4] - 2022-2023年及2024年1-9月,利德东方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62亿元、8.8亿元、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65.9万元、8381.43万元、8552.57万元 [6] 历史关联交易与业绩表现 - 近年来上市公司与利德东方存在持续关联交易,主要是提供产品原料运输及仓储中转服务,2023-2024年交易额约300万元 [5]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1亿元、22.66亿元、21.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1.61亿元、2.44亿元,连续三年亏损且亏损扩大 [1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5.42亿元同比下降3.62%,归母净利润亏损1538.38万元 [11] 历史收购尝试 - 2018年公司曾尝试以56亿元收购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100%股权,构成"蛇吞象"式关联交易 [10] - 该交易因标的资产会计基础薄弱、缺乏独立性、持续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被证监会否决 [10] - 公司2013年借壳上市后主业变更为钛白粉生产与销售,借壳后业绩先升后降 [9]
证监会换新标,亿万股民叫好
IPO日报· 2025-07-01 09:24
中国证监会换标事件分析 - 证监会更换新logo引发广泛关注 新标识采用开放式"三个V形环抱"结构 被股民解读为"解套"象征 旧logo因封闭结构被戏称为"连环套" [1] - 新标识被赋予"胜利(Victory)""活力(Vitality)""价值(Value)"三重含义 视觉更新被视为监管思路变化的信号 [1][2] 监管改革政策动向 - 推出"1+N"政策体系 以新"国九条"为核心推动系统性改革 增强制度包容性 优化科技企业上市门槛 [3] - 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允许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简化并购重组审核程序至5个工作日 [3] - 实施私募基金锁定期"反向挂钩"机制 投资满48个月锁定期减半 推动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3] 市场现状与改革背景 - A股长期在3000点区间波动 与世界前十大经济体股市表现形成反差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稳住股市" [2][3] - 监管层强化执法力度 暂停转融券业务 建立程序化交易监控制度 对信披造假行为从严追责 [3][4] 改革核心目标 - 建设透明/公开/公平/诚信的资本市场 将保护投资者利益置于核心位置 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4] 注:文档中未提及具体财务数据或百分比变化 故未作相关引用
7月3日,这两家公司告别A股!
IPO日报· 2025-07-01 06:21
鹏博士和*ST龙宇退市情况 - 鹏博士和*ST龙宇股票于6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6月30日交易满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结束,7月3日被终止上市并摘牌 [1] - 摘牌后公司股票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需在摘牌后45个交易日内完成挂牌手续 [1] 退市原因分析 - 鹏博士因2023年财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2024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3] - 鹏博士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均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3] - 鹏博士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重大合同及2012-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等违法行为 [3] - *ST龙宇连续2年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2023年度报告显示会计师无法判断部分应收款、预付款资金的性质和可回收性 [3] - *ST龙宇2024年年报仍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涉及大股东资金占用可回收性、收购预付款款项可回收性等问题 [4] - *ST龙宇2024年度内部控制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关联方款项催收及财务报表编制存在重大缺陷 [4] 2025年A股退市情况统计 - 2025年以来已有14家公司完成退市,其中5家触及面值退市、3家触及市值退市、2家主动申请退市、2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1家被吸收合并、1家触及财务类退市 [6] - 截至6月30日,另有9家公司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其中2家触及重大违法退市、7家触及财务类退市 [7] - 2025年合计23家公司锁定退市结局,其中8家触及财务类退市、5家触及面值退市、4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3家触及市值退市、2家主动申请退市、1家被吸收合并 [8] - 交易类退市和财务类退市为主要退市原因 [9]
节能装备龙头跨界并购,标的曾启动IPO辅导
IPO日报· 2025-07-01 06:21
并购交易概况 - 德固特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浩鲸科技控制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6月30日起停牌,预计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1] - 德固特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收购阿里背景的软件服务商浩鲸科技实现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拓展 [1] 浩鲸科技背景 - 浩鲸科技前身为中兴软创(成立于2003年),2018年被云锋基金通过南京溪软以12.233亿元收购43.66%股权后更名,加速云计算布局 [3][4] - 业务覆盖电信软件、云管软件及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近期推出"三融"端到端智算供给方案并在教育行业试点 [4] - 2023年7月启动上市辅导但未有进展,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 [5] 德固特业务表现 - 公司为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商,拥有137项有效专利(含29项发明专利),2024年营收5.09亿元(+64.21%),归母净利润9671.51万元(+150.15%) [7] - 海外业务占比59.28%(营收3.02亿元),外销毛利率达48.77% [8] 战略意义与行业趋势 - 德固特通过并购实现技术跨界,数字化技术可提升产品设计精准度、优化生产流程及设备智能运维 [8] - 交易反映传统制造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趋势,数字经济背景下跨界整合成为竞争力提升路径 [8] 市场反应 - 截至6月27日收盘,德固特股价报22.27元/股(单日+4.36%),总市值34亿元 [9]
背靠浙江省国资委,这家化工龙头要IPO了
IPO日报· 2025-06-30 14:21
行业概述 - 精细化工产品具有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的特点,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各个领域,是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 [1] 公司IPO计划 - 锦华新材计划在北交所上市,募投项目包括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500吨/年JH-2中试项目、酮肟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等,总投资额7.78亿元 [2] - 公司是国内硅烷交联剂领域的主要企业,2022年业绩波动后明显提升,实控人为浙江省国资委 [2] 市场地位与产品 - 公司是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2021-2024年硅烷交联剂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8.30%、32.29%、37.34% [4] - 硅烷交联剂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终端产品应用于建筑建材、光伏、风电、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4] - 羟胺盐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环保金属萃取剂、抗菌药物等,甲氧胺盐酸盐和乙醛肟也主要用于农药和抗菌药物生产 [4]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53亿元、9.94亿元、11.15亿元、12.39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45亿元、0.78亿元、1.73亿元、2.06亿元 [6] - 毛利率波动较大,2021-2024年分别为34.12%、17.72%、27.65%、27.94% [6] - 2023年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因硅烷交联剂产能增加、下游市场需求增长、原材料价格下降及生产工艺改进 [6] 股东背景与关联交易 - 控股股东为巨化集团(持股82.49%),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国资委(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巨化集团90%股权) [8] - 2021-2024年公司向巨化集团及其关联方采购金额分别为3.06亿元、3.23亿元、2.98亿元、2.66亿元,占同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37.26%、37.52%、35.43% [10]
奇瑞、东风、日产和福特都是客户,这家公司要IPO了!
IPO日报· 2025-06-30 14:21
公司概况 - 镁佳正在冲刺港交所IPO IPO前估值为9 3亿美元 [2] - 2024年公司交付超63万件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 [2] 业务表现 - 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交付量达63万件 反映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快速扩张 [2]
鑫宏业拟募资3亿,毛利率承压
IPO日报· 2025-06-30 14:21
定增募资计划 - 公司拟通过简易程序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亿元 [1]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三大技术项目的研发及产业化 [2] 募投项目详情 - 超融合导体线缆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约2.03亿元,占总投资21,461.50万元的94.41% [2][3] - 大功率充电连接及冷却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5181.59万元,占总投资5481.59万元的94.53% [2][3] - 新一代核电站用特种电缆及电气贯穿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4556.91万元,占总投资4956.91万元的91.93% [2][3] - 三个项目合计投资3.1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亿元 [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实现营收26.48亿元,同比增长32.33% [4] - 2024年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29.61% [4] - 细分产品毛利率全线下滑:新能源汽车线缆减少2.38个百分点,光伏线缆减少3.02个百分点,工业线缆减少5.94个百分点 [4] 项目战略意义 - 超融合导体线缆项目采用铜包钢复合材料技术,可降低铜用量,缓解原材料成本压力 [6][7] - 大功率充电连接项目瞄准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建设周期36个月,契合充电基础设施增长需求 [7] - 公司曾于2023年6月创业板上市,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4.97亿元,超募资金达10.5亿元 [7] 市场反应 - 定增预案公布当日(6月27日),公司股价下跌6.49%,市值跌破50亿元 [8]
资本大佬许达来连投5轮!这家公司成立四年突破100亿!
IPO日报· 2025-06-30 14:21
公司上市申请 - 海拍客于6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1]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推出海拍客平台v1.0 [3] - 成立第二年平台年交易额达10亿元 [2] - 2019年推出自营业务,当年交易额达100亿元 [4] - 2021年推出自有品牌喵小侠,截至2024年底已孵化92个自有品牌,与153家制造商合作 [4] - 2025年5月推出Doctor Jepson品牌产品,商业化15日内销售额突破340万元 [4] - 2024年前四个月自有膳食补充剂品牌收入同比增长85% [4] 商业模式 - 为中小母婴实体店提供平台,连接品牌方和供应商 [5] - 帮助新品牌通过平台和线下门店资源快速进入市场 [5] - 为母婴门店提供顾客管理、促销策划等服务 [6] - 整合全球母婴品牌和工厂货源,赋能线下母婴实体店 [6] 市场表现 - 2024年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交易额达86亿元 [6] - 按2024年交易额计,公司是中国低线市场该领域最大交易及服务平台,市场份额10.1% [6] - 已连接4200家注册卖家,覆盖31个省市区及3000个村县的29万家注册买家 [6] - 2024年平台拥有9.3万名核心买家,平均每名核心买家每月下单11次 [6]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10.32亿元 [6]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43.9%、37.6%和32.5% [6] - 自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占比99.5%以上 [6] - 截至2024年底负债净额20.012亿元,主要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有关 [7] 融资情况 - IPO前完成6轮融资,披露初始投资金额合计1.9359亿美元 [9] - 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复星国际、九州通等 [9] - 顺为资本参与5轮投资 [8] - 2015年A轮融资337万美元 [10] - 2016年B轮融资500万美元 [11] - 2017年B+轮融资2293万美元 [11] - 2018年C轮融资2280万美元 [11] - 2018年C+轮融资2000万美元 [11] - 2019-2020年D轮融资1.1749亿美元 [11] 股东结构 - 创始人兼CEO赵晨通过多种方式控制约42.62%投票权 [13] - 顺为资本为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16.37% [14] 募资用途 - 加强与生态系统中其他参与者合作 [14] - 增强科技能力并完善IT基础设施 [14] - 寻求战略联盟、收购及投资机会 [14] - 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