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镇江援疆助力四师可克达拉市打造产业新高地
新华日报· 2025-09-24 06:52
总投资3024万元的城西创新创业产业园占地6480平方米,包括63间办公室、26间宿舍楼,并配备了餐厅 和门卫室等设施,成为城西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企业研发、办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支持。该项目于2023 年顺利竣工,项目的全部资金均来自镇江对口援疆的专项资金。 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一路向西,车辆行进在一望无际的图开沙漠之中。驱车仅25公 里,路边两栋写有"镇江援建"四个大字的现代化办公楼一定会吸引所有来往人员的注意,这里便是可克 达拉经开区城西创新创业产业园。 "金海生物生产的玉米淀粉产品,正好是我们需要的原料,现在我们两家已经达成了协议,每年玉米淀 粉的供应不少于2万吨。"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正彦说,可克达拉发展前景广阔,未来企业的 全部产线都将从内地转到可克达拉,企业也将在这里建成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制药企业。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如今的可克达拉经开区还有很多像金海生物、普康生物这样的落户企业都在抓紧 建设,争取早日投产,大家用钢铁、水泥和汗水绘就出充满希望的奋斗图景,这里也俨然成为沙漠中崛 起的产业绿洲。 "近年来,可克达拉经开区通过镇江援疆项目和资源的支持,促成了金海生物、 ...
京口区多维度构建青年人才“引育留”新生态
新华日报· 2025-09-24 06:52
从"引才磁场"到"留才乐活圈",京口区正通过精心设计的多维场景,构建起青年人才"近悦远来、加速 成长、安心乐居"的生态闭环。一幅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生动画卷,正在京口徐徐展 开。 夜游江畔音乐会、青年人才特色服务市集、潮流美食地图……一场主题为"人才'镇兴'·青睐京口"的青年 人才城市体验活动,近日在京口区掀起青春热潮。这是京口区精心打造青年人才"引、育、留"全链条场 景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京口区聚焦青年人才需求,着力构建"创业就业有政策、成长成才有平台、城 市生活有温度"的青年友好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青"动能。 构建产才融合的青年适配性。京口区着力解决由学到产转变"痛点",利用政策红利与产业势能的深度绑 定综合塑造"引才磁场",不断增加青年人才的"城市点击量"。金山英才·"金凤凰"专项的升级,使得政策 扶持向青年群体显著倾斜50%;大学生"聚镇"计划、青年人才"归雁"计划用真金白银引才留才,去年以 来为7800余人次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租房补贴等超1700万元。走进高校、带来企业,京口区持续打造 产才"热搜链接"。京口区走出镇江,在山东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设立招才引智"镇江日" ...
谱写新时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镇江篇章
新华日报· 2025-09-24 06:52
□ 鞠丹 徐强 许蓬勃 辛正 九月的镇江大地,田野间稻浪翻滚,岗坡地瓜果飘香,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在希望的田野 上,镇江正在谱写新时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璇说。 "标准化、品牌化,是丁庄葡萄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陈玲说,合作 联社把原来丁庄村的几十个葡萄品牌统一为"丁庄葡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商品标准、统一供货渠 道,从"卖葡萄"跨入"卖标准""卖品牌"时代。今年,"丁庄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目前,镇江已有农业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 理标志4个,这标志着以地理标志保护驱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镇江模式"正在显现成效。地理标志 凭借其强大的溢出效应,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催生了文旅体 验、产品深加工等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更放大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综合价值。 年轻化、知识化,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雁阵 近日,江苏省青年"乡村合伙人"培育行动现场推进暨镇江市"青村合伙"供需对接活动在句容举办。为引 导青年入乡发展,句容市创新推出"6+1"青创集共建合 ...
苏州探路蟹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9-24 06:52
9月26日,一年一度的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仪式将如约而至,首批佩戴新版防伪蟹扣的阳澄湖大闸蟹 将正式上市,为中秋与国庆佳节增添一抹鲜香。 蟹产业是江苏农业经济的特色产业之一,承载着产业升级与农户增收的重要使命。苏州,依托其享誉全 国的"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优势和深厚的产业基础,在蟹产业发展赛道上先行先试,持续擦亮"阳澄湖大 闸蟹"金字招牌,不断探索蟹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助力江苏从"蟹产业大省"向"蟹产业强省"加速迈 进。 革新养殖模式 守护"好水好蟹" pH值8.51、溶解氧19.64mg/L、亚硝酸盐0.03mg/L……在苏州市农发集团旗下苏州市特色农产品发展有 限公司打造的阳澄湖大闸蟹核心示范基地,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苏特农智慧渔业养殖平台",7号塘口 的实时数据一目了然。 "依托这一智慧平台,工作人员远程就能了解塘口情况,精准把握水质变化,实现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控 与智能管理。"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已预设水质阈值,当溶解氧等关键指标触及阈值时,系统 会自动预警,工作人员只需在平台"在线控制"模块,点击对应塘口的增氧设备按钮,即可启动自动化作 业,大幅提升养殖效率。 2025年,苏州出台《2025年阳澄 ...
一古一今双IP出圈!江苏两项成果亮相2025北京文化论坛
新华日报· 2025-09-24 06:44
苏超足球联赛的经济文化影响 - 赛事覆盖江苏全省并辐射全国 516名参赛选手中337人为业余球员 业余球员比例超过65% [1] - 单场上座人数超6万人 总观赛人数破167万人次 创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赛人数纪录 [1] - 通过造梗玩梗 文艺创作 拉歌斗诗等多元传播形式实现破圈传播 全网话题阅读量破563亿次 [1] - 串联全省50余条文旅线路 打造570余个第二现场及2800多项特色活动 推出1800多条惠民措施 [1] - 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域多场景消费 产生超380亿元营收 商业价值持续攀升 [1] 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 - 项目由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牵头 聚焦中华古城保护数字图谱集成等重大工程 [2] - 为近3000个中华古城进行数字复原和保护区划定 创新全球人类历史聚落遗产传承保护方法 [2] - 多学科团队系统采集历史遥感影像 编绘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古城历史卫星影像地图 [2] - 截至今年3月 团队40多人完成陕西河南江苏三省全域历史遥感影像处理 查阅文献并实地测绘 [2] - 完成近500个县(市、区)的老城历史影像地图编绘 生成历史影像地图1300多幅 [2] 北京文化论坛的行业聚焦 - 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设置主论坛 6场平行论坛及20余场专业沙龙 [3] - 约800名中外嘉宾齐聚 聚焦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 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等核心议题 [3] - 重点讨论视听产业融合破圈 新科技提升公共文化品质 网络文化创新发展等行业方向 [3]
徐州积极织就“参保网” 加强居民医疗保障
新华日报· 2025-09-24 00:22
政策普惠提高参保扩面的"温度"。参保扩面,不仅让人"进来",还要把人"留住"。徐州通过政策创 新,增强医保吸引力。为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徐州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参 加职工医保,缴费比例在单位职工缴费比例基础上降低1个百分点。执行"医保家庭共济"政策,职工医 保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支付家庭成员城乡居民参保费用、就医费用,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增强了 个人参保获得感。此外,还对困难群体实行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对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 等给予定额资助,全市困难群体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地方财政已为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低 保对象、重残人员等困难群体资助参保费用超过亿元,确保其无后顾之忧。 截至8月21日,徐州职工医保参保199.56万人,较上年底增加1.68万人,占比较上年底增加0.52个百 分点。截至7月,徐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918万,基本实现常住人口应保尽保。 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近年来,徐州医保部门创新工作方法,深入群众、 精准动员、优化服务,参保扩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市民被纳入医保"安全网",获得健康保 障。 数据赋能提高参保扩面的 ...
江苏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出行体验促进月启动
新华日报· 2025-09-23 23:56
当天上午,苏州市"夏圩站"公交站、地铁站,地铁8号线等交通连接线上,出现了一群特殊的"体验 官"。他们是"无障碍出行体验督导团",成员有省残联和苏州市残联、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老龄 办等部门负责人,苏州市公交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残疾人、老年人代表和专家。 从站点建设、车辆设施、信息交互、出行服务等方面,"体验官"们细致感受无障碍公交车、无障碍网约 车等服务的便利度和优缺点。大家共同督导查找问题,提出合理化可行性建议,促进无障碍服务的供需 对接、良性互动。 据悉,截至2024年末,全省共有残疾人479.3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2175万。此次体验促进月活动 由省残联、省交通运输厅、省住建厅、省老龄办联合组织,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主题为"畅享公 共交通,有爱无碍出行"。省市县三级联动,将重点对连接大型社区、医院、商超以及残疾人、老年人 集中活动场所的主要公交线路站点(公交站、地铁站等)、交通工具(公共汽电车、地铁等)无障碍设 施建设与使用情况,开展针对性体验督导,促进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服务水平提升,让更多残疾人、老 年人走出家门,共享美好生活。 9月23日,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两周 ...
南大“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在京发布
新华日报· 2025-09-23 23:45
本报讯 (记者 徐宁) 9月23日晚,在2025北京文化(000802)论坛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现场,南京 大学"中华古城数字图谱集成"工程发布。该工程依托南京大学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以跨学科的数 智方法赋能古城保护,通过建立中华古城历史影像平台、中华古城保护区识别平台等平台,为世界提供 古城文化资源保护的"中国标准"与"中国方案"。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华文明数智创新实验室主任陈云松表示,"我们当以科技赋能为引擎,以数智 融合为路径,探索文明传承的'中国范式',为全球人类历史聚落遗产的保护贡献东方智慧。" 工程还发起"古城守护者"社会实践活动。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静介绍,活动以小卫星、无人机为 核心技术手段,建立立体的古城保护方案。"工程已开始投入使用,目前正在配合国家文物局第四次不 可移动文物普查开展相关的古城文物调研工作。"陈静说。 据介绍,作为首个覆盖国内几乎全部古城、地理信息配准的古今影像库,该工程建立了中华古城数智复 原"采—智—模"的技术路径,全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古城基因、开展智能修复,构建了代表性古城 的3D多模态数据库。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告诉记者,工程通过对全 ...
江苏公安机关出台16条举措助力提振消费新车上牌、出入境办证更便利了
新华日报· 2025-09-23 23:42
针对消费旅游"停车难",在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前提下,《举措》明确,我省公安机关 将合理启用4000条夜间临时停车路段,通过非主干道限时停车、开放内部停车等,满足群众夜间消费停 车需求;针对紧急出境"办证难",开设出入境业务办理"潮汐窗口",为外国人和"学生族""上班族"提供 出入境证件延时办、夜间办、周末办、专场办等特色服务。同时加开"警企直通车",依法依规为企业商 务人员紧急出国(境)考察、业务洽谈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和批量备案服务;针对学校、医 院、商场、景区"通行难"等问题,推行交通堵点"微治理",明确首违警告、轻微免罚适用情形。聚焦助 力旅游经济,全省将加快推进酒店入住等实名登记场景电子身份证试点应用。公安机关将运用搭载AI 识别系统的无人机开展低空治安巡查、交通违法信息捕捉、重大活动安全保障等,保障低空经济发展安 全。 在进一步便捷企业群众办事方面,我省将进一步推行公安政务"一起办"、做优公安证件"便捷办"、 推广公安拍照"一起办"、探索公安交管"跨域办"等,推动办事流程优化、办事材料简化。今后群众在办 理"更正出生日期"后,"改身份证号码""重新办身份证""重新办驾驶证"等业务 ...
“苏韵伊情”润天山——“五大工程”绘就江苏援伊共富新图景
新华日报· 2025-09-23 23:33
伊犁河谷的风,携着江南的温润;天山脚下的路,连着江苏的深情。自2023年以来,江苏省对口支 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简称"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以"苏韵伊情"为纽带,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主线,统筹推进产业引导、教卫提质、干部培训、文化润心、民族交融五大工程,累计投入援疆 资金63.53亿元、实施项目401个,让"双向协作、全域协作、战略协作"的援疆实践,在伊犁州直和兵团 四师、七师大地结出累累硕果。 产业引导工程"输血"更"造血",激活伊犁发展新动能 "以前总担心离家远照顾不了老人孩子,现在在县城的纺织厂上班,每月能挣4000多元,活儿不累 还稳定,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伊宁县纺织产业园内,维吾尔族女工古丽米热·麦麦提一边熟练地操作 着纺织机械,一边笑着向记者算起"幸福账"。在这座由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和南通工作组重点打造的援 伊产业园区,像古丽米热这样的少数民族员工占比超过60%,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民生愿景。 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将产业援疆作为推动伊犁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023年 以来,江苏在伊60多家制造业企业已吸纳就业9031人,其中少数民族群众5700多人;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