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老人孩子的看护有了新选择”
人民日报·2025-10-10 01:17

如何推进社区里的"幼有所育"? 牡丹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60多栋老楼里住着3000多户居民。养老、带娃等难题一度困扰着大 伙。"以前,社区活动空间有限,孩子们没地去,老人们也闷得慌。"吴云回忆。 近年来,牡丹社区将废弃锅炉房拆改翻新,建起党群服务中心,推动"一老一幼"服务 向"精"向"细"升级。 如何实现家门口的"老有所养"? "社区开办了幸福长者食堂,还有日间照料室、康复理疗室。"王晖介绍,社区养老服务进一步 向"品质提升"迈进,例如为孤寡老人配备智能手环,一旦健康数据出现异常,社区能够第一时间响应;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兴趣社交活动,让老人们不仅"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乐"。 八月十五中秋节,午后树影洒落在辽宁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3岁的居民吴云牵着 10岁的孙子马梓豪来到这里。 "奶奶,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做月饼、做花灯。"马梓豪向幸福教育课堂跑去,吴云则转身走进旁边的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室内,吴云戴上脑力测试设备,坐在电脑前逐题作答。 "这是社区联合专业团队打造的'珠算启智·健康银龄'活动。"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说,后续将开设 珠心算课程,帮助老年人锻炼脑力。 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