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

搜索文档
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大会在南京举办
人民日报· 2025-09-28 20:16
行业活动 - 中国建筑业协会指导的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大会在江苏南京举办 [1] - 大会聚焦好房子 城市更新 科创产业三大领域 [1] - 集中展示百余项建筑科技创新产品 [1] 会议议题 - 围绕智能建造 智能设计 产学研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 [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布城市更新 智能建造 绿色低碳三大科技创新产业解决方案 [1] 展览展示 - 会议设置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展览会 [1] - 展示建筑工业化 智能建造 绿色低碳 数字产业 新型建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1]
新华财经|借力“产学研”合作 道恩集团做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新华社· 2025-09-28 12:02
公司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围绕高分子新材料、钛、化工装备等产业链研发创新 2024年集团营收达479.6亿元 成功跻身2025年中国企业500强 [1] - 高性能动态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氢化丁腈橡胶(HNBR)、轮胎用高气体阻隔层新型热塑性弹性体(DVA)、高端共聚酯(PETG/PCTG)等新材料产品技术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旺盛、产品效益好 [2] - 研发光照射后变色的弹性新材料 可用于仿生机器人模拟人类皮肤表情 [1]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构建"1+2+4+12"研发体系布局 深化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 [4] - 形成塑化改性、动态硫化、酯化合成、氢化反应四大技术平台 其中PCT/PCTG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HNBR实现进口替代 [6] - 2024年研发投入2.61亿元同比增长40.99% 占营业收入4.93%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7.98% [8] 具体技术突破历程 - 2002年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启动TPV项目 突破万吨级TPV制备关键工艺 [4] - 2009年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攻关高效催化剂与催化加氢工艺 2019年6月实现HNBR产业化 [4] - 动态硫化平台研发的DVA产品可降低轮胎气体阻隔层厚度 提升气密性与持久性 即将完成路跑测试 [8] 新兴市场应用拓展 - TPV产品已应用于汽车交通、家电通信、医疗卫生、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 [6] - 2025年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研发聚碳酸酯材料 凭借轻量化特性、抗冲击性和高强度性能成为低空飞行器制造理想选择 [5] 区域产业支持环境 - 所在地龙口市连续六年获评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2025年县域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七位 [9] - 当地政府从财政、金融、人才等多维度支持企业发展 对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定制扶持方案 [9]
【财经分析】借力“产学研”合作道恩集团做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8 08:04
公司业绩与规模 - 2024年集团营收达479.6亿元 成功跻身2025年中国企业500强 [1] - 2024年道恩股份研发投入约2.61亿元 同比增长40.99% 占营业收入比例4.93% [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14亿元 同比增长17.98% [8] 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 - 构建"1+2+4+12"研发体系布局 深化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 [3] - 成功打造塑化改性、动态硫化、酯化合成、氢化反应四大技术平台 [5] - 研究总院和创新中心研究未来5至10年可能用到的新技术新材料 [8] 核心产品与突破 - TPV产品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万吨级制备关键工艺技术突破 [3] - HNBR产品于2019年6月实现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 [3] - PCT/PCTG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HNBR实现进口替代 [5] - 聚碳酸酯材料成为低空飞行器制造的理想选择 [4] 产品应用领域 - TPV产品应用于汽车交通、家电通信、医疗卫生、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 [5] - DVA产品用于轮胎气体阻隔层替换升级 可降低气体阻隔层厚度并提升轮胎性能 [8] - 弹性新材料可用于仿生机器人模拟人类皮肤 [1] 产学研合作成果 - 2002年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启动TPV项目研发 [3] - 2009年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研发高效催化剂和高效催化加氢工艺 [3] - 2025年与西安交通大学深化低空经济领域合作 [4] 区域发展环境 - 龙口市连续六年被评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9] - 龙口县域综合实力位居2025赛迪百强县全国第七位 [9] - 龙口市从财政、金融、人才等多维度支持企业发展 对新材料重大项目"一事一议" [9]
苏州首份乡镇招商白皮书发布
苏州日报· 2025-09-28 00:41
招商引资成果 - 2022至2024年累计招引企业2144家 其中制造业企业764家 亿元以上签约项目88个 总投资额332亿元[1] - 累计盘活低效产业用地1120亩 新增工业载体超过236万平方米[1] - 累计引入创新型企业1120家 落地优质人才项目69个[3] 产业转型升级 - 主导产业方向为机器人加智能制造 成功吸引三环集团华东研发制造总部 奥普特机器视觉华东总部等链主企业落户[1] - 通过筑峰强链培育计划培育本土企业 绿的谐波成为全球谐波减速器领域领军者 全球市场份额第二[2] - 骏创科技等传统企业转型为新能源汽车部件供应商 实现高速增长[2] 创新生态建设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50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瞪羚企业总数增至30家[2] - 首创区镇村级资产加专业运营模式 升级29个老旧工业区为科技产业园[2] - 联合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等高校搭建产学研平台 促成技术转化项目47项[2] 政务服务优化 - 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联动12个职能部门 推行五位一体服务模式[3] - 项目平均落地周期缩短40%以上 高压线迁移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2个月[3] - 各类领军人才总数从127人次增至201人次 增幅58%[3]
林芝墨脱茶业引入智能化生产体系——高原“金叶子”茶香飘万里
经济日报· 2025-09-26 21:49
林芝墨脱茶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坐落在重峦叠嶂、云雾缭绕的群山之间。走进公司的生产车间, 记者看到去年刚启用的生产线上,智能机械臂正精准完成萎凋、揉捻、发酵等工序,每一片茶叶都在恒 温恒湿的环境中完美蜕变。屏幕上实时显示各项生产参数,物联网系统也让传统制茶工艺在科技赋能下 焕发新的生机。 茶厂负责人金霄云介绍,这是西藏首批全自动智能茶叶加工流水生产线,涵盖红茶、绿茶、白茶、藏黑 茶四大类茶叶加工及精细包装,有效提升了公司及西藏茶产业的整体生产水平。 自2014年成立后,林芝墨脱茶业有限公司累计投资超过3亿元,建成集茶叶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体 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体系。在科技创新方面,公司引入智能化生产体系,并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 研合作,构建起产研互动、协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总经理德吉卓嘎介绍,公司与科研院校签订 合作协议,建立"西藏墨脱永根科技站",聚焦茶果种质资源、育种技术、产能提升等方面的研发创新。 同时引进新技术,培养本地技术力量,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林芝墨脱茶业有限公司聚焦茶叶加工工艺提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为解决加工特定环节难题,成功研 发出茶叶泡青揉捻加工设备、茶叶加工挤压 ...
港教大54名学者入选2025年“全球顶尖2%科学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5:09
中新网香港9月26日电 香港教育大学(简称"港教大")26日宣布,共有54名学者获列入美国斯坦福大学 2025年"全球顶尖2%科学家"排行榜,较去年增加5人,展现该校学者研究实力持续提升,并在国际学术 界获得高度认可。 获列入名单的港教大学者涵盖18个不同专业领域,其中28位属教育范畴,彰显该校在教育领域的领先地 位。其他入选学者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暨语言学、环境科学、音乐、人工智能及影像处理、林业学等不 同学科,反映该校在多元研究领域亦有深厚实力与创新能力。 港教大表示,一直致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并积极转化研究成果以造福社会。大学重视多元化学术成果, 包括发表期刊论文、出版书籍和创作、推动知识转移、参与政策制订、促进教与学的学术研究,以及鼓 励教育创新等。(完) 图为香港教育大学资料图。 (香港教育大学供图) ...
园区搭台 企业唱戏:食品产业园三措并举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食品网· 2025-09-25 10:05
一是精准搭建融资平台,破解企业资金难题。今年以来,食品产业园聚焦企业融资需求,构建"线上 +线下"双轨对接机制。一方面,通过举办政金企对接会,邀请多家银行、担保机构等金融主体参会, 通过政策解读、需求匹配,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直接沟通桥梁;另一方面,联合合作银行深入园区有 融资需求的企业开展实地走访,结合企业生产规模、发展规划等实际情况,"一企一策"定制个性化融资 方案,有效降低企业融资门槛,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赋能企业技术创新。为推动企业突破技术瓶颈、紧跟行业趋势,食品产业园积极 链接高校科研资源,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今年5月,组织园区优秀企业家赴江南大学开展为期一 周的专题研修,围绕现代食品产业前沿技术、精细化管理模式、市场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助 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此外,食品产业园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成立"健康金乡"大健康产业研究实验 室,目前已推动实验室与园区企业康富森展开深度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三是主动搭建展示平台,拓宽企业市场空间。为帮助企业打开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由园区出资搭建 专属展台,积极组织园区企业参与各类高水平展会。今年以来,已 ...
盈趣科技:公司一直十分注重与国内科研院所和重点院校的产学研合作
证券日报· 2025-09-25 08:08
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集美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及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2] - 合作涵盖博士后人才培养 国际交流合作 物联网创新技术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前沿技术等领域 [2] - 公司长期高度重视与国内科研院所和重点院校的产学研协同发展 [2]
通辽市“科技助企行动”多维度赋能企业创新
内蒙古日报· 2025-09-24 03:58
9月22日记者从通辽市科技局获悉,2025年以来,通辽市深入开展"科技助企行动",通过整合各类 科技资源,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截至目前,累计兑现奖补资金1102.9万 元,帮助62家企业缓解了研发资金压力;促成15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为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通辽市科技局组织专业服务团深入全市9个旗县市区的200余家企业,开展 政策宣讲和咨询服务,重点解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平台奖补等惠企政策,帮 助企业规范研发费用归集方式和研发活动管理模式,确保企业享受到优惠政策。在专业服务团的动员和 政策指导下,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数量达215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53家,均创历史新高。其中, 内蒙古蒙古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待正式获批后,预计每年可享受税收减免 近800万元。 针对企业引才难、留才难的问题,通辽市科技局征集企业人才需求,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 中选聘企业科技特派员142名,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19项、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4项,为企业高质量发 展和技术突破提供了人才支撑。 产学研合作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的重要 ...
海利得与东华大学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共促新材料产业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1:03
校企合作动态 - 海利得与东华大学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新阶段 [1] - 东华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在纺织材料领域拥有深厚学术积累与科研实力 [3] - 海利得为全球领先产业用新材料研发制造企业 在车用安全/广告材料/高端纤维领域具备卓越产业化能力与市场优势 [3] 合作战略意义 - 联合创新中心实现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 [3] - 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3] - 助力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并培育科研与产业双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 公司发展布局 - 海利得以联合创新中心为契机深化产学研合作 [3] - 加速向科技型企业转型 [3] - 携手东华大学共促纺织新材料产业发展并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