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飞机
icon
搜索文档
金信基金杨超:构建四维投资框架 看好芯片和大飞机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09-21 15:28
金信基金杨超:构建四维投资框架 看好芯片和大飞机方向 ◎记者 赵明超 过去几个月来,市场稳步上行。接下来行情将如何演绎?站在当前时点,看好哪些投资机会?金信基金 研究总监杨超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市场估值仍在合理水平,低利率环境有望推动更多资 金流向权益市场。在中国科技产业竞争力快速提升的背景下,看好科技板块后市机会,尤其是国产芯片 和国产大飞机。 杨超构建了周期、成长、主题、市场风格四大维度的投资框架,从精选阿尔法角度出发,在全市场精选 行业及个股配置。 具体来看,周期维度是投资框架的基石,成长维度解决的是投资空间问题,主题和市场风格维度则是帮 助提升投资效率。"如果选择的板块既能处于周期底部拐点,又能与市场热点主题和风格契合,收益空 间会更大,投资体验也会更好。"杨超说。 杨超表示,在投资组合中,不会主观设定各要素的占比比例,而是根据不同市场环境动态调整。"在市 场比较弱、风险偏好低的时候,周期底部因素的权重会更高一些;如果市场较好,可能会对成长性、主 题热点给的权重更高。"杨超说。 在杨超看来,在左侧逆向布局并非"盲目抄底",须综合平衡"时间成本"与"收益空间",左侧布局要找短 期盈利有改善迹 ...
陕西西安: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科技日报· 2025-09-19 03:13
科技日报讯(记者王禹涵)9月16日,记者从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 7月,西安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4.7个、2.1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 市中排名第二。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婷介绍,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重点产业 链群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引擎。 刘婷介绍,西安围绕大飞机、光伏、乘用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等10条重点产业链群,以"链式思维"推 动产业协同和创新融合发展。今年前7个月,重点产业链群规上企业总产值增长13.8%,占全市规上工 业总产值比重达86.2%。其中,光伏、乘用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增速领先,分别增长65.2%和 33.1%。 作为西安的航空产业核心承载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在大飞机产业链建设中表现突 出。"我们首次创立西安市与中国商飞区域合作新模式,召开大飞机规模化西安区域动员会,并协助21 家企业进入商飞供应链体系。"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杜崇壮说,阎良区聚 焦"组织引领、龙头带动、创新驱动",推动大飞机产业链深度融合。2024年,全区航空产业总产值已突 破400亿元,正在全力打造全国大飞 ...
重磅文件定调!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一财经· 2025-08-29 15:02
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战略 - 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构建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体系 支持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5] - 加强城市群内产业链协作 优化产业分工和空间联系 发展壮大现代化都市圈 推进同城化发展 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5] - 中心城市 都市圈 城市群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 中心城市创新能力强 周边地区提供劳动力和制造业 城市群形成产业配套和紧密协作 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6] 超大特大城市发展重点 - 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 做强做精核心功能 控制规模 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提升全球高端生产要素配置能力 [7] - 支持布局科技创新平台基地 提升原创性 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有条件的省份培育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 [7] - 超大城市有7座(上海 北京 深圳 重庆 广州 成都 天津) 特大城市有15座(武汉 东莞 西安等) 科技驱动成为中心城市发展关键 [8][9] 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 城市群 都市圈内部高铁 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有较大增长空间 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长223.8公里 总投资670.97亿元 [7] - 广深第二高铁南延线启动规划建设方案预研招标 预计与港深西部铁路协同 成渝中线高铁已全线动工 [7] 中小城市与县城发展策略 - 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 动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和公共服务供给 稳慎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11] -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 推动人口持续流出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 支持边境城镇增强稳边固边能力 [11] - 2024年全国GDP千亿县数量增至62个 GDP超2000亿县10个 超3000亿县5个(昆山 江阴 张家港 常熟 晋江) 昆山和江阴GDP超5000亿 [11] 超级县镇人口与产业集聚 - 全国有6个GDP总量突破千亿元的镇级单位(千亿镇) 另有10多个超级镇GDP超500亿元 [11] - 广东有21个超级镇人口超30万人 其中9个镇常住人口超50万人 江苏玉山镇和杨舍镇常住人口均超50万人 [12] - 适时调整扩大经济规模大 人口增长快的县级市和特大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12] 人口小县机构改革 - 县域人口差异显著 546个县域常住人口在20万人以下 其中246个县域少于10万人 [12] - 山西推进人口小县机构改革 通过"大部制" 扁平化改革降低机构 编制 人员数量 提升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13][14]
重磅文件定调!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一财经· 2025-08-29 13:03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 主的阶段。 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下称"意见")提到,我国正处于城 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在 此背景下,《意见》擘画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未来蓝图。 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 根据《解放日报》报道,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横跨大飞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高 端装备等前沿领域;一辆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能在4小时车程内实现全部配套……前不久,长三角先 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揭牌。一个以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耦合为显著特征的世界级产业共同体,正 在长三角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加速成型。以大飞机产业为例,南京专注于燃油系统研发,杭州承担中 机身装配重任,合肥则在氧气系统国产化方面取得突破,400公里半径内集聚了全国超1/3的装机配套供 应商。这种"研发在上海、制造在周边、服务在长三角"的分工模式,使得大飞机的国产化率从项目启动 时的10%大幅提升至如今的60%。 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也是当前我国增加投资的重要空间。 ...
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维护产业安全(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8-28 22:38
产业安全战略核心 - 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 需通过增强产业韧性 提高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来维护产业发展质量 [1] 产业规模扩张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 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2] - 高速动车组从引进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复兴号"商用仅用13年 大飞机等装备制造实现重大突破 [2] - 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量子通信等领域持续取得新成果 [2] - 需保持工业和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基本稳定以巩固规模优势 [2] 产业结构升级 - 低水平重复投资会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和内卷式竞争 危害产业安全 [3] - 提升数字化水平:深圳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近5万亿元 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约1/3 [3] - 推动绿色低碳化: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建设零碳工厂和园区 壮大绿色产品供给 [3] - 发展先进产业集群:已建成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覆盖重点产业链 [3] 产业韧性建设 - 需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增强技术韧性 构建多元供应体系增强供应链韧性 [4] - 推广"链长+链主+隐形冠军"协同模式增强组织韧性 实施风险监测预警增强治理韧性 [4] 科技创新突破 - 重点支持"从0到1"原始创新 加强传统基础领域技术沉淀 保障研发投入长期性 [4] - 在量子计算 类脑智能 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建设重大创新基础设施 改变前沿技术供给不足局面 [4] - 推动"从1到100"科技成果转化 结合现有技术和产业优势 [4] 对外开放深化 - 对外投资和全球产能布局加快 与"一带一路"国家产业链关联紧密 [5] -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在数据流动 政府采购 知识产权领域开展压力测试 [5] - 压缩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优化新兴产业监管 共建新能源 人工智能等跨国合作平台 [5]
7月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央视网· 2025-08-17 12:26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7月份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 多数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1]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增长面达85.4% [3] 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 - 电子 电气机械 汽车等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6.4% [3] - 装备制造业继续发挥工业生产"压舱石"作用 [3]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表现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 [5]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29.7% [5] - 铁路机车产量增长1.5倍 [5]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模拟芯片产量增长29.8% [7] - 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24.2% [7] -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增长21.4% [7] 机器人产业增长 - 机器人减速器产量增长48% [7]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4% [7] -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2.8% [7]
【奋楫前行•强国建设新高度】制造业由大到强攀高向优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08:43
制造业规模优势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每年超过30万亿元[2]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 - 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 产业体系最完整[2] 企业创新能力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 较2020年增长1.7倍[4] - 570家以上工业企业进入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占比近25%[4]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前十企业中含4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 - 集成电路年产量较"十三五"末增长72.6% 增加约1900亿块[5] 重大技术成果 - 5G通信设备 复兴号动车组 光伏发电装备 大飞机 大型LNG船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4] - 高铁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实现新突破[5] - 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5] 产业结构升级 - 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33.7%提升至2024年34.6%[6] - 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15.1%上升至16.3%[6] - 工业机器人密度从2020年246台/万人提升至2023年470台/万人[6] - 全球灯塔工厂达189家 其中中国79家居全球首位[7] 绿色制造转型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 产值占比约20%[7]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较2020年增长9.4倍[7]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8] -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等领域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显著提升[8] - 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取得前沿成果[8]
【奋楫前行 强国建设新高度】制造业由大到强攀高向优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08:35
制造业规模优势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每年超过30万亿元[2]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 - 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 产业体系最完整[2] 企业创新能力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 较2020年增长1.7倍[4] - 570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占比近25%[4]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前十企业中有4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 - 集成电路年产量较"十三五"末增长72.6% 增加约1900亿块[5] 重大技术成果 - 5G通信设备 复兴号动车组 光伏发电装备实现世界领先[4] - 大飞机 大型LNG船等重大标志性成果涌现[4] - 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5] - 高铁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取得新突破[5] 产业结构升级 - 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33.7%提升至2024年34.6%[6] - 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15.1%上升至16.3%[6] - 工业机器人密度从2020年246台/万人提升至2023年470台/万人[6] - 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中国占79家居全球首位[7] 绿色转型进展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 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约20%[7]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较2020年增长9.4倍[7]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8] -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等领域竞争力显著提升[8] - 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前沿成果[8] - 开源社区 创新平台等新型研发组织快速发展[9]
方正富邦基金:军工板块回调是上车机会吗?
中国经济网· 2025-08-13 06:15
板块近期表现 - 国防军工板块8月12日调整 截稿时跌幅达1.2% [1] - 军工指数近三年首次实现月线三连阳 [1] -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8月11日期间国防军工指数大涨43.12% 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24.12% [1] 业绩表现 - 120家军工行业上市公司中37家披露2025H1业绩预告 [1] - 14家上市公司预告业绩为正且实现同比增长 [1] - 军工板块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2021年后连年下滑 但中报显示业绩拐点已现 [1] 短期催化因素 - 2025年阅兵对板块行情形成利好 [2] - 2015年阅兵行情期间军工板块区间最大绝对收益84.8% 最大超额收益62.6% [2] - 2015年全年军工指数绝对收益28.5% 超额收益19.1% [2] 长期发展逻辑 - "十四五"计划进入最后一年 行业扰动因素基本消除 [5] - 下游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 2027年建设目标迫在眉睫 [5] - 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050年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5] - 新域新质领域受关注 包括无人机、机器狗、大飞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方向 [5]
方正富邦基金:军工股爆发 昙花一现还是长线逻辑?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00:49
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8月5日军工板块延续强势 长城军工触及涨停 北方长龙涨超8% 科思科技涨超10% 多只个股跟涨[1] - 军工板块在地缘事件及阅兵等短期事件催化下持续走强 历史数据显示阅兵事件驱动下军工板块较沪深300有超额收益[1] 行业驱动因素 - 军工板块处于"三重利好"共振期:政策层面央企重组加速释放深化改革信号 资金层面军费投入连续多年稳步增长 周期层面"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在即[1] - 全球军贸市场快速发展 2022年全球军贸指数同比增长19.37%[2] - 国防预算稳步增长 但较部分发达国家仍有较大上涨空间[3] 企业业绩与需求 - 核心军工企业中报业绩亮眼 航天科技利润增长1628%-2315% 高德红外净利润增长734%-957%[2] - 2025年上半年订单公告等催化剂有望持续兑现[2] - 下游需求呈恢复性增长 2027年建设目标及2035/2050年中长期目标提供明确指引[3] 重点发展方向 - 行业产能结构逐步优化 安全边际高且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3] - 新域新质领域受关注 包括大飞机 低空经济 商业航天 无人机 机器狗等方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