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量思维
icon
搜索文档
围绕光伏反“内卷”,人民日报连线中国能源报
中国能源报· 2025-10-10 01:42
光伏行业竞争态势 - 近半数中国光伏企业上半年实现同比减亏或净利润增长,反映出国家、行业和企业层面多管齐下应对"内卷式"竞争已有效果,但行业盈利拐点尚未到来[17] - 过去一些地方以融资、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吸引光伏项目企业落地,部分企业以"价格战"开拓市场,创新不足且同质化严重,最终导致供需失衡[17] - "内卷式"竞争是典型的"合成谬误",反映出市场失灵问题以及一些地方政府不当干预的问题[17] 企业竞争策略转变 - 企业需通过差异化竞争、品质化提升开拓增量蓝海,在新赛道占得先机,例如部分光伏企业在价格下跌背景下依靠科技创新率先走出"内卷"[18] - 中国光伏行业从原料、市场、技术"三头在外"发展为产业规模、生产制造和技术水平"三个世界第一","逆袭"证明科技创新力量[19] - 隆基绿能背接触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创造世界晶硅组件效率新纪录,上半年新产品二代组件出货量达4吉瓦,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19] 全球化发展机遇 - 过去10年全球光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5.8%,但在全球能源总量中占比依然很低,表明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潜力巨大[19] - 企业应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从"拼消耗"转向"拼创新",通过产品出口和企业出海拓展增量空间[19] - 应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走出去,在世界经济大海中拓展更大空间[19] 行业治理与政策引导 - 政府需在反"内卷"中发挥引导作用,今年中央层面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18] - 要求企业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等政策起到了良好引导作用,推动市场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18] - "有形之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可降低竞争过度带来的负面效应,促进经营主体自身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统一[18] 企业家战略思维 - 企业家应以增量思维处理短期与长期、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关系,拒绝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20] - 追求"水大鱼大"的多赢局面,对内向创新要价值增量,对外向全球要市场增量[20] - 不在存量市场进行零和博弈,勇于开辟新大陆,各行业才能避免"内卷式"竞争,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20]
反“内卷”需要增量思维
人民日报· 2025-10-10 00:55
行业“内卷式”竞争现象 - 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商、外卖等领域均出现过度压低价格的“内卷式”竞争问题 [1] - “内卷式”竞争是微观主体理性选择汇聚成宏观非理性现象的典型“合成谬误”,反映市场失灵和地方政府不当干预问题 [1] 光伏行业现状与原因 - 上半年近半数中国光伏企业实现同比减亏或净利润增长,但行业盈利拐点尚未到来 [1] - 过去一些地方以融资、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吸引项目,部分企业以“价格战”开拓市场,导致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和供需失衡 [1] 政府引导与政策作用 - 中央层面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2] - 主管部门约谈相关企业,引导市场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例如要求企业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 [2] 企业破局路径:科技创新 - 企业需通过差异化竞争、品质化提升开拓增量蓝海,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从“拼消耗”转向“拼创新” [2][3] - 隆基绿能背接触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创造世界晶硅组件效率新纪录,其新产品二代组件上半年出货量达4吉瓦,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中国光伏行业从“三头在外”发展到产业规模、生产制造和技术水平“三个世界第一”,证明科技创新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3] 全球化市场拓展 - 过去10年全球光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5.8%,但在全球能源总量中占比仍低,预示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潜力巨大 [4] - 推动产品出口、企业出海是拓展增量的有效路径,应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走向全球 [4] 企业家思维转变 - 企业需处理好几对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拒绝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个体与整体关系,追求“水大鱼大”的多赢;内部与外部关系,对内向创新要价值增量,对外向全球要市场增量 [4]
反“内卷”需要增量思维(连线评论员)
人民日报· 2025-10-09 22:21
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原因与表现 - 光伏行业近半数企业实现同比减亏或净利润增长,但行业盈利拐点尚未到来 [1] - 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融资、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吸引项目,导致企业以“价格战”开拓市场,创新不足且同质化严重,最终引发供需失衡 [1] - “内卷式”竞争现象也存在于新能源汽车、电商、外卖等领域,表现为过度压低价格 [1] - 微观主体的理性选择可能汇聚成宏观层面的非理性现象,形成“合成谬误”,反映出市场失灵和地方政府不当干预的问题 [1] 政府与政策引导作用 - 政府通过“有形之手”干预可降低动态调整的负面效应,促进经营主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统一 [2] - 中央层面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整治地方招商引资乱象,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2] - 主管部门约谈相关企业,引导市场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例如要求企业不得低于成本价销售 [2] 企业应对策略与成功案例 - 企业需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品质化提升开拓增量蓝海,避免低价同质竞争 [2] - 在价格下跌背景下,部分光伏企业依靠科技创新率先走出“内卷” [2] - 隆基绿能背接触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创世界晶硅组件效率新纪录,其新产品二代组件上半年出货量达4吉瓦,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从“拼消耗”转向“拼创新”是走出“内卷”的关键 [3] 全球化市场与增量拓展 - 推动产品出口和企业出海是拓展增量的有效路径 [4] - 过去10年全球光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5.8%,但在全球能源总量中占比仍低,表明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潜力巨大 [4] - 行业应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中拓展空间 [4] - 企业需以增量思维处理短期与长期、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对内追求创新价值增量,对外开拓全球市场增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