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搜索文档
曹德旺被指“做慈善很慷慨,但对员工比较苛刻”,本人回应
人民日报· 2025-10-10 01:30
答:我国已有三四千所大学,再多一所类似的意义不太大。我办这所大学,不是为了争名夺利,也不是要 办一所平凡的学校,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企业家精神来做这件事。我认为教育是事业而非产业,期待能培养 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才。 0:00 / 8:08 就近期舆论关注热点,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曹德旺,了解他的办学初衷、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期待能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才" 问:今年9月,福耀科技大学迎来首批本科生。您为什么要创办一所非营利的民办大学?您的初衷和期待 是什么? 问:您总共投入了多少资金?政府投入了多少? 答:我向社会公告要捐款100亿元,到今年8月31日,已经花了43亿元左右。政府无偿划拨了校园土地,每 年还会给经费支持。此外,社会捐赠1亿多元。目前,学校日常费用开支由河仁慈善基金会支付,将来会 付满100亿元。 问:福耀科技大学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 答:学校建成后,我们交给王树国校长。我最聪明的选择,不是办学校、盖学校,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 的事,对王校长充分授权,由他带领团队负责招生、教学、管理等工作。 曹德旺(左一)接受专访。 问:我们看到校园环境很美 ...
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老人孩子的看护有了新选择”
人民日报· 2025-10-10 01:17
如何推进社区里的"幼有所育"? 牡丹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60多栋老楼里住着3000多户居民。养老、带娃等难题一度困扰着大 伙。"以前,社区活动空间有限,孩子们没地去,老人们也闷得慌。"吴云回忆。 近年来,牡丹社区将废弃锅炉房拆改翻新,建起党群服务中心,推动"一老一幼"服务 向"精"向"细"升级。 如何实现家门口的"老有所养"? "社区开办了幸福长者食堂,还有日间照料室、康复理疗室。"王晖介绍,社区养老服务进一步 向"品质提升"迈进,例如为孤寡老人配备智能手环,一旦健康数据出现异常,社区能够第一时间响应;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兴趣社交活动,让老人们不仅"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乐"。 八月十五中秋节,午后树影洒落在辽宁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3岁的居民吴云牵着 10岁的孙子马梓豪来到这里。 "奶奶,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做月饼、做花灯。"马梓豪向幸福教育课堂跑去,吴云则转身走进旁边的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室内,吴云戴上脑力测试设备,坐在电脑前逐题作答。 "这是社区联合专业团队打造的'珠算启智·健康银龄'活动。"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说,后续将开设 珠心算课程,帮助老年人锻炼脑力。 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 ...
租车自驾游 消费新需求
人民日报· 2025-10-10 01:03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租车出行量同比增长18% 租车自驾游 消费新需求(大数据观察)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4.33亿人次,其中,自驾出 行人数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 日益受到青睐的自驾游,带动租车市场不断升温。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汽车租赁行业日均租车65 万辆,高峰期单日租车超70万辆,租车出行量同比增长18%,租车自驾游已成为假期出行的重要方式。 租车自驾游为何风靡假期?汽车租赁行业如何进一步健康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租车市场活跃 用户需求多元 "一路游、一路看,更自由自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95后上海白领林晓雨跟男友决定租车,来一场 川西自驾游。 乘高铁抵达四川成都东站,两人前往站内的神州租车网点自助取车。"提前一个月,在APP上选好了心 仪的车型。取车不到10分钟,就能开车上路了。"林晓雨介绍。 一路上,两人途经特色集市,就临时小憩、逛街购物;适逢日落金山,便把车停好,欣赏美景、打卡拍 照……"租车自驾,能随时随地发现风景、享受乐趣。"林晓雨说。 在浙江宁波,短途周边游同样火热。航班一落地,王德盛老两口就在栎社国际机场取到了提前租赁的车 辆,驶往东钱湖 ...
点亮夜间经济 提升消费体验
人民日报· 2025-10-10 01:03
超过一半的城市消费发生在夜间,山城重庆—— 点亮夜间经济 提升消费体验(人民眼·提振消费) 当灯光在洪崖洞的飞檐渐次亮起、千厮门大桥五光十色的倒影坠入嘉陵江波心,重庆,这座长江、嘉陵 江交汇的山水之城,反而更加热闹——来自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超过一半 的城市消费发生在夜间。 夜间经济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居民生活,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 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发展夜间文旅经济"。 培育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重庆的探索由来已久,迄今已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5个。今 年初,"夜间经济"被写入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不夜重庆"是怎样点亮的?这里的夜间经济有哪些新变化?国庆、中秋假期,记者在重庆探访。 载体之变 从特定商圈到特色街巷,引入"非标商业",打造"高颜值"地标场景 夜幕垂下,临崖步道上,一盏盏红色灯笼次第亮起,与迎风招展的国旗交相辉映。光影从山脚蔓延至山 顶,勾勒出节日的轮廓。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渝中区山城巷每晚都游人如织。 曾经,因为年久失修,这里的许多建筑屋面漏水、管网不畅,不少居民搬离。即便与 ...
反“内卷”需要增量思维
人民日报· 2025-10-10 00:55
行业“内卷式”竞争现象 - 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商、外卖等领域均出现过度压低价格的“内卷式”竞争问题 [1] - “内卷式”竞争是微观主体理性选择汇聚成宏观非理性现象的典型“合成谬误”,反映市场失灵和地方政府不当干预问题 [1] 光伏行业现状与原因 - 上半年近半数中国光伏企业实现同比减亏或净利润增长,但行业盈利拐点尚未到来 [1] - 过去一些地方以融资、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吸引项目,部分企业以“价格战”开拓市场,导致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和供需失衡 [1] 政府引导与政策作用 - 中央层面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2] - 主管部门约谈相关企业,引导市场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例如要求企业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 [2] 企业破局路径:科技创新 - 企业需通过差异化竞争、品质化提升开拓增量蓝海,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从“拼消耗”转向“拼创新” [2][3] - 隆基绿能背接触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创造世界晶硅组件效率新纪录,其新产品二代组件上半年出货量达4吉瓦,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中国光伏行业从“三头在外”发展到产业规模、生产制造和技术水平“三个世界第一”,证明科技创新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3] 全球化市场拓展 - 过去10年全球光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5.8%,但在全球能源总量中占比仍低,预示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潜力巨大 [4] - 推动产品出口、企业出海是拓展增量的有效路径,应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走向全球 [4] 企业家思维转变 - 企业需处理好几对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拒绝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个体与整体关系,追求“水大鱼大”的多赢;内部与外部关系,对内向创新要价值增量,对外向全球要市场增量 [4]
为全球气候治理合作注入更多正能量
人民日报· 2025-10-10 00:51
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核心观点 - 中国宣布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出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的绝对量减排目标,标志着碳排放从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的重大跨越 [1][2] - 目标体系为“1+3+3”一揽子方案,包含1个总量减排目标、3个量化指标和3个定性指标,系统性构建了涵盖能源转型、产业转型和政策创新的行动纲领 [2][3] - 此次目标是基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统筹发展与减排后制定的,将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并彰显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作用 [2][4] 量化目标与指标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 [1][2]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1][2][4] -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1][2] - 中国已提前完成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目标 [4] 定性目标与方向 -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1][2]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1][2] - 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1][2] 政策与市场机制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实现了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的有效管控 [5] - 全国碳市场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5] 现有基础与进展 - 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4] - 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全球提供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 [4] - 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近10年来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 [4] - 2024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8% [4] 行业影响与转型路径 - 新一轮目标涵盖了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林业等部门,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经济环节 [3] - 目标首次将甲烷、氧化亚氮、含氟气体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纳入总量控制范围 [3] - 需要加快能源转型,提升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比重,并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促进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 [7]
两个万亿度,折射经济增长新动能
人民日报· 2025-10-10 00:42
我国月度用电量连续突破万亿千瓦时,为全球首次—— 两个万亿度,折射经济增长新动能(经济新方位)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风向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 增长5.0%。这是继今年7月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之后,再度破万亿,在全球也属首次。 "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由乌东德、白鹤滩、三峡等6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年发 电量的3倍多,也约是我国2015年7月用电量的2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认为,月度用电量连续两月突破万亿千瓦时的背后,有 今夏高温高湿天气来得早持续久,带动居民用电快速增长的拉动,也显示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正形 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用电量向上攀升。 生产端:制造业向"新"向"绿"转型成效持续显现 四川成都一家半导体生产企业,全自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前不久,企业总投资15亿元的扩产项目投 运。"订单量和各项交付指标数据创新高,国庆、中秋假期我们也开足马力赶订单。"企业负责人介绍, 前三季度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约50%。 在领克汽车浙江宁波余姚工厂,机械臂仅70秒便可拧紧车底盘的螺丝。"生产线前段时间刚完成智能化 ...
用了自动驾驶,醉驾者责任能减轻吗
人民日报· 2025-10-10 00:37
根据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东城区法院认为,闫某某醉酒后驾驶机 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已构成危险驾驶罪,依法应予惩处,判处闫某某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 "整个驾驶过程中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现今自动驾驶技术相对成熟,能按照预定路线到达目的地,还 能躲避障碍、及时刹车。"一审宣判后,闫某某不服提出上诉,认为其驾驶车辆有自动驾驶功能,道路 危险性降低,请求二审法院对其从轻判处、适用缓刑。 本报记者 魏哲哲 有醉酒驾驶行为人以开启"自动驾驶功能"为由,抗辩不构成危险驾驶罪等犯罪,或辩称应减轻责任。这 样的主张有法律依据吗?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相关案件。 某日夜间,闫某某和朋友聚餐饮酒后,看已是凌晨,觉得路上没什么车,便决定自己驾车回家。行驶至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桥北上桥处,被民警查获。经检测,其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01.4毫克/100毫升。公 安机关依法立案,后经公诉机关审查起诉,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北京二中院分别进行一审、二审。 "安全底线不能逾越。驾驶辅助系统激活后,驾驶人仍在实际执行动态驾驶任务,需要监管系统并始终 参与驾驶任务以确保行车安全。"北京二中院法官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