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搜索文档
广州百亿富豪徐金富,奔赴港股IPO
36氪· 2025-09-23 11:46
公司港股IPO计划 - 公司于9月22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此次港股IPO旨在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满足海外业务发展需求 [3] - 80%的募资资金将用于支持全球业务发展 其中60%分配给摩洛哥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 20%用于海外本地化策略及上游资源投资 [3] 融资背景与战略调整 - 公司此前于2022年计划通过GDR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募资 但今年4月终止该计划 原因为内外部环境变化 [1][4] - GDR原计划募资不超过60亿元 近29亿元用于摩洛哥和美国德州电解液项目 港股文件中未提及美国项目 [4] - 终止GDR后转向港股IPO 主要因海外项目未通过GDR完成资金募集 [1]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29亿元 同比增长28.97% 归母净利润2.68亿元 同比增长12.79% [3] - 境内收入占比95.55%(67.16亿元) 境外收入占比4.45%(3.13亿元)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26.01% [3] 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核心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 并配套布局六氟磷酸锂、新型电解质等关键原料 [2] - 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管理 通过PCT途径进行全球专利布局 为产品出海保驾护航 [2] 行业动态与同业对比 - 2025年锂电产业链企业加速赴港上市 包括宁德时代、先导智能、亿纬锂能、欣旺达等 [2] - 宁德时代成为2025年港交所最大规模IPO [2] 诉讼风险 - 公司与永太科技存在诉讼纠纷 子公司九江天赐指控其盗用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及相关商业秘密 索赔8.87亿元 [4] - 公司曾于2023年起诉金石资源及其子公司涉及技术泄露 但于2025年7月撤诉 [5] 实控人背景与市值 - 实控人徐金富2022年跻身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 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身家缩水至145亿元 排名下降450位 [1] - 截至9月23日收盘 公司A股股价报31.31元/股 涨3.54% 总市值599.38亿元 [6]
钴中间品主要生产商暂停报价;丰山集团:与清华大学技术开发合同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23:20
钴市场供应与价格动态 - 刚果(金)钴出口禁令于9月21日到期 多数钴中间品主要生产商已暂停报价 部分厂商因原料紧缺停产 [1] - 若禁令延长 预计短期钴价将大幅上涨 国内大部分生产商钴原料库存预计能维持到年底左右 [1] - 洛阳钼业表示将结合当地政策妥善释放资源以实现钴价值最大化 寒锐钴业采取控制接单方式把握销售节奏 [1] 新能源产业投资布局 - 欣旺达全资子公司前海弘盛与远致储能等企业共同投资设立智慧能源产业私募股权基金 认缴出资总额3亿元 前海弘盛认缴6000万元占比20% [2] - 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中国境内运营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的企业 展现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 [2] 技术研发与业务风险说明 - 丰山集团与清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仅为课题性研发 开发难度大 研发成果及商业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 - 该合作对公司主营业务尚无影响 公司主营业务未变化 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3] - 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当前销售钠离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收入规模较小且行业竞争激烈 公司不涉及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相关收入 [3]
钴中间品主要生产商暂停报价;丰山集团:与清华大学技术开发合同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23:12
钴市场供应与价格动态 - 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到期 多数钴中间品主要生产商暂停报价 部分厂商因原料紧缺停产 [1] - 若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延长 预计短期钴价将迎来大幅上涨 [1] - 国内大部分生产商钴原料库存预计能维持到2024年底左右 [1] 企业战略应对措施 - 洛阳钼业将结合当地政策实际妥善做资源释放以实现钴价值最大化 [1] - 寒锐钴业采取控制接单方式把握销售节奏 [1] 新能源产业投资布局 - 欣旺达全资子公司前海弘盛认缴出资6000万元 占比20% 参与设立3亿元储能产业私募基金 [2] - 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中国境内运营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的企业 [2] 技术研发与业务风险披露 - 丰山集团与清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仅为课题性研发 开发难度大 研发成果及商业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 - 该技术开发合同对公司主营业务尚不具备影响 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3] - 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目前主要销售钠离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收入规模较小且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3] - 公司不涉及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相关收入 [3]
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1 18:42
股东减持计划实施结果 - 股东顾翠月减持230,500股(占总股本0.14%)[3] - 董事单永祥减持313,000股(占总股本0.19%)[3] - 财务总监吴汉存减持167,400股(占总股本0.10%)[3] - 三位股东一致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4][5] 技术开发合作内容 - 与清华大学签订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固态锂电池电解质课题开发合同[9] - 合同金额较小 研发周期至2028年12月31日[9] - 技术指标要求高 目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9] - 开发难度大 商业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8][9] 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0.39亿元[10]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30亿元[10] - 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2025年上半年营收950.97万元(占比极小)[10] - 主营业务仍以农药原药及制剂为核心[10] - 钠/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业务规模小且竞争激烈[8][10]
丰山集团(603810.SH):技术开发合同的签署对公司主营业务尚不具备影响
格隆汇APP· 2025-09-21 10:10
技术开发合作 - 公司与清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 仅为课题性研发且开发难度较大 [1] - 研发成果及成果商业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 - 技术开发合同签署对公司主营业务尚不具备影响且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业务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1] - 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目前主要销售钠离子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1] - 电解液业务收入规模较小且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1] - 公司不涉及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相关收入 [1]
丰山集团:技术开发合同的签署对公司主营业务尚不具备影响 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智通财经· 2025-09-21 09:37
技术开发合同 - 与清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仅为课题性研发 开发难度较大 [1] - 研发成果及成果商业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 - 合同签署对公司主营业务尚不具备影响 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主营业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1] - 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主要销售钠离子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收入规模较小 [1] - 不涉及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相关收入 [1] 行业竞争环境 - 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1]
丰山集团(603810.SH):技术开发合同的签署对公司主营业务尚不具备影响 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智通财经网· 2025-09-21 09:36
技术开发合作 - 与清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书 仅为课题性研发且开发难度较大[1] - 研发成果及成果商业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1] - 技术开发合同签署对公司主营业务尚不具备影响且不会对2025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1] 主营业务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1] - 控股子公司丰山全诺目前主要销售钠离子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 - 电解液收入规模较小且行业市场竞争激烈[1] - 不涉及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相关收入[1]
新宙邦:波兰新宙邦已实现电解液欧洲本地化供应并与许多海外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1:13
公司业务优势 - 公司在电解液领域拥有二十余年深厚技术创新优势、稳定供应保障和严谨质量体系 [1] - 公司在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 [1]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积极实施全球化、一体化产业链布局 [1] - 波兰新宙邦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是海外战略布局重要举措 [1] - 波兰基地自2023年成功投产以来已实现电解液欧洲本地化供应 [1] - 波兰工厂与许多海外优质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并实现高效交付 [1] 客户合作情况 - 具体合作伙伴信息属于商业保密范畴 [1] - 未经许可不便讨论具体合作伙伴名称及业务情况 [1]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继续深化国际化布局 [1] - 公司积极拓展全球市场 [1] -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1]
瑞泰新材(301238.SZ):公司部分客户已明确表示其电池产品可应用于人型机器人
格隆汇APP· 2025-09-18 09:37
公司产品结构 - 公司主要产品包含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 超电产品 光学材料 硅烷偶联剂等 [1]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添加剂均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 [1]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部分客户已明确表示其电池产品可应用于人型机器人 [1]
新宙邦(300037):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电解液景气底部,液冷趋势加强,看好氟化工长期成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4 14:1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42.48亿元(YoY +18.58%) 归母净利润4.84亿元(YoY +16.36%) [7] - 电解液业务处于景气底部 25Q2碳酸锂价格环比下滑14.73% 磷酸铁锂电解液均价环比下滑4.04% [7] - 氟化工业务长期成长性显著 海斯福二期产能释放推动收入增长 25H1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YoY +17.5%) 净利润3.83亿元(YoY +2.26%) [7] - 液冷技术趋势强化带来氟化液新需求 预计全球数据中心年新增装机量16.5GW 潜在氟化液需求4万吨 对应市场空间约百亿元 [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42.48亿元(YoY +18.6%) 归母净利润4.84亿元(YoY +16.4%) [5][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8/14.99/19.16亿元 对应同比增长25.0%/27.3%/27.9% [5][7] - 毛利率从2024年的26.5%预计提升至2027年的28.3% ROE从2024年的9.7%预计提升至2027年的13.6% [5] - 市盈率估值对应2025-2027年分别为30X/24X/18X [5][7] 业务进展 - 电解液全球化布局深化 波兰项目投产推动25H1电解液业务收入28.15亿元(YoY +22.77%) [7] - 通过收购石磊氟材料补齐六氟磷酸锂自给缺口 规划产能3.3万吨 匹配公司3.75万吨年化需求 [7] - 海德福1.5期项目投建将新增高端氟聚合物产能 强化产业链协同 [7] - 受益于3M退出含氟化学品市场及欧盟政策收紧 公司有望在供应链重构中扩大全球市占率 [7] 行业趋势 - AI/5G驱动数据中心功率密度提升 氟化液因优异传热性能成为液冷技术核心材料 [7] - 浸没式液冷渗透率预计达40% 创造新的百亿级市场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