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属
icon
搜索文档
历史的镜鉴:日本150年财政四部曲
2025-09-18 14:41
**日本150年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历史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涉及重工业(钢铁 机械)[9] 银行业[2] 出口导向型产业(金属 机械 化学品)[11] 房地产[27][33] * 公司涉及国营企业(后被出售给民企)[2] 民营企业(在松方财政时期得到扶持)[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政政策演变与宏观经济影响** * 明治维新初期(1868-1890年)通过发行纸币和借债筹资推动产业发展 但引发通货膨胀[1][2] 随后松方财政通过回收旧币 统一货币发行 增税和出售国企控制通胀并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但贸易逆差依然存在[1][2][4] * 1890-1910年财政政策转向支持军事扩张 通过甲午战争获取2.3亿两白银(约3亿日元 相当于日本三年财政收入)的赔款 用于基础设施和重工业发展 伴随企业勃兴[1][5][9] * 一战期间(1914-1918年)经济景气 出口金属 机械和化学品成为顺差国 但战后迅速陷入萧条并转为逆差 政党政策分歧导致政治理困难和经济萧条[1][11] * 二战后受美国制约财政紧缩 几乎不发国债 70年代石油危机后开始加杠杆 经济表现优异 80年代全球供给侧改革下略微降杠杆 泡沫破裂后再次加杠杆 目前杠杆率已超二战水平[1][6] * 90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持续降息至零利率并实施量化宽松(QE) 安倍政府推行QQE 引入负利率和收益率曲线控制(YCC) 缓解金融体系不良债权但导致工资停滞 投资效益下降及失业率上升[1][28] **战争与外部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 战争是推动日本财税改革和工业化的重要因素 甲午战争赔款极大促进经济发展[9][10] 战时迫使政府实施所得税制(二战期间最高税率达70%) 财税体系从地租为主转向消费税和所得税为主[10] * 二战期间军费支出占正常财政支出近100% 资源高度集中于军事用途[16] 战后美国态度转变 通过道奇方针(保持综合预算平衡 不允许发债)扶持日本经济 朝鲜战争期间通过提供军火物资获得资金支持 至1955年经济指标恢复至战前水平[20] * 日本作为外向型经济体 经济增长依赖外部因素和财政支持 易受外部冲击(如亚洲金融危机 美国互联网泡沫)影响[31][37] 中国加入WTO后对其出口份额产生竞争压力[31] **应对危机与结构性问题** * 应对地产危机采取去杠杆措施 包括桥本改革时期紧缩政策(提高消费税 削减公务员 约束赤字率) 小泉内阁时期零利率和QE 限制地方举债 降低居民和企业杠杆率 为经济复苏创造条件 安倍内阁时期通过宽松政策实现股市反转[3][29][30][33] * 人口增速放缓及老龄化严重(2010年左右人口增速转负)加剧劳动力短缺和社会福利支出压力 对长期经济增长构成挑战[31][35] * 错过IT革命主因美国70-80年代制裁及自身地产危机处理不当 制度缺陷(主银行制 间接融资为主)也限制其抓住技术创新机会[31][34] * 去杠杆过程困难 日本历史上三次成功去杠杆:一战后通过财富积累 二战后通过恶性通胀(通胀率翻约98倍)和财产税(最高比例90%)及美国扶持 八九十年代泡沫破灭后通过通胀[17][18][39] **财政与税收结构特点** * 日本是中央集权型国家 地方杠杆率较低 骨子里偏向大财政(仅在甲午战争前 二战后及全球改革阶段实行小财政) 二战前实行战争财政推动近代工业化[32] * 税收结构从间接税转向直接税 再到消费税改革后间接税提高 但整体仍以直接税为主[3][32] 中国则以间接税为主 缺少财产税和房产税等直接税种[36] * 加杠杆核心目的是提升经济增速 需确保经济增速高于利率水平才能保持健康[40] 加大财政投入应对危机效果因阶段而异 效果好可顺利去杠杆 否则化债过程麻烦[41] **其他重要内容** * 50年代至70年代高速增长期(GDP增速10%-15%)特点:大规模设备投资 私人消费增加 婴儿潮和城市化加快 消费革命 美国技术扶持 出口结构出现产业优势(汽车 机械 精密仪器) 政府实施减税和基建投资并布局福利体系[21] * 滞胀期间(70-80年代)各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加息应对通胀 美国货币与财政政策同步 日本则反复调整货币政策但财政政策始终偏宽松 德国紧缩货币宽松财政 80年代初期各国普遍进行供给侧改革和税制改革(如降低个税税率)[25] * 广场协议后日本扩大内需(以住房市场为重点)导致地产泡沫形成 最终泡沫破裂[27] 90年代后货币政策演变:90-95年降息(政策利率从6%降至0.5% 年均降幅超100基点) 98年零利率 01-03年小泉推行QE 08年后再实施QE 10年购买ETF 12年安倍推行QQE 负利率和YCC[28] * 高桥财政在全球大萧条期间采用凯恩斯主义需求侧管理(脱离金本位 降低汇率 刺激出口 赤字财政)推动经济复苏 但因军费支出要求被刺杀[15] 紧缩性政策和加税在经济衰退时期效果不佳 曾导致日本20年代长达十年萧条[13][14]
蓝思科技:已批量交付头部模组、关节模组、灵巧手、躯干壳体结构件及整机组装
巨潮资讯· 2025-09-18 02:23
公司与北美大客户合作关系 - 与北美大客户有长达十年的深度合作关系 作为一级核心供应商 [2] - 在智能座舱模组(中控 B柱 充电桩)占据主要份额 [2] - 配合北美大客户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模组 [2]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客户批量交付头部模组 关节模组 灵巧手 躯干壳体结构件及整机组装 [2] - 配合北美大客户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模组 [2] 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展望 - 大客户进入新一轮外观改款和新机型发布的创新周期 [2] - 作为外观件和结构件核心供应商将显著受益 [2] - 组装业务进一步带动结构件业务 深挖垂直整合潜力 [2] - 进一步提升利润水平 [2]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展望 - 无线充电模组 通讯模组和域控制器等新品不断导入 [2] - 多功能超薄夹胶汽车玻璃取得突破 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2] - 单车价值量迎来较大提升 [2] 智能头显与穿戴业务展望 - 外观件 结构件 光学镜片等部件在多款高端AI眼镜和头显产品实现应用 [2] - 智能手表相关的玻璃 金属 蓝宝石 陶瓷等结构件保持增长 [2] - 在一款即将发布的创新材质智能手表结构件占有领先市场份额 [2] - 板块业务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2] 其他智能终端业务突破 - 凭借精益智造能力在智能家居 医疗设备 高端云台相机及宠物高端电器等行业头部客户取得新业务突破 [3] - 业务覆盖具身智能市场 [3]
美进口俄商品翻番,白宫拒绝回答一切质疑:印度媒体炸锅了!
搜狐财经· 2025-09-12 00:22
面对媒体的多次质疑,白宫选择一概不回应、不解释。无论是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还是书面询问,官方一律拒绝 评论。这种"沉默战术"让不少国际媒体,尤其是印度媒体,直接炸锅了。 印度媒体为什么特别不满?因为他们自己正被美国频频"教育"要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比如《印度时报》、 《今日印度》等媒体都纷纷报道了这一现象,并直言:"美国自己偷偷买俄罗斯商品,却对我们买俄罗斯石油指手 画脚?" 他们列举出,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虽不直接是石油,但包括金属、化肥、矿产品等大宗商品,这些实 际上都在变相支撑俄罗斯的经济。 据最新的贸易统计,今年1月到7月,短短7个月内,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总额已经达到了28.5亿美元。这是个 什么概念?对比一下——去年全年,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总额是30亿美元。也就是说,今年才过了7个月,进口额 已经快赶上去年一整年了,照这个速度,2023年全年超过2022年几乎没有悬念。 换句话说,印度人觉得挺双标:你美国一边批评我们和俄罗斯做生意,一边自己进口额还翻倍了?而且白宫居然一 句都不解释。这事儿之所以有意思,不是因为"美国进口俄罗斯商品"本身多意外,而是官方态度和实际行为之间的 反差,以及国际舆 ...
退市不免责!退市龙宇,被罚3810万元,实控人十年市场禁入!
证券时报· 2025-09-05 15:53
核心观点 - 退市龙宇因财务造假及关联交易披露违规被处以3810万元罚款 实际控制人被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监管部门对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和"一追到底"原则 [1][6][8] 财务造假细节 - 2019年至2022年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收入 分别虚增22.42亿元 39.86亿元 40.24亿元 42.88亿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达16.61% 44.57% 50.46% 42.95% [4]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573万元 1113.69万元 951.95万元 1093.32万元 占披露利润总额比例60.48% 10.36% 7.48% 23.92% [4] - 虚假贸易涉及金属 油品 乙二醇等商品 通过虚构贸易链条和人为增加业务环节实现 [4] 关联交易违规 - 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关联交易事项 [1][4] - 截至2024年末仍存在8.82亿元关联方资金占用 [4] - 控股股东未履行连带还款承诺 监管部门已督促偿还 目前相关方已归还资金超4亿元 [6] 处罚措施 - 公司被处以1150万元罚款 实际控制人徐增增被罚款1690万元并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 [6] - 其他4名责任人(董事 总经理 财务总监 审计委员会主任)合计被罚款970万元 [6] 监管背景 - 公司因2023年及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于2024年7月3日被终止上市 [3] - 上海证监局2024年4月29日已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12月16日立案调查 [3] - 处罚体现新"国九条"要求 严厉打击"保壳""炒壳"行为 加强退市监管和投资者保护 [8][9]
AUS Global:巴西启动关税应对机制
搜狐财经· 2025-08-29 13:02
AUS Global 认为,近期巴西在贸易政策上的最新动作,显示出全球经贸格局的不确定性正在加深。根据外媒报道,巴西外交部已正式要求政府下属的贸 易机构 Camex 启动分析程序,评估是否根据本年度通过的"互惠法"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应对美国对巴西商品加征关税的情况。 这项"互惠法"为巴西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使其能够在面对单边性贸易壁垒时,采取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反制措施。AUS Global 表示,这意味着巴西不 仅会依赖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制解决争端,还可能更积极地动用本国法律来维护出口产业的利益。 数据显示,美国在本月宣布对巴西部分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一举措直接触动了巴西的外贸神经。尽管部分重点出口产品如橙汁和飞机暂时豁免,但整体 出口环境的不确定性依旧上升。AUS Global 认为,关税调整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双边贸易流动上,还可能对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跨国企业供应链布局,以 及投资者对拉美市场的信心造成外溢效应。 按照既定流程,Camex 将在 30 天内完成报告,评估是否正式动用互惠法。如果结果获得批准,政府工作组将进一步决定针对哪些行业和商品采取措施。 AUS Global 指出,这一程序的启动本身,已 ...
企业设备投资回升!美国7月核心资本品订单超预期增长1.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4:19
核心资本品订单表现 - 7月核心资本品订单(不包括飞机和军用设备)环比增长1.1% 显著高于6月修正后的下降0.6% [1] - 增幅超过彭博社经济学家调查的所有预测值 [1] - 电气设备 计算机 机械和金属订单均实现增长 [6] 耐用品订单整体情况 - 7月耐用品订单总额环比下降2.8% 但好于经济学家预期的下降3.8% [1][6] - 汽车订单出现回升态势 [6] - 商用飞机订单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波音7月仅获31架订单 远低于6月的116架和5月的303架 [1][7] 资本品出货量数据 - 核心资本品出货量(不包括飞机和军用设备)环比增长0.7% [6][7] - 包含飞机的非国防资本品出货量大幅增长3.3% 该数据直接计入GDP设备投资部分 [7] - 出货量数据较订单数据更能反映实际资本投资情况 [7] 企业投资趋势分析 - 企业通过加大设备支出来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5] - 上半年企业因关税政策和需求不确定性对资本支出持谨慎态度 [5] - 经济学家预计企业投资在2026年前将保持疲软 [5] GDP贡献度表现 - 设备支出在第二季度为GDP贡献0.26个百分点 [7] - 第一季度贡献度达1.11个百分点 主要受波音相关商业投资推动 [5][7] - 亚特兰大联储预测第三季度企业设备支出将略有增加 [7]
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2.8%超预期,核心资本品订单创近三年最快增速
搜狐财经· 2025-08-26 13:20
耐用品订单整体表现 - 美国7月耐用品总订单环比下降2.8% 连续第二个月下滑 但优于预期的-3.8% 前值为-9.4% [1] - 订单总额同比增幅放缓至3.5% 主要受波音公司订单波动及关税政策"抢先下单"效应消退影响 [1] 核心资本品订单表现 - 核心资本货物订单(不含飞机和军事硬件)环比增长1.06% 创近三年最快增速 实现连续第四个月增长 [2] - 剔除运输设备后的耐用品订单同比增长3.8% 为2022年11月以来最快年度增幅 [4] 商业投资与GDP关联指标 - 直接计入GDP的非国防资本品出货量(含飞机)环比增长0.7% 前值数据获上修 为第三季度经济前景提供积极信号 [4] - 电气设备 计算机 机械和金属订单均实现增长 汽车订单同步回升 反映多行业投资需求复苏 [7] 人工智能投资驱动因素 - 企业加大设备支出以加速人工智能应用 此类资本支出具备提高生产率的潜力 可抵消进口关税等成本上升压力 [7] - 尽管短期投资可能疲软 但2026年企业投资活动有望因税收优惠政策加速 [7] 市场即时反应 - 美元指数现报98.20 数据公布后波动有限 [7] - 美股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维持约0.1%跌幅 标普500期货微跌0.08% 道指期货下跌0.10% [9][10]
东南亚股市上周观望情绪浓厚,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或提振亚太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4 23:38
全球央行年会与市场预期 - 美联储9月降息25基点的概率达80% [1] - 亚太市场因观望情绪涨跌不一 泰国SET指数周跌0.48%至1253.39点 越南胡志明指数周涨1.04%至1647.03点 印尼雅加达指数周跌0.5%至7858.85点 [1] - 日经225指数周跌1.72%或745.02点 韩国KOSPI指数周跌1.76% 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周涨0.32% [1] 亚太股市波动原因分析 - 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导致国际资本减少风险资产配置 [2] - 亚太市场前期过快上涨积累调整压力 美国关税政策及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加剧下跌 [2] - 市场预期后续将因流动性宽松及贸易政策缓解迎来反弹 [2] 泰国经济增长与挑战 - 二季度泰国GDP同比增长2.8% 低于上一季度的3.2% 环比增长从0.7%放缓至0.6% [2] - 出口为主要驱动力 但受美国关税及旅游业下滑影响恐难持续 [2] - 2025年GDP增长预测为2.7% 略高于2024年的2.5% [3] - 因增长疲软和通胀低迷 泰国央行预计年内至少再降息一次 [4] 东南亚其他经济体表现 - 印尼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12% 创2023年二季度以来最快增速 [4] - 出口增长得益于金属、电子产品及植物油等商品出口增加 [4] - 新加坡二季度GDP环比增长1.4% 高于预期的0.8% 同比增长4.3% [5] 外资流动与股市抛售 - 马来西亚股市连续20天遭遇净卖出 8月21日净卖出1290万美元 [6] - 抛售受美国关税政策、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及内部经济挑战影响 [6] - 泰国股市外资持股较2024年底下降24% 损失1.4万亿泰铢 截至8月22日指数下跌10.49% [7] - 外资仍占泰国股市总市值的33% 集中在电子元件、银行及ICT领域 [7] 印尼货币政策与经济前景 - 印尼央行降息25基点至5% 为年内第四次降息 [8] - 降息后股市涨幅超1% 资金呈流入态势 [8] - 花旗银行预测印尼2026年有望实现5.4%增长目标 [8] - 五大支柱行业(制造业、农业、贸易、建筑业、采矿业)及劳动力资源支撑长期增长 [8]
“顺周期前瞻布局”系列电话会:供应链物流
2025-08-18 15: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大宗供应链行业正经历从赚取价差向多元化服务的转型,头部企业通过提供附加服务和上下游一体化服务创造差异化价值[1][2] - 公司:厦门国贸作为头部大宗供应链公司,市场渗透率提升但盈利能力受宏观经济影响[3][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挑战** - 宏观经济下行导致需求疲软,PPI和PMI数据显示2025年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类产品价格承压[3] - 中小贸易商抗风险能力不足,市场集中度向头部企业(如厦门国贸、厦门象屿、健发股份)集中[3] **公司经营策略与表现** - 厦门国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剔除低利润业务、增加高毛利货品占比)和期货对冲,实现毛利率逆势提升[5][6] - 2023-2024年公司收入和利润承压,但期间毛利率因业务结构调整和期货对冲收益改善[4][5] - 2020-2022年周转率提升带动毛利率上升,2022-2024年维持高分红水平(2024年股息率5%)[8] **大宗商品价格影响** - 价格上涨提高周转率和盈利质量,下跌则反之;企业通过业务优化和期货对冲缓解波动负面影响[6] - 厦门国贸在2023-2024年通过上述措施实现毛利率逆势提升[6] **经营质量评估** - 需综合毛利率和期货对冲收益评估盈利能力,厦门国贸通过剔除低利润业务和期货对冲提升整体盈利[7] 未来展望与估值 - **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15.8亿元、18.9亿元,对应PE为11倍、8.6倍、7.2倍[9] - **行业趋势**:若需求回暖,价格反弹将提升业绩弹性;厦门国贸在上行期优化品类,下行期改善效率[11] - **市场布局建议**:顺周期复苏赛道(化工物流、快运、大众供应链)公司经营质量改善,等待需求反转(如密尔克卫、宏川智慧)[12] 其他重要内容 - 头部企业商业模式演变:从赚价差转向覆盖全产业链的多元化服务[2] - 厦门国贸承诺每年归母净利润30%用于分红,实际分红比例常超预期[8]
印尼二季度经济增速超预期
经济日报· 2025-08-11 22:05
核心观点 - 印尼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12% 超出市场预期的4.8% 创2023年二季度以来最快季度增长纪录 [1] - 经济环比增长4.04% 上半年同比增长4.99% [1] - 制造业、农业、贸易、建筑业和矿业五大行业合计贡献GDP的63.59% [1] - 出口同比增长10.67%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9% 家庭消费增长4.97% [2][3] - 政府政策支持包括减税、投资优惠和基础设施支出 [2][3] - 资本市场积极反应 雅加达综合指数上涨1% 印尼盾汇率上升 [4] 行业贡献 - 制造业增长5.88% 受国内需求上扬和出口强劲推动 [1] - 农业、贸易、建筑业和矿业共同构成经济增长主要支柱 [1] - 金属、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和植物油出口量增加推动出口增长 [2] -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加 包括雅加达快速交通系统扩展 [2] 区域经济 - 爪哇岛对全国GDP贡献达56.94% 同比增长5.24% [1] - 苏拉威西岛同比增长5.83% 贡献占比7.21% [1] 增长驱动因素 - 出口增长10.67% 因国际买家赶在美国关税政策前采购 [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9% 达四年来最快增速 [2] - 家庭消费增长4.97% 较一季度的4.89%改善 [3] - 节假日食品旅游支出增加 政府减税和机票折扣刺激消费 [3] 政策支持 - 政府放宽支出限制 二季度政府支出同比下降0.33% 较一季度萎缩2.9%改善 [3] - 推出快速见效工作项目 提升公共购买力 [3] - 提供投资优惠 吸引国内外投资 [2] - 延长房产税收减免政策 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信贷支持 [4] 经济前景 - 政府继续财政支持 维持经济增长 [4] - 庞大人口基数和自然资源奠定发展基础 [4] - 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4] - 面临全球经济放缓 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国内贷款增长疲软挑战 [4]